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的创新历程: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_外向型经济论文

中国对外开放的创新历程: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_外向型经济论文

中国对外开放思路创新的历程——从外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向型经济论文,开放型论文,对外开放论文,中国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3)11-0017-04

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发展开放型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的是国内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经济总量处于世界20名以外,出口贸易在世界各国与地区排名中居第28位,国内GDP增长对外贸依存度不到10%。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变化。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首先,初步实现了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已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实行指令性计划生产的工业品仅有5种,90%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调控手段日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992年以来,我国连续多次降低了关税,至2002年1月1日,我国关税总水平已由15.3%降到12%,涉及5300多个税目。同时,我国还取消了近千种出口商品的配额许可证,取消了价格的双轨制,实现了汇率并轨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增加了外贸政策的透明度。全国性的相关法规、规章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废止和修改、制定了一批法律法规。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化水平大约占60%,按照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视为非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化程度在50-60%可称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后经济的国际标准,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市场大国、出口大国、引资大国。二00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九万五千九百三十三亿元,比一九八九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九点三,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长期存在的市场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已经结束,经济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

中国的发展和开放已经使中国成为国际商界公认的全球大市场之一,给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大量机会。近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对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产生了巨大需求,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同时,中国经济及出口的增长,可以满足发达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巨大需求。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也在快速增长。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加,中国逐步扩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各种经济技术合作。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愿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到2005年,预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万亿人民币。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各国工商界提供巨大的商机。初步估计,从2001年至2005年,中国将进口约1.4万亿美元的设备、技术和产品。

1989—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扩大了4.6倍,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6位;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9年的24.6%提高到2001年的44%,外贸依存度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1989—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从33亿美元增长到468亿美元,增长了13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3%升至27.8%,增长10倍多。1993—2000年,中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方面,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第首位。1991—2000年的10年中,中国吸引的外资,占全部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数额的五分之一。

其三,经济结构实现了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快。(1)伴随工业化进程,三次产业结构成呈现出明显的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变动趋势。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42∶31调整为15∶51∶34。(2)农产品结构优化。一是种植业结构优化;二是农产品结构优化,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比1990年上升了4.7和5.4个百分点;四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3)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彩电、洗衣机、纺织品、集装箱等传统产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4)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解除,能源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

其四,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按照十四大设定的对外开放目标:“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已由有限范围、领域、地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转变为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转变为可以多双边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开放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从国际经验看,成熟的市场经济都是开放型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经济开放的程度也越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的一般特征。

其次,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所谓市场化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织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持续增大,即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成熟的演变过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体制瓦解下逐步得到发育的,市场化改革的过程表现为计划调节作用的减弱和市场机制作用的逐渐加强,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从封闭性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轨。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同时提出互相促进的。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得到有效的运行,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意味着中国经济真正融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之中,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市场化改革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实际上是二位一体的过程,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三,发展开放型经济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形式,在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上,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国际化进程作用过程及机制不断变化。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引进成熟的市场经济经验,把握市场经济本身变革的最新动向,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

正是由于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对外开放理论上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使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党的十四大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199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践选择了市场经济,中国需要市场经济。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新体制的总目标和总原则以后,人们需要进一步回答这样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底是什么样子?应该如何去建立?如何去实施?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清晰地描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对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决定》指出我国将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依照我国国情和国际经济活动的一般准则,规范对外经济活动,正确处理对外经济关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概念。

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进了一步,提出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我国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提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把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系起来。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要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建议》中“发展开放型经济”定为我国发展的目标,并被作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的十六个问题之一。

2000年11月15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午餐会上发表的演讲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将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他说:“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将是更加开放的中国。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将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努力为促进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中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并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重大战略。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之一。到2020年,当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实现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也将建成和完善。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已成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三、开放型经济在对外开放思路上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开放制度上的创新。外向型经济主要是指“两头在外”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实质上更多地是指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运行方式,特指原料进口,产品经过加工后再出口的经营方式。在一定阶段上,这是产业、地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而不是一种经济制度。外向型经济是对外开放常用的手段,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所采用的手段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我国实施开放型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开放型经济体现为政府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和规则进行管理活动。与外向型经济不同,开放型经济具有经济制度的性质,因此,开放型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宽更广的内涵和更高的开放度,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实行的是开放型经济。现在,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就是使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与国际经济的一般规则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减少以至最终取消对商品、资本、人员流动的各种人为障碍,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内外双向流动,有利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加速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核心,就是要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最大限度地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文明成果,依照国际经济活动的一般准则,规范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使之互相衔接;在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合理分工和交换,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努力使资源实行优化配置,获取比较好的经济利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对外开放战略缺陷也日渐显现:以沿海地区为主的高度倾斜的对外开放,经济的整体开放度不高——就开放国家而言,开放的目标过度集中;就开放的地区看,国内区际间差异扩大;就开放的客体而言,联动开放效应低下;就开放流向而言,开放循环链条中断。因此,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已不能满足和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将为开放更彻底、开放度更高的平衡式的开放型经济所取代。这是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开放空间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时国内开放的地域仅限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开放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港澳、日本、美国、联邦德国和新加坡。而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全地域的、无“雷区”和地域壁垒的对外开放和面向全世界的开放。

首先,全地域上的开放是指“继续推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以及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带的开发开放”(十四届三中全会)。1992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5个沿江城市,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4个边境和省会城市及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随着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战略、沿边境向周边邻国开放的沿边开放战略、沿欧亚大陆桥和重要铁路、公路线开放的沿线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已形成了一个由点连线、以线串面、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的全方位全国性的开放空间,中国对外开放已基本不存在任何地域和空间上的“雷区”和地域壁垒了。

其次,面向全世界的开放。进入90年代以后外资来源的国家和地区日趋广泛,至1999年底已达80多个,对华投资(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维尔京群岛、韩国、英国、德国、中国澳门。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大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我们引进外资从吸收华人中小资本转变为欧美日大资本,我们更加注重向拉美、西非及中亚东欧等发展中国家输出产品和成熟技术,使我们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我们还将通过面向全球对外开放格局为世界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三,开放形式上的突破。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相比在开放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根据一些地区的环境优势,实行特殊的开放形式,统筹规划,认真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形成既有层次又各具特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90年代以来,我们实行了建立国家高技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保税区、开辟台商投资区、兴办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多层次的开放形式。

二是参与对外开放主体的多层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大、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种企业,都积极参与对外开放,并成为对外经贸合作的主体。

三是多种形式的利用外资结构。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合理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严格监督外债融资,防范外债风险。1992年,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利用外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间接投资,成为利用外资的主渠道;外商独资企业发展迅速,外商对合资企业的股权要求增加;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和外国金融服务业来华投资有了加速发展。

四是积极地参与多边经济技术合作和经贸活动。十四大以来我们积极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欧会议的各种活动,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发展同亚、欧经贸关系创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

五是全面开展对外合作,加强和改善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截至2002,中国共设立境外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89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972亿美元;今年6月末在外劳务人员47.5万,比1989年底增加43.2万。在对外援助方面,已对137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援助,增进了双方的传统友谊,促进了共同发展,实现了由无偿到把对外援助与国际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对外投资结合起来的转变和创新,一方面以援助和贸易促进投资,另一方面,又以投资带动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进而促进贸易的发展,从而形成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贸易的全面发展。

第四,开放内涵上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时期,外商在我国的投资领域仅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而进入如年代以后,对外开放领域已由工业、农业扩大到旅游、交通、金融等服务业,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向宽领域纵深度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承诺要扩大产业的市场准入范围,要减少与放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许多过去对外商投资亮红灯的禁区会逐步亮绿灯,除关系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外,所有一般竞争性产业与部分基础产业项目外,外商均可参股、合资、合作与独资经营。拓宽了对外开放的领域,扩大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交换,在注重工业和贸易领域国际联系的基础上,加快其他产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且,将吸收外资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有步骤地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积极吸收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截至2001年底,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累计合同外资额2680亿美元,占全国合同外资总额的35.97%,200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外金额114.1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4.35%。正是由于中国政府积极、合理、有序地引导外商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才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中国入世后,由于服务领域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以及国际互联网的普及,精神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标签:;  ;  ;  ;  ;  ;  ;  ;  

中国对外开放的创新历程: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_外向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