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与功能探讨论文

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与功能探讨论文

□专题:灵性社会工作

【主持人语:陈劲松】 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期刊出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传统意义上,spirit被翻译为“精神”,由此spiritual social work的直译应该为“精神性社会工作”。在概念上,“精神性”或“精神”与中文语境中的“灵性”是有微妙之别的。陈劲松的论文基于“中文语境”下的灵性概念从理论方面探讨了灵性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与功能等内容。社会工作在扎根化中,对文化敏感性颇为强调。蔡鑫和仲婧然的论文探讨了灵性社会工作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仁”之间在诸多方面的契合性,主张推动“以‘仁’为本的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实践”。在最新研究中,灵性常常被视为健康的第四维度,被认为是衡量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刘诣、隋玉杰、楼玮群和吕楠的论文,利用2015年对苏州姑苏区456名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的数据,使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灵性视角下研究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社会资本对老人健康的影响。三篇论文既有关于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探讨,也有关于灵性社会工作与本土文化的契合性的考察,还有关于实际生活中灵性对于老年群体追寻健康的特殊意义的研究。这组文章的发表,将对本土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数值分析模型的隧洞岩体的温度边界条件可设在离隧洞轴线中心径向2.5D~3D 位置,为减少温度边界影响,取5D为温度边界;高岩温洞段有压圆形隧洞取1#试验洞直径3.0 m,圆形隧洞有限元模型尺寸统一为30 m×30 m,有限元网格内密外疏,重点关注支护结构的温度变化过程,有限元模型见图1。模型初始温度为高岩温岩体的初始温度值,作为初始设定边界条件输入,温度边界条件根据岩体温度不同,作为边界约束条件施加在模型边界上;前述开挖施工、衬砌施工和空置养护的环境温度根据现场实测取值,取支护结构初始温度为36℃。

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与功能探讨

陈劲松

摘 要: 就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来说,它可以分为个体复元目标和社会建设目标。在个体复元层次上,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在社会秩序或社会建设层次上,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则是主张建设一个充满灵性的和谐社会。灵性社会工作除了坚持传统社会工作的一般原则之外,还应在理论与实务中坚持一些与灵性基本概念相一致的特殊性原则。就灵性社会工作的功能来说,则可以分为复原功能、预防功能、潜能开发功能、社会政策倡导功能、福利服务提供功能和促进社会和谐功能等。

关键词: 灵性社会工作;灵性需求;个体复元;社会建设

近年来,国内对于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讨论与实务应用逐渐多了起来,并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经验。① 刘继同:《人类灵性概念框架范围内容、结构层次与中国本土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构》,《人文杂志》,2015(2)。 但是,就目前的相关研究来说,对于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解还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支离破碎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着当前灵性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务中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或不足。一是,目前国内大部分有关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的讨论还只是存留在灵性视角的意义上。我们知道,灵性视角,是近年来西方社会工作中兴起的一个重要视角。①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21-131页。 目前,国内的一些社会工作实务中开始引入灵性视角或者开始注重起灵性在案主生命中的意义,但是它们仅仅停留在将灵性视为一个问题介入或实务的视角而已,缺乏从个体生命成长的总体角度上去认识个体的灵性需要。例如,目前,在医务社会学、医务社会工作中,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将灵性与临终关怀结合起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② 唐咏:《中国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25页;梁赛、成琴琴、谌永毅、刘翔宇:《灵性照护教育的研究现状》,《护理学杂志》,2016(3)。 这些研究和服务对于促进社会学界、社会工作界以及更大范围的知识界认识到灵性在个体生活及社会总体生活中的意义,是非常有帮助的;③ 陈彬、计莹:《灵性思想及其社会学意涵》,《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临终关怀的意义上或者仅仅只在个体生命的临终环节上讨论灵性,则有可能在实务工作中陷入灵性的宗教化困境,让人们容易产生临终关怀就是灵性社会工作的全部。实际上,灵性关怀,并不就只是临终关怀;相反,临终关怀只是灵性关怀之中的一部分。二是,就目前关于灵性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务来说,仍然缺乏对于灵性社会工作概念的完整性理解,尤其缺乏对于灵性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功能及其在社会建设中的意义等的完整理解。对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及其功能等一些基本问题的不清晰,将会深刻地制约着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开展,从而最终会制约灵性社会工作理论和技术在各个实务领域的发展。在前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企图对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和功能做进一步的讨论。

秦安县由于原始森林破坏殆尽,植被种类较为贫乏。各种植被中,就分布面积来说,以农作物植被为主,约949 km2,占总面积的59.30%;就植被种类来说,约260多种,占植被总种数的57.7%;就植被的形状、功能和性状来说,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农作物、果树、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7大类。

一、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

我们深切地知道,个体被视为弱势群体之一员而需要被救助、或者被诊断为有某种疾病而需要被治疗、或者因犯罪而被监禁等等都是有着极为复杂的个体原由及社会原因,但是在这些具有问题特征的个体现象渐至成型的过程中,个体的理性能力无疑发挥着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唤醒个体原本具有的灵性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个体灵性能力的唤醒或培育,对于避免个体的理性能力因个体情绪、欲望而走向偏执,对于个体问题发生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意义。无疑,人类的理性能力是能动的、伟大的,但是人的理性能力却又往往被他的情绪、感性偏好、价值等所裹挟,从而往往也是有界限的、局促而紧张的,因此理性往往也是需要给予治疗或疗愈的。

元,意味着具有某种原初性、完整性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所孕育的创造世界的动力。或者说,“元”意味着原初、完整、真实和创造。我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周易》可以视为这种文化理性化的源头之一。在《周易》中,乾卦为六十四卦中的首卦,乾卦的卦辞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即“元亨利贞”,但是这简单的四个字却是《周易》中评价事物发展过程的最高价值标准。就“元”来说,《周易》中只讲到“乾元”和“坤元”。《周易》中乾卦的“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卦的“彖”则说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里的“元”,被赋予了原初、创造与化育等意义。可以说,“元”是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最高、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他把手在媳妇胯骨那儿捞。但没有抓住他想要的东西。媳妇正用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的胳膊肘,咬着二拇指关节,眨嘛着眼想什么心事。

循环参数:预变性94℃维持4 min,之后30个循环的94℃变性45 s、55℃退火45 s和72℃延伸1 min,再以72℃修复延伸10 min。

一是“信愿解行证相结合原则”。它是指将信念、志愿、理解、实行和验证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最终达到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它可以实践于两个层次,即作为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的“信愿解行证”和促进服务对象或案主的“信愿解行证”。

传统社会工作在其理论和实务中坚持了一些重要原则如保护生命原则、自主自由原则、最小伤害原则、生活质量原则、隐私保密原则以及真诚原则等。在坚持传统社会工作的一般原则的同时,灵性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务中还需要坚持一些特殊性原则。灵性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原则,主要包括“信愿解行证”相结合原则、感性理性和灵性相结合原则、当下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原则、身体-语言-意识-行动(身口意行)相结合原则、灵性指导语和服务过程相结合原则、空白(沉默)与澄清相结合原则、自利利他相结合原则、社会工作价值普适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性相结合原则以及服务计划的结构性与服务过程中的创造性相结合原则等九个原则。下面就一些原则的主要含义分别做出简要的阐释。

挑选好的青圆椒采用高处坠落法模拟机械损伤,从距地面1 m的高处坠落,然后以不同浓度1-MCP(8 μL/L、10 μL/L)熏蒸 24 h。预实验发现 10 μL/L 1-MCP处理效果最佳。根据此条件,正式实验的青圆椒随机均分为2组,A组和B组。A组和B组均从距地面1 m的高处坠落,在室温下(T=20 ℃,H=80%~85%)对A组青圆椒用10 μL/L 1-MCP熏蒸24 h。将处理后的A组和未处理的B组青圆椒装入0.03 mm厚度的PE保鲜袋中,每袋装5个青圆椒,折口包装后于20 ℃下贮藏,每隔3 d测定相关生理生化相关指标。实验重复三次,所测数据取平均值。

灵性社会工作在个体复元层次上的中级目标,是能够促进案主或者服务对象的独立成长。经过灵性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在日常生活中,案主能够熟练掌握和独立运用灵性社会工作所倡导的有关意识、情绪、语言以及行动的理论和技术,例如意识流觉察、悬置思维、情绪控制、冥想等涉及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觉察的技术,能够灵活运用诸如言语替代、果敢行动以及个体福利资源整合等技术,解决自身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或者面临的各种困境,恢复自身良好的社会功能,达到充分自我实现。

灵性社会工作在个体复元层次上的高级目标,则是能够促进案主或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实地达到一种内在的和谐状态,并以“止于至善”作为个体自我实现的内在目标、以促进自身所处环境渐次达至灵性和谐或以促进他者同时渐次达至自我实现为志愿或为自我实现的外在目标。灵性社会工作认为,“至善”的个体,就是“自我实现”的个体;或者说个体的“自我实现”,就是“至善”。个体的灵性发展,最终表现为能够“认识自己”并且“做自己(Being Yourself)”,所以个体灵性能力发展的最终成就,就是个体最终实现自己即“自我实现”。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在个体的灵性能力引导下,个体或者案主能够充分认识个体与环境的问题和优势,能够充分整合和利用环境资源,尽“天生我才”或尽“个体本具的三种能力”之“所用”,最终“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有自性而圆满、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人”。灵性社会工作的高级目标,就是促进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个体最终都能够完成“以灵性为引导的充分的自我实现”。

在社会建设层次上,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建设的目标即在于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而一个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生动活泼的社会。① 陈劲松:《灵性社会工作及其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社会建设》,2014(1)。 一个充满灵性的、生动活泼的社会则一定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以满足全体人员最大幸福诉求及其最大潜能实现的“止于至善”的社会。在社会秩序或社会建设层次上,灵性社会工作,应该积极地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应该致力于中观层次的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家庭建设。由此,灵性社会工作在社会秩序层次上将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关注并促进那些在个体三种能力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中观环境的灵性建设,它们包括家庭、学校、社区、职场等。其二,关注并促进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的灵性建设。从社会的基本构成或最终构成来说,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集合。但是,个体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一盘散沙,而是活跃于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之中的角色扮演者。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为个体参与社会提供了舞台,并塑造着参与其中的个体的人格特质。因此,一个社会组织的灵性建设也往往深刻地影响着参与其中的个体的三种能力建设。一个社会组织的灵性能力,则往往和这个组织建立之初的亲社会性的社会目标、社会正义诉求、职业道德建设等要素紧密相关。其三,关注社会政策的制定。灵性社会工作,应该倡导更加包容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将灵性注入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之中,满足社会中全体成员的三种基本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或实现。其四,致力于社会及各种社会组织之中的灵性文化的建设。灵性社会工作理论倡导一种灵性引导的生活,倡导一种与灵性引导的生活相适应的灵性文化。灵性文化,和暴力文化、物性文化或奴性文化相对立。① 陈劲松:《灵性社会工作之理论基础:灵性引导生活》,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第142-143页。

二、灵性社会工作的原则

有些好奇的人来自很远的地方。还来了一个流动杂耍班;一位杂技演员表演空中飞人,他在人群上空来回飞过,但是没有人理会他,因为他的翅膀不是像天使的那样,而是像星球蝙蝠的翅膀。地球上最不幸的病人来这里求医:一个从儿时开始累计自己心跳的妇女,其数目字已达到不够使用的程度;一个终夜无法睡眠的葡萄牙人受到了星星的噪音的折磨;一个梦游病者总是夜里起来毁掉他自己醒时做好的东西;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病情较轻的人。在这场震撼地球的动乱中,贝拉约和埃丽森达尽管疲倦,却感到幸福,因为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屋子里装满了银钱,而等着进门的游客长队却一直伸展到天际处。

对于岁月来说,我们知道,一元复始、一元正始,则万象更新。对于个体来说,其本身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原初、真实、完整及其所孕育的创造性动力等等这样的“元”的状态或要素呢?对于灵性社会工作来说,其服务对象是一个个活跃于生活过程中的个体,而这个活生生的个体则本具三种能力即本具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对于个体的自我实现来说,个体本具的三种能力具有原初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且它们也孕育或蕴藏着个体未来发展的一切可能性即内蕴着动力性。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个体本具的三种能力都各有其特殊的功能意义,而个体的灵性能力则是个体内在的最大优势。因此,个体先天本具的三种能力所型构的整体状态便是人之初的“元”。日常生活中,个体的一切问题的发生,都可以找到与个体的三种能力发展相关的某种缺失的可能。灵性社会工作中个体的“复元目标”或者“助人自助”的关键,即在于唤醒个体潜藏的灵性能力或灵性资源,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个体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功能实现。在个体复元层次上,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

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信愿解行证”主要包括以下含义:所谓信念,是指社会工作者坚信作为人普遍拥有三种基本能力,既赋予自己拥有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也深信案主或服务对象拥有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在个体“天赋”三种基本能力的意义上,社会工作者和案主是平等的。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只有灵性社会工作者才能够真正践行社会工作的初心即实现案主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平等一如。所谓志愿,是指社会工作者应该志愿促进案主以灵性能力为主导的三种能力的复元与增长、应该志愿促进案主社会福利的增加、应该志愿促进以正义与公平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变迁。所谓理解,是指全面而批判性地掌握与灵性社会工作理论相关的一些基本假设、概念及其实务技巧的意义。所谓实行,是指社会工作者应该将灵性社会工作理论为基础的倡导、计划等付诸自身生活中去,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所谓验证,是指社会工作者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对“灵性引导的生活”有所经验、体悟和验证等。

就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或案主身上的“信愿解行证”来说,是指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接案、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等服务过程中,以灵性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依据,努力促进服务对象或案主的三种基本能力的复元、促进案主志愿发生改变、促进案主在其自身的日常生活之中验证个体的三种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意义等。

二是“感性、理性和灵性相结合原则”。它是指就灵性生活的倡导来说,坚持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并重。虽然灵性社会工作认为相对于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来说,灵性能力是人所具有的、更为最基本的、促进人之成为人的能力,但是灵性社会工作同时也坚持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及灵性能力有着内在协调统一的人。坚持灵性能力对于生活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感性生活或抛弃理性生活。灵性社会工作首先尊重个体的身体,将身体视为个体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及灵性能力内在协调统一的生物性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就个体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的各自功能发挥来说,一些人此时此刻感性能力或理性能力或灵性能力显现为不足或欠缺,或彼时彼刻却显现为过度或有余。儒学的中庸原则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的“过”与“不及”,都是应该避免的现象。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补其虚而泄其实”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据此,灵性社会工作认为,灵性社会工作者在提供灵性社会工作的服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量个体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以及灵性能力在各自功能发挥时可能存在着的不足与有余的现象,因此,也应该努力促进案主遵循伟大的、古老的“补其不足而损其有余”原则,在“人道”中践行“天道”,并基于此而开展感性治疗、理性治疗和灵性治疗。

三是“当下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原则”。灵性社会工作认为,意识就像一条河流,它总是在不断地流动着。也就是说,意识总是在经历着“潜意识”和“当下意识”之间的不断流变。潜意识是“当下意识”的残余物。一方面,“当下意识”是潜意识的因,或者说潜意识是当下意识的果,这只是就潜意识的源头来说的;另一方面,潜意识也是一种能量,它会变成为个体行动的“因”,此时潜意识就凸显为当下意识或者说引导着当下意识。如果仅仅囿于“因”或“果”之一隅,就会失之偏颇。“当下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原则”,就是指在提供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或过于强调当下意识或过于强调潜意识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或意义,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为案主提供适当的“意识流”修通服务。

四是“身体、语言、意识和行动(身口意行)相结合原则”。个体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以及灵性能力,在与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实现着自身的对象化,它最终就表现为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f(感性能力、理性能力、灵性能力、环境)】。个体的三种能力在其现实化的过程中,就呈现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的身体、语言、意识和行动。“身体、语言、意识和行动(身口意行)相结合原则”,就是指灵性社会工作提供的服务是全面的,灵性社会工作服务涉及到案主的身体、语言、意识和行动四个方面。虽然对于不同的案主来说其侧重点可能不一样,但是实际上个体的身体、语言、意识和行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灵性社会工作者应该努力去发现这种一致性的显露,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咨询和服务。

五是“灵性指导语和服务过程相结合原则”。灵性指导语,是指一些能够激发、唤醒个体灵性能力的指导性语言。“灵性指导语和服务过程相结合原则”,就是指要将灵性指导语贯穿于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自始至终的整个过程。灵性导语,可以涉及天气、案主身体、梦想、关系、发现及时事评论等各个方面。灵性引导语可以促进案主由拘束到开放(Open)、由残缺到全能(自我赋能)(Empower)、由被外在诱惑到内省或反省(Introspection)(Reflect / Insight)、由物性依赖到自助(自强)(Self-improvement)(Help Myself)、由无助到自信(Self-confidence)。

六是“空白(沉默)与澄清相结合原则”。它是指灵性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将时间的空白期和互动期结合起来。空白,是指没有语言的交流或互动。灵性社会工作,相信“空白”具有某种力量,就像书画中的“飞白”一样,交流中的“空白期”也具有同样的审美意义。“空白”给个体灵性的归来,留下了空隙。作为灵性社会工作者来说,并不需要急于打破“空白”,要善于利用“空白”以促进案主的反思、感悟。澄清,是某种“解释性理解”,它是为获得有关案主言语、表情以及姿势等表达所蕴涵的准确信息,而对案主言语、表情以及姿势或态度的明晰化。空白和澄清,可以相互为用,互相促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建设中,教师更应懂得适当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比如笔者在教学中,除了讲授教材知识外,还引导学生每周举办一次英语阅读比赛,比赛名次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激发每个学生的分享意识,把自己喜欢的英语短文或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但在内容选择上,笔者鼓励学生们选择那些故事情节比较强的文章,这样的内容丰富,语句相对比较简单,不仅便于分享的人表达,更便于倾听的人聆听,让学生在欢乐的分享气氛中掌握了单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七是“自利利他相结合原则”。灵性社会工作认为,就促进案主能力“复元”的意义上说,案主的利益和灵性社会工作者的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灵性社会工作者在促进案主的灵性觉醒的过程中,他自身也应该处在或行进在灵性觉醒的过程之中。也就是说,灵性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并不是唯一的利他,而没有利己。虽然灵性社会工作坚持传统社会工作中的利他原则,但是它相信只有当社会工作者在把帮助案主的过程也视为对其自身生命的成长是有意义的时候,社会工作者的个体欲望和人格才不会被置于分裂的二元境地。因此,在进行社会工作评价时,既应该考虑包括案主问题的解决,也应该着眼于案主的灵性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既应该考虑案主的灵性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也应该考虑社会工作者的灵性能力是否也有所提高。

八是“社会工作价值普适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性相结合原则”。它是指将社会工作中的“促进案主和社会的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普适原则和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相结合。社会工作的普适性,是指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或者作为一种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工作有着广泛的价值基础、社会基础。不论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或贫穷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社会工作都有着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社会工作的普适性,在其传播过程中一直面临着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其结果之一就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要求。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它被认为是“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传统中国社会思想中关于人的价值、仁爱、灵性等问题的思考,无疑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灵性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深厚的文化资本。

九是“服务计划的结构性与服务过程中的创造性相结合原则”。它是指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框架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而每一次具体的社会工作实务又是需要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其创造性的过程。结构性,指的是灵性社会工作在其原则、目标、方法、技巧及计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晰性、关联性、整合性。结构性还指灵性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及其完整性,例如,它包含从接案到结案的整个过程。创造性,指的是基于结构性之上的社会工作服务既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个性特征,又充分展现了服务对象的个体化的生活经验。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一条有结构的船,案主则是一弯激情澎湃的水(诸如案主之鲜活的话语与丰富的生命经历)。水流船动,船随水行。

三、灵性社会工作的功能

关于社会工作的功能,不同的学者做出的概括也有所不同。例如,伯伊姆(Boehm)将社会工作的功能概括为:(1)复原的功能,包含治疗性(Curative Aspect)功能和康复性(Rehabilitative)功能。(2)提供资源的功能,即组织协调社会资源为案主所用。(3)预防的功能,即预防社会功能的失调。徐震、林万亿将社会工作的功能概括为恢复的功能、预防的功能及发展的功能三种。王思斌将社会工作的功能概括为“解决困难和问题”(治疗的功能)、“预防问题产生,增强社会预应力”“开发社会资源,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四种功能。基于各种有关社会工作功能的概括,李迎生则将社会工作的功能划分为五种即复原的功能、提供和配置资源的功能、预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以及稳定社会的功能。①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26-29页。

灵性社会工作倡导一种灵性引导的生活,就此而言它是一种积极预防个体自身问题发生的理论倡导。灵性社会学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先天具有感性、理性和灵性的能力。人不仅应该感性地生活、理性地生活,更应该灵性地生活。所谓灵性地生活,就是将灵性融入生活,就是让个体的感性生活、理性生活,接受灵性的指导、监督,就是让灵性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将灵性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当个体的灵性能力被唤醒,个体就会成为一个自在而自为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一)复元功能

传统社会工作被赋予了复原功能。广义上说,灵性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包括治疗、康复和复元。从社会工作的历史看,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治疗,即协助案主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芮奇蒙德(Marry E·Richmond)的《社会诊断》一书,已概括说明了这种专业活动的特点,例如老人服务、残疾人服务、贫困家庭的救济、特困乡村的发展等,都有治疗性质的工作。

康复则是治疗后的进一步恢复即恢复到被认为的通常状态或正常状态。例如一个人生病了,首先需要及时治疗;然后则是可能经历漫长时间的康复阶段即恢复到生病以前的健康状态。灵性社会工作认为,仅仅恢复到生病以前的健康状态即康复,还远远不够。一个健康的体魄怎么就生病了呢?那肯定内在地含有不健康或者生病的可能因素。灵性社会工作认为对此应该积极深究,以至于促进个体的复元。② 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61-115页。

所谓复元,是指恢复到个体或作为人的原有的、原始的、正常的功能。对于一个下岗或失业者,重新就业就是其原有的、原始的、正常的功能;对于关系紧张的夫妇来说,重归于好、相亲相爱或许就是原有的、原始的、正常的功能等。但是,促进下岗者或者失业者重新就业,促进关系紧张的夫妇重归于好、相亲相爱等,对于个体的复元来说,它们还是远远不够的。个体的复元,一定会涉及个体的身体、情绪、意识、语言和行为等方面。

问题是个体的身体、情绪、意识、语言和行为等原有的、原始的、正常的功能又是什么呢?可以说,当个体的身体失去了感知能力时、当个体的情绪失去了快乐的能力时、当个体的意识失去了爱和慈悲的能力时、当个体的语言失去了沟通的能力时、当个体的行为失去了果敢能力时,个体的身体、情绪、意识、语言和行为等便失去了其原有的、原始的、正常的功能。简单地说,就灵性社会工作的个体的复元目标,是指促进个体的身体感知、促进个体的情绪调节、促进个体的意识澄清、促进个体的语言优化、促进个体的行动果敢等。灵性社会工作正是通过促进个体或案主的身体、情绪、意识、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能力的复元,达到其灵性的觉醒,并以此促进其问题的解决。灵性社会工作实务中那些促进下岗或失业者重新就业、促进关系紧张的夫妇重归于好或相亲相爱等,只是灵性社会工作“个体复元”之后的附加产品而已。

(二)预防功能

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个体的当下问题,更要采取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并以此来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当所有个体或绝大部分个体解决了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时,可以认为此时社会问题得到了预防。

灵性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倡导个体、小组、社区之中灵性的唤醒,发现优势,促进潜能开发、问题解决,增进个人和社会的福利,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就是说,灵性社会工作不局限于消极地解决问题,而是要积极地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倡导一种灵性引导的生活。由此,灵性社会工作的目的和所坚持的原则,决定了灵性社会工作的功能发挥。灵性社会工作的功能,简要说来,可以分为复元功能、预防功能、潜能开发功能、福利服务提供功能、社会政策倡导功能和促进社会和谐功能。

灵性社会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个体。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但一定意义上社会又独立于个体而存在。基于此,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可以简单分为个体复元目标和社会建设目标。

灵性社会工作在个体复元层次上的初级目标,即是促进案主或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经过灵性社会工作者的协助,案主能够认识到自身具备的三种能力即认识到自身具备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尤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灵性能力的存在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界定自己所处的灵性发展的阶段,能够比较全面、客观、清晰地界定自身和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优势所在,初步掌握和运用灵性社会工作所倡导的有关意识、情绪、语言以及行动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恢复自身良好的社会功能。

实际上,从康德以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界,就一直在进行着一个伟大而未竟的事业,这个伟大而未竟的事业,在我们看来就是从各个角度“对理性或者人类的理性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治疗”。康德从事的“三大批判”,为知识划定界限、为信仰开辟地盘,就是企图去完成“某种对理性的哲学式治疗”;那些被归入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思想者们诸如叔本华、尼采等则是通过高扬某个“常常被理性甩锅”的非理性现象诸如表象、欲望、痛苦和意志等,从而企图达到“对理性的非理性主义式的克服”;由弗洛伊德等开启的西方心理学潮流,进行的则是较为持久的“对理性的心理学式疗愈”;哈贝马斯提出的“沟通理性”概念,则是企图完成某种“对理性的社会学式复健”;及至经济学中“有限理性”概念的提出,则是“一种试图对理性的经济学式食补”。简而言之,从启蒙主义开始的西方近现代思想的演进,事实上,就是一个理性主义“自我洗礼”式的“边打边撤”:一方面,理性主义一路高歌猛进、征服一切;另一方面,也是理性主义在面对人的欲望、情绪、意志、偏好等精神现象时的某种“掩面而撤”和“谦卑有礼”了。

无疑,灵性社会工作所做的工作,也是对走向某种偏执倾向的理性的疗愈或复元,让理性恢复自己真正的、本具的光辉。只有个体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三者各司其能、互不越界且互注能量时,个体才能够避免或预防问题或困境的发生。

由此,我们决不能将灵性社会工作或者灵性视角仅仅局限于临终关怀的环节,而应该将灵性关怀注入生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也不能将灵性社会工作或者灵性视角仅仅局限于弱势群体的问题解决,而要将灵性需要视为所有生命个体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呼唤和培育出个体潜在的亲社会性的能力诸如爱的能力,预防个体问题的发生,促进社会的总体和谐。

(三)潜能开发功能

促进案主或者人的发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功能之一。案主或者人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即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谋求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中的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成员的基本权利。就促进案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说,灵性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协助案主获取各种社会福利资源以及法律所给予的各种基本权利。就促进案主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说,灵性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促进案主各种能力的复元,即促进案主在身体、情绪、意识、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能力的复元,以达到其灵性的觉醒和人的完整。

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或者是不可限量的。但是,人类的潜能,是潜藏在不同时代的个体的身上而不断呈现出来的。人(这里指的是单个的个体),就其出生来说也是以潜能的形式来到世间的。人,就其作为未完成的存在来说,是个潜能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个体的潜能或者说案主的潜能,是不可预知或限定的,但是人的潜能开发的基础则在于人具备着三种基本能力即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个体所具备的三种能力,促进个体不断行进在自我实现的大道上。如果偏颇于其中之一种能力或两种能力、或者荒于其中之一种能力或两种能力,个体的自我实现或者潜能开发都会受到限制或者陷于痛苦状态。灵性社会工作理论,倡导一种灵性引导的生活,就是要促进个体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的平衡发展、相互促进,最终完成个体的潜能的最大发挥。例如,即使对于临终状态的个体,往往也是有着巨大的潜能的。这个潜能往往会促进临终者能够克服面临死亡的恐惧、疾病所带来的痛苦,甚至可能让临终者具备巨大的意志力一直要等到某个要临终告别的人的出现才会瞑目而终,等等。

1.2.2.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出院事项交到,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出院后定时来院复查,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对比[3]。

植冠种植会延迟脱落,成熟种子寄宿在植冠之上,通过补种土壤的方式,实现植被的更替、恢复。种子寄宿时间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但大多数植被的种子会存在一年以上。但此类种子形态特征在传播时具有一定的生态特征,植冠包裹物会反复开闭,种子库会调节种子萌发时间,种子能够免受其他生物捕食。植冠种子库基于活力表现生态功能,其始终保持的种子的活力,规避了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种群灭绝的情况,植冠种子会在适宜的时机脱落、传播,规避不良的生长环境。因此,当种子生产条件比较差时,植冠种子会规避传播行为。该类种子形态特征对于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利于植被的演替。

(四)社会政策倡导功能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发挥着不同于心理咨询的作用,其表现之一即在于社会工作发挥着社会政策倡导的功能。基于灵性社会工作的基本主张,灵性社会工作倡导积极的、发展的、包容的社会政策。

积极的社会政策,指的是一种更加主动的、防患于未然的社会政策。积极的社会政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则在于将灵性注入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之中,满足社会中全体成员的三种基本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或实现的需求。发展性社会政策,指的是将确保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权利、利益的社会福利制度或社会政策视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投资。发展性社会政策的核心,在于促进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包容性社会政策,指的是社会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和评估,应该考虑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应该符合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包容性社会政策的核心,在于积极动员并争取来自社会的、社区的、社会组织的、富裕阶层的等各种力量,来共同关心有帮助需求的群体,增加物质、资金和设施的投入,以改变有帮助需求的群体的生存状况。总之,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促使国家、各级政府以及其他政策制定相关机构修正、调整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以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社会建设层次上,灵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建设的目标即在于促进一个充满灵性的和谐社会。一个充满灵性的社会,就是一个在社会秩序层次上具有更全面的公平正义、更高的包容性的社会,就是一个在个体层次上来说其社会成员具有更强的幸福感、更深刻的自由体验和更多的创新能力的社会。正如“止于至善”是个体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一样,和谐社会也一定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和不足、“止于至善”的社会。所谓“至善”的社会,就是一个能够充分满足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自我实现的社会。灵性社会工作应该致力于建设一个“至善”的社会。促进个体生活、乃至一切社会制度达至于“止于至善”的境域,乃是灵性社会工作之社会政策层次上的目标。

(五)福利服务传递功能

社会工作不同于心理咨询的主要方面之一,也在于它具有调节社会资源、整合社会福利的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福利资源有些是法律明文规定而显现的、有些则是潜藏的、有的甚至是虚存的(虚拟存在的)(呼唤则有不呼唤则没有),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结构性特征,对于广大的人群来说特别是对那些困难人群、弱势群体来说,很难有机会对其加以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发挥专业化的作用,即调节社会资源、整合社会福利、传递社会福利,以之为有帮助需求的群体成员所用。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案主所面临的困难的性质和状况,向他们提供可利用的福利资源的信息,并具体帮助他们了解申请社会救助的方式、方法或途径;通过给特困者介绍如何申请和领取困难救济,从而使其从社会中获得必需的生存资源。

Power stations,large and small,have been set up all over the country.(大大小小的电站已经在全国各地建起来了。)

但是灵性社会工作的福利传递服务,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料的简单分配、调剂或整合上,而应该有着更为高深的目标。对于灵性社会工作来说,吃,一定是为着活着;而活着肯定不是仅仅为了吃。灵性社会工作在发挥福利传递的功能的同时,应该始终关注案主的精神生活,应该将福利传递与个体的精神健康、人格健全结合起来,应该将个体的暂时性物质满足与个体的长远性的能力建设结合起来。

,《说文·非部》:“牢谓之狱。所以拘非也。从非,狴省声。”《说文解字注》:“五字句,各本作牢也二字。今依《韵会》本订,牛部曰‘牢者、闲养牛马圏也’。引申之凡闲罪人者,曰‘牢’。法言曰,‘狴犴使人多礼。字作狴。犹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字皆从犬。’”宋咸注:“狴,当作”。此处,宋咸认识到了“坒”与“”的联系。据《古文字诂林》中马叙伦、钮树玉对“”的分析:“,从阜,坒声”,以及《广韵》引“非”作为罪,可知宋咸对二者的判断具有可靠性。

(六)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作为传统宗教慈善事业的某种程度的替代品的社会工作,一直发挥着积极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扮演调和以及疏导者的角色,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来说,社会工作发挥着政策倡导、社会福利传递、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慈善的力量等作用。正是这些作用的发挥,促进了社会在整体上的团结和变迁。可以说,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建构,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护力量之一。

社会和谐,是社会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状态。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财富的增加和不均,导致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尤其是贫困者和富裕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日趋尖锐,矛盾日益复杂。灵性社会工作,是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灵性社会工作理论倡导建设一种充满灵性的大众文化,并以此作为预防社会问题发生的对策。灵性文化与暴力文化、物性文化或奴性文化相对立;灵性文化提倡科学、民主、信仰、进步、合作、爱、悲悯、超越、自我实现与止于至善等价值观念。只有建立充满灵性的大众文化,才能积极地预防各种社会问题的滋生,促进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诺舒子宫内膜去除系统可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手术疗效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相当,但手术更为微创,对患者卵巢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以上我们就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开展实务的基本原则及灵性社会工作的功能做了简要的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有关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务开展。总之,只有将灵性概念和中国传统的、现实的文化语境相结合起来,只有将灵性能力视为个体的三种基本能力之一,也只有将灵性需要视为一种应该得到满足的普遍的人性需求时,我们才能够对灵性社会工作的涵义及其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理解。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所有阶段或领域中去关怀个体的灵性需要,例如在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扶贫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开展灵性社会工作的服务,而不是将灵性需要仅仅局限于“人之将逝”的临终阶段,并由此避免被动地陷入灵性的宗教化困境。

Objective, Principle and Function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Chen Jing-song

Abstract: In terms of the goal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it can be divided into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goals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goals.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the goals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primary,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At the level of social order or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goal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is to advoc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full of spirituality. In addition to adhering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social work, spiritual social work should also adhere to some special principles consistent with the basic concepts of spiritualit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far as the function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is concerne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prevention function, potential development function, social policy advocacy function, welfare service provision function and social harmony promotion function.

Key Words: Spiritual Social Work; Spiritual Needs; Recovery to Self; Social Construction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297218200121)。

作者简介: 陈劲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灵性社会学、灵性社会工作、中国社会思想。(北京,100872)

(责任编辑:卫小将)

标签:;  ;  ;  ;  ;  

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与功能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