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冬天还是春天?_传媒产业论文

中国媒体:冬天还是春天?_传媒产业论文

中国传媒:冬天还是春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媒论文,冬天论文,春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WTO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现今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努力思考并力求找到答案,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精英,还是普通百姓莫不如此。于是乎,WTO这几个英文字母充斥各类媒体。

与此同时,媒体自身也并不超然:中国传媒应该如何应对WTO已成为所有传媒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巨人来了

——拿着利剑,也托着蛋糕

WTO就要来了,经历了十多年艰苦谈判的中国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露出了略显疲惫的笑容。与此同时,很多人对未来却忧心忡忡。因为他们还不是很清楚WTO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和国际上的强势媒体竞争。

按照WTO的普遍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的规则,入世后,中国传媒将与国际传媒相互享有同等的权力和义务。中国的传媒与世界融为一体,我们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可以学习国外传媒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可以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可以更好地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与此同时,我们在得到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同时,也不得不迎接来自国际强势媒体的强力竞争,包括市场的角逐,经济实力的较量,人才的争夺等等。

就媒体来说,主流的态度是:正视严峻的现实,看好美好的未来。在日前召开的由中国报业协会等六家传媒业专业协会和学会主办,每日传播公司承办,主题锁定为“WTO与中国媒体发展趋势”的2001中国传媒年会上,出席年会的数百位传媒界资深人士,大多表示了这样的态度。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佟志广表示,在新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就像技术和商品没有国界一样,传媒也已经没有国界。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传媒界人士的赞同。

大量的国际资本在中国入世后会接踵而来,台湾资深报人张金石先生认为,这将会带来一个直接的挑战,就是资本进入传媒以后,是以逐利为主要目标,还是担负大众传播这个主要任务。同时他表示,人才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认为现在大陆的传媒人士是热情有余,专业不足。他介绍说,在台湾,现在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的专业度不够。跑法律新闻也好,跑金融新闻也好,都缺乏专业深度。他认为,现在不是“适者生存”时代,而是“优者生存”时代。

传媒市场

——美味诱人的鸡尾酒

面对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传媒以什么样的策略应对至关重要,而策略的制定和选择,首先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中国传媒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喻国明教授表示,当今战略比战术重要,也就是在哪儿做,做什么比如何做更重要。要制定出好的战略,就要把握住传媒业发展的三种趋势。一是传媒业生态结构转变。国外优势媒体或领导品牌的进入,不仅仅是一个市场份额占有的问题,同时也会使专业标准发生转变。就像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看电影的口味一样,入世带给我们的将是传播内容和形式的日益国际化;二是内容层面的竞争由内容告知转变到资讯的使用上;三是传媒赢利模式由规模资金主导型向技术资金主导型转变。

喻国明认为,中国的传媒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传媒市场的规模理论上可以超过1000亿,而事实上,2001年的市场仅仅在800亿左右,至少还有近1/3的增量空间没有有效地占有。就传媒的主要收入广告而言,2000年我国广告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79%,而发达国家的水平为2%,国际平均水平是1.5%。按照国际平均水平去衡量,我国传媒产业在广告市场方面约有近一倍的增量,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可开拓的市场蛋糕。

喻国明比喻说,媒体产业的诱人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杯美味的暴利和空泛的泡沫调和的鸡尾酒,懂行的人会在喝下它之前把泡沫晃掉。

美国财富杂志总编Tomas.D.Gorman先生在预测未来10年传媒业的发展时说,广告收入会大幅增加,印刷媒体会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阶段,传媒业专业水准和道德水准将会大大提高。他说,在将来,那些能够将当地实际情况和全球先进的经验相结合的媒体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新华在线的赵小兵先生在发布中国第一份传媒业专业报告《中国媒体投资报告2001》时,用四句话描述出了中国传媒业的前景:产业链补充完善,广告市场高速增长,电视市场世界第一,报刊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春天到了

——享受春风时小心着凉

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彭波谈到中国传媒业的未来时激情澎湃:中国传媒业正在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春天正在到来。同时他提出,WTO将为我们提供一个较充分、较完全的市场环境,媒体必须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大报大刊、老报老刊。

实际上,他所谈到的传媒的春天是带着丝丝凉意的,这就是国际强势媒体的带给我们的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传媒必须直面竞争,并且找到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去,胜出的方法。

终志广认为,中国传媒一定要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维持原来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同时观念一定要更新,中国的传媒要思考如何利用WTO的规则走向国际市场。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总经理曾凡安认为,传媒产业重在“做强”。他在总结了“做强”的五大要素后表示,“做强”的核心是创新,不断创新才能占据制高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喻国明谈到“做大”与“做强”的关系时说,中国的传媒业正在进入到规模化发展的整合期,“做大”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传媒业的一道基本风景。但我们不应该为“做大”而“做大”,而应该是为“做强”而“做大”。换言之,利用好我们独有的核心价值资源,守住我们可以守住和应该守住的阵地,这才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媒介业发展的正途。

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教授黄升民在对广电传媒做了系统的分析后认为,迎接挑战关键在于能否顺利进行技术的转换,能否克服原有的制度疲劳,能否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也许,这三个“能否”,对各类媒体都是适用的。

台湾资深报人张兆洛先生预测:30年后,报纸是用蔬菜纤维做的,油墨是用维生素加工的,读者看过以后,就可以把报纸当早餐吃掉。

不知张先生的预测能否变为现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媒体一定要有一种超前的意识、长远的打算,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情。

标签:;  

中国媒体:冬天还是春天?_传媒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