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政府机构改革: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话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雄关论文,真如论文,话题论文,从头越论文,政府机构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3月10日下午5时35分,一个万众瞩目的重要时刻: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执行主席吴阶平宣布,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交付表决。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大会的近3000名人民代表,抬起了自己的手,庄严而又坚决地按动了表决器。几秒钟以后,人民大会堂内的蓝色大屏幕显示出了代表们的意志和愿望:赞成2814票、反对12票、弃权33票、未按表决器18人。赞成票率达到97.8%。顿时,会场内爆发出一阵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祝贺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顺利通过。
作为全国人大本次会议三大热点议题之一的政府机构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表明了中央带头解决适应现代经济的现代管理重大课题和坚定不移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心。
政府机构改革--一场不亚于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此次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客观要求。
我国现有的政府机构设置的基本框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条件之下逐步形成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所对应和接轨的是传统体制中那种封闭、半封闭、政企不分、政府办社会的运行机制。虽然这种机构设置有许多弊端,但是,在建国后前30年间它为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是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而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和市场意识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我们国家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了买方市场,市场机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商品流通、资源配置、资金运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却没有及时地得到相应的调整,企业正常的市场行为受到众多“婆婆”的干预,这就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被削弱。也就是说,现行的政府机构设置阻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同时,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庞大的政府机构,分工过细,权力过大,以至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政企不分,滋生出了官僚主义,助长了不正之风;另外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冗员过多的弊端,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全国目前大约30个人养一个“吃皇粮”的国家行政人员,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被“人头费”吃掉了,政府拿不出更多的财力支援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就严肃地谈到了这一问题:“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但是我们因为没有资金,贯彻得不好。钱到哪里去了呢?政府机关庞大,‘吃饭财政’,把钱都吃光了。”
此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层次意义,不仅仅是精减机构、裁减冗员,而且也是为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相配套的政治体制的开始和准备。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格局,是政治体制改革适应日益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佳匹配。当现行的官本位色彩较强的行政机构变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政府机构的工作重点从管目标、管投资、管经营这些具体业务层面上升为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及执行的监督上,上升为宏观管理,大局调控上,这样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佳行政管理格局。实行这样的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上的民主政治和政府机构管理体制,必将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和新型的政治体制的建立与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机构改革就是一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深刻革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政府机构改革40年
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形成于建国初期至50年代中期。该体制借鉴了原苏联的政权建制模式,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前提和基础,以部门管理为主要标志和特点。此后40年间,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管理体制,先后进行过6 次机构改革。
--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精兵简政。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①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②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③精减机构,减少层次;④要求划清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与开支。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
--第二次机构改革:扩大地方自主权。1956年国务院部门由建国初的35个增加至81个,行政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根据毛泽东提出的:“精简党政机构”,扩大地方自主权的意见,出台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
--第三次机构改革:收回50年代后期被下放的权力;中央精简以事业单位为重点。1960年至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两次比较集中的干部精简运动。第一次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机关,中央各部门司局级机关减少了15%,事业单位减少了26%,人员精简了8.1万人。 第二次精简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全国共精简了81万人。
--第四次机构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创造有利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与此相适应,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新一轮自上而下的各级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较大幅度地撤并了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改建成为经济实体组织。
--第五次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本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从45个减少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少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少为44个,人员编制减少9700人。
--第六次改革:政企分开是根本途径。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新的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指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此次机构改革后,国务院机构设置从86个调整为59个、部委从41个调整为40个,部门、人员整体减幅分别达到25%和20%。其力度和范围令许多国外专家惊讶不已。
建国4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情况和需要,先后曾6次进行了机构改革,并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收效, 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机构和管理职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关键问题。机构改革之路可谓是:雄关重重、长路漫漫。
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一轮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制的法制建设。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具体方案是:在不再保留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3个部、委的基础上,形成除国务院办公厅外,由29个部、委、行、署组成的新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人员精简一半。
全国人民期待和瞩目多时的机构改革已经开始启动了,它能否顺利深入开展?能否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机构改革作为一种政府自上而下发动的自我革命,是一场权力、利益的再分配,是政府领导体制、管理运行机制的再调整,牵扯到整个社会各个层次和众多机关干部的切身利益,其难度和艰巨性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课题。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我们已经进行了6次机构改革, 但却始终未能有效地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有人因此而担心,这第7次机构改革是否会重蹈复辙; 然而更多的人却既不盲目乐观,但又充满信心;既看到了困难,更看到了希望:
其一,经过20年改革大潮的荡涤,旧的传统体制正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经济体制所淘汰、所替代,而伴生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机构设置所掌握和控制的资源与权力也正在不断分流和缩减,旧机构的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已失去了其生存的条件和土壤,已经是一股无源之水、一株无本之木,这就构成了此次机构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其二,市场经济观念和行为的深入人心,市场经济作为“一支看不见的手”在我国的商品生产流通、资本运营、资源配置中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政府管理职能可以而且必须放弃过去那种微观领导、具体操作的旧的管理模式,转而向宏观管理、大局调控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过渡,这就为此次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其三,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对国家行政机构的规模庞大、机构重叠、冗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端进行变革和改进的共同意愿又为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有此三者,改革一定成功!
标签:雄关漫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