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湾的“竞争力”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竞争力论文,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竞争力”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综合概念。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愈受到各国、各地区的政府、企业与学者的关注。但是,“竞争力”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它是“生产更多财富的能力”;有的认为它是“提供好商品、好服务的同时,又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有的则认为它是个“成本概念”等等。笔者认同如下一种说法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创造财富的能力”。竞争力越强,创造财富的能力也就越高,经济实力也就越大;竞争力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运和富强程度。近些年来,比较各国、各地区之间竞争力高低的组织有两个:即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沦坛(WEF)”。它们每一年各自公布一次“全球竞争力报告”,对各国、各地区的竞争力进行排名;前者涵盖46个国家和地区,后者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湾当局一直很重视自己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的状况,早在1996年时,还将提高岛内竞争力当作“施政的主要方针”和”跨世纪的承诺”。那么,在世纪之交,台湾竞争力状况到底怎样?其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呢?
世纪之交的台湾竞争力概况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公布1次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的统汁资料,以1994--2002年的9年内,台湾竞争力的排名座次如下: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名次 18
14
18
24
14
15
20 18
24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竞争力报告”都是在每年三四月份公布的,所以当年的名次实际上反映的是上一年的竞争力状况,而且由于统计的角度和其他原因,排名也不很准确,只能参考。
不过,从上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9年内,台湾竞争力排名的变动中,笔者以为至少还是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的竞争力除1997和2002两年外,一般都位于14--18名之间,处于中间偏上水平。一方面它高于祖国大陆、菲、泰、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比如祖国大陆一般在26--33名之间;另一方面它还远落后于香港特区以及美、新加坡、芬兰、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说明台湾经济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通俗的说法,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二,台湾经济竞争力的排名是很不稳定的,不仅波动很大,上下差距也比较大。在短短的9年中,就出现过5次较大的波动,其中竞争力的提升有2次:1994--1995年,从18位升到14位,上升了6位;1997--1998年,从24位升到14位,上升了10位。竞争力的下降则有3次:1996--1997年,从18位降到24位,下降了6位;1999--2000年,从15位降到20位,下降了5位;2001--2002后,从18位降到24位,下降了6位。
第三,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4--5年中,台湾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普遍下滑”。从1998-2002年,由14名一路下滑到第24名,5年下降了10名。2002年入世以后,面对的压力会更大。
第四,李登辉当政时期许下的“跨世纪承诺”,已经彻底泡沫化了。1996年6月,李登辉当选后不久,曾由当时的副手兼“行政院长”的连战向全岛台胞许诺:“政府已下定决心,要在进入21世纪前,让我国的竞争力进入全球前5名。”同时,李登辉还亲自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4大努力方向:即“提高国内投资意愿,加速建设亚太营运中心,加速经济体系的国际化以及使两岸产业有效分工、互补互利”。现在,不仅20世纪早告结束,21世纪也已过了1年半,但台湾竞争力仍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了,离承诺的第5名更差19名之远,台湾领导人有什么脸面向2300万人民交待呢?
谁在扯台湾竞争力的后腿?
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台湾竞争力的提升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决定竞争力高低的因素很多,它主要是以软性和硬性两类资料为根据进行评估的。软性资料属问答方式,只占报告的1/3,主观随意性较大;硬性资料则是以各种统计数字为依据,其中分为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效率、金融实力、基础建设、企业管理、科技实力和人才等8个方面,占报告的2/3。虽然它们不很准确,并有一定局限性,但对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状况,毕竟还是个重要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8个因素,对台湾竞争力的影响有大有小,有正有负,除科技实力的排名靠前(第4名)外,其他都表现一般或较差,据朝野、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分析,真正阻碍台湾竞争力提升的最大绊脚石乃是“政府效率”一项。比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1年发布的消息,认定台湾的整体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7名,“但在公共政策(机制)品质也就是政府机能上,其排名仅居第24,政府财政更落居到第37”。换言之,“是政府的效能拖垮了国家整体的竞争力”。笔者以为这个看法切中要害。这是因为:
从理论基础上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固然起决定性作用,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同样有促进和阻碍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还决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对竞争力的高低是可以起决定作用的。
从实践上说,作为上层建筑的台湾当局,近年来不仅未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反而处处成了整体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第一,政策缺乏延续性。在20世纪90年代李登辉执政时期,曾搞了一个提高竞争力的“亚太运营中心”计划,2000年5月陈水扁上台后,却批评“亚太运营中心格局太小”,并决定将它改为“绿色矽岛”计划,新上任的游锡堃,不久前又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六年建设计划”,至于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谁也说不清楚,致使执行者无所适从。
第二,政策摇摆不定。最典型的是陈水扁为了实现民进党党纲中关于反对兴建第四核电厂的目标,居然藐视“宪法”和“国会”,否认朝野协商原则,实行突然袭击,片面宣布停建第四核电厂,于是大大激怒了在野党,面对强大的压力,陈水扁又被迫宣布重建第四核电厂。这种凭借权力随意更改所出现的一停一建的结果,不仅使财力遭受100多亿元新台币的巨大损失,更“使外商对政府的信用大打折扣”。而当局这种反复无常的情况却时有发生。
第三,台湾当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陈水扁关于“拼经济”的口号已经喊了一年多,而且在2001年8月召开了“提振经济万灵丹的经发会议”,会上还取得了322项共识(包括松绑“戒急用忍”)。但迄今已过去1年,经发会上的300多项共识究竟又执行了多少呢?实际上,台湾政府“拼经济”只是一个幌子,“拼选举”才是真的。2001年年底的“立委”选举大战刚过去不久,2002年阿扁当局不仅已在为今年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的选举摩拳擦掌,甚至还开始为2004年春天的“总统”连任铺路搭桥了。试问,当局还有什么心思“拼经济”呢?对此,连一向对陈水扁最支持的“资政”许文龙也露出不耐烦,他认为“现在政府80%的问题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若继续发展下去,“政府”势必“会变成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第四,财政空前困难。要提高竞争力,必须要有丰厚的财力作基础,然而台湾政府从1999--2001的近三年来,每年的财政赤字总在5000亿元新台币左右。据报道,债务累积约3.7兆元新台币(约1千多亿美元);赤字与债务的快速增长,使政府还本付息的负担占去总支出的20%左右。从而造成可用的资源大幅缩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至少有两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是“政府的组织规模庞大,冗员太多”,官僚缺乏效率等,不仅未实现“小而能”的精神,而且大大加重了人事费用的支出。据统计,近年台湾“各级政府的人事费用占GDP的比例的9.5%”,高出日本的6%、韩国的5.2%和新加坡的5%。二是税收增长缓慢,“近10年来岛内总税收占GDP的比例已由19%降到只有13%左右”,致使全年的税收不足以应付支出的需要。而税收的减少与政治人物为了争取选票,以局部减税来讨好选民又有着密切关系。比如:“所提税收的大部分是由劳动所得来负担(约7成左右),资本所得税赋极轻,证券交易免所得税,土地增值课不列税等,在不同所得来源上产生差别待遇”。试问这种不公平的税制怎么能够改善财政状况,增加财力并提高竞争力呢?
第五,台湾当局对外缺乏全球化的视野和政策,反而层层自我设置障碍。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当局的官员也几乎言必称全球化,可是他们只会光喊口号,却提不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其实“全球化”的意义,不外是要求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为此,必须放眼全球市场,积极对外开放,而与祖国大陆经济进行紧密合作则又是别无选择的,这样做,将比其国家更为有利。然而阿扁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过于依赖美国、日本,另一方面则以“本土化”或“戒急用忍”的两岸政策,代替“全球化”的布局。虽然“经发会”后决定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但至今仍是“开放不足,管理有余”,既不让8寸晶园厂商投资大陆,又严格管制高科技人才外移。台湾中科院院长李远哲曾不客气地说:“对人管制,在国际上对标榜自由民主的台湾会有污点。”总之,“两岸政治问题不解决,经济问题也难以解决”。
第六,组织人事制度极不稳定。阿扁上台执政仅仅两年,光“行政院长”就换了3个(唐飞、张俊雄和游锡堃);游内阁从今年2月上台不到4个月,又出现了48天最短任期的“超短命经济部长”宗才怡;上任69天就辞职的“台电”董事长林文渊;“中油”董事长陈朝威也有请辞意向。台湾政府如此走马灯式的换人,那有精力去提高竞争力呢?
上述6个方面,都是台湾当局不按市场经济法则办事,对经济干预过多,甚至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所造成的,结果不仅使行政效率低下,而且成了竞争力徘徊甚至下滑的重要因素。
对台湾竞争力的预测
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影响它的因素很多,一般难以作较长时期的预测,如果以目前2002--2004年的“大选”前为限,笔者以为今后2年台湾的竞争力将会既好不到那里去,也坏不到那里去,很可能仍会在中等水平上徘徊。依据在于:
一方面,今后两年台湾经济的竞争力会有所回升。2001年台湾经济出现了50年来的第1次负成长(-1.9%左右),竞争力排名降到第24位,经济衰退已到谷底,今年可望回升到+2.8%左右。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经济已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它对依赖美国过深的海岛型台湾经济无疑有所助益,第二,台湾今年已成为WTO成员,虽然会面临许多挑战,但总的来说,还是可望带动台湾经济增长。据台“经建会”预测,台湾“因入会带来的经济效益,2002年起至2005年,GDP成长率平均每年将增加0.64个百分点,出进口金额每年分别增加0.93%和1.08%,……促使个人所得等整体福利增加89亿美元”。第三,陈水扁亲自兼任民进党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将有利排除党内杂音和增强施政力度,加之新组成的以游锡堃为首的“战斗内阁”在经济上可能会比前一届张俊雄务实一些。第四,两岸经贸在WTO架构下必将进一步发展,除台商向祖国大陆投资会续增、两岸贸易依存度会继续提高外,祖国大陆的商品和资本也将陆续进岛,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台湾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一直阻碍台湾竞争力提升的两个因素不会有什么改变:一是台湾当局效能难以提高,因为它今后一年多的重点在于“拼选举”、“拼正名”,除此就是应对朝野政治斗争,决不可能花大力气去拼经济的。二是为了实现“台独”党纲,为了“正名”,台湾当局是不可能承认一个中国的,仍将采用两面派的手法处理两岸关系,因而两岸关系决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总之,台湾竞争力回升和经济复苏将是肯定的,但是幅度不可能很大,能持续多久也令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