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移动智能化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系统应用浅谈论文_林勇,罗玉珠,杨琦,杨绍露,刘润兴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 677000)

摘要:本文提出基于感应升流、电压隔离装置穿孔的电压和电流双施加平台布置方案,以小容量代替大容量,模拟工程实际情况的设备运行状态,检测设备存在的潜在缺陷。

关键词:便携;电流电压;双施加

1前言

等效额定工况的考核涉及有挂网运行、热循环下的电压考核等,其实施方式与本项目研究成果综合比较,体现在:对于电气设备等效额定工况的考核,挂网运行是最符合实际的一种方式。但是挂网运行对于绝缘类设备的考核应用更为方便。以中国南方电网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其设置的直流考核场可以对外绝缘进行长期带电考核。对于长期的通流考核而言,由于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下的等效容量极大,直接将被试设备串入主网,风险将成倍增加,从可操作性上来说,基本可不行。本项目提出的基于感应升流、电压隔离装置穿孔的电压和电流双施加平台布置方案,以小容量代替大容量,一定程度上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

2基于磁耦合取能及自组织网的视频监控系统

在实际的试验研究工作中发现,短时、显性缺陷的模拟试验与现场实际存在一定的出入:绝缘类的缺陷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短时间的过高电压施加与较低电压下的长时间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对于SF6气体等的分解产物研究,其需要的时间周期以天、周或者月计;因大电流而导致的“热效应”对绝缘材料的影响与高电压作用下的“电效应”影响有一定的关联性,全面、深层次的绝缘缺陷诊断研究工作在此两方面不可偏废。

同样由于设计及绝缘缺陷原因,近来南网范围内的500kVSF6电流互感器的爆炸事故频发,而有关各电压等级隔离开关接触不良热缺陷、变电及配电用电力电缆运行事故等更是高发不下,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综合上述提到的有关GIS、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电力电缆等事故缺陷总是与电压致绝缘缺陷、电流致热缺陷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串入电力系统主回路的电气设备,如开关、导线、电流互感器、电缆等在运行中会承受电压、电流的双重作用。电流的致热效应、电压对绝缘材料的电破坏以及电压和电流导致的振动等因素都会从各方面促使电气设备的运行性能老化,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

当前对于电气设备的绝缘和通流检测一般是分开进行的,这与电气设备的运行工况(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有所出入。

开发电压、电流双施加电源系统,主要基于穿墙套管或电缆插入升流器感应线圈腔体,实现短路金属导体电流的顺利感应与短路导体施加的电压通过套管与处于地电位的升流器隔离,进而达到电压、电流双施加的目的;电源系统具备通流(kA级)和电压(50kV级以上)叠加,且拥有连续运行不小于24小时的工作能力;控制、测量及保护一体化;并结合GIS或电缆或导线进行电源系统的试应用。

具体的技术特点、原理如下:

1)电流源的电压隔离方式

要实现电压、电流双施加,核心在于对电流源的电压隔离。基于感应升流方式,电压隔离装置与升流器感应孔的配合又是关键因素。

① 电缆段隔离

见图一所示。图中采用一段电缆加电缆终端的方式构成一全绝缘电缆段,将电缆段穿入升流器感应孔,电缆段两端用支柱绝缘子支撑。

图一、电缆段隔离的电压、电流双施加基础平台

② 套管隔离

见图二所示。图中采用穿墙套管穿入升流器感应孔,支架将套管连同升流器支撑,套管两端悬空。

图二、套管隔离的电压、电流双施加基础平台

③ 双出线GIS段隔离

见图三所示。图中采用GIS母线段加双出线套管方式构成一全绝缘GIS段,升流器在GIS段组装前预先固定好,GIS母线段穿入升流器感应孔,在完成套管的安装。两出线端子靠套管挑高。

图三、双出线GIS段隔离的电压、电流双施加基础平台

2)电压源

由于要开展闭合金属回路的对地局放监测,要求电压源应无晕;同时考虑到电流的温升试验一般会持续数小时,配套电压源要求具备长期运行能力。

图四、无晕电压源

3结语

针对上述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以及试验研究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如考虑电压、电流双重作用下对于设备绝缘性能的影响,由于电气设备的自身负载很轻,可以考虑将常规的大电流产生方式与电压施加方式组合,使用更为小巧的试验设备实现轻负载被试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施加,达到有效等价、高效便捷,使得研究和测试的方式、方法更为高效便捷。本文拟构建便携移动智能70kV/3.15kA级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系统1套,该系统革新传统电气试验设备,融合电压试验和电流试验,使得小容量电源开展电气设备额定工况考核成为可能。该系统适应电气设备生产、试验、运行单位,可完善其试验检测手段,拓展其电压、电流施加测试项目。

作者简介:

林勇(1978.8.4—);男;籍贯云南凤庆;傣族;学历本科;工程师;生产技术部副主任;长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林勇,罗玉珠,杨琦,杨绍露,刘润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便携移动智能化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系统应用浅谈论文_林勇,罗玉珠,杨琦,杨绍露,刘润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