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性:模型与世界的关系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似性论文,模型论文,关系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062(2016)02-0012-05 “科学模型是如何表征世界的?”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模型成为科学哲学领域热点话题而日益被学界关注。围绕这一问题,大致涌现了语义学观点(semantic view)、虚拟主义观点(fictionalism)、推理工具观点(inferential tools)、相似性观点(similarity)等不同哲学见解。相似性的代表人物有吉尔(R.Giere)、卡特莱特(N.Cartwright)、高德弗瑞史密斯(P.Godfrey-Smith)和瓦兹伯格(M.Weisberg)等人。限于篇幅,本文仅仅考察相似性观点的(1)早期形态,(2)成熟形态,(3)精致版本,以及(4)面临的问题。 一、相似性观点的早期形态 毋庸置疑,模型因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得到科学哲学界的重视。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从较抽象的理论物理学,到较切近实用的经济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模型的应用。正是因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实践的成功性,以下两个哲学问题才变得异常突出:(1)模型是什么?(2)模型是如何表征世界的? 对于问题(2)①,一个直观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模型在某些方面(如某些属性、因果机制等)是相似于研究对象的,因此才可以成功地表征世界。尽管可能不够精确,但这个回答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设想一下,我们现在手中拿着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它由一些塑料长条、圆球和方块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我们说,这个模型就代表DNA分子。我们之所以能这么说,大概是因为(1)这个模型在结构上是双链,而DNA分子也是如此;(2)模型中的碱基配对规则与DNA分子中一样;(3)模型中不同形状或颜色的塑料块分别代表磷酸盐、脱氧核糖和碱基,这正好对应于DNA分子的组分;(4)等等。 由于这些结构与组分方面的相似,我们说这个模型表征了DNA分子。而这,正是相似性观点的最初想法。例如,吉尔在谈到模型与对象的关系时说:“我认为恰当的关系是‘相似性’。理论假说阐明这个模型与实在系统之间的相似性关系。然而,如果没有哪怕是暗示性地指明这种相似关系的相关方面和相似程度,那么断言相似性则是空洞无物的,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和任何东西相似。因此,理论假说的大致形式应该是这样的:某某可识别的实在系统,在某些指明的方面和程度上是相似于某个指定的模型的。”[1] 而高德弗瑞史密斯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以模型为基础的科学的许多特征,都是来自于相似性在模型与对象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哲学家们倾向于贬低这个相似性关系,因为它看起来太过含混、语境敏感和不易把捉。这里,相似性关系的很多特点其实是很重要的,它们并不必然存在着某些问题。它们既是以模型为基础的科学的独特优势所在,也是其劣势所由。”[2] 简言之,模型之所以可以成功地表征世界,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以及某种程度上与研究对象相似。可以看出,相似性的早期观点极其素朴,没有明确厘定如何确定相似性的相关方面及有关程度——正因此,它极易遭到不同观点的攻击。例如,蒯因与古德曼对相似性的一般性批评,同样适用于此处。蒯因论证道,任何关于相似性的一般观念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不能用经验上或逻辑上更基本的观念来解释它。他甚至认为这个概念是“逻辑上令人讨厌的”,并建议任何成熟科学都应该避而远之。[3]59古德曼则认为,诉诸相似性仅仅相当于开一个空头支票,因为我们不能很好地解释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可以接受的解释应该是给出还原性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定义可以做到这一点。[4] 此外,早期观点也无法回答模型建构者的意图或目的是如何影响相似性关系的评价的。例如,两个DNA模型A与B,前者仅仅满足于刻画碱基配对规则而忽视其他细节,而后者却在几乎所有重要方面都追求精确。单单看相似性程度,后者明显超过前者,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后者一定是比前者更好的模型,因为二者的意图不一样——二者在各自的意图范围内,可能都是非常成功的模型。 最后,相似性关系是对称的,即,如果A与B相似,那么B也与A相似。但科学表征关系却是非对称的,即,可以说DNA模型表征了DNA分子结构,但DNA分子结构却不能说是表征了DNA模型。在纯粹相似性的框架内,这个问题便无法得到解答。 二、相似性观点的成熟形态 鉴于早期形态的素朴,以及遇到的诸多批评,相似性观点的拥护者们试图对之进行改进与完善。据早期观点,模型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仅仅关乎模型与相关的研究对象二者本身。但正如上文所言,这种二元观点无法解释模型建构者的意图是如何在模型评价中起作用的。明于此,吉尔又提出了“四元活动(four-place activity)”的观点②,认为模型的建构与评价活动中涉及包括模型使用者、模型、研究对象和研究意图在内的四个基本要素。他说: “科学实践的转向告诉我们,应该从具有更多要素的表征活动——如果被认为是一种关系的话——开始(探讨模型)。理所当然,其中一个要素应该赋予行动者,也就是参与表征活动的科学家。因为科学家都是具有目的和意图的行动者,因此在我对科学表征实践的理解中,我明确地赋予一个要素给意图。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表征关系应该大致呈现以下形式:为了意图P,科学家S用模型X来表征对象W。”[6]743 意图P在不同的模型实践中可以非常不一样,比如,同样是DNA分子模型,既可以用来表征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也可以用来展示碱基的配对规则,还可以用来阐释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在不同的意图P指导下,对于模型的精确性、真实性或一般性要求自然各不一样。科学家S既可以是科学家个人,科学家团体,也可以是整个科学共同体。 如此一来,由于模型建构者的意图也考虑了进来,他们的“意图或目的是如何影响相似性关系的评价的”这一问题也就变得没那么紧迫了。吉尔会说,基于不同的意图,模型建构者便会相应地指定对象的哪些方面(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是需要被模型表征的;同时,基于不同的目的,模型在表征的精确性、真实性、一般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也是可以得到解释的。然而,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理解的模型实践具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因为哪些方面相似以及相似到什么程度,都是模型建构者说了算。但吉尔不认同这一点;据他说,即使考虑进建构者的意图,模型建构活动仍然可以是客观的。[6]748因为,虽然在选择哪些方面与程度上要依赖建构者,但是(1)这些选择并非完全是随意与武断的,它受科学共同体的认知水平、理论背景等客观因素影响(例如,17世纪的生物学家就不会把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作为模型的研究对象);(2)选定研究方面及程度后,相似性关系本身是不依赖模型建构者的,它可以接受科学共同体的检验与评价,甚至可以用统计学方法来量化计算。 考虑进建构者意图的另一个好处是,相似性不再是一种对称的关系,因为建构者的意图决定了表征关系只可能是从模型到研究对象;当然,如果建构者的意图是用研究对象来反向表征模型,那么这不仅没有反驳吉尔,反而支持了吉尔的观点:建构者的意图决定了表征的方向性。 最后,看看吉尔怎么回答蒯因与古德曼对相似性的责难。很显然,“四元活动”观点并没有达到蒯因与古德曼的要求,因为它既没有诉诸更基本的概念来解释相似性,也不是古德曼期待的还原定义;它只是在原来素朴版本的基础上添加上了模型建构者及其建构意图。然而,吉尔可能会反驳说,还原定义的要求太过强,并非所有重要的哲学观念都可以给出还原定义;另一方面,即使不是还原定义,“四元活动”观点似乎也能很好地解释科学中的建模实践,比如,它可以解释为什么科学表征活动是单向性的,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类模型却因其表征意图的不同而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性。 然而,即便蒯因与古德曼的要求太高,而“四元活动”观点也确有其可取之处,此观点仍有其重大疏漏。苏亚雷斯最近指出,即使考虑进建构者的意图,相似性对于科学表征也是不必要的。[7]考虑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没有人会否认,该公式成功地表征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很难说该公式的成功要归因于它与行星系统的相似性。这不过是一些数学与运算符号而已,看不出与物理世界的行星规律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人可能会说,该公式所表达的抽象数学结构与行星运行所遵循的数学结构相似或等同——但这恰恰是语义学派的观点,是相似性阵营所要攻击的对象。 图恩则指出,即使加上模型建构者的意图,相似性对于科学表征仍然是不充分的。[8]假设我们随机拿起几块积木并摆成任意形状,然后指着这堆积木说,这代表甲烷分子。然而这仅仅是“代表”,并不是“表征”。继续设想,这堆积木摆设的形状碰巧类似于甲烷分子结构——但这仍不是对甲烷分子的表征,因为它只是碰巧如此,并非我们意欲如此。现在继续假设,这堆积木不是碰巧具有如此这般的结构,而是我们有意为之——然而,即便这样也不能说是成功地表征了甲烷分子,因为还需要对这堆积木进行适当的诠释(interpretation),比如,这块积木表示碳原子,那块积木表示氢原子,这一根代表连接碳氢原子的化学键,等等。因此,科学表征至少还需要诠释这一个因素。 总而言之,尽管“四元活动”观点仍有其缺陷,但它毕竟避免了早期观点的素朴,既指明了如何确定相似性相关方面及有关程度的大致方向,也因将模型建构者的角色与意图囊括进来而更接近于科学实践。沿着这条路,瓦兹伯格近年来发展出了更为精细的相似性版本。 三、相似性观点的精致版本 受心理学家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的启发,瓦兹伯格最近提出了一个精致化和形式化的相似性评价版本——加权特征匹配论(weighted feature-matching account,以下简称WFM)。其大意是:模型与对象共享的特征与不共享的特征,其比例应该是越高越好[9][10]136-159。形式化的表达是: 其中,M指模型,T指目标系统。因为模型与目标系统共享的特征可以细分为属性(attribute)与机制(mechanism),故下标a表示属性,下标m表示机制。分别表示二者共享的属性与机制,分别表示模型具有而目标系统没有的属性与机制,而分别表示目标系统具有而模型没有的属性与机制。理论上,四者越小越好,因为这样方程(1)的比例就接近1,也即接近完全相似。另一个极端是模型与目标系统二者没有共享任何特征,因而相似度等于0。 但这仍是一个形式化的公式,必须对之进行诠释,方能使之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必须确定包含属性与机制的特征集Δ。特征集Δ的确定一般要依赖于相关语境、对目标系统的理解、模型建构者的意图以及有关背景知识等因素。特征集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科学的发展与对目标系统认识的加深而不断调整。如果对特征集Δ的调整发生了,那么模型与目标系统之间的相似度关系也需要重新评判。 其次,需要确定加权参数θ,ρ,α,β,γ与δ的值。据瓦兹伯格,不同的建构模型实践需要不同的加权参数。例如,如果我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可能(how-possibly)”模型实践,因为该模型关注的仅仅是模型与目标系统所共享的属性是如何产生的,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机制产生的这些属性则是无关紧要的,因此,相似性评价公式简化为③: 其中,加权参数θ与α设置为1,余者设置为0。 最后看看如何确定加权方程f(x)(加权方程的作用在于赋予特征集Δ中每一个元素的相对重要值)。据瓦兹伯格,模型建构者在给定的模型实践中一般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特征集Δ的“特殊特征子集”,子集中的元素所占的重要性会大大超过特征集Δ中的其他元素,而这些其他元素的重要性则被设置为等同。总体来说,哪些元素在模型中占据更大的重要性,一般由建构者的意图与背景理论决定。比如,如果所关注的仅仅是DNA分子的结构特征,那么所建立的模型的侧重点也只在结构特征方面,至于模型的重量、密度、材质等则是不重要的。当背景理论不足以决定哪些元素更重要时,子集的选择则是一个经验问题,必须借助相应的经验方法(如设置随机实验)来决定。 四、相似性观点面临的问题 瓦兹伯格的“加权特征匹配论(WFM)”是在着意解决早期和成熟期观点所面临的问题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是相似性观点的集大成者,也是目前所见的对于相似性刻画的最精致版本,故此处主要讨论这一观点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这一观点对于科学表征不必要。上文图恩指出,相似性要加上意图与对模型的诠释,方才充分。在WFM中,无论是加权参数的确定还是加权方程的厘定,都牵涉到模型建构的相关语境、对目标系统的理解、建构者的意图以及有关背景知识等因素,因此可以认为牵涉到了对模型的诠释——实际上,瓦兹伯格对于模型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个等式:模型=结构+建构者对结构的诠释。[10]24所以,WFM是充分的。然而,WFM似乎仍然是不必要的,因为它无法回答为何在没有相似性或相似性极低的时候,模型仍然可以很好地表征世界,如上文苏亚雷斯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讨论④。威姆萨特(William Wimsatt)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某些模型在总体上是十分“错误的”(即与目标系统极不相似或相似度极低)情况下,却仍然可以是很好的模型。[11] 其次,正如塔尔(Eran Tal)指出,WFM面临着要么循环论证要么无穷倒退的两难困境。[12]这是因为,瓦兹伯格将模型与世界的相似性关系还原为特征(属性与机制)之间的相似性⑤,然而,这就预设了“相似性”这个有待解释的观念本身——循环出现了。瓦兹伯格或许会说,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归功于子特征(sub-feature)之间的相似性,如颜色相似可以归因于二者都是红色,因为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子集。然而,这个回答只会导致无穷倒退,因为同一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是什么使得两个子特征相似的?瓦兹伯格也可以选择说,对于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认定可以完全依赖于我们的直觉或常识,不需要对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而,如果作为WFM基础的特征认定可以依靠直觉或常识,那为什么WFM本身不直接依靠直觉或常识?为何还需要精致化与形式化? 如何对特征的相似性进行认定,引入了另一个问题:在WFM中,尽管作为整体的模型与世界的相似性关系是一个程度问题(可以从0到1连续取值),但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却只能取两个值:相似或不相似。这对于某些定性的特征来说或许说得过去,但对于可量化的特征,则是完全不适用的。当然,这可能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对WFM稍加修改,或许也能化解。 再次,和所有相似性观点一样,WFM也面临一个范畴性的难题:数学实体如何能与实在对象共享特征?例如,牛顿万有引力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模型,通常以公式的形式书写在某种物理载体上。然而,万有引力模型的目标对象却是实实在在的行星系统。对于这个数学模型,我们所能说的特征大概是指符号的数量、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等,怎么能设想它与行星系统共享某些特征呢?或许,目标系统刚好有5颗行星,而万有引力公式也有5个符号(F、G、m[,1]、m[,2]和r),因此二者共享数量5——但这显然不是模型建构者所理解的特征。 对这个难题,瓦兹伯格的回答是:具体模型(concrete models)可以直接与目标对象共享特征,但数学模型不直接与目标对象共享特征,而是与目标对象的“数学表征(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s)”共享特征。[10]95-97就是说,数学模型与实在系统的相似性比较需要借助一个中间步骤:对实在系统的数学表征。然而,这一方案并未真正解决范畴性的难题:由于瓦兹伯格承认数学表征本身也是数学结构,[10]95那么,这个数学结构如何与实在对象共享特征? 五、结语 诉诸相似性来回答“模型是如何表征世界的”这个问题是非常合直觉的,因为我们可以说,正是模型在某些重要特征上与目标对象的相似,才使得模型可以成功地表征世界。围绕这一素朴想法,近年来发展出了以吉尔、高德弗瑞斯密斯等为代表的相似性早期版本,以吉尔的“四元活动”为代表的较成熟版本,以及以瓦兹伯格的“加权特征匹配论”为代表的精致版本。然而,即便瓦兹伯格的精致版本避免了前二者的许多问题,并将相似性观点往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它本身还面临着一些理论难题。比如,它仍无法回答为什么相似性对于科学表征是必要的,无法回答如何才能避免走入要么循环论证要么无限倒退的两难困境,无法回答数学模型如何能够与实在对象共享特征这一范畴性难题。 注释: ①限于篇幅,本文不探讨问题(1)。 ②吉尔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了“以行动者为基础的模型观(agent-based conception of models and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5]。然而,这一观点在旨趣上与“四元活动”观点一致,这里不再讨论。 ③为简便起见,我在这里遵循瓦兹伯格的处理方式,暂时不予考虑加权方程f(x)的影响。 ④瓦兹伯格也一般地反对语义学观点,认为模型不可能与目标对象共享抽象的数学结构。 ⑤此处,瓦兹伯格的尝试可以看作是对蒯因与古德曼问题的回应,因为WFM在某种程度上是还原定义,即将模型与世界的关系还原为特征(属性、机制)之间的关系。当然,成不成功,那就另当别论了。相似性:模型与世界关系的新探索_相似性论文
相似性:模型与世界关系的新探索_相似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