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探讨论文_秦江

中学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探讨论文_秦江

秦江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610066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班级自主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并导致自主管理程度不能有效拓展。本文主要就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主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班级自主管理就是通过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改变原先的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促进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班级朝着更加优秀的目标前进。在高中阶段进行班级自主管理,不仅能充分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降低班主任的工作强度,还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巩固,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自主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结果大打折扣。

一、中学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班级管理的深入认识。班级自主管理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由于受到长期管理工作的影响,认为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效性不大,更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放心;甚至有的班主任认为班级自主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无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开展实践,对班级自主管理持否认、不支持态度,在管理过程中事无巨细,导致学生对其过分依赖,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部分班主任则干脆直接放手,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导致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2.缺乏进行班级管理的健全体制。由于许多学校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尚在摸索阶段,导致班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实效性或可操作性,不能充分适应当前高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没有规章制度可依,班级内部制订出的制度或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约束、监督、促进作用,或不易被学生接受。

3.缺乏班级学生的热情参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高考压力导致许多学生不愿在班级管理上花费过多时间。特别是高三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兴趣不高,参与度更远远低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导致班级自主管理程度偏低。

4.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升学形势的严峻导致许多家长和教师希望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应对高考上,对生活、学习方面大包大揽,导致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较多,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班级自主管理的需要,导致班级自主管理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

二、加强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应对策略

1.正确认识班级自主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级自主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促进班级发展状况更加良好甚至优秀。而这一目标需要班主任全力配合方可实现,对此应首先转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理念,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认识,在学生了解自身特点、意愿的基础之上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生活目标、管理目标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同时,应培养出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班干部,建立起管理核心,从根本上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2.完善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完善班级自主管理制度,是落实班级自主管理的有力支撑和保证,是保证自主管理效果、拓展自主管理程度的重要实施依据。班主任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依据全体学生的意愿,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规章制度,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施人性化、科学化、可全面协调的管理措施,细化每一个管理环节,全面、细致、缜密。在实施班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以班主任为辅,树立班干部在管理工作中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班级自主管理中,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执行者与管理者,应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自身是班级自主管理的维护者与受益者,是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程度不断深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座谈、活动等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高中阶段学习并不是唯一任务,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培养同样重要。教师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由原先的被管理者逐渐转变成为班级的管理者。

4.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高低严重影响到班级自主管理效果的好坏,因此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轮岗或担任小班主任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使其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班级管理工作,并在管理过程中学到班级管理的知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5.引入小组合作竞争机制。把班级管理基点建立在小组上是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发展效能、突出学生自主管理的有力保证。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建设小团队并把学生团体管理纳入到日常规范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成为学生发展的基地、放飞梦想的舞台,学生就会激情盎然,乐在其中,有所发展。我班今年56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学习需要和个人喜好组成了学习生活小组。每7人组成学习小组,每小组选1名小组长;每两组合成学校生活组,选组长两名。

在班级管理中,以小组整体参与到班级评价和评比中,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联评,选举最好组和最差组,并在相应组产生最好学生和亟待改进学生各1名。班委会和团委会负责班级事务的组织和学生表现的记载、评价,每月进行总评,对出现两次及以上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惩罚。以学生管理体制为依托,进行了明确分工,让学生各司其职。学生学习小组负责学生的每天表现和作业完成,科代表负责落实学科学习任务,教师落实每天学习任务以及进行学习生活引导,班委会落实相关惩罚。

在这样的机制下,实行了“学习任务天天记天天清,学生表现天天记周周评,学生表现时时有观察,学生思想及时能了解”,从而确保了学生管理与教育的抓手。

参考文献

[1]朱学尧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2]车卫星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28,(17):356-357。

[3]王建琴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

论文作者:秦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中学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探讨论文_秦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