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现在建筑施工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高层建筑的施工都会有地下室的建造,这证明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加强,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现在建筑施工行业也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技术上还待完善,尤其是地下室施工的注意事项,怎么防水是地下室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建筑防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结构自防水;高层地下室;施工技术
现在高层建筑在不断增多,尤其是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要求建筑施工技术应该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应该不断增加,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地改善,对建筑的要求就不断地的提高,尽管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很先进,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缺陷,地下室施工技术就应该不断地改进,尤其是地下室防水技术,因为现在的地下室存在漏水的问题,防水技术应该就不断进行改进,对防水结构进行优化,这样的高层建筑才安全。
一、结构自防水的介绍
针对地下室防水问题,有很多的学者提出了结构自防水,结构自防水是从根本上对地下室漏水问题进行解决,建筑防水是治标防水,这样的防水结构是现代防水的主流方式。很多的建筑施工在设计上都是把希望寄托在涂料上,从而忽略了要治本,没有对建筑漏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实际建筑施工上也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浇筑也是马马虎虎,没有认真的建设,这样的工程是垃圾工程,应该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缺陷从根本上解决,那就是要对技术进行改进,因为涂料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出现漏水的问题,如果想要根治这种现象,一定研究防水技术,把结构自防水搞好,让地下水的漏水问题得到永久性解决。
结构自防水就是将混凝土的浇筑达到施工设计的强度,抗侵蚀的能力增加,架构严密,没有使涂料破坏的缝隙,让一切的可能都消失在萌芽中。在防水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的使用和质量,因为涂料使用的就是混凝土,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达不到标准,这样施工之后就可能会产生墙体破裂问题,这样施工完的建筑就会产生大的麻烦,也会给住户带来影响,使居民对建筑行业失去信心。因此一定要关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收缩问题,因为混凝土会受到温差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混凝土的紧密度会下降,当冷缩值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时,就会使混凝土产生结构性开裂,使混凝土的密度发生变化,影响施工的质量,还有就是如果施工不细致也会使混凝土发生机理变化,浇筑工艺就会出现问题,墙体就会出现大量的蜂窝,产生了这种现象就无法进行结构自防水,因此一定要重视混凝土的保存,如果出现以上问题一定不能使用,在结构自防水时一定要从混凝土收缩、浇筑、泌水、温度检测以此施工,这样才能使结构自防水建设的更好。
二、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特点
(一)防水结构简单
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在建设时工序简单,建筑与防水可以一起施工,还能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一举两得。
(二)施工方便
在建筑时,由于适于建筑物一起进行施工,因此在施工工序上就大大地减少了,在施工后也不会有缝隙,混凝土的普通浇筑也可以在建筑中应用,在建筑材料上要求相对要少些。
(三)使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可以减少建筑成本,提高了建筑速度,缩短了建筑工期,防水效果也好。
(四)易修补
因为是混凝土结构,投入使用时如果发生漏水,也可以及时修补,这样的工程是适合用户居住的。
(五)可适当加大建筑物的伸缩间距,给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
(六)万一有损坏漏水,容易修补,因而也可用于补漏工程。
(七)可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磨性能,对于上面有行人的平屋面及跑道、路面等有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八)可避免有些外防水材料施工时对环境的污染。
(九)可提高混凝土的的抗硫酸盐盐和抗海水侵蚀能力,可用于港口,水工建筑。
三、结构自防水的具体施工技术
某高层建筑,地上20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高度75.55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地下室混凝土量2800立方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S8,结构自防水。结合该工程的施工实例,从5个方面论述结构自防水的施工技术:
(一)选择好混凝土的外加剂
JM一111外加剂,遇水膨胀析出凝胶,堵塞毛细孔渗入的水份,与水泥中的铝酸盐矿物在水化工程中形成大量的钙矾石为膨胀源,这种膨胀源的结晶是稳定的水化物,填充于毛细孔隙中,使大孔变小孔,总孔隙率减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即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二)设计好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每条浇筑带前、中、后各布置3道振动器,第1道设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人底层;第2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3道设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人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见图2)。振捣手振捣方向为:下层垂至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严格控制振动棒的距离、插入深度、振捣时间,避免各浇筑带交接处的漏振。
(三)处理好混凝土的泌水
大面积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的坡面下流到坑底。由于混凝土垫层在施工时,已预先在横向上做出2cm的坡度,使大部分泌水顺垫层坡度通过两侧横板底部预留孔排出坑外,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被赶至基坑顶端,由顶端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排至坑外,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另外有意识地加强两侧模板处地混凝土浇筑强度,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抽泵及时排除。采用这种方法排除最后阶段地所有泌水(见图3)。
(四)加强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和养护
在混凝土初凝表面能上人后,对其表面及时进行覆盖。由于气温较高和水泥水化热开始的共同作用,表面水分散发速度很快,为防止表面的干缩裂缝,对其表面在保温的同时进行保湿。混凝土已浇筑范围内铺设带有小孔的塑料循环水管,利用体内循环水对其进行表面喷水养护、保湿。在其上覆盖一层塑料布,2—3层麻袋,一层泡沫板,再覆盖一层塑料面进行保温。温差控制在25℃以内,形成外蓄内散综合养护方法。
(五)实施温度监测
为了正确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状况,可采用简易测温法,即在混凝土中预埋钢管,用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测温,钢管用?48脚手架管,底口焊铁板封死,上口高出混凝土面10cm,底口比测温点深5~10cm管用灌水深度为10~15cm。根据监测结果,混凝土在第3天达到升温值,中心最高温度为72℃,内表最大温差为22℃,满足温控要求。
四、结论
现在建筑施工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高层建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很多的居民住宅就是高能建筑,还有就是国家的建设也需要建筑行业,一定要对建筑施工技术多多关注,尤其是现在地下室的增多,地下漏水现象的增加使建筑施工技术的缺陷日益暴露,现在建筑施工中的防漏水技术就是就是结构自防水技术,一定要对结构自防水技术进行研究,并在应用中不断改善,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在建设中得到应用,让地下室的裂缝和渗漏得到解决,因此国家要重视自防水技术,这样施工质量才能够提高,企业信誉才能得到保证吗,让我国的建筑行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正鸿.膨胀加强带在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中的运用及施工技术.2012.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
[2]高明权.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水止漏施工技术分析探讨.《广东建材-2012年8期
论文作者:郑庆生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下室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尤其是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