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序贯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_李春花1,高小平1,梁辉1,徐红英2

1.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0;2.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桃江 4134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序贯疗法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P<0.05),而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序贯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也可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局部的软化、坏死,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及时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改善能量代谢,对于保护神经元、修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作用[1],丁苯酞是一种新型的改善脑侧支循环增加脑灌注的药物,可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枢神经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次的研究中主要探讨在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丁苯酞序贯疗法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以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43-82岁,平均(65.0±5.1)岁,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8-18分,平均(12.0±3.0)分。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42-82岁,平均(65.0±5.5)岁,NHISS量表评分8-19分,平均(12.0±3.2)分。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在入院后均予以血管扩张药、中成药、血小板抑制剂、调脂等对症支持治疗。

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使用丁苯酞治疗,方法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41)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2周,2周后予以丁苯酞胶囊口服,0.2g/次,3次/d,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治疗后3个月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

1.4 评价方法

显效: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可自理;有效: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部分活动需要在他人帮助下完成;无效:生命体征较差,临床症状与入院时比较无改善,生活完全需要他人帮助,以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作为治疗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10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研究工具为SPSS19.0软件,以()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为t检验和X2检验,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卒中类型,以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发病后可引起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出现认知、精神行为及执行能力的异常,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也对其家庭带来严重负担[2]。有学者认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是缺血半暗带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3],造成认知功能区不同程度的损伤,自由基大量生成,脑细胞坏死、凋亡,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受损,引起钙离子内流,炎症因子增多,增加了对神经元的损伤。

本次的研究中显示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的IL-6、IL-10、CRP水平均降低,而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对于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序贯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在脑梗死后激发的脑损伤中,IL-6、IL-10、CRP等炎症因子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IL-6、IL-10是参与调解细胞生长、分化并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的抑制因子,在脑缺血后可被大量释放,并能介导CRP的生成,加重脑细胞的损伤[4]。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可阻断缺血性梗死的多个病理环节,发挥抗凝血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5],丁苯酞可缩小急性脑梗死大鼠的梗死面积,改善脑能量代谢,提高缺血区的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细胞,并能提高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和前列素I2的水平,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改善钙离子的内流,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脑组织的水肿,减少自由基生成,保护神经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功能,阻止脑梗死后造成的认知功能下降。

综上所述,将丁苯酞序贯疗法应用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并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娜,陆连生,李虹,等. 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2017,16(2):117-120.

[2]刘畅,李明哲. 精细化护理结合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疗效[J]. 中国临床研究,2017,30(9):1294-1296.

[3]安文峰,翟鲁辉,马玉朝,等.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17,45(6):610-613.

[4]张录清,陈频,李宁,等.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0):1162-1164.

[5]李毓新,胡敏. 丁苯酞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7):868-871.

论文作者:李春花1,高小平1,梁辉1,徐红英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  ;  ;  ;  ;  ;  ;  ;  

丁苯酞序贯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_李春花1,高小平1,梁辉1,徐红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