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之而来的还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质量安全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建筑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要抓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本文针对当前形势下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工程质量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结构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广大业主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对建筑项目的各种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施工期间,须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针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为了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只有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够及时发现和反馈相应的质量问题,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才能够第一时间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避免和减少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而且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2)不断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够不断完善和优化质量监督管理方式,切实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此外,有关从事工程质量监督的人员需要参照相关国家规范、政策和相应的施工、验收标准要求,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从而有效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具体细节,能够不断优化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手段,进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3)在不断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意义深远。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能够及时排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可靠性。
2 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追逐利润,质量安全意识淡化
近年来出现的很多建筑安全事故和“豆腐渣工程”,这些都是建筑业过分追求利润而漠视质量引发的恶果。在建筑行业中,质量监管单位是不直接产生利润的单位,反而质量监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建筑企业在这方面不愿作改进,导致质量监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都不高。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由于质量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对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检查和纠正,使建筑质量存在隐患。
2.2 施工过程干预过多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在施工的过程中,业主总是担心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对施工队进行监管,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业主总是会提出很多要求,这就容易扰乱施工的计划,妨碍施工的进度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对施工单位来说,自己的工作总是被不专业的人打断,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工程进度。此外,施工单位受命于业主,对业主服务,肯定是要按照业主的意愿施工,业主不专业的指导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随着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复杂,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人员众多、业务手续复杂,这种复杂的内部结构就容易导致施工的质量监管工作不好协调,监督责任难以落实。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工作衔接不当,出现问题的时候相互推卸责任,质量监管工作名存实亡。此外,有些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管只是挂名来应付检查,实际上并没有将质量监管工作具体落实,这就给建筑施工安全留下隐患。
2.4 质量检测环节不科学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会跟合作商签订有关合作协议,施工方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的质量来施工,建筑的质量检查也是按照合同来进行对比,假如存在建筑项目发生质量问题,那么施工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了合同的规定,大部分的施工单位都会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给与高度关注。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在测量中仪器的误差、人为误差,实际施工场地存与计划存在偏差,或者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施工,这些原因都会对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往往很难被发现,对项目后期的维护造成较大困难。
3 建筑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管的措施
3.1 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
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了质量监管的效率,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质量监管的任务。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对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让监管人员认真严格地对待质量监管工作,并且制定有关规定来规范工作人员的监管行为,将监管的工作真正落实,不定期对质量监管人员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可以上岗。
3.2 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也应当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这样既有助于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方便不同部门之间工作的相互交接,使施工能够有序进行。监管体系为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质量监管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的监管条例来安排工作,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要事先制定合理的质量监管办法,这样的监管才更有针对性,提高质检效率。质检人员要与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此外,应该充分利用好社会评价体系,由社会专业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减小因为质检部门专业素养不高而导致的评定误差。
3.3 规范建筑质量监管行为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从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都要做好检查工作,施工中要用到大量的建材,要使建材的质量能被充分检验,需要质检人员进行灵活抽查,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同时也最大程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为避免质检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要注重提升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质量检查中能够快速鉴别建材的质量,同时可以采用多组质检人员轮流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最后,质检部门要善于学习先进的质检方法,利用科技来服务质检工作,减少人为检测代理的误差,提高检测效率。
3.4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充分利用和重视先进技术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在实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须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的灵活应用,进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如在实际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不断引入先进的生产应用设备,同时要多引入那些准确性高、方便携带的生产应用设备,从而增强现场监督检测工作的精准性,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还需要特别留意先进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这将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大有益处。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质量管理问题。推进质量管理法制建设,培养施工人员工程质量意识,制订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最终加强施工项目质量监督。只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严永龙.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策略[J]. 居舍,2018(35):139.
[2] 姜倬.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 居舍,2018(33):126.
[3] 粟明坤.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 价值工程,2018,37(32):84-85.
[4] 张一文. 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门窗,2017(6):178.
论文作者:蔡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