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轩:高原护路,我不怕苦!
文 马凯云
工作4年来,马明轩任劳任怨,坚韧执着,认真履行一名普通养路工的神圣职责,在高速公路上挥洒热血和汗水。平凡的岗位上,马明轩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养路工的苦不是一般的苦。在严寒酷暑中劳作,挥铲扬锄,修补路面、巩固路基、整理路容路貌,干的全是体力活。晴天,在路上进行养护作业需要忍受刺鼻的尾气;雨天,车辆呼啸而过后,养护人员的身上会沾满泥水。在近4000公里的青海高速公路上,就有这样一群养路工,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用实际行动诠释“铺路石”的责任与奉献。
建筑企业在开展产品赊销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企业信用度的重视,避免因为采购方信誉度不足影响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公司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对购货单位进行全方位了解,对购货单位的诚信度和还款能力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在产品出售之后出现大量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建筑企业的坏账率越来越高。
马明轩是青海路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牙同高速养护工区的一名年轻养路工,工作4年来,他徒步累计近3万公里,相当于走了3趟长征路。他,不松一分、不挪一寸,认真履行一名普通养路工的神圣职责,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公路养护事业紧密结合。他说:“做人一定要有责任心,要干就要全心全意,认真负责到底。”
战风雪,斗严寒!说走就走
养路工日常养护任务繁重,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一个养路工恨不得要当八个用。“记得那次,平阿高速通车第五天,就赶上了大雪天气,接到封路通知后,我们十几名养路工迅速集合赶往现场。由于情况紧急,我们当时并没有携带太多除雪设备,谁知雪越下越大,没一会就没过了脚面,可再回去拿又不现实。没办法,我们一行人就靠着铁锹、铁锨等简单的除雪工具,干了一整夜,第二天,雪停了,路也通了。可不少同事的脸都被冻坏了,有的同事还连着发了几天高烧。”马明轩回忆说。
养路工的苦不是一般的苦。他们在严寒酷暑中劳作,挥铲扬锄,修补路面、巩固路基、整理路容路貌,干的全是体力活。
事故现场一片狼藉,泥石流塌方覆盖了隧道口,道路被迫封闭,马明轩顶着暴雨清理塌方,没有丝毫退缩。紧接着,机械设备全部到位,大家挥动手中的铁锹、扫把,开始了长达8个小时的抢险救灾工作。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泥石流被全部清理到了行车道两旁,道路重新恢复了畅通。
还没顾上喘口气,他们又接到通知,其他养护工区管养的路段又出现了险情。大家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赶赴下一个抢险现场协助处理事故。7月21日,循隆高速公路上的险情被全部处理完毕,马明轩和同事们瘫坐在地上,一脸倦容,此时,他们已经在干线公路上连轴转了3天了……
顶暴雨,化险情!日夜酣战
2018年7月18日下午18时左右,受连续强降雨影响,牙同高速公路74公里处往同仁方向隧道口等多处路段均发生山体滑坡,道路交通几乎中断。接到通知后,工区队长下达应急命令,马明轩和大队成员全副武装,冒雨前往现场。
头脑里自然就浮现起几句曾在北大很流行的诗: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若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
2015年11月,青海多地普降大雪,化隆县境内青沙山附近的多条道路均出现积雪积冰现象,交通多次陷入瘫痪状态。任务下达后,刚刚盛好午饭的马明轩迅速扒拉了两口,就扔下碗筷穿上工作服,装了满满一车融雪剂前往积雪路段,此时,青沙山隧道口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龙,无奈之下,马明轩只能跳下车,一个个敲开车窗跟司机解释缘由,经过1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滞留车辆为马明轩让出了一条小路,可此时他的双手已经冻僵,无法握住方向盘,他用力地揉搓双手,忍着疼痛将车开到了现场。来不及休息片刻,马上拿起铁锹和同事一起撒布融雪剂。经过五个小时的奋力抢险,洁净的路面逐渐显现,马明轩开始指挥滞留车辆有序通行,看着车辆慢慢驶出青沙山,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他感觉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处理完雪情回到宿舍后,同事们都瘫倒在床上睡着了,马明轩却还是放心不下,再一次上路进行巡查,确认车辆是否全部安全通过。
原来,两栖飞机在水面上滑行时,要想改变水中航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配备四台发动机的“鲲龙”AG-600想要在水里灵活转弯,只需要改变一侧发动机的推力即可轻松实现。同时,多台发动机的设计还可以提高它在风急浪高恶劣环境下起飞或者降落时的安全系数。
守岗位,献爱心!被赞“活雷锋”
由于工作繁忙,马明轩几乎很少回家,节假日等特殊时间段,他总是主动申请坚守岗位。巡查道路病害、交通应急出勤、补给后勤物资……面对繁琐的工作,马明轩不抱怨、不懈怠,总能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其他同事忙不过来时,他也会主动搭把手,时间长了,大家都说:“马明轩真是个热心肠!”
马明轩的“热心肠”可不光是对同事,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素不相识,他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2016年3月9日晚上22时,一场罕见的暴雪席卷了青海海东地区,马明轩照旧在路上开展巡查工作,当驾车行驶到牙什尕收费站附近时,马明轩发现桥边蹲坐着一位老人,寒冷的冬夜里老人蜷缩着身子,冻得瑟瑟发抖。他立即将车辆停在安全地带,将老人扶上车后,还把自己的水杯拧开递给老人,让他喝点水暖暖身子。一番交谈后,马明轩得知老人是位拾荒者,原本想去化隆县阿岱村寻找亲戚,结果误打误撞上了高速公路,迷失了方向,谁料中途又遇到了大雪,又冷又累又饿,只得坐在路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马明轩心中一阵酸楚,当即做了一个决定——跟工区领导请假,亲自送老人去阿岱村。由于天色已晚,马明轩和老人到达阿岱村后没能找到亲戚的具体住所,于是,他便将老人安置在附近的一家旅店住下,临走前还将身上仅有的200元现金塞到老人手中,向老人解释:“明天一早我还有工作,您今晚先在旅店住下,天亮之后再寻找亲戚。”老人红着双眼紧紧地抓住马明轩的手说:“孩子,你真是个好人,大爷谢谢你。”
总的说来,学界目前关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致公堂的联合,以及民国初年致公堂与孙中山因洪门立案一事渐生罅隙、最终选择陈炯明为致公党总理的历史已经研究得较为充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孙中山对致公堂的改造这一视角,对政党理念在致公堂的传入,致公堂接受政党理念并试图将之运用于实践的研究较少。由于陈炯明在国、共两党的历史评价中均较负面,致公党的官方历史著作对有关陈炯明的历史也有所回避,对陈炯明任致公党总理时期的思想和活动研究,即致公党早期政治主张的研究较薄弱,笔者认为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4年来,马明轩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为提高路况质量,改善路容路貌,他任劳任怨,坚韧执着,在高速公路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4年多了,我已习惯了这里的工作环境,与同事及附近村子的村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里工作,我感到很舒心,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