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提高的相关问题。方法:文章在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到4月到2016年9月的9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治疗依从性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统计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对比的分析,发现观察组在心理干预护理中,其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强化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化疗依从率,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到有效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依从性
在乳腺癌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手术联合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术后化疗可以对患者的肿瘤症状进行控制,全面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是,在现阶段临床医学中,患者所持续的化疗时间相对较长,而且一些化疗药物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使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紧张、抑制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文章在研究中,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具体的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在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到4月到2016年9月的9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患者年龄在38-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8.4)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技术。入选标准:1、所选择患者均为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2、患者已婚;3、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同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4、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性护理方式,其护理方式主要包括了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健康教育以及饮食干预。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了心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护理方式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入院评估标准分析。通过对患者病情以及心理状态的分析,制定详细性的护理报告,构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第二,情绪护理的辅助,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她们在化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缺乏充足思想准备的现象,导致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思想,因此,护理人员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关注,通过耐心安抚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第三,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点,通过对患者生活状态以及生活需求的积极性分析,开导患者并及时给予患者一定的关心,使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第四,化疗中的心理护理工作。通过心理护理工作的优化,需要对患者的需求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了解患者舒适体位,让患者在闭眼之后身体完全放松,可以伴随音乐疗法,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转移患者化疗中的注意力。第五,在化疗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给予鼓励,耐心询问患者化疗之后的反映状况以及严重程度,为患者给予及时性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1]。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中SAS为焦虑自评量表、SDS为抑郁自评表。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统计学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治疗依从性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治疗依从性的对比,结果图表一所示。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统计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在现阶段乳腺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手术联合药物化疗的方式,但是,在临床中发现,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其生理以及心理中的变化会对其治疗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哟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率,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了积极构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提高了对护理工作者的信赖,消除了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使患者在化疗中树立良好自信心,提高了化疗中的依从性。本次研究中发现,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在化疗结束之后的依从率达到了95.74%,而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为74.67%,这也就意味着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率[2]。
在心理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化疗方法、化疗药物的作用以及化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在化疗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有效性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而且也可以不断增强患者在化疗阶段中的耐受性,降低药物副作用对患者康复造成的影响。所以,在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因素:第一,在乳腺癌患者化疗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且,其治疗的周期相对较长,患者在这种背景下会出现过度担忧的心理状态,当其情绪难以控制时,会加重病情。所以,在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到化疗的重要意义以及必要意义,坚定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从而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第二,在护理工作构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认识到自身疾病的现象,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并积极引导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息。而且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发现,在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有了明显性转变。
因此,在现阶段乳腺癌术后化疗中,需要构建有效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稳步推广[3]。
参考文献:
[1] 张爱琴,曾宪红,杨孙虎,等.乳腺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综合心理干预价值的研究 [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02):168-176.
[2] 何玲.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3):128-129.
[3] 张群.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J].中国当代医药,2016,(04):160-162.
作者简介:刘阳(1988-),女,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乳腺癌论文; 术后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