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无人值守运行一方面可以减少供电企业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高产高效,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锿。从电力企业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各地区无人值班变电所蓬勃发展,但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变电站效率的充分发挥。鉴于此, 我们必须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应用发展
导言
目前,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采用无人值守运行方式,不仅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而且有利于提高电力生产的产量和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鉴于目前无人值守运行模式在变电站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不利于无人值守变电站功能的充分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加强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及其发展的探讨和分析。
1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分析
1.1“调度所+操作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分析
调度站的功能是通过相关通信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必要时通过远程操作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作业队的职责是定期对变电所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变电所进行检修和维护。此外,当调度所在其监控中发现变电所运行异常时,除基本的远程操作外,还将异常信息传递给运行组,运行组根据调度指令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一般来说,这种管理模式非常方便,所有的监控、遥控和调度指令都由调度负责,有利于与运行团队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调度员的职责更大,责任更重,工作量更大,对调度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要求更严格。工作中容易出错。这不仅会促进整个管理工作的运行和维护,而且会降低管理质量,不利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快速发展。因此,通常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理性模型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实际应用效果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故而实践过程中,“调度所+操作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并不常用。
1.2“调度所+监控中心+操作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分析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有一个独立的监测中心。所有监控工作由监控中心全权执行,并负责一些必要的远程控制操作。运营团队的角色与“调度站+运营团队”的模式并无不同。日常检查和有序维护是一样的。可以说,监控中心和运行团队共同完成了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监控中心操作人员至少增加8人。按两人一组的方式分为四组。如果这些人员需要管理更多的变电站,那么操作员的数量应相应增加。整个网络的监控工作由监控中心完成。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的综合效果较好,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然而,由于缺乏现场操作的机会,许多人对现场设备不熟悉,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对信号的准确分析和判断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增加监控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
1.3“调度所+集控中心”运行维护
这种运行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将所有需要监测和管理的变电站按其地理位置和数量进行划分。各集中控制站有固定的监控和远程控制管理范围。负责变电站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包括接收调度站的指令,并进行一系列的故障排除和维护工作。集中控制站的管理应转移到变电站操作区。中央控制站已完成了主要部分的工作。每个集中控制站的监督人员数量应增加6人左右。也可以按两人一组的方式分为三组。我们可以采用合理的人员配置方式,如通过班组白班或其他人员进行监控操作,从而达到最终的减员和效率。由于集中控制站完成了监控和具体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员工疲劳现象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人员数量来解决。集中控制站是管理具体监控人员的主要部门。他们熟悉所辖变电站的具体设备。这有助于他们准确分析和判断各种信号,简化各种操作。当发生异常事故时,监控人员和操作人员相对较近,便于沟通,大大提高了事故的响应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技术的使用
2.1使用网络信息方面的技术
1) 作用。a.实施网络参数的传播。b.使用网络信息方面的技术, 具有相对优质的通达性, 能够达成多源参数的区分进行传输的要求。2) 优势。使用网络信息方面的技术, 能够按照信息的实施输送的路径, 展开对参数源实施的查找工作, 因此, 在对参数实施分类期间, 能够将其速度进行深层次的提升。总体来讲, 其内涵是使用网络信息方面的技术, 推动了处于无人进行值班状态的变电站在进行运行维护以及管控期间的完善以及发展。
2.2电子进行监督检测
2.2.1概述。在无人值守状态下,使用电子监控和检测是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操作技术。当模式处于运行状态时,利用电子检测技术,在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安装监控检测装置,将监控检测装置与变电所连接在一起。该方法能保证变电站运行参数,并能及时显示监测结果。通过对无人值守状态下变电站监测结果的观察,对结果进行了探讨。
2.2.2特性。a.监督检测装置以及处于无人进行值班状态的变电站, 其所处的环境必须具备相同性。b.对变电站以及操作装置实施连接期间, 必须要重视它的相同性。在环境处于相同状态以及和体系的统一性两方面进行强化的前提下, 全方位使用电子监督检测, 其使用价值才可以获得更加高效的提升。
3 运行管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议
3.1 依靠科技创新, 采用科技手段
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快速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运营商管理的变电站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值班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高度重视自己的工作,轻微的疏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各岗位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必要的专家诊断系统,协助岗位人员进行各种分析操作,大大提高岗位人员的工作效率。
3.2 利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设备辅助巡视
利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巡检,可以很好地配合现场巡检工作,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远程巡检和现场巡检密切配合管理。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长时间的现场巡查造成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而且有助于全方位记录设备故障过程的检测。故障的分析与解决。
3.3 监控系统与五防闭锁系统应有机结合
监控系统和五防系统的安装是许多变电站的主要安装方式,不利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采用遥控后,要求所有操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在集成二次电路的电气闭锁中加上五种预防措施后,不仅明显降低了各设备的故障率,大大减少了维修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实现遥控操作和程控操作。所有设备的定额。
结束语
总之,随着国家对电力工业发展的不断关注,我国无人值守变电站将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解决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充分了解目前无人值守变电站各种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以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更安全、更可靠。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耐心, 季国华.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 2019, (5) .
[2]王加友.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集中监控问题的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 2017, (4) .
[3]张俐, 张长勇.110k 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7, (1) .
论文作者:田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变电站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变电所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集中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