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42119840421805X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并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可以运用一种创新型的管理理念来对待建筑工程以及其对应工作。这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既是机遇,也同样是挑战,只有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对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并借助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伴随国民经济与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新的标准,促使建筑行业必须运用创新型的管理思路来进行管理。而建筑施工单位就应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并对建筑工程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重点需要解决管理制度陈旧、管理理念落后以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并采用创新型思维来进行处理,以便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以下主要是对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的研究与探讨,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化分析和阐述。
1在建筑工程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低成本、高收益就是建筑单位在经济社会中追求的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就是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创新思维的运用程度。现如今,大多数的建筑单位已将创新思维运用到自身建筑工程管理中,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管理创新,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可在创新思维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进而严重约束了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推广,最终限制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而且,在众多的建筑单位中,依旧有许多单位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型人才,甚至还缺少创新技术。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建筑单位必须跳出管理层面,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合理、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提高建筑单位的竞争力,且还能为单位赢得承接项目的机会,增加项目效益。所以,必须要应用创新思维,合理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而言,相比之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就其细节来说,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这些问题大多数都体现在管理模式的陈旧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有些施工单位的管理理念极为落后,没有先进的管理技术,更缺少创新型管理人才,没有全面对材料、设备与人员展开控制,且控制力度不足等。尽管许多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习惯性用管理经验与掌握的管理知识来实施,尽管会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一不注重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就无法顺利开展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因为没有对创新人才加大培养,致使人才的流失,进而让建筑单位陷入不利局面。
3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创新与管理机制的健全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建筑管理人员应改变原有传统思想,在深刻意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后,加大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中创新思维的体现,在评价标准、考核标准与实际操作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应用,如评价体系加大创新权重、施工会议加入创新讨论环节、借鉴优秀企业与项目创新案例。
3.2创新组织机构
经过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后,还应在组织机构上进行创新思维的应用,利用管理创新的形式引入各类先进要素,为帮助创新思维的应用。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应当成立工程管理部门,确保其独立性与自主性。其次,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操经验;再次,在硬件设施、文化水平、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等方面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紧接着,还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明晰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确保各项事项明确到人,保障工程安全与质量。最后,还应利用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进创新思维的学习与应用。
3.3工程技术的创新
建筑工程因施工工艺的复杂性,涉及到的技术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大型构件与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充分利用资源来进行学习,并有效引进管理技术。所以,必须要利用创新思维,在建筑管理中可以形成新的建筑技术体系,利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形式,帮助实现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各个地区的经验借鉴、新老工人的手艺相传,创新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
3.4对人才培养的创新
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日益重视,企业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所以,必须要利用创新思维来对人才进行培养,这才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高创新思维水平的人才,才能够迅速学习并提升其整体专业能力,带动企业迅速发展。当然,建筑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与评估体系,在培训中合理将自身现有模式与创新思维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并注重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考核,提升整体人员的综合素养,最终提高建筑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
3.5创新管理制度与理念
管理理念引导建筑管理人员的行为,而管理制度则引导着管理工作,而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不光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代表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融入创新思维的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单位必须积极对现有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创新,并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工程管理要求,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尽可能做到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有效创新,使其可以成为符合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要求,并与委任创新人才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体系相协调,摒弃以往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并同时对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各种其他制度进行科学创新,并尽可能为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必须要运用科学系统的观来进行研究,并结合新思路与新方法,只有这样做,才能推动管理理念、内部组织结构、整体施工水平以及人才素养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还需配合创新型管理措施,以便全面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充分运用创新思维,不断进行创新,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徐旭.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6):29.
[2]何毅.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5(15):42-43.
[3]王秀萍.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5(09):41+15.
[4]何振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4):282+289.
[5]王京双.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5)1:178-179.
身份证号码:44042119840421805X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并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可以运用一种创新型的管理理念来对待建筑工程以及其对应工作。这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既是机遇,也同样是挑战,只有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对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并借助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伴随国民经济与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新的标准,促使建筑行业必须运用创新型的管理思路来进行管理。而建筑施工单位就应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并对建筑工程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重点需要解决管理制度陈旧、管理理念落后以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并采用创新型思维来进行处理,以便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以下主要是对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的研究与探讨,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化分析和阐述。
1在建筑工程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低成本、高收益就是建筑单位在经济社会中追求的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就是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创新思维的运用程度。现如今,大多数的建筑单位已将创新思维运用到自身建筑工程管理中,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管理创新,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可在创新思维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进而严重约束了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推广,最终限制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而且,在众多的建筑单位中,依旧有许多单位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型人才,甚至还缺少创新技术。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建筑单位必须跳出管理层面,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合理、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提高建筑单位的竞争力,且还能为单位赢得承接项目的机会,增加项目效益。所以,必须要应用创新思维,合理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而言,相比之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就其细节来说,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这些问题大多数都体现在管理模式的陈旧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有些施工单位的管理理念极为落后,没有先进的管理技术,更缺少创新型管理人才,没有全面对材料、设备与人员展开控制,且控制力度不足等。尽管许多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习惯性用管理经验与掌握的管理知识来实施,尽管会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一不注重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就无法顺利开展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因为没有对创新人才加大培养,致使人才的流失,进而让建筑单位陷入不利局面。
3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创新与管理机制的健全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建筑管理人员应改变原有传统思想,在深刻意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后,加大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中创新思维的体现,在评价标准、考核标准与实际操作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应用,如评价体系加大创新权重、施工会议加入创新讨论环节、借鉴优秀企业与项目创新案例。
3.2创新组织机构
经过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后,还应在组织机构上进行创新思维的应用,利用管理创新的形式引入各类先进要素,为帮助创新思维的应用。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应当成立工程管理部门,确保其独立性与自主性。其次,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操经验;再次,在硬件设施、文化水平、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等方面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紧接着,还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明晰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确保各项事项明确到人,保障工程安全与质量。最后,还应利用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进创新思维的学习与应用。
3.3工程技术的创新
建筑工程因施工工艺的复杂性,涉及到的技术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大型构件与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充分利用资源来进行学习,并有效引进管理技术。所以,必须要利用创新思维,在建筑管理中可以形成新的建筑技术体系,利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形式,帮助实现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各个地区的经验借鉴、新老工人的手艺相传,创新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
3.4对人才培养的创新
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日益重视,企业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所以,必须要利用创新思维来对人才进行培养,这才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高创新思维水平的人才,才能够迅速学习并提升其整体专业能力,带动企业迅速发展。当然,建筑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与评估体系,在培训中合理将自身现有模式与创新思维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并注重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考核,提升整体人员的综合素养,最终提高建筑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
3.5创新管理制度与理念
管理理念引导建筑管理人员的行为,而管理制度则引导着管理工作,而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不光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代表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融入创新思维的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单位必须积极对现有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创新,并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工程管理要求,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尽可能做到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有效创新,使其可以成为符合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要求,并与委任创新人才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体系相协调,摒弃以往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并同时对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各种其他制度进行科学创新,并尽可能为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必须要运用科学系统的观来进行研究,并结合新思路与新方法,只有这样做,才能推动管理理念、内部组织结构、整体施工水平以及人才素养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还需配合创新型管理措施,以便全面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充分运用创新思维,不断进行创新,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旭.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6):29.
[2]何毅.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5(15):42-43.
[3]王秀萍.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5(09):41+15.
[4]何振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4):282+289.
[5]王京双.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5)1:178-179.
[6]刘力溏.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38.
论文作者:李业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建筑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理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单位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