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解题的八防_木板论文

高考物理解题八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解题中的失误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平时训练避免的,笔者从多年高三教学和高考阅卷的经验中,根据考生失误的原因,概括出如下几点防范措施,供参考.

1.防审题错误

在考生出现的各种失误中,审题错误可算是最常见而又最令人惋惜的失误了.一道很简单的试题,对考生来讲,本来是完全可以得满分的,结果却看错了题目,能不气吗?比如选择题中,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由于定向思维的影响,一眼就看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题目中告诉考生“粒子带负电”,却看成“粒子带正电”;定量气体的“V-T”图线看成“P-T”图线;物体做“匀速运动”看成做“匀变速运动”;“线框转速为……”看成“线框角速度为……”;“感应电荷在某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看成“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气体的温度升高了多少”看成“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多少”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平时解题时粗心大意所造成的.

【例1】如图1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的上面再加一个作用力F,则C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中除了自身的重力外还有().

A.1个力 B.2个力 C.3个力 D,4个力

分析:题目中问“C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中”,有很多同学看成“C物体所受的作用力中”,结果错选答案.

2.防“手忙脚乱”

高考时,由于时间紧张、任务重等原因,有的同学做题时总是不能静下心来,一想到时间不多了,却还有那么多大题目未做,就有点手忙脚乱,结果经常把一些相似的、或容易混淆的东西混为一谈.比如,该用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时候,慌忙中却伸出了左手,而要用左手定则的时候,又“自觉”地伸出了右手;判断负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时所受洛仑兹力,错误地将四指指向电荷运动方向: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作图时却成了“会聚透镜”,而凸透镜则可能成了“发散透镜”;等等.因慌乱而把一些简单的运算也搞错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了.比如,4×2=6,20÷5=5等.防治这类错误的主要方法是,考试时要做到沉着、冷静、细心,不要因为考试时间不多了就慌乱起来,这样反而考得更差.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本着“从易到难”的一般解题顺序一个一个地完成,不要这个题目动动手,那个题目动动手,又想都做完,结果一个题目也做不完.

3.防“草率收兵”

题目做完后,一定要经过认真的检查和分析,防止不必要的疏漏和错误,有时还要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看是否符合题意,更不要没有检查就交卷.

【例2】如图2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地面右端远处有一堵光滑的墙,木板的右端固定一挡板.木板左上端放有一质量为m(质量为长木板质量的5倍)的小滑块,其右端固定一轻质短弹簧(压缩时其长度比长木板短得多).起初,滑块和木板一起以初速度υ[,O](υ[,O]>)向右运动,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墙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试求: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多大?

解析:开始时滑块与木板一起向右运动,当木板与墙碰撞后木板向左运动,滑块向右运动,当滑块与木板向左运动第一次达到共同速度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大,设为E[,p],则

不够吻合,因此要讨论.即还有一种情况是:弹簧还未被压缩时两物体就达到了共同速度,此时弹性势能为零.

4.防掉入“陷阱”

所谓“陷阱”,就是指学生平时解题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命题人为了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识别能力。有意设置了这样的“陷阱”,如果思维不全面、仔细,就极容易掉入“陷阱”中,因此,审题时要当心.

【例3】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车出发时初速度为20m/s,加

点评:本题中隐含了“乙追上甲车前,甲车已停止运动”的信息,因此是一个上当题,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想到隐含条件,因此“上当”了.这也是平时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造成的.

5.防不求甚解

有些试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或是多种可能情况,比如周期性、方向性等.解题时一定要全面思考、仔细推敲.

【例4】如图3,在x轴上方有匀强电场,场强为E,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方向如图3所示.在x轴上有一点M,离O点距离为L,现有一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静止开始释放后能通过M点.求:如果此粒子放在y轴上,其坐标应满足什么关系.(不计重力)

分析:考生拿到题目后,一般都会想到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进入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直接到达M点,从而计算出所求坐标为:

6.防思维僵化

考试中遇到困难时,不要始抱一种思想不放,应该善于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去解题.比如遇到变力做功时,可以转化为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以用能量守恒求解;在解动力学问题时,若用牛顿运动定律不好求解,就应该试探着用能量观点或动量观点求解;等等.特别提出的是图像法有时是一种极好的解题方法.

【例5】如图4,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电阻为R的闭合金属圆环,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从环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运动t秒钟落地,落地时磁铁的速度为υ,试求t钟内金属环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

分析:由于磁铁下落时使得圆环中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因而金属环中要产生感应电动势.但因磁通量的变化很复杂,因此,不能直接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这时应想到能量守恒定律,即磁铁机械能的减少等于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因此有:

7.防概念不清

解题时,概念不清、公式错用、张冠李戴也是考试之大忌.比如平均功率与即时功率、交流电的有效值与平均值、电势与电势能等经常有人混为一谈.因此,平时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理解透彻.

【例6】如图5所示,ab是半径为r、电阻不计的四分之一圆周的金属丝,圆心在O点,Oa是质量不计的轻金属杆,电阻为R,它的一端挂于O点,另一端连一个金属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且跟金属环接触良好,没有摩擦.Ob是竖直状态的金属丝,整个装置竖直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小球从静止释放,滑到b时的速度为υ,所用时间为t,求:

(1)这一过程中,回路的平均电动势.

(2)这一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

分析:(1)本题是考查电动势的平均值和有

8.防过程紊乱

近年来,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全国进行的高考科研测试结果表明.高考解题中的语言表达不清、格式紊乱是目前考生中普遍存在的最大通病.为了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和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近年来高考中已逐渐增加论述、证明题.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已是目前考生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例7】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系统是两个质点,相互作用力是恒力,不受其他力,沿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

点评:物理解题不同于数学解题,每一方程式得出都必须有理论依据,每一物理量的出现,事先应有所设定,决不能用数字和箭头一推到底,不然就会失去物理意义.至于运算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则要求不高.

总之,高考物理解题中常见的失误有很多.但一般都是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来克服的,只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就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标签:;  ;  ;  ;  

高考物理解题的八防_木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