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字符选择中的“非农耕”倾向及其矫正_思想品德论文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人物选取的“去农化”倾向及矫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教版论文,思想品德论文,倾向论文,初中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8)12-0107-03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象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应该教什么以及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材”[1]。教材也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影响源。教材中的人物作为学生的参照群体,其身份(职业)、性别角色、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都对学生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形成人格特征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社会角色的形成。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人物性别选择等方面总体体现了教材编写规律和要求,但在人物身份(职业)的选择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去农化”倾向,对学生发展具有负面影响。

一、教材人物选取存在“去农化”倾向

1.教材选取的农民身份(职业)人物数量偏少。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是人口的主体。但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选取的人物中,农民身份(职业)的人物很少。以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为例,教材选取的人物身份(职业)数量由多到少分别为:学生、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工人、企业家、军事家、教育者、体育明星、医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等,而没有以农民身份(职业)出现的人物(具体如下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所具有的“去农化”倾向。

2.教材中人物活动的农村场所偏少。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许多人物活动没有明确的场所指向,只有少部分人物活动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活动场所指向,这些具有明确指向的人物活动场所很少是在农村。以七年级(下册)为例,教材中人物活动具有明确指向的19个场所没有一个属于农村(具体见下表)。

3.教材中农民形象具有较明显的社会刻板印象痕迹。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农民身份的人物形象很少,但在偶尔出现的农民身份(职业)人物的描写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社会刻板印象的痕迹。有些描写从表面上看是在替农民说话,但其实质却隐含着对农民的偏见和成见。如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中写道: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车上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快。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女一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坐着的那位姑娘,她不好意思地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只见那位姑娘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遇见瘟神般地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了窗外。再看她,她仍以刚才的姿势坐着,我却再也不感到赏心悦目了。”

这段描写本意在谴责那位外表漂亮但行为并不美好的姑娘,但同时却也传输出了农妇衣着不洁净等信息,是一种社会刻板影响的折射。在教材中,有些课文着力描写农家子弟怎样历经艰辛最后跳出农门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于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通过自身努力干出一番事业的事迹应该进行宣扬,但若能够选取跳出农门取得成功后又不忘生养自己的家乡,在物质上和智力上对农村进行“反哺”的成功人物事例,则既可鼓励农村学生勤奋努力学习,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去农化”的倾向。

二、教材人物选取“去农化”倾向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学生对农村和农民形成客观的认识。由于教材人物选取方面的“去农化”倾向,会导致学生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产生偏差,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的统筹发展,也不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一方面,使得城市学生或形成农村落后及农民愚昧的认识,或忽视甚至漠视农村及农民的生存现状。另一方面,使得农村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排斥农村、渴望过上城市生活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根据零点调查公司对辽宁、河南等十一个省市的农村进行的农民生活形态研究,60.7%的被调查农民希望下辈子是个城里人”[2]。这种现状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批评旧教育时所说:“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3]

2.不利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而人教版教材人物选取中存在的“去农化”倾向会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会产生误导。一方面,对农村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榜样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中小学生经常会模仿榜样的行为行事。在学校情境中,学生获得榜样的途径主要来自教材,《思想品德》教材因其所特有的思想教育性而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榜样。但由于教材中农民出现的频度低于其他职业,使得农村学生很难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榜样来效仿并激励自己,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步履迟疑,不愿为农村服务。同时,长期浸泡在这种职业不平等的教材体系里,累积的后果是形成职业自卑感并将其内化,产生天然的自卑性格。另一方面,对城市学生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真正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社会应该是平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同个体的发展不会因为身份(职业)的缘故而受到阻碍。由于教材的“去农化”倾向会使城市学生形成对农民的歧视,不利于其平等职业观的确立,从而使其最终也成为职业不平等的受害者。

3.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学习。我国社会由于存在着“二元结构”特征,城市生活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大。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选取的人物身份(职业)以非农民为主,活动场景主要选择在城市,使得教材编写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学生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以及认识发展上与城市学生的差异。由于农村学生不了解城市生活实际,只能在想象中勾勒城市生活的面貌,不利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多项调查表明,导致农村学生流失辍学居第二位的重要原因(仅次于经济负担),是由于教学难度过高,致使许多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所以,选编教材尽可能贴近农村生活、兼顾农村及边远地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4]。

三、教材人物选取“去农化”倾向的矫正措施

1.加强中小学教材理论研究,为教材人物选取提供理论指导。近些年,中小学教材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范畴之一,且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教材研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教材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研究,微观层面的探讨比较缺乏;中小学教材研究大多偏向于语文、数学等大科目,其它小学科的研究比较缺乏”[5]。《思想品德》教材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同时,在中小学教材人物研究中,视角主要集中于教材人物性别不平等方面,而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开展中小学教材研究,特别要加强对各学科教材的全方位研究,为教材人物选取等工作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2.完善中小学教材的编、审、选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教材人物选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中小学教材的编审选制度,但为了更好地解决教材选取人物身份(职业)不平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具体来看,在教材编写时,出版社在制订教材编写方案时,应该把人物选取原则明确地规定为选文标准之一,并列出人物的职业及出现场所等方面的量化清单,还应邀请相关专家参加统稿,以保证编写方案得以完全落实。在教材审查过程中,不但要有意识地审查每本教材选取人物的身份(职业)倾向,特别是要从整套教材的高度进行审查,以防止整套教材中可能产生的“累积效应”[6]。还应实行特约审稿制度,邀请出版社外的相关专家审稿。从教材选用方面看,教材的最终使用者是学生,但中小学生没有完全能力来评判教材的优劣,在教材选用方面应尽可能倾听家长的意见。

3.教材编写者树立平等职业观,把优秀农民形象选入教材。在我国,教材编写者一般具有城市生活背景,观念中积淀了很深的城市文化“陈见”,在这种背景或“陈见”影响下,编写教材时有意无意地存在“去农化”倾向[7]。但只要进行认真而理性地分析就会发现,在我国的农民群体中,可选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农民形象是非常丰富的。如创立“海选”这种基层民主形式的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北老壕村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率先搞起生产责任制的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等等,都是极富改革创新精神的中国农民群体形象。再如,三次跳入海中抢救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落水者而不幸遇难的农民工魏青刚、面对轻生女孩第一个跳入水中救援却再也没有上来的农民工朱柱等等,都是极具人格魅力的。这些农民群体或个体完全有资格入选《思想品德》教材,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因此,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树立现代平等职业观,抛弃城市背景和城市文化“陈见”,将“向农”理念融入教材编写的所有环节,有意识地去观照农民及农村,把优秀的农民形象选入教材。

标签:;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字符选择中的“非农耕”倾向及其矫正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