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访视护理的效果论文_袁光敏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3

摘要:目的 分析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访视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服务,实验组患者进行上门访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二次脑梗发生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二次脑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脑梗塞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塞出院患者实施上门访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掌握脑梗塞相关知识,做好家庭康复护理,减少二次脑梗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脑梗塞;访视护理;干预效果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过后致残率较高。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紧张,多数患者仅在急性期入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多数患者选择在社区、家庭进行康复治疗。如何完善院内、院外的无缝隙护理服务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1]。本文分析了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访视护理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均为初次发作,入院治疗后病情稳定,经医生同意出院,并经在家接受康复治疗。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精神异常、智力障碍、严重视力、听力和语言障碍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8岁~75岁,平均年龄(58.45±11.38)岁;文化程度包括本科3例、大专12例、高中24例、初中14例、小学7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6岁~74岁,平均年龄(58.32±11.45)岁;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13例、高中22例、初中15例、小学8例。

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服务,由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责任护士负责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在电话中询问患者病情,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2]。

实验组患者进行上门访视护理,由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责任护士每周进行家庭访视工作。与患者约定访视时间,一般固定于周日,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协调时间[3]。家庭访视时向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了解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对需要卧床患者指导家属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发生压疮或褥疮。如实了解患者家庭结构、成员、经济条件,为患者的康复寻求家庭支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保健指导,讲解脑梗塞用药治疗的重要性,由家属督促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4]。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进食海带、木耳、新鲜水果、蔬菜等软化血管、调节血脂类食物。指导患者坚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鼓励其克服困难,利用家庭现有条件进行康复训练。对家庭条件允许者建议其进入专门的康复机构接受治疗[5]。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鼓励病人克服困难,保持愉悦心境,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坚持后续治疗。发放《脑梗塞患者生活指南》等健康资料,嘱患者及其家属认真学习,并以此指导日常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6]。

1.3评价指标

在院外干预1年后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脑梗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问卷调查表包括脑梗塞发病和进展原因、常用药物、饮食宜忌、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脑梗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二次脑梗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二次脑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梗塞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均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如病情稳定后再次发生脑梗塞,患者预后一般较差。脑梗塞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后仍需要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并纠正既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再次出现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出院后的后续干预不是简短的几次电话指导就能解决的问题,而需要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对脑梗塞出院患者实施上门访视有助于护理人员获得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并能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护理缺陷。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家庭护理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性,并指导其正确的护理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问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避发生二次脑梗的风险。通过赠送健康宣传资料可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对脑梗塞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上门访视可使患者及其家属获得更加具体的护理指导,提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护理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家庭康复护理。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脑梗塞出院患者实施上门访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掌握脑梗塞相关知识,做好家庭康复护理,减少二次脑梗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吕卉.1例脑梗塞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4):95~96.

[2]张建新,张志坚,饶富兰.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出院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进程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4):73~75.

[3]赵爱莉.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6):83~84.

[4]杨宝娣.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7):2618~2619.

[5]李迥,尚淑玲,孟令海,等.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26(5):358~359.

[6]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4):282~288.

论文作者:袁光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评价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访视护理的效果论文_袁光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