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性也逐渐凸显,尤其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此种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方法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廉,质量也相对突出,所以它的广泛性也就由此决定。但是在技术的使用阶段我们也要注意手法的科学性,避免问题的出现。本文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一些特点,探讨它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技术;公路桥梁;应用分析
前言:交通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所在,我们无法脱离它,就要对此进行改进。不管是任何道路的建设中人们最注重的就是安全问题,钻孔灌注桩技术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能保障最基本的建设安全。但是它涉及的方面也极其广泛,只要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工程无法继续,所以建设者应该将技术性放在首位,打造科学性的规划手段。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化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掉孔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此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就是其中的“孔位”,但这也是经常产生矛盾的区域所在。它的主要表现是孔位设置不灵活,在与灌注桩连接的点上不顺畅,从而导致掉孔问题的出现。另外,有时孔位还会出现坍塌的情况,这与公路桥梁建设的不稳定脱离不了关系。在具体施工中,护筒是要埋在地下50米以上的高度,高度取决了灌桩的稳定性,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位置定向的疏漏会使其方向发生变化,以致桩木移动[1]。
(二)钻孔时出现的偏差问题
钻孔时的偏差是常有的,多数技术人员在打眼钻孔方面都是凭借着自己的已有经验,而不是精确的衡量。他们用肉眼进行测量,必定会使钻孔的准确度降低,进而产生偏差。第二,一些建筑工地对设备、器材的更新率很低,就连一些钻孔打眼的陈旧设备还在投入使用。尤其是一些被雨水淋过,从而生锈了的设施在打孔中不能够准确的对齐,这种机器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偏差的出现。第三,钻架头松动问题,螺丝与钻管在长期试用下零件掉落,使钻机无法保持平衡,也就会出现偏差。第四,在打地基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障碍物,比如坚硬难凿的大石头。它与孔位发生碰撞,就会破坏设施[2]。
(三)打孔中的漏浆问题
泥浆是修建桥梁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这个环节也容易有问题的出现。比如漏浆就是其中的一种,泥浆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补给,不断平衡水与泥浆之间的比例。但是当泥浆高度上升到一定位置时,它将不再继续并且产生遗漏。这时建筑人员通常会在其中加入砂质物品,平衡二者的比例,而泥浆混合情形也会由此发生,并不会使泥浆遗漏减少[3]。
二、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一)埋置护筒
在钻孔技术在公路桥梁的应用中,要首先将护筒的位置坐标在图纸上设计好。我们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埋置护筒。建立坐标轴的过程相对简单,建设人员以整体环境作为横轴,以护筒定位作为纵轴建立函数关系,分析二者的具体位置。也就是说建设者在图纸上设置一个虚拟空间,再与实际条件进行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为的测量护筒应该具有的密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疏通。它的密度应该与桩基保持平衡,并且以中间线为准,如果二者重合说明位置正确。如果产生偏差说明应该重现建立坐标轴,以免以后的返工[4]。
(二)调制泥浆与护壁
泥浆调配的技术性非常强,所以我们要注意好调配过程中的应用比例,依次循环进而达到标准。调配者要根据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如果工地的建设相对复杂,面积较大,那么水与泥浆的比例就应该控制在一比五的状态下,也就是一份水配以五倍的泥浆,这样能够将工程建设变的更加牢固。反之,如果是相对容易的桥梁建筑工程,建设人员就可以适当的缩小比例,采用一些复合型添加剂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另外,泥浆的粘度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泥浆粘度的标准只能上升,不能下滑,因为它会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比如,胶体的覆盖层面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二者之间的密度值应该保持在0.8mm到1mm之间,粘度应该在20到30之间,这是最科学的配置比例。泥浆的程度不管是太过稀松还是太过粘稠都会使工程出现问题,并且很容易造成返工的情况。另外,在开凿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坚硬的是石块彻底粉碎,不能留下硬块,使土质变的较为稀松是最好的状态。接着把黏土装在护管当中,将护管大力的向下灌注,利用冲力进行钻孔[5]。
(三)钻孔技术的应用
钻孔是整个环节的关键,也对整个工程的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在钻孔之前可以先将浆液调和好,在其中加入一些锯末,使孔的位置固定好。第二,根据不同难度的工程选择孔眼大小不一的机器。如果工程难度很高,地质条件很差,土地相对坚硬的地区来讲,孔头必须用比较大的来进行。反之,如果工程不是那么的难,土质也相对松软,我们就可以使用小一点的钻头来节省成本。对于岩石地基来说,要以保护钻头为中心再进行施工。在钻头使用过后,施工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工作,把钻头取下,将其中的碎沫、泥土都清理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如果建设人员只是长期循环利用而不去维护,一定会减少机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钢筋笼为钻孔的效率性提供了物质支撑,所以在施工过程要一定要注意缓慢的下方,不能太过急促。研究表明,钢筋笼的实际高度应该保持在五米以上,才能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它与孔位之间的联系。
结论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是适合当前道路桥梁发展的先进措施。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注意调和泥浆的配比率,将粘度控制好。其次,建设人员要将护筒的利用效率提高,建立合理的函数坐标轴来创建技术的基本性质。最后,要做好钻孔的后期维护工作,为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更好的城市化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艾跃宗.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293+297.
[2]杨发荣.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8:152-153+157.
[3]刘小东.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 江西建材,2016,03:217.
[4]杨志鹏.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252-254.
[5]黄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6:135.
论文作者:唐瞻铁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技术论文; 偏差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