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发展,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利工程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使用耐久性将产生严重的直接影响,也逐步成为水利工程施工中重点关注的关键点。基于此,本文从加强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的必要性开始入手,针对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生成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笔者水利工程施工实践提出了针对混凝土裂缝生成的预防对策,以期能够为从事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同行同业者们在实际项目的建设施工中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生成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混凝土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核心技术,强化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不仅有利于延长工程建筑使用年限,同时对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质量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
促进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项目的计划方案能够促进项目的正常实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前进方向,但是施工的设计方案需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是能够促进整个企业合理发展的方案。在混凝土的施工方面,需要制定出一个详细完善的管理方案,所制定的计划应该科学合理。一个合理的方案能够能给促进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减少施工时间,使企业稳定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设计的每一步都做到有效管理,都进行完善合理的施工,以促进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每个员工也需要在施工中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自身所在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能够切实保证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还能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减少,因为,专业技术人员会对整个工程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减少方案出现问题。一般的实施过程中,会无所顾忌的使用原材料,不可避免的对原材料造成浪费,原材料的浪费就是对整个公司的生产成本造成浪费,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方面需要做好完善的施工计划,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的管理。
2优化措施分析
2.1原料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会耗费多种原料,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管理质量,需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确定合理的原料配比方案。但是从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普遍存在原料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各类原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实际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其中常见的混凝土原料主要包括水泥、石头以及沙子等,必要是为了提升混凝土强度,还会适当添加部分化学用品,比如:早强剂以及缓凝剂等。受到混凝土原材料种类多样性这一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进一步加大。如果没有对施工原材料实施系统的管理,则会加大材料丢失或者材料性能失效等问题的出现。
2.2混凝土配比的因素
混凝土的使用需要进行配比,而不同的工程对混凝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正式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对混凝土进行配比,配比还要符合工程的要求。但是,当且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比并不重视,出现混凝土配比不达标的事情,归咎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保证水泥的标号以及质量符合我国的规定的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求;其次,需要在制作混凝土时,严格按照水和灰的比例进行调试,防止出现误差或者比例不正确,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最后,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中所添加的外加剂数量进行严格的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使用最终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的配比又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严格重视混凝土的配比过程,并对配比的规格进行严格的控制,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
3优化措施分析
3.1混凝土浇筑与后期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周围环境以及浇筑材料等一系列基本信息展开严格的审查,期间还需要切实保证各个方面的要求均可以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标准,在此基础上方可实施浇筑。混凝土浇筑环节的重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明确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整体要求,对混凝土施工范围展开合理设计;②对混凝土浇筑工具性能展开测试,保证浇筑工具均可以正常使用;③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原则为由上往下,同时注意浇灌砼前模板的稳定性以及各个接头不漏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中的后期养护工作是非常关键的。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养护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养护法、喷涂薄膜法以及包裹塑模法几种。虽然这三类养护方式均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但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针对性养护方案。混凝土施工后期养护工作一般选择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5h左右展开,这样有利于满足建筑混凝土的湿度要求。此外,出于对不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情况的考虑,在混凝土施工后期养护工作中,还需要明确施工期间的天气、温度以及湿度等基础因素,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硬化条件可以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标准。
3.2进行计划管理
在施工之前对施工方案进行计划能够使施工过程更加的顺利。为了达到这种要求,需要施工计划人员对施工项目进行严密的分析,还需要对实际施工区域进行细致的考察,将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专业水平进行结合,从而设计出更好的施工方案。在考察时:①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充分考虑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还要避免的环境的破坏,在这个基础上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进行规划。②还需要对具体的施工进行计划,包括,施工的工期、具体的工序等问题,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想出解决方案,防止出现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③需要召开小组讨论会,对施工计划人员所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小组人员提出自身困惑的地方,在符合实际的情况下思考解决的方案,这样能够使计划的方案更加完善,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缩短工程的时间。建立起完整的质量责任体质,能够避免出现问题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也能方便对施工进行管理与监督。质量责任体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依据实际施工的要求进行改善,更有利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的工作。
3.3水闸闸墩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水闸闸墩门槽附近埋设了很多预埋件和钢筋,并且水闸闸墩的质量比较高,高度和厚度比较大,但现场施工作业面比较下闸,大大增加了水闸闸墩施工的难度。特别是水闸闸墩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按照施工缝的具体布局进行合理浇筑。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中,为避免水闸闸墩和底板连接时,导致水闸闸墩和底板发生不均匀沉降,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尽量选择对称浇筑法,可采用预留2次混凝土1次浇筑法完成浇筑。而在立模施工过程中,要先进行平面模板安装,然后进行圆头模板安装,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为确保水闸闸墩的浇筑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可采用对拉螺栓加套固定法来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14):153-154.
[2]贺天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10):111-112
[3]肖伟文.水闸闸墩裂缝修补加固技术探析[J].内蒙古水利,2015(02):99-100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闸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