汪霞
黄冈市英山县公路管理局 湖北黄冈市 438700
摘要: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是应用最普遍的基础性施工材料,本文首先阐述了沥青的分类和实际作用,之后深入分析了在公路工程中应用沥青混凝土的技术要点,并就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
沥青的性质属于石油类产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积累,沥青的使用已逐步完善。沥青材料具有粘稠度高、防水性能好、防腐蚀能力强的优势特性,因此在公路建设中被广泛推崇和应用,就现阶段从沥青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其种类已达到十余种。
1 沥青材料的种类划分
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将沥青划分为石油沥青、天然沥青等,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改性沥青、氧化沥青等,在公路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改性沥青由于效果较好而备受青睐。
2 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建设中的价值体现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高效利用沥青混凝土的实际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增加行车舒适度体验。车辆行驶舒适性取决于路面的平整度,而平整度也是影响路面性能发挥的关键点,是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增加舒适度体验的先决条件,而混合料的温度差异、搅拌均匀程度则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维系行车安全。近年来,车辆的总体数量持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路交通的运输承载压力,同时也对沥青混凝土的表面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增强路面抗滑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行车安全。与此同时,在改进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基础上,还应当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属性,确保其具有强劲的抗损耐磨性能。
第三,保障运行经济效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性及效应不是单方面的,其抗滑性能和平整度还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自身损耗,主要体现在燃油的消耗量、轮胎磨损程度等,基于此,其对于运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绕城高速主路总长达到28千米,是该城市与外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承载的车流量压力非常高,对于路面的平整性有严苛的标准要求,且行车安全及舒适性也要达标。公路的运载方式是双向五排道,宽度在30米左右。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经过专业人士的共同探究和经验总结,确定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4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4.1严格的审核设计图纸和规划方案
首先,公路的线路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制定内容完备的施工设计图纸和组织计划方案,在图纸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与施工技术人员保证有效的信息沟通,结合实际经验,维系施工工序的有序进行。其次,在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调和配置中,图纸设计人员需实时保持与施工技术人员的联系,进行技术交底,统一协调各项环节的运作。最后,一旦发现设计图纸存在缺陷,施工技术人员要立即做出反馈,如果意见不统一,则应进行紧急磋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处理意见。
4.2 选择恰当的沥青材料和机械设备
沥青混凝土属于混合型材料,在搅拌工艺中,要保证混合材料应用的合理性,同时,选择有针对性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施工人员对使用环节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混凝土对材料的质量标准有一定的要求,并依据工程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沥青混凝土结构类型。与此同时,材料选择过程中,在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要依据工程概况,强化施工质量。材料运输期间,确保安全稳定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确定了材料种类后,还应保证充分的搅拌,同时,所应用的搅拌机械设备数量及工序流程要严格遵守规定,并且采取恰当的施工方式。
在搅拌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保证设备性能良好也很关键。技术人员需全面把控设备的性能和应用要点,熟悉整个流程。在配比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时,应该充分依据施工的实际进展,应用设备调节材料的混合比例,让施工技术人员掌控最佳混合时间。
4.3 沥青材料选择的主要依据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务必依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施工要求,决定沥青材料的使用方法。例如,高速公路建设中就要选择粘稠度较高的沥青材料。如果公路的运载压力有限,可以选择普通的沥青材料,此外,还应综合考量区域内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沥青材料,确保公路的质量。基于此,在公路施工建设中,要对沥青材料采取深入细致的调查,选择优势最明显的材料。
5 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5.1 保证混合料的配制比例合理
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例如,材料未在规定时间内运达现场,导致摊铺机在材料有剩余的情况下暂停运转,严重情况下,会使熨平板出现压痕,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作业时,技术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工程的进展,熟知机械设备的性能发挥和优势。此外,由专业人员指挥倒车,保证其运行速率与摊铺机的工作效率一致,增强路面的平整度。
5.2加强运输过程的防护
在材料运输过程中,用苫布覆盖,避免外界环境对其产生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会应用自体重量小于10吨的自卸车5到10辆。车辆如果在闲置状态,要对其涂抹防黏液,以防出现离析现象。在运输过程中,保证自卸车的速率衡定。到达现场后,指定专业人员指挥卸料,并测量混合料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如下工序。
5.3摊铺环节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过程中,依据公路工程的自身特点和实际要求,选择适宜的摊铺方式和机械设备,例如,对于等级较高的公路来说,摊铺机的数量不能低于3台,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保证充足的混合料供应。此外,施工技术人员也需注意摊铺的整体厚度,尽量缩小误差,保证摊铺工艺的实际效果。
5.4碾压工序的实际特点
总体来说,碾压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在初压阶段,施工设备采用的是静压压路机,而双钢轮压路机则是复压阶段最理想的设备。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要紧密连贯,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随意中断。同时,合理控制混合料的温度,也是保证碾压工艺效果的直接途径。
5.5 接缝处理的必要性
在半幅施工过程中,热接缝是无法使用的,应当积极利用增高挡板作为辅助。在施工中途,要及时清理缝边的杂质,之后,涂抹具有一定粘稠性的沥青材料。在实施碾压工艺时,应该在被压实的路面上行走,同时保证新铺层的高度范围在9—18厘米,而后再度进行压实。
6 强化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6.1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不断加大监理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现代化建设标准,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稳定性。再者,强化施工质量,缩短工期,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此外,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防止偷工减料,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6.2施工工序遵守行业标准规范
注重施工工序的管理质量,确保符合行业标准规范。并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将项目法人代表设立为工程建设主体,促进团队的协调配合,深化施工质量意识。
6.3确保施工工艺合理性
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针对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务必全面了解施工设计图纸,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增强施工质量。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合理的运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全方位的把控整个施工建设过程,通过选择适合工程实际特点的材料及有针对性的机械设备,完善图纸审核过程,按照标准要求配置混合料,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现代化标准,维系交通运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乐先会.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
论文作者:汪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