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敏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敏

徐州市开发区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既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得到更好地强化。但笔者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多方面的现实问题,理性分析问题背后原因,结合实践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一、 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教师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教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还缺乏深入研究,许多教师存在种种误解,如:⑴个别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肤浅,他们简单地认为把学生分成小组后,课堂上讨论几个问题就是合作学习。⑵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教的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不起来。⑶有些老师认为开展合作学习太麻烦了,耽误时间,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有不少老师不愿意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4)一少部分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点缀,上公开课、研讨课或评优课时的应景之作,新课程改革的影子。

2. 课堂气氛冷热不均

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出现“冷场”或“过热”现象,造成“冷场”现象的原因是:⑴教师分配小组成员时,没有选定组长,没有将任务分配给小组的每个成员,没有明确各成员所处的角色和地位。⑵教师常在没有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就进行一些不太真实的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活动,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开口。⑶学生习惯于认真听讲,参与课堂合作活动的意识淡薄,被动接受多于主动探求,对开口说话有畏惧心理,怕出错被别人耻笑和丢面子,只希望听别人说。⑷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好或词汇、句型不熟悉,只用简单的句子很难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只好保持沉默。“过热”现象是指课堂上讨论场面轰轰烈烈,但实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我们大多数班级人数很多,分的小组很多, 教师无法监控到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也无法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 任务活动中缺乏严密的组织和恰当的激励机制,加上我们不少同学又缺乏合作意识,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或对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就趁机谈一些与讨论话题无关的东西,造成每个小组都在积极地讨论,气氛活跃的假象,其实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广大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3. 合作学习任务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常常与任务教学联系在一起,它要求学生由易到难,有梯度地去做一件件富有意义并且与真实世界相关联的事, 促进学生情感的激发,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学好英语,形成能力。有个别教师对合作学习方式和目的缺乏研究,他们仅仅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后,讨论几个问题就认为搞了合作学习,忽略了任务从课外向课内的链接性和难易梯度性,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持久性,人为地割裂了合作学习强大的教育功能,不能真正形成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4. 学生合作能力薄弱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不知道尊重同伴,加上不少学生缺乏合作技能,所以经常造成小组中一两个同学成为主角,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其他同学虽然开始时有很高的积极性,但苦于无机会插话,只能被动旁听,以至小组成员发言机会不等,活动冷热不均,长此以往,那些薄弱的同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他们对小组活动会感到厌烦,甚至掉队。这样就达不到我们把优等生和薄弱生分在一起,实现学生群体合作, 带来整体发展的目的。

5. 评价机制有偏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间更多的是单向交往,教师能很快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实现对个体的关注,而在合作学习的任务活动中,任务的完成必须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常常更多着眼于某个群体,对个体的评价相对较少,个体的积极性相对减弱,任务活动缺乏所期望的投入和激情。有的教师不能转变观念,依然把眼光重点放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淡化或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只重视结果,放松对合作过程的自我要求;甚至有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正确理解老师要求竞争的良苦用心,为了争得好名次,竟“不择手段”,直接从资料上或参考书上找答案,而不去合作、探究了。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在评价时,必须把群体和个体评价相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采取的对策

1. 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合作研究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要不断更新观念和教法,掌握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善于改变自己在教学中角色,尤其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来实施,并且把行为目标和过程目标相结合,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偶然发生的,要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出发,并且在活动中不断地研究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生动活泼且富有实效,这样就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学习的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最终教师乐于采用这一方式,学生也会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参与,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切实落实新课改的相关要求。

2. 合理分配小组,明确成员职责

平时可采用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就是要让成绩、个性、能力、文化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内合理搭配,每个学生在小组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位置。比如说让一个性格孤僻的学生和一个热情开朗的学生在同一组搭配,这样可使他们相互影响,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能参于合作。同时,任务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适当进行组织成员调整。笔者认为小组不能让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需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不是纯粹的交友或娱乐,而是协同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将学生的座位按异质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小组建立以后一般稳定一个学期,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且小组成员相对固定,有利于学生建立起集体归属感。小组分好后, 要明确成员职责,确定小组负责人,记录员,监督员等角色,各负其职,以保证合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3. 科学分配任务,注意任务链接

分配合作任务时,要注意任务从课外向课内的链接性和难易梯度性。一般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把任务落实到小组,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并将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入小组集体成绩,根据教学内容可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

⑴课前小组任务学习一般可设计三种活动:①预习课文的活动,包括查阅词典,找出重、难点,提出质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所不同的是,教师要经常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做好代表小组发言的准备。因为这将被记入小组的集体成绩。②课前表演。就是在一堂课最初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表演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给某一个小组,也可以采用让各小组分头准备、课前抽查的方法。③课前演讲。每个学生围绕学过的内容进行演讲,例如:“我的家庭”“我的学校”等。小组在组员个人演讲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 课上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或教师指定某位学生演讲。

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完成,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讨论的情况和结果也要记入到学习情况表中,以便评估。

⑶课后作业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比如笔者在教完Never give up一文后,让学生搜集有关Edison的其它故事,在小组内先汇总然后在全班宣讲,进行评比。这样课内外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合作活动,学生常常能有一种创造的愉快感。

4. 培养合作技能,尊重合作伙伴

⑴培养合作技能。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激励性评价手段,如“The best pair”评比,“The friends’bridge”贴画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不是靠孤军奋战可以成功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有赖于与他人的不断交流,让他们发现合作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合作意识,主动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身才干。⑵尊重合作伙伴。让学生学会尊重合作伙伴,耐心倾听对方,可以有礼貌的提醒对方语言上的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回答。而不是在小组中争着表达,忽略他人的存在,影响到整个任务完成的进程,还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例如在做决定时需要通过协商、讨论后做出选择,达成一致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5. 建立评价机制,理好评价关系

教师要在平时建立评价机制,在小组讨论活动结束时,给予总结和评价。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⑴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重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但也不应忽视对小组个人评价。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做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能力,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⑵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关系。把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就过程和结果两者而言,应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笔者在学期结束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时,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参考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这样就有效地推动了合作学习的开展。⑶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让学生大胆开口,又不能放纵学生,要始终要监控、指导好学生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根据讨论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任务有关的背景知识或相关资料,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有时还需亲自参于到一些小组中去,要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进程,对讨论实时进行点拔和引导,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尤其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去,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语言的正确性,讨论的时间控制等方面。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可以改变英语教学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以积极学习,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提高合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性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