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赵琳口腔诊所 157000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全口龈上洁治术以及龈下刮治术,1‰洗必汰液交替冲洗牙周袋,再于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1次/周,疗程为4周。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53例、好转6例、无效1例。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经全口龈上洁治术以及龈下刮治术配合局部抗生素治疗后,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CP)是口腔科常见疾病,是一种侵犯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破坏性疾病,最常见于成年人,但也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1]。主要病变为牙周炎症、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患者一般存在口腔疼痛感,会表现出牙周脓肿、口臭的现象,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牙齿松动甚至是脱落的现象。为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在29~70岁,平均45.6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牙龈糜烂、水肿以及充血,牙龈颜色呈暗红色,因水肿而显得光亮。患者在刷牙时出血,龈牙石均处于I度到Ⅲ度之间。部分患者有牙周袋形成,牙龈龈沟深度超过2mm,少数患者有牙齿松动表现或者牙周溢脓。X线片显示有程度不同的骨吸收,呈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
1.2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的相关标准进行[2]:⑴探诊深度>3 mm,有附着丧失>1 mm;⑵牙周袋表面牙龈可见红肿或探诊后可见出血;⑶ X线片提示牙槽骨高度降低。
1.3方法 采用超声波洁治器清除患者口内龈上、龈下的牙结石和各种菌斑,并保持根面平整,使用洗必泰液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周袋。于牙周袋内缓慢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直至药物由袋口溢出为止,1次/周,疗程为4周。用药后2h内嘱患者不得喝水、进食及漱口。
1.4疗效标准 参考廉国梁的相关标准进行[3],略有改动。显效:牙齿松动减轻,牙龈出血溢脓肿痛消失,牙龈出血指数为0,牙周袋深度下降2mm,牙龈指数下降一半;好转:牙齿松动减轻,牙龈出血溢脓肿痛缓解,牙龈出血指数为1,牙周袋深度下降1mm;无效:牙齿松动无减轻,牙龈出血溢脓肿痛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牙周袋深度无下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2结果 本组60例牙周炎患者,显效5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炎,由于患者长期存在牙龈炎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转化成慢性牙周炎。这种疾病会使患者的牙周出现脓肿现象,牙根过于敏感,食物容易嵌塞,还会有口臭现象。对牙周进行龈上和龈下的细菌清除和刮治可改善患者口腔内的环境,保持牙面的清洁和干净[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菌斑的数量,使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有报道显示,若没有进行相应的清洁就直接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治疗,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菌斑的数量,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只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差。通过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查依然存在大量的菌斑[5],及时修复清洁刮治时对牙周造成的伤害,使患者的牙龈附着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达到更好的效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内有大量的细菌,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是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子,因此有效清除牙菌斑,防止或减少牙菌斑的再堆积是治疗慢性牙周炎,防止复发的主要措施[6]。故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应用已成为牙周炎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7-9]。洗必泰液是表面活性剂型杀菌剂,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效。目前,抗生素在治疗慢性牙周炎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口腔解剖的特殊性,可以经局部和全身给药[10]。其中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四环素类药物,第二代半合成类二甲胺基四环紊,为抑菌性广谱抗生素。除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外,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均有作用,尤其是对放线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四环素族药物还能抑制胶原酶活性,阻止骨吸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用这类药物处理根面还能使根面轻度脱矿,并使暴露的胶原刺激牙周膜细胞在根面上迁移,直接促进细胞附着与生长。然而长期口服四环素类药物易产生耐药菌株,严重者导致菌群失调。因此,在全身抗生素治疗禁忌的情况下,采用局部缓释药物治疗可能为不错的选择。局部应用缓释型抗生素是近年来治疗牙周病的新途径。其能够能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并长期维持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细胞再生,有效改善口腔症状和牙周指数。此膏遇水变硬形成一层膜,可控制缓慢释放其药物成分,并保持局部药物浓度长达7d。所以对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具有抑菌作用,还对参与破坏牙周组织和形成牙周袋有关的胶原酶的活性水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阻止牙周组织的破坏,促进牙周韧带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的趋势。
由此可见,临床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全口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局部抗生素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兰,谢小冬,马力扬,等.白细胞介素-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甘肃回族、东乡族人群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4):123-124.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6.
[3]廉国梁.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59-60.
[4]张冬梅,赵戬,潘亚萍.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及相关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2(05):63-64 .
[5]张冬梅,赵戬,潘亚萍.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及相关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2(05):63-64
[6]胡燕.盐酸米诺环索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28-230.
[7]陈伟宾.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8(8):62.
[8]De Oliveim LF,Jorge AO,Dos San,et a1.In vitro mince-yeline activity on superinfecting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from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J].Braz Oral Res,2006,20(3):202-206.
[9]Slot D E,Koster T J,Paraskevas S,et a1.The effect of the Vector scaler system on human teeth:a systematic revie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dentalhygiene,2008,6(3):154-165.
[10]司伟,潘亚萍. 患者依从性对慢性牙周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杂志,2012,5(1):54-56.
论文作者:赵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牙周炎论文; 患者论文; 牙龈论文; 抗生素论文; 盐酸论文; 局部论文; 脓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