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地带”_独联体国家论文

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地带”_独联体国家论文

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区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联体论文,灰色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西方力量大规模进入独联体,将形成多种势力并存的格局,独联体各国的国际政治立场将因此变得模糊不清。

8月26日,独联体成员国首脑聚首俄罗斯历史名城喀山,讨论如何加强经济、安全和人文领域合作等问题。然而就在此次峰会前夕,乌克兰、格鲁吉亚领导人呼吁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区域内的“民主国家”建立“民主选择共同体”。这使独联体一体化前景及其存亡的议论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对俄罗斯来说,它与独联体的关系意义之重大怎么说都不为过。它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大国地位、对外战略,以及俄罗斯民族未来在怎样的基础上重新崛起,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与独联体的关系。俄罗斯的命运与独联体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一再发生的“颜色革命”表明,俄罗斯在独联体正面临重大地缘政治的失败,这种失败实际上源于其政策中难以克服的矛盾。

对独联体政策的危机

地缘政治的重大失败。从2003年底在独联体地区相继发生的“颜色革命”使俄罗斯再次经受地缘政治重大失败。

俄罗斯长期面对北约东扩和美国单边主义的压力,除经历了北约两轮东扩外,还同西方进行了三次大的地缘政治较量,俄罗斯均遭到失败。“颜色革命”是第三次较量,这次较量表明:俄罗斯在中东欧和中东这些“外围”地区的地缘政治保护层几乎丧失殆尽,斗争正向独联体深入;对于独联体这个俄罗斯的切身利益区,西方已由渗透变为直接发动攻势。

难以克服的矛盾。俄罗斯对外关系有两个基本矛盾是难以克服的,这两个矛盾的发展构成了对俄罗斯独联体政策的挑战。第一,与欧洲的地缘政治矛盾。第二,确保独联体势力范围与独联体国家主权发展的矛盾。这两个基本矛盾使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危机长期化,并殊途同归,最终形成对俄罗斯在独联体地位的挑战。围绕独联体国家的地缘政治争夺势所难免。

在这两个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了美国对独联体的政策:与欧洲国家一道保持对俄罗斯的压力尤其是地缘政治压力,鼓励独联体内部的分离倾向,防止俄罗斯“帝国”再度崛起并重新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须着重指出的是,独联体内部的离心倾向是西方对独联体政策得以成功的基础。没有独联体国家的主权要求,外因很难发挥作用。西方的策略是顺势而为,因而也是高明的策略。

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目标与手段失衡是俄对外政策的另一基本矛盾,对独联体政策亦是如此。在独联体早期阶段,俄曾错误地认为,凭借苏联共和国之间的传统联系,可以“使独联体迅速变为完全意义上的一体化联合体”,“但是,独联体国家的实际政策一开始就以加速度方式背离了这些目标。政治、经贸、人文和其他领域中的离心倾向,使开展积极的互利合作之路困难重重”。

独联体固然有存在价值,如防止了苏联解体后该地区的“巴尔干化”,避免了大规模国家间和族际间冲突,为该地区国家提供了向新体制相对平稳过渡的条件,但其历史作用还仅限于此。俄罗斯可以借助独联体减轻因苏联解体造成的破坏,却很难以之为基础实现更紧密的国家联合。何以如此?根本的原因在于,独联体还处于向利益多元裂变的阶段:其一,经济原料化、经济结构低度化发展趋势减少了独联体各国与俄罗斯经济的互补性,加大了竞争性,以致各国不得不寻求对外经济联系的多元化;其二,与俄罗斯不同,独联体其他国家没有大国思维,更没有全球战略,有的只是被俄罗斯民族统治的记忆,它们不愿意绑在俄罗斯的战车上,反倒愿意引进西方的力量作为平衡,力求摆脱俄罗斯的政治束缚。

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俄对独联体政策作了修正,不再把一体化绝对化,而以俄罗斯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普京对独联体政策的修正,形式上看是对过去一体化政策的否定,实际上反映了俄罗斯对独联体外交目标与手段失衡的危机:(1)它在经济上无力做到两全,只能二择其一。(2)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结构的低度化,俄罗斯无法起到“经济磁石”的作用,不能吸引各国自觉自愿地走一体化道路。(3)这种不足是在与西方的竞争对比中显现的。

对独联体政策的新举措。现行的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延续了向独联体国家提供廉价能源、加强相互间军事政治经济合作、推进一体化的做法。同时,在反思过去一体化政策的基础上,在经济上也采取了一些新举措:(1)组建“四国统一经济空间”,为俄罗斯在独联体发挥“经济磁石”作用提供可能。但是,由乌克兰开始的“橙色革命”彻底打乱了这一进程。(2)建立能源控制。(3)进行资本扩张。

独联体发展前景

一再发生的“颜色革命”事变所引发的危机表明,独联体已难以维持现状,变化在所难免。独联体的前途命运如何,取决于参与独联体地缘政治角逐各方的力量对比和立场。

2004年既是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的危机年,也是这一政策的调整年。俄罗斯似已放弃了对独联体势力范围的幻想。独联体正变成多种力量并存的地区,美国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力量已可以畅行无阻,欧盟的活动也不再受任何阻挠。俄罗斯所坚持的只是最后的安全防线,从而把自己的地缘政治要求降到了历史最低。

面对俄罗斯的让步,西方的态度将会如何?出于防范和改造俄罗斯的目的,西方不会承认俄罗斯对独联体的势力范围(抑或“战略利益区”)要求。不论俄罗斯接受与否,西方国家都会加强在独联体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存在,大力扶植各国的亲西方势力,推动它们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西方势力在独联体的广泛存在已是不可更改的现实,俄罗斯承认美国的存在权利和不反对欧盟东扩,只是对这一现实的被迫认可。

除了俄和西方国家外,独联体国家是参与这场斗争的第三方,也是极端重要的一方。如上所述,独联体国家的主权要求和对俄的离心倾向,是西方对独联体政策得以成立的基础。

独联体各国对俄罗斯的亲疏程度有明显差异,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俄罗斯联系紧密的独联体核心国家;第二类是与俄罗斯关系时好时坏的非核心国家;第三类是已游离于独联体各项活动之外的土库曼斯坦。

目前的关键在于第二类国家的态度。“颜色革命”已使第二类国家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完成了亲西方革命。但这也不是说它们会很快脱离独联体。概括地说,四个因素制约着独联体国家还不敢过分开罪俄罗斯,包括在独联体问题上。但在实际上,在经过亲西方革命之后,问题已有了质的不同。这些变化对独联体的影响是:本着“欧洲优先”原则,这些国家将会逐步脱离独联体一体化进程,首先是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在独联体内部,它们更愿意用双边关系取代集团关系。

正是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产生了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最深刻的危机:首先,由于结构问题,俄罗斯不可能成为凝聚独联体的“经济磁石”;其次,独联体各国被强大的欧洲经济和欣欣向荣的亚太经济所包夹,它们需要从地缘经济中寻找出路,从而不能不为欧洲经济和亚太经济所吸引;第三,经济上的分离势将带动政治上的分离。这一大的发展趋势是俄罗斯难以阻挡的。

对独联体发展前景的四种估计:

独联体不大可能迅速消亡。在一段时间内,独联体各国还离不开独联体特别是俄市场,同时也不可能进入欧洲经济体系。由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尚需俄的支持,北约亦不会贸然吸收独联体国家加盟,从而引起对俄关系的激变。独联体的存在对于保持地区稳定也还是必需的。因此,保持独联体机制特别是经济合作机制和政治磋商机制符合多数成员国的利益。

独联体的现状已难以维持。土库曼斯坦早已游离于独联体之外,乌克兰等将走“欧洲优先”路线,不论在政治上或是经济上都会与独联体渐行渐远。这些迹象表明独联体还处于分离阶段。

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区域”,名存实亡。所谓“名存”,是指独联体组织形式、经济合作机制和政治磋商机制还会存在;所谓“实亡”,是指双边关系将会越来越多地取代集团关系,对外政治经济联系将会逐渐超越内部联系,独联体将失去对成员国的约束力,失去作为区域性国际关系主体而存在的意义。为了提高效率,独联体有可能演变为小范围的合作组织,目前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核心六国将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框架内结成新的地区性国际关系主体。随着西方力量大规模进入独联体,将形成多种势力并存的格局,独联体各国的国际政治立场将因此变得模糊不清。迫于俄的压力,独联体国家固然难以加入北约,但俄利用它们来反对西方也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独联体国家将构成没有明确国际政治属性的“灰色区域”。

独联体仍将是政治事件频发地区。这些激烈事变多数对俄罗斯有害无益,将会加速地区政治朝着不利于俄罗斯的方向演进。

标签:;  ;  ;  ;  

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地带”_独联体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