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你真棒”想到的——谈教师的评价语言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有效性论文,评价论文,语言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得在一次关于内地、香港两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座谈会上,有位来自香港的校长曾谈起她的疑惑:她在内地不同城市听了好几节语文课,感到这些课有着惊人的相似。特别是学生回答问题或读书后,很多教师都用同一个词夸奖——“你真棒!”而她最不解的是,有的学生读得并不好,回答问题也不全面,教师仍然用“棒”或“好”加以表扬,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会有效果吗?
香港校长的发言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你真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课程改革之初,多数教师在评价语言上迈出的可喜一步。它让教师意识到要多鼓励学生,调动其积极性。一声“你真棒”,能让学生精神抖擞,情绪激昂。但当课堂上的“你真棒”不绝于耳、严重泛滥时,学生必然“视听疲劳”。这一评价语言成了对学生的敷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
一,教师评价语言不当,就会惹“祸”
【案例一】 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要句段,让学生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时的喜悦之情。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教师趁热打铁地提问……
师:傣族人民祝福周总理什么?
:祝周总理身体健康。
师:很好,周总理像傣族人民的亲人,人民还会说什么?
:祝周总理万事如意。
师:想一想,过年时你们会怎样祝福亲人?
:祝周总理步步高升。
(教师没有进行评价,又请一位学生说)
:祝周总理财源滚滚。
(教师惊愕无语)
【案例二】 教师在指导《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朗读时,问学生有什么感受?
:我想和他们一起去放风筝,我的心情很舒畅。
:他们回来这么早,怎么不做作业就去玩?
师:你很会思考,他们那时没有作业。
生(齐):啊,好爽!
(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不知所措)
(举手):我要用伤心的语气来读,与他们相比,我太伤心了。
(教师只得匆匆进行下面内容的教学,有学生仍在讨论)
:回来这么早可以去打游戏!
:那时没有游戏机。
:那只有放风筝了。
……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灵动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师的评价语言在课堂上要能收放自如、调控得当,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师评价语言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很多教师却不重视,不愿研究怎样运用合适的评价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不到评价的诚意。上述案例中教师的窘迫和无奈绝非偶然,当孩子“牵起”了老师的鼻子,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寻找“祸”因,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1.是“泛泛赞扬”,还是“真诚激励”
【案例三】 语文课上,某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时说:“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翻来覆去只有那么几句:“你真了不起!”“好极了!”“你真棒!”“我们来掌声鼓励一下!”学生们也只能机械地拍拍手,跟着应和。不论学生读得如何,教师的评价一律不变,甚至连温柔的批评,善意的指点也没有。一堂课下来,只有“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
【案例四】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雪儿》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读两遍课文,然后告诉老师,雪儿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来到“我”身边的?
生:在“我”寂寞的时候,雪儿来到了“我”的身边。
师:你能读出作者的寂寞,这就叫会读书。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一样读出作者的心情吗?
(教师让学生读句子)
(读)师:音色美,读得更美。
(读)师:感情真挚,读得很动情。
(读)师:你的心已经随着“我”和雪儿一起飞向了蓝天。
师:我们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比如这样一件事,(出示句子)作者和雪儿天天去看蓝天白云,他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
(学生自由读书品味)
生:“我”一个人看蓝天白云很孤单,和雪儿一起看就不孤单了。
师:有伙伴了!
生:“我”的腿受了伤,雪儿的翅膀也受了伤,都只能去看蓝天白云了。
师:同病相怜啊!
生:“我”和雪儿一起看蓝天白云,心情很愉快,感觉很温暖。
师:看蓝天白云能觉得很温暖的小朋友,他的心一定是善良的……
两个教学案例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诚然,教师多采取赞赏性的评价,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但同样一个“好”字,薛老师的评价语言绝非廉价空洞的赞美,而是极具针对性。学生通过评价知道自己或他人的朗读好在何处,产生了认同感,评价此时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学生从教师点评中也能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了语感,同时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
教师的精彩点评,是对课堂资源的开发,也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思维火花的碰撞。
2.是“表扬”,还是“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形式。它们都直接针对具体行为,影响到教学效果。依据班杜拉的替代性学习原理:看到榜样的言行受到奖励,要比只看到榜样的言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发现,当教师批评学生时,其他学生会认为与自己无关,但当教师表扬学生时,他们就会觉得和自己有关系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但表扬为主并非不要批评,关键要看这种批评引起的反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教师的评价语言需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对学生赞美的言词越是具体,学生则感觉越踏实,教学效果越好;对学生的批评也决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将批评融进表扬的形式中,既让学生接受还能帮他们提高认识,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
例如:“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再能把字音读准些就更好了!”“老师和同学又没追你,不用读得那么快嘛,注意一下。”“你读得很好,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读的时候要是能加上表情就更加生动了。不信,你试一试!”“你读得很认真,如果在课后能用这样的态度多练读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
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缺点,使学生知道了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次练习中不断改进,教学才更有效果。
3.是尊重个体思维,还是盲目“积极评价”
【案例五】 某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位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宝贵,邱少云完全可以保住自己生命,被活活烧死,死得不值,我觉得他很傻。”教师居然赞许:“你真了不起,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堂是师生想象力任意挥洒,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案例中,这位老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却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
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真实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描述。真实的评价并不隐瞒学生思想与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与缺点。肯定该肯定的,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引导该引导的,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这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才能真正令学生信服。
4.是采取“即时评价”,还是运用“延时评价”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些声音:“你想的办法真是太好了”“这位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你的朗读水平简直比老师还高”……在许多情况下,这种非常及时的评价的确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有时“好心”也会办成“坏事”。老师的评价太快,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挫伤孩子深入探究的积极性,“盖棺定论”的同时也关闭了学生发现、分析、探索的思维之窗。
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教师却给予终结性的评价,阻碍了学生继续思考,此刻的即时评价不但没有激起学生畅所欲言的积极性,反而似一瓢冷水,浇灭了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注意抓住评价的时机,该及时鼓励的,就毫不迟疑,不宜立即评判的,就不能过早定论。在很多时候,教师应“延时评价”,怀着关爱,进行点拨、启发、引导,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艺术的评价语言,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一个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语文教师,很难成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所谓“冒烟”,就是不冷不热,不痛不痒,毫无生气;所谓“燃烧”就是教师要认真倾听,瞬间抓住学生说话的关键,进行提炼概括,要用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情感,来点燃学生的情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不应只是简单的判断学生的对错,而应适时、适当、适度地为学生把关定向、释疑解难,引领学生走出迷茫,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案例六】 省特级教师蒋卉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要学生读文并感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学生马上了解到他是一个“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坚强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蒋老师进行及时点拨:“其实李大钊是一个平常人,他爱自己的女儿,爱自己的家庭,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更深入地了解李大钊。”
教师的评价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让李大钊的形象更丰满。教师睿智的评价,促使学生深入思索,促进学生深层次地与文本对话。
【案例七】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说:“读得多好啊,这位同学听得都入了迷了。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他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于老师幽默的语言,肯定了那位同学精彩的朗读,又借助其他同学的表情,提示了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学习,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