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野外考察实践探究综述论文_李宏

高中生物野外考察实践探究综述论文_李宏

李宏(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 青海 海北 812200)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物野外考察实践探究活动的几个主要环节以及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对中学生物教师野外考察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物野外考察 标本制作 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95-02

中学生物野外考察活动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扩展学生的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应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新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生物学教学中融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生物野外考察能亲密接触自然界,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考察中的采集、观察、讨论和分析过程,学生获得了生物学知识,同时也明确了这样的新教育理念,即: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创造性、创新能力正是孕育于活动过程之中的。因此,中学生物教学要加强野外考察活动的实施。

一、课题论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既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此为基点,我们作了这次大胆的尝试,进行了高中生物野外考察实践探究。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思维能力;用生物学研究过程的能力和调查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合作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经过一番调查后,最后确定将青海省门源县措隆滩地区作为此次实践课的目的地。参加活动人员为全体生物教师、高一、高二理科班兴趣小组学生。调查范围为措隆滩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植物种类和数量、形态及生态环境、昆虫种类和数量及标本制作等。

二、课题目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措隆滩地区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③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④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标本让学生直接获得了相关的生物知识,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课题研究方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性,教师有计划的引导、指导,起到调节和帮助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调查青海省门源县克图口地区生物及生态环境.

措隆滩位于门源县阴天乡,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03′11″~37°59′28″,东经100°55′28″~102°41′26″。这里山川众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受东南季风影响和现代的冰川的发育的影响。辽阔的草原,莽莽林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野生植物药材资源和野生植物食用资源,无论是菌类生物,还是草本植物,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阴坡植被垂直分布主要有森林带、草原带、灌木林带、河滩草甸带、农田耕地带等。

森林带 集中分布于海拔2400-3400米范围内,其中2400-2600米的阔叶林集中分布区,主要树种有白桦、红桦、小叶杨、青杨等,糙皮华分布于海拔3000-3400米之间,海拔2500-2800米之间主要分布针阔叶混交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组成树种有青海云杉、白桦、红桦、油松等,其中有小片纯林形成与其他树种混交,海拔2500-3200米为针叶林带,树种为青海云杉。

灌木林带 海拔3200-3500米为常缘灌木带主要种类有陇属杜鹃,千里香杜鹃,头花杜鹃,烈香杜鹃等,3500-3700米之间的落叶灌丛带,主要种类有山生柳、全露梅、鲜果木、鬼箭锦鸡儿、蒙古绣线菊,小叶锦鸡儿,金露梅等。

草甸带 草甸带位于海拔3700-4000米之间。主要种类有乔木科草类、菊科草类、珠芽蓼、龙胜等。

农田耕地带 耕地带集中分布于海拔2700-3200米范围内分布有少量的人工青杨林。发现的植物有苦苦菜、野豌豆、野草莓、节节菜等,此生态结构单一。

在措隆滩地区的发现蒲公英种类为沼生蒲公英,顶生有白毛,生长在在沼泽地旁。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狭倒披针形,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绿色,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整株植物匍匐于地上,叶如荠菜,只是稍大,无挺立茎,花从植株中心冒出。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顶生白色冠毛。蒲公英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调查的昆虫有蜻蜓、蝴蝶、蚊子和蜘蛛四种。捕捉到昆虫的地方多为草根,无污染田间和清澈小溪上,昆虫多分布在环境未受到破坏的地域。该地区的蜻蜓较多,在小麦田中发现的蜻蜓有红蜻蜓、黄蜻蜓、黑蜻蜓三种。但未捕到大量的蝴蝶,说明该昆虫的活动与气温,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

从以上的调查得知:措隆滩基本上是一个原生态的地方,它维持门源措隆滩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对改善环境有很大作用,然而,却不利于开发旅游业、工业等,因为这样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业也有很大的前景,将会带动门源地区经济发展。

2. 新教师培训及制作标本

我校为培养年轻生物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于2013年10月9日至14日在张孟宇老师和王垚老师负责下,由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了标本制作。标本制作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教学法,也是生物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

此次活动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由全体生物教师和兴趣小组学生参加。制作标本的种类有生态标本和骨骼标本。生态标本有家兔、旱獭、鸽子、珍珠鸡、乌鸡等;骨骼标本主要是羊颅骨。在制作标本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积极配合,认真仔细的完成了标本的制作。新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标本制作的方法,老教师给予耐心的讲解和示范。3.学习总结和论文的撰写

学习总结和论文撰写是此研究性课题走向成熟、规范、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仅要求学生们写出学习总结和心得,还要求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相关研究论文的撰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让同学们认识客观事物和科学的工作态度,从而巩固和提高此课题的教学效果和研究效果。

五、研究成果

此次野外考察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适当教学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直观、教学效果显著,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普遍认同和满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实地调查措隆滩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植物、昆虫种类和数量,学生了解了科学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能够尝试描述克图口地区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②初步培养学生生物研究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③学生亲手制作标本让学生直接获得了相关的生物知识,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了与人合作。让学生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⑤培养了年轻生物教师的实践能力,使之在实践中获得灵感,创造性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因此,本次活动也促进了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在培养新教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⑥师生共撰写论文24篇,摄影作品60余幅,动物生态标本13个,植物标本158幅,昆虫标本64幅,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教育,2002,(14).

[2]钟全法.生物课外活动的教学原则探究[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4).

论文作者:李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野外考察实践探究综述论文_李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