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军民融合;军需装备;装备研发;融合途径
前言:对于发展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而言,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是世界范围内军事后勤的主要发展趋势;其次,发展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对于军队而言是践行“质量建军”思想的主要方式;最后,推动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复合式装备的基本方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科研、宣传与推广力度,促进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发展。
1构建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发展模式
1.1构建装备研发体系
在构建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研发体系时,需要重视研发的质量。基于科研生产的角度,应加强军民双方的技术交流,从而提升军用、民用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在研发的过程中,为应该将军需装备的需求为主要方向,扩大军民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以此来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在提高军事技术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研发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吸收、消化社会先进技术上,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优势,如果能够直接将某项技术应用在军事装备中,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部队对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投入。另外,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研发需要加大军装备的改革,并逐渐向特色研究、转化应用、试验评估、项目监管、需求论证等方面入手,实现科技进步、提升能力的双重效果。
1.2构建装备维修体系
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加快了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发展速度,提升了装备的技术含量,但同时也维修保障的工作内容也日益增加,将社会资源作为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技术保障,同时也是建立保障体系的基础。在装备维修体系中,需要将组织结构组合起来,扩大行业、专业的跨度,将所在区域中的生产链纳入其中,并使每一个行业都具有自己的代表席,提高参与联动联训的频率,并依据计划、方案开展具体工作,从而实现构建装备维修体系的目的[1]。
1.3构建装备动员体系
就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得发展趋势而言,军事任务会越来越复杂,且会面临更大的难度,因此建立装备动员体系的任务较为紧急。
(1)做好潜力调查,摸清全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将重点放在分布情况、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规模、数量上,基于军民融合将其作为军需装备的保障;
(2)制定科学、周密的方案,将动员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梳理以及编组,保证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能够在战争时快速聚合,在非战争时分散在社会中,实现实力与“潜力”双赢;
(3)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规范动员的基本程序,同时还需要明确政府职能、义务与权利,完善各个行业中生产力的兼容性、设施设备的兼容性、技术的兼容性以及产品的兼容性。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的调配地方资源,更新军队、国家的仓储结构,降低军需的保障成本并提高军需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推动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发展的方式
2.1树立正确的观念
首先,打破传统的“求稳怕乱”的思想,深入强化“改革创新”的基本意识,充分认识到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发展的必要性、科学性,并采用改革的方式解决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矛盾,通过这样的方式稳定军心。
其次,打军队中“你有,他有,不如我有”的传统观念,加大对“开发”的宣传力度,打破军地壁垒、行业壁垒,克服在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发展中重复建设、自成体系的弊端,通过更远的眼光、更广的视角、更高的层面来筹建军需装备的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再次,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观念,提高工作人员的全局观念,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从而增强军人的紧迫感、使命感以及责任感;
最后,克服“不计成本”的行为,加强效益,在部队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将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中。
2.2完善相关的制度
军民融合与国家的发展、安全具有紧密的联系,涉及到了各个部门的基本利益,全面依靠军政部门、国家政策政策来协同发展。一方面,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军民融合的管理,完善相关体制:军需装备的建设是一种国家行为,所以需要由政府高层完成决策,有军队管理部门与各级政府共同推进。就我国而言,重视国家层面上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建设,其实质就是加强中央的军需建设,必要时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另一方面,需要站在各级政府的角度,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在高层统筹,在基层落实,从而全范围的实现军民融合的主要目的[2]。
2.3拓宽融合的途径
一是创新研发体系。通过与地方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全力打破独家经营、力量分散、条块分割的科研模式,践行军地联手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技术集成、资源优势的聚集效应。除此之外,一些能够实现军民两用的技术,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由社会科研部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制。二是着力发展军民两用的技术设备。将能够在军民、民用领域通用的设备作为基础,深入探究实现居民融合的途径,大力节省军队中的资源,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关键技术、关键项目中,以此来实现军地双赢的目的,促进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发展。
2.4制定军民融合的方针
在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主要针对当前的存在的问题,确定各个领域中的重点。
(1)完善面向社会的准入、推出机制,鼓励企业以及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到军需装备的发展中,进而贡献自身的力量;
(2)健全信息发布的制度,需要重视对“军标体系瘦身计划”等,尽可能够可以在日后的发展中直接使用,从而建立全新的行业标准、军用标准、民用标准、国家标准等。
(3)对税收政策进行改革,提高税收优惠的力度,从而建立军需装备生产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合,落实扶持机制与风险补偿,进而实现长效激励的目的。
(4)设立军需投资风险基金,从而解决装备的售后问题,制定行业中具体的发展规范,避免发生恶性竞争等不良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发展需要遵循其特定的模式,完成了相关体系的建设,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基础,在推动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发展的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观念,完善了相关的制度,拓宽了融合的途径,并制定了恰当的政策,极大的推动了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在具体工作实现促进军民融合式军需装备发展的目的,可以将文中的方式落实在日后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刘嘉玥.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5.
[2]孙雷钢.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论文作者:姜叶乘,黄喜涛,吕得超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军需论文; 军民论文; 装备论文; 体系论文; 方式论文; 目的论文; 技术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