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高不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高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度高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近80%,而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至20%之间。
2005年上半年,外贸对GDP的带动达到40%以上,其中一季度还高达56%。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较多受制于不稳定的国际市场,且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中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如此尖锐过,从来没有如此被国人关注。仔细地研究中国经济,你会发现,国际依存度太低或太高,对中国经济都不是件好事。
为什么现在提出这个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世界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紧紧关闭的大门。五口通商的结果是洋货长驱直入,美法英俄意德列强们认为,大发横财的时候到了。
一年之后,他们回头一看,却发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仔细盘点之后才明白,当时的中国经济,还处在几乎与世隔绝的自给自足阶段。中国的老百姓吃的是自己种的粮食,穿的是自己织的土布,吸的是自己地里种的烟叶,连用的纸都是手工制作的土纸。可他们却需要中国的茶叶,中国的丝绸,中国的瓷器。
那时候,中国国际依存度几乎为零。可这并非是中国的强大,却恰恰是中国的孱弱,中国的落后。
新中国的前20多年间,中国几乎对国际依存度怀有一种强烈的恐惧。这种恐惧表现为具有强烈针对性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基本国策。这个国策从字面上看似乎也没有什么错,但问题是在这种国策掩饰下的夜郎自大和闭关自守。
对于这样一种怀有强烈的排外情绪的国策,我们应当看一看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它是产生在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
从那时起,中国几乎完全关上了自己的国门。中国几乎又回到了自给自足,与世隔绝,国际依存度为零的时代。
就这样,中国在自己织成的蚕茧里,冬眠了整整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
为什么现在提出这个问题?
正是由于国门的越开越大,对于国际依存度的不断加大,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了不安。
国际依存度太低,是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标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闭关自守而能强大起来。而国际依存度太高,又使中国人有一种受制于人,仰人鼻息的不安。
有一个现象似乎很奇怪,美国是全球综合国力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居然占到了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可它的外汇储备并不高。外汇储备排行榜日本第一,中国第二。
这表明,它的现金流的流量和流速,异乎寻常地强大和高效。
这就有点像借债,穷人借债,富人也借债。就像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就像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实际上,富人比穷人借的债要多得多。尽管两种债务的性质不同。
“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绝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那时候衣衫褴褛的中国人敢借钱吗?能借到钱吗?就算能借到钱,拿什么还?想想我们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处境艰难的、包袱沉重的国有经济,生性憨厚的中国人具备了这种心理承受力吗?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不过区区80亿美元,中国的国民总产值那一年尚不到800亿美元,占的比重约为10%,中国经济10%依存于国外市场,这个比重1988年上升到26%,到2000年已经上升到37%。
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历史性地突破了1万亿美元,26年间增加了一百多倍,而中国外贸依存度也迅速逼近80%。中国经济如此之高的国际依存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出口依存度”导致多国反倾销?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此后的几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80%的外贸依存度是个什么概念?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至20%的范围内。如此看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的确已经太高太高。
近几年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2004年对外贸易总额已仅次于美国、德国,位居全球第三。2004年,中国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13.6万亿元人民币,这个经济总量使中国已仅次于美国,而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可见一斑。
2004年,似乎所有的海外市场,都在联手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自该组织1995年成立以来至2003年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反倾销立案共2416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共356起,占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如果自1979年8月,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算起,到2004年5月底,累计有34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了573起反倾销调查。仅2003年,欧盟成员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就有49起,是数量最多的一年。现在看来,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件的数量,仍可能呈增长态势。
国际依存度可以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我们来分别加以研究。
2005年,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调查形势,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外贸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出门依存度”。这首先是因为5月18日美国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四类纺织品设限。同一天,欧盟迫不及待地宣布对中国两类纺织品实行“紧急特保”。而且,18日的行动距离美国上一次设限,间隔仅为五天,欧盟针对中国九类纺织品的特保调查,宣布继续。
2005年6月18日欧盟又做出决定,启动对我国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据欧盟单方面提供的统计数字,去年年底,欧盟提高了中国鞋进口欧盟的配额,此后,六类中国鞋向欧盟各国的进口数量大量增加,而价格却大幅下降。
尽管近年来中国外贸所遭遇的阻击战,黑枪冷炮已司空见惯,但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仍使中国感到忍无可忍。
此外,土耳其、巴西、埃及、加拿大等国,也已经或着手准备,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采取“特保”措施。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国内纺织业现有直接就业者1900万人,出口企业3.5万家,其中就业者约630万人。每出口1.5万美元,就能创造1个就业岗位。此次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会导致中国近20亿美元损失,据此测算,这将导致将近18万纺织工人失去工作。
18万人失去工作。这对于2005年的中国,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此严重的事情,事关18万人的饭碗,谁说我不在乎?如果这个数字放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欧盟任何一个成员国,是一个足以让一届内阁倒台的数字。
中国目前有1万多家从事对欧盟和美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企业,一旦欧美采取限制措施,这些企业将损失惨重。
这一事态所暴露出的问题正是中国经济的软肋: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已经过高。
我国一些产品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如服装和鞋类的出口依存度为71%,DVD机84%,摩托车63%,照相机56%,电冰箱47%,彩电46%,空调42%。因此,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成为优化对外贸易质量的关键。
我国目前外贸进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和产品结构的单一,使得美、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到我国对该国的外贸进出口。尤其是美国,其经济的繁荣与否不仅对我国出口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我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出口。
近年来,我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如此高的对美贸易依存度,成为近来中美之间不断发生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我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局面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数量等将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已经使中国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国际经济的摩擦时代。
2005年7月21日,中国宣布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8.27升至1∶8.11,升幅为2%。在越来越多、不断激化的国际贸易摩擦中,中国表现出君子之国的大国风范,主动让利,人民币升值了,退一步天宽地阔。让他一步又如何?化干戈为玉帛,有话好好说。
“进口依存度”威胁中国经济安全?
中国必须严重地关切自己的“进口依存度”,因为它同“出口依存度”一样直接威胁中国的经济安全,甚至更甚。
让我们来看对中国经济生死攸关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先看粮食。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不大。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中国是粮食净出口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的粮食发生严重危机,开始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计划供应,粮食进大于出。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生产的比重呈减少趋势,1995至2005年,中国的粮食进出口大致相抵。
问题较大的是石油,石油曾经是中国出口最大的一宗商品。然而这并不是一件让中国人自豪或怀念的事,因为那只能说明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经济非常落后,还有,就是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资源输出型国家。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急剧加快,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便从石油出口大国变成了石油进口大国。2003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1亿吨,同比增长21%,成品油进口达到4000万吨,同比增长40%。据估计,中国目前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经超过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并且还在不断提高。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中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供应。出于对这一形势的估计,中国应尽快制定并出台中国新的石油战略。
还有,近几年来,随着暴利所使的中国房地产业急剧膨胀,2003年,中国钢材、氧化铝、铁矿石及其精矿的进口,分别增长51.8%、22.6%、32.9%。问题最大的是铁矿石进口。中国钢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2004年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达到了2.08亿吨,中国自2003年起,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至2010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达到4.57亿吨,比2003年增长77.13%。
2004年中国生铁产量同比增加24%,达4891万吨,生铁增量占全球全年生铁增量的84%;在此需求的带动下,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从2003年的1.48亿吨,上升到2.08亿吨,同比上升40%;而同期日本铁矿石进口量只增加280万吨。预计今年中国钢铁产量增速,将从2004年的23%放缓至10%,总产量估计在3亿吨左右,2006年产量增速也将为10%。
2005年6月,国际铁矿石市场又传来爆炸性的坏消息,全球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商包括巴西多西河谷(CVRD)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宣布,将把铁矿石价格上调71.5%。这是继日本钢厂2004年进口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18.6%后,亚洲铁矿石价格史上最大的涨幅。而日本新日制铁公司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以及台湾中钢公司都表示此价格可以接受。对于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价格,从河北到广东,从山西到上海,无数的钢铁厂的生意将因此受挫。宝钢表示,如此之大的涨幅难以接受。目前宝钢与多西河谷公司之间的谈判仍在进行。据悉,宝钢每年需3000万吨铁矿石,其中95%均依靠进口。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也并非世界末日。由于高价位刺激,世界铁矿石产能迅速释放,各大矿业公司都计划大幅度增加产能。更重要的是,而且国内铁矿石的产能也逐步释放,产量有较大增长。全国铁矿石产量的增加,使得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状况得到很大缓解。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今年国内铁矿石产量将增加4000万至5000万吨,加上进口的2.4亿吨,可以满足3亿吨钢材生产的需求,铁矿石市场供需矛盾不突出,价格将在合理区间小幅波动,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
与此同时,进口商品的结构问题也是影响外贸依存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资本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这反映出我国内产业对国际高新技术和资本产品的高度依赖,反映了我国的产业科研开发的相对滞后。随着重要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目前,进口产品的结构呈现出资源性产品品种数量不断增大,进口总量不断加大的趋势,这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我们必须防止当世界经济发生剧烈波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由于外贸依存度过高,尤其是某些重要战略资源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对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测的冲击和影响。
整体评价
面对今天的外贸依存度,我们要做的很多。
首先是应重视“市场多元化”战略。这很像2003年杀进世界杯的中国足球,我们将进球的希望全寄托在老将郝海东和状态不佳的前锋杨晨身上,于是,中国队只有两个攻击点。可这位“亚洲第一前锋”三场比赛竟连一次像样的射门都没有,于是,中国队三场全败,颗粒无收,铩羽而归。可2005年,中青队出战世青赛,三战三胜,进球九个,这九个球是九个人打进的。这恰恰是每一支球队所梦寐以求的,球队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把锋利的尖刀。
让我们用这样的理念来分析中国外贸。
多年来,我国外贸出口较多依赖美欧和以日本、香港地区和东盟为代表的亚洲市场,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一直偏低。
2003年,我国对日、美、欧盟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2%。所以当美国对中国彩电、木制家具、纺织品设限,中国便会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所以,中国应当大力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多元化”战略,东方不亮西方亮,以免发生被动的局面。尤其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如此之大的2005年。
还有,中国更应关注自己的国内市场,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尤其是中国的农村市场,还有着大片大片的不毛之地。
如果把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比作一根竿,那么中国的国际依存度便是这根竿的影,竿越高,影越长。可问题难就难在这里:我们希望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这根竹竿越来越长,我们却又希望国际依存度的影子越来越短。
这似乎是个又想买东西又不想花钱的两难问题,可如果我们掌握了技巧,却的确可以竹竿越来越长,而影子越来越短。如我们按太阳光的角度,不断调整竹竿与地面的角度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