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伤患者心肌酶检测临床应用论文_唐玉兰

骨外伤患者心肌酶检测临床应用论文_唐玉兰

【摘要】目的:探究对骨外伤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本院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接受体检检查的健康人群中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80例参与者均开展心肌酶检测,并对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心肌酶可以作为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参考指标。

【关键词】骨外伤;心肌酶;治疗;预后

骨外伤患者在发生严重的创伤后,生理激素水平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诊断与治疗时,为方便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测指标十分重要[1-2]。骨外伤严重者会出现部分功能丧失、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相关研究表明骨外伤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发生改变,虽然改变因素尚未明确,但是心肌酶可以作为骨外伤患者诊断、治疗、预后的检测指标[3]。为了了解骨外伤患者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40例严重骨外伤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外伤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抽选出4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数同样为40例。两组受检者均接受心肌酶检测,所有受检者在本次研究开展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骨外伤患者入院后经X线、心电图、CT检查后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无心脏、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疾病;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存在严重心脏、肝肾功能等其他并发症患者。

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男女性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范围20-64岁,平均年龄值为:43.9±5.2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病例数分别为22例、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23岁-65岁,平均年龄值为:43.7±5.5岁,4例患者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2例颅骨骨折、2例椎体压缩骨折、10例合并局部软组织挫伤、3例合并脑组织挫伤,以及14例其他骨折患者。

比较上述两组参与者的临床信息(性别、年龄等),数据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一步比较分析。

1.2 方法

80例受检者均接受常规心肌酶检测。选择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校准品均为美康生物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心肌酶指标水平,包括:CK、CK-MB、AST、LDH、α-HBDH。采用酶法测定CK、AST、LDH、α-HBDH,采用免疫法测定CK-MB[4-5]。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所得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²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两组受检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健康人群与骨外伤患者心肌酶水平 观察组骨外伤患者的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各项指标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的心肌酶水平变化情况( ±S)

组别(n=40)CK(U/L)CK-MB(U/L)AST(U/L)LDH(U/L)α-HBDH(U/L)对照组90.06±9.3715.42±2.6523.40±5.40170.93±18.63124.79±18.54观察组2487.75±231.03660.69±24.30237.98±26.05616.80±68.30467.91±45.30t65.5839166.954451.012339.832144.3352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2 比较不同程度骨外伤患者的心肌酶水平 其中重度骨外伤患者的各项心肌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轻度骨外伤以及中度骨外伤患者,可以看出不同程度的骨外伤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 不同程度骨外伤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心肌酶水平变化对比( ±S)

组别CK(U/L)CK-MB(U/L)AST(U/L)LDH(U/L)α-HBDH(U/L)对照组(n=40)90.06±9.3715.42±2.6523.40±5.40170.93±18.63124.79±18.54轻度(n=21)159.57±19.2335.66±3.0843.94±4.11221.47±23.10165.30±18.48中度(n=15)421.40±45.8598.32±8.54115.60±12.80400.83±43.03309.81±33.26重度(n=4)943.64±32.71*159.75±13.68*354.85±34.04*644.90±67.22*454.65±45.37**表示数据与对照组、轻中度对比:P<0.05

2.3 比较骨外伤患者治疗4周内心肌酶水平变化 随着患者病情不断趋于稳定,观察组骨外伤治疗4周后的心肌酶水平和治疗1周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骨外伤患者治疗4周内心肌酶水平变化( ±S)

组别(n=40)CK(U/L)CK-MB(U/L)AST(U/L)LDH(U/L)α-HBDH(U/L)第一周1350.31±119.44412.46±115.80231.24±34.20768.89±51.57411.54±36.83第二周950.62±103.73340.92±98.59210.12±26.30623.77±34.60395.20±28.70第三周258.38±87.53143.70±45.3297.34±13.45412.47±21.85238.92±15.42第四周83.75±12.04*73.47±10.12*24.67±9.73*245.63±11.41*200.12±10.09**表示数据与第一、二、三周对比:P<0.05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交通业、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进步,车祸伤、高空坠落伤发生率明显上升[6-7]。车祸伤、高空坠落伤是导致骨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外伤性骨伤作为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以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8-9]。但是由于骨外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因此需要接受治疗方式也不相同,如何判断骨外伤患者病情进展,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预后康复手段,是当前临床上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10-11]。

心肌酶主要广泛存在于细胞、组织中,当组织、脏器发生出血时,机体血液中的心肌酶水平就会明显上升[12-13]。CK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CK包括:CK-MB、CK-BB、CK-MM。其中CK-MB主要存在与心肌、骨骼肌之中,对心肌具有特异性。本次研究显示CK、CK-MB水平明显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外伤性骨折导致患者大量出血,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或失血,大量心肌酶外渗并进入血液,因此使得心肌酶水平显著提升[14]。而在不同程度骨外伤患者中,心肌酶的表达水平也各不相同,说明心肌酶针对出血程度有不同的表达,从而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损伤程度,为患者预后治疗提供参考[1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骨外伤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在接受有效的治疗后,观察组骨外伤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骨外伤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测能够对患者的治疗、预后评估中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帮助医者判断患者的病情,可以作为判断临床疗效的参与依据,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刘波.严重脑外伤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5):1041-1042.

[2]孙杰,赵传卫,张敏.心肌梗死患者与骨折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9):1092-1093.

[3]高爽,李艳.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测定与多发骨折、车祸外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关联性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0):31-32.

[4]陈宛丽, 关红梅. CIK细胞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短期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 25(2):490-493.

[5]赵枫,高志明,艾建国,等.海水浸泡开放性膝关节骨折早期固定方法对心肌酶谱的影响及意义[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5):397-400.

[6]高爽,李艳.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测定与多发骨折、车祸外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关联性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0):31-32.

[7]高长虹, 李震花, 张涛.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血清B型尿钠肽和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7, 25(22):2042-2045.

[8]赵鹏飞, 程婧. 多发性骨折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3):44-45.

[9]马奎爱.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联合检测IMA和F-HABP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4):651-653.

[10]覃仕锋,刘莉.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2):482-486.

[11]方静霞.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治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8):106-107.

[12]任永霞.血清cTnT、心肌酶及IL-6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4):229-231.

[13]叶静,望亭松,蒋婕.心肌酶检测对非心源性危重病的评估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75-979.

[14]朱爱武.老年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35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3):7292-7292.

[15]黄仙, 喻川, 苏文华,等. 外伤后冠状动脉夹层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J]. 临床医学, 2016, 36(3):125-126.

论文作者:唐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骨外伤患者心肌酶检测临床应用论文_唐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