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条件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易宇峰[1](2018)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 ——以易班建设为例》文中指出“平台”一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领域,通常被理解为开展某项工作的条件或者基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以理解为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或者条件,也可以理解为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硬件、软件资源的集合。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为主要抓手,开发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功能,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营机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自互联网建设开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就一直被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研究。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在我国全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论文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来易班全国建设推广的应用实践,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理论基础、理论支撑和学科借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据此总结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概念、价值、要素、分类、特征和功能。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运行和作用机制进行了介绍,并重点研究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机制和评价机制。论文以易班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借助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网络信息技术等关联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对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发展的新思维、新变化进行了重点关注,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在实践研究方面,对移动互联条件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具体应用、实践提出了具体的建设发展思路和举措。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为具体对象,尝试回答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发挥和评价的理论难题。在新形势和新的网络技术条件下,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同时,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实践应用,特别是对易班在各高校的建设推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技术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技术基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基本前提,技术推动该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发展;实践基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基于实践应用的重要借鉴;理论基础则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运用和作用发挥的重要理论来源。第二部分,介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基本内涵。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基本概念,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价值、要素、分类、特征、功能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部分,介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介绍了基本的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路径,介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营体制和机制。第四部分,介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发挥与评价机制。从环境熏陶、群体认同、灌输与渗透、实践与自我教育四个方面总结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机制;从基本原则、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反馈五个方面介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评价机制。第五部分,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发展思考。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提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研究和实践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与高校流行文化相结合,与高校教育信息化相结合,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态度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相关工作。第六部分,介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易班模式。易班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家重点建设推广的全国统一的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重点对易班的基本情况、易班的特色和优势、易班的作用发挥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论文的相关研究内容,提出了易班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陈一[2](2017)在《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信息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导致全球图书馆业态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应对新型环境与保持图书馆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共同趋势。但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又被理论和实践所忽略,这就使得图书馆转型也伴随着风险,乃至灾难的发生。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科学认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并治理风险,防止转型灾难。论文结合组织发展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以及不确定性理论展开研究,使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语义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使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又使得在转型过程中又必定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发展与不确定性”矛盾推动风险演化。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现状,确定转型风险测度,找出其中的风险来源。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图书馆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以及对风险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总结出图书馆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研究重点在于凝练出我国图书馆转型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构建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馆员”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风险演化体系中。探索构建治理手段专业、合法,风险控制有效、高效的图书馆转型风险迁移路径。为探索我国图书馆转型方向,规避图书馆转型风险提供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9章: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研究现状。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且研究轨迹比较类似。从宏观上讨论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冲击,分析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到探索具体的转型策略,以及对一些典型转型案例的探讨。关于转型中的风险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忽略。第2章阐述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新常态、新业态。在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图书馆在投资、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其他行业竞争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转型,使得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将我国图书馆转型主要归纳为: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第3章确立了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并分析了转型风险来源。论文通过转型效率、转型成本、转型效益以及转型文化来测度风险。从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三个角度总结了转型实践中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图书馆经费、人力、法律、价值定位等各个层面。第4章筛选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论文利用系统性、完整性、重要性原则进行风险因素筛选。在参考国际组织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转型现状的梳理,对各类转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同时根据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留言反馈,留意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包含图书馆业务、战略、财务、人才、法律、运营、技术、价值等在内的40种风险因素。并就这40项风险因素,向业内人士展开意见征询。采用因子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价值风险6个类别,共29项风险因素。第5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度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感知。研究发现,业内人士对图书馆转型风险整体认知水平较为一致,绝大多数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均值都在3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认识并不十分明晰。论文基于不同的图书馆性质,受调查者不同的职业层级、职业背景以及图书馆不同的发展水平4个角度分析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差异,并从主观-客观、行业内-行业外、领导-管理这3个维度,6类属性对转型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从而更全面的认识风险本质。第6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运营风险:业务流程改变,领导力挑战,人力资源短缺;财务风险:投资保障不足,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法律风险: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技术风险:技术采纳迟缓,技术融合不佳;价值风险: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传统服务弱化。第7章归纳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论文发现,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性和可变性。图书馆为巩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价值,转型成为必然,而同时,业态环境中资本的投入水平、持续保障能力;新信息技术的更迭;法律政策的支撑水平等诸多不确定性又可能制约转型进展,可能给图书馆转型带来风险。发展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必然存在,“发展与不确定性”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导致转型过程产生风险。同时,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感知差异对风险产生“催化”作用,可能共同推动风险向纵深演进。第8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在坚持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管理专业化、风险迁移合法性以及风险治理社会化的原则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通过环境洞察把控风险,优化治理迁移风险,业务创新降低风险,制度建设规避风险。第9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刘泽秀[3](2016)在《网络条件下高职图书馆信息服务角色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条件下,信息服务的质量逐渐成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分析了网络条件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和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
杨杨[4](2016)在《移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问题探析》文中提出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移动搜索领域的创新与图书馆服务的变化等,这些无疑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加快了服务创新的步伐。高校图书服务与社会网络服务、教育科研服务等的有效融合是服务创新的正确方向,但在具体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移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的服务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陆康[5](2013)在《基于4G网络环境的移动图书馆研究》文中认为移动通信技术即将进入第四代,4G网络将成为图书馆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之一,移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4G网络的条件下,移动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变革。
赵鑫[6](2013)在《网络条件下信息用户和服务需求分析》文中提出在网络条件下,信息资源呈现出:信息资源的形式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不再是之前单一的形式。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进行信息行为的渠道更加宽广,信息服务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企业要本着差异化的服务理念,构建集成化强的信息服务体系。本文重点介绍了网络条件下用户的信息行为和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服务企业建设集成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观点,以期对新环境下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红亮[7](2013)在《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学术着作在研究和学术交流过程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学术着作进行评价的需求。然而相对于学术论文,无论是理论基础、模型搭建还是评价数据采集都处于较初级的阶段。本论文拟从学术着作的基础特性——可信度的评价研究入手,探讨对学术着作进行综合评价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论文首先分析和定义了学术着作及其可信度的基本含义。为简化研究过程、精确研究日标,在对比不同学术出版物之间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得出了学术着作的含义,强调了学术着作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以及作为特殊的信息产品所具有的标准化、市场化特征。在定义学术着作可信度概念时充分考虑了可信度历史由来和发展的现实状况,明确了可信度是既包含本身特质又体现自身与受众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这一定义为后续的研究限定了方向。在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前提下,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描述了有关可信度、图书评价、信息资源评价等方面的进展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两方面的案例和基础理论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一是对图书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从图书馆资源采购和馆藏评价的角度、从出版机构学术选题的角度、从科研评价的角度和国家资助或引导类图书评选活动的角度具体分析影响学术图书可信度及其影响力的因素和指标。二是对信息可信度评价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借鉴了对网络信息资源可信度的评价指标建立和评价方法。在了解和总结上述几类案例的基础上,论文在第3章具体分析了学术着作的参与方(包括着作者、编辑加工者、传播者、评价者和受众等)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术着作的产生、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流程,以初步了解学术着作的可信度所涉及到的因素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初选了建立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指标体系,按照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播和信息应用等几个方面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学术着作可信度的基本评价模型。在综合模型的基础上,论文将学术着作可信度的评价模型具体分为信源可信度、编辑制作可信度、传播可信度和应用可信度四个子模型,并分别建立其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与整理方法。为验证本文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有效性,论文第5章特选择了部分基础医学中超声医学学术着作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对数据采集进行了简化处理,最后的结果基本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论文第6章主要分析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提出在出版前利用模型进行核心作者的评价及科研诚信档案的建立以提高信源和内容可信度、在出版中引入核心出版社的概念并加强对出版社学术编辑能力和传播能力的建设、在出版后增强对学术着作学术影响力的建设。为全面提高学术着作的可信度,论文还提出建立学术着作出版、传播和评价“三位一体”的模型设想,以全面解决学术着作出版难、发行难和评价难的状况。论文最后对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可以包括对学术着作进行综合评价和网络环境下对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王红玲[8](2010)在《网络条件下图书馆延伸服务对策研究——以青岛市党校系统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条件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党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网络条件下,利用馆藏文献和设施技术等条件,探讨延伸服务是当前党校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郑翘楚[9](2009)在《论网络条件下参考咨询工作》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条件下的图书馆,一切工作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就"在网络条件下如何开展、深化参考咨询服务"谈谈想法。
张雪贞[10](2008)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文中指出分析了数字化网络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探讨了数字化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二、网络条件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条件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 ——以易班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价值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基本概念 |
1.3.1 平台和网络平台 |
1.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研究基础 |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技术基础 |
2.1.1 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极大丰富 |
2.1.2 点对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显着增强 |
2.1.3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
2.1.4 云技术:提供海量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支持 |
2.1.5 移动开发:全时全域在线的必然趋势 |
2.1.6 虚拟现实:营造更加真实的网络交往互动 |
2.1.7 人工智能:将人机互动推升到新的水平 |
2.1.8 区块链:平台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应用基础 |
2.2.1 搜索引擎:占领网络交往的总入口 |
2.2.2 即时通讯:用户网络交往的重要内容 |
2.2.3 社交网络:网络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
2.2.4 微媒体:网络交往的新形式新阶段 |
2.2.5 易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新实践 |
2.2.6 其它应用:对网络交往的丰富和完善 |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直接理论基础 |
2.3.1 科学技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切入点 |
2.3.2 网络交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基本内核 |
2.3.3 人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目标指向 |
2.3.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和合力论的观点 |
2.3.5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观点 |
2.3.6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观点 |
2.3.7 思想政治教育场域论的观点 |
2.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
2.4.1 教育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体现教育的本质 |
2.4.2 传播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对传播环境的营造 |
2.4.3 社会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展人的社会化 |
2.4.4 心理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对个体差异的关注 |
2.4.5 管理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的系统性思维 |
2.4.6 政治学:意识形态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生命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内涵 |
3.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内涵解析 |
3.1.1 平台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 |
3.1.2 连通一切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
3.1.3 技术驱动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阶段 |
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特征 |
3.2.1 系统性: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
3.2.2 动态性:用户需求和平台功能相互促进 |
3.2.3 场景化:丰富完善基于平台的网络交往 |
3.2.4 功能化:服务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3.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要素 |
3.3.1 硬件要素:打造稳定可靠高效安全的平台基础 |
3.3.2 技术要素:以先进技术促进平台作用发挥 |
3.3.3 应用要素:体现对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满足 |
3.3.4 人力要素:提供“又红又专”的人力资源保障 |
3.3.5 制度要素: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体制机制 |
3.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分类 |
3.4.1 按平台技术手段分类 |
3.4.2 按平台覆盖范围分类 |
3.4.3 按平台建设主体分类 |
3.4.4 按平台主要功能分类 |
3.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功能 |
3.5.1 教育教学功能 |
3.5.2 管理服务功能 |
3.5.3 认知实践功能 |
3.5.4 娱乐休闲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营 |
4.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思路 |
4.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4.1.2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
4.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目标 |
4.2.1 平台建设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结合 |
4.2.2 平台建设与师生生活娱乐需求结合 |
4.2.3 平台建设与深化高校内部治理结合 |
4.2.4 平台建设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 |
4.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模式 |
4.3.1 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模式 |
4.3.2 独立的互联网化运作模式 |
4.3.3 以高校为主的校本化模式 |
4.3.4 面向用户的共建共享模式 |
4.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营 |
4.4.1 以法规政策为根本的运行保证 |
4.4.2 统分结合的分级组织管理体系 |
4.4.3 以技术优势确保平台有效运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作用与评价机制 |
5.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机制 |
5.1.1 环境熏陶机制 |
5.1.2 群体认同机制 |
5.1.3 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机制 |
5.1.4 实践与自我教育相融合的机制 |
5.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评价的基本原则 |
5.2.1 基本思路 |
5.2.2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
5.2.3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
5.2.4 产品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 |
5.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评价对象 |
5.3.1 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品的评价 |
5.3.2 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行机制的评价 |
5.3.3 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育人效果的评价 |
5.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评价主体 |
5.4.1 政府评价 |
5.4.2 高校评价 |
5.4.3 用户评价 |
5.4.4 第三方机构评价 |
5.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评价方法 |
5.5.1 运行数据评价 |
5.5.2 对比分析评价 |
5.5.3 抽样调查评价 |
5.5.4 跟踪调查评价 |
5.6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评价反馈 |
5.6.1 对平台运行机制的反馈 |
5.6.2 对平台开发建设的反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展与建议 |
6.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高校流行文化相融合 |
6.1.1 高校流行文化及其特点 |
6.1.2 高校流行文化表现形式及影响 |
6.1.3 与高校流行文化的融合 |
6.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高校教育信息化相融合 |
6.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应有之意 |
6.2.2 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融入教育信息化 |
6.2.3 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
6.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新媒体建设相融合 |
6.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传播优势 |
6.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受众优势 |
6.3.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内容优势 |
6.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法制建设相融合 |
6.4.1 依法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 |
6.4.2 依法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治理 |
6.4.3 依法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作用发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易班模式 |
7.1 易班简介 |
7.1.1 基本情况 |
7.1.2 发展历程 |
7.1.3 易班全国推广计划 |
7.2 易班的优势 |
7.2.1 易班的产品优势 |
7.2.2 易班的政策优势 |
7.2.3 易班的平台优势 |
7.3 易班作用发挥 |
7.3.1 服务导向 |
7.3.2 娱乐导向 |
7.3.3 育人导向 |
7.4 易班发展趋势 |
7.4.1 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易班平台战略 |
7.4.2 推动易班教育和网络技术的融合 |
7.4.3 以易班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相关术语界定 |
0.2.1 图书馆转型 |
0.2.2 不确定性和风险 |
0.2.3 风险治理 |
0.3 理论基础 |
0.3.1 组织发展理论 |
0.3.2 社会认同理论 |
0.3.3 图书馆发展理论 |
0.3.4 不确定性理论 |
0.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4.3 研究内容 |
0.5 研究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图书馆转型研究 |
1.1.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
1.1.2 图书馆转型具体策略 |
1.1.3 图书馆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
1.1.4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
1.2 国内图书馆转型研究 |
1.2.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
1.2.2 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 |
1.2.3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
1.3 研究评论 |
2 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 |
2.1 图书馆发展转型动力考察 |
2.1.1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 |
2.1.2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业态 |
2.2 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
2.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
2.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
2.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
2.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
2.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
2.3 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2.3.1 投资与预算 |
2.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
2.3.3 人力资源 |
2.3.4 信息技术 |
2.3.5 其他行业的竞争 |
2.3.6 图书馆内部治理 |
2.4 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 |
2.4.1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
2.4.2 图书馆业务流程转型 |
2.4.3 图书馆组织结构转型 |
3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与来源 |
3.1 风险测度 |
3.1.1 转型效率 |
3.1.2 转型成本 |
3.1.3 转型效益 |
3.1.4 转型文化 |
3.2 风险来源 |
3.2.1 服务模式转型风险 |
3.2.2 业务流程转型风险 |
3.2.3 组织结构转型风险 |
4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筛选 |
4.1 识别原则 |
4.1.1 系统性 |
4.1.2 完整性 |
4.1.3 重要性 |
4.2 风险因素筛选过程 |
4.2.1 国际组织的调查 |
4.2.2 图书馆观察 |
4.2.3 意见征询 |
5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认知调查 |
5.1 总体认知 |
5.1.1 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 |
5.1.2 风险产生后果认知 |
5.1.3 风险因素测评 |
5.2 风险认知差异 |
5.2.1 图书馆性质 |
5.2.2 图书馆职业层级 |
5.2.3 图书馆职业背景 |
5.2.4 图书馆发展水平 |
5.3 多维分析 |
5.3.1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 |
5.3.2 领导风险与管理风险 |
5.3.3 行业内风险与行业外风险 |
6 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 |
6.1 环境风险 |
6.1.1 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 |
6.1.2 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 |
6.2 运营风险 |
6.2.1 业务流程改变 |
6.2.2 领导力挑战 |
6.2.3 人力资源短缺 |
6.3 财务风险 |
6.3.1 投资保障不足 |
6.3.2 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 |
6.3.3 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 |
6.4 法律风险 |
6.4.1 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 |
6.4.2 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 |
6.4.3 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 |
6.5 技术风险 |
6.5.1 技术采纳迟缓 |
6.5.2 技术融合不佳 |
6.6 价值风险 |
6.6.1 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 |
6.6.2 传统服务弱化 |
7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 |
7.1 图书馆转型风险特征 |
7.1.1 普遍性 |
7.1.2 可预知性 |
7.1.3 可变性 |
7.2 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 |
7.2.1 演化路径 |
7.2.2 演化模型 |
7.2.3 转型风险函数 |
8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 |
8.1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原则 |
8.1.1 风险识别前瞻性 |
8.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
8.1.3 风险迁移合法性 |
8.1.4 风险治理社会化 |
8.2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 |
8.2.1 环境洞察把控风险 |
8.2.2 优化治理迁移风险 |
8.2.3 业务创新降低风险 |
8.2.4 制度建设规避风险 |
9 研究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4)移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动网络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影响 |
(一)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危机 |
(二)移动网络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面临的发展机遇 |
二、移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原因 |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创新的加强 |
(二)高等教育发展与泛在学习的出现 |
(三)图书馆的服务变迁与泛在服务模式的出现 |
三、移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方向 |
(一)移动嵌入式服务模式 |
(二)跨界合作服务模式 |
(三)情景敏感信息服务模式 |
四、结束语 |
(5)基于4G网络环境的移动图书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1.1 无线通信网络概述 |
1.2 移动图书馆概述 |
2 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 |
3 4G网络的移动图书馆 |
3.1 移动图书馆的一般功能 |
3.2 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
3.3 4G移动网络条件下移动图书馆的特征 |
3.3.1 馆藏引导功能与OPAC定位功能 |
3.3.2 可视化参考咨询功能 |
3.3.3 移动同步馆藏信息查重 |
4 4G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建议 |
(6)网络条件下信息用户和服务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条件下信息用户的行为分析 |
1.1 用户行为特点 |
1.1.1 用户基数大 |
1.1.2 信息来源广 |
1.2 用户心理特点 |
1.2.1 动机因素 |
1.2.2 信息吸收能力 |
2. 因素分析 |
2.1 用户客观需求 |
2.2 个体因素 |
3. 客户群体分类 |
3.1 科研学者 |
3.2 学术专家 |
4. 网络条件下服务体系的建设工程 |
4.1 信息服务单位的大融合 |
4.2 信息的集成服务 |
4.3 信息的服务体系 |
5. 针对用户信息集成策略 |
总结 |
(7)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辨析 |
1.1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研究背景 |
1.1.1 对信息资源的选择和评价需求日益增强 |
1.1.2 信息资源尤其是学术资源的可信度辨别需求强烈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学术着作的概念 |
1.2.2 学术着作可信度的概念 |
1.3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有关可信度研究的历史进程和研究演变 |
1.4.2 有关可信度研究的相关概念研究 |
1.4.3 有关可信度研究内容 |
1.4.4 有关可信度研究方法 |
1.4.5 可信度研究的重要人物、着作和成果 |
1.4.6 可信度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
1.4.7 对图书评价和学术着作评价的相关研究 |
1.4.8 网络条件下可信度评价及学术信任行为研究 |
1.4.9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相关总结 |
1.5 本论文研究范围 |
1.6 本论文研究方法 |
1.7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可信度评价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网络信息资源可信度评价标准分析 |
2.2 基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学术着作评价标准分析 |
2.2.1 基于图书馆文献采购的评价标准研究 |
2.2.2 基于馆藏资源合理使用和馆藏质量提高的评价标准分析 |
2.3 基于科研评价的影响力计量学标准分析 |
2.3.1 引文分析法的数据来源和评价对象 |
2.3.2 引文分析法的期刊评价标准分析 |
2.3.3 单一指标的科学计量学标准:被引频次标准分析 |
2.3.4 H指数标准分析 |
2.4 基于出版机构选题的学术着作评价标准分析 |
2.4.1 选题策划的基本概念和做法 |
2.4.2 学术着作选题策划的基本要求和特性 |
2.4.3 学术着作选题策划标准和案例分析 |
2.5 基于经济资助或引导类的学术着作评价标准分析 |
2.5.1 学术着作的资助出版和引民类出版标准研究 |
2.5.2 学术类图书出版后评奖 3 学术着作可信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选择 |
3.1 学术着作的参与方、传播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学术着作的参与方分析 |
3.1.2 学术着作的传播过程-学术交流与研究过程 |
3.1.3 学术着作可信度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
3.2 建立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原则 |
3.3 建立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体系的步骤和方法 |
3.3.1 初步分析各备选指标 |
3.3.2 通过德尔菲弦专家调查法获得指标选择和权重分析 |
3.3.3 调查表的设计 |
3.3.4 专家的选择 |
3.3.5 实施程序 |
3.4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指标权爪确定 4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构建 |
4.1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设计 |
4.1.1 信源可信度子模型 |
4.1.2 编辑制作可信度子模型 |
4.1.3 传播可信度子模型 |
4.1.4 应用可信度子模型 |
4.2 数据采集、处理和计算 |
4.2.1 有关各模型中的主观性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
4.2.2 有关各模型中的客观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5 模型验证和实证评价研究 |
5.1 验证方案 |
5.2 验证过程 |
5.3 实证评价案例研究 6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
6.1 出版前应用——核心作者确定、评价和可信度技术手段使用 |
6.1.1 核心作者评价及学术信用档案建设 |
6.1.2 有关对可信度评价中技术手段的使用 |
6.2 出版中应用——核心出版社建设和基于可信度辅助出版系统 |
6.2.1 建设核心出版社以推动学术着作可信度提高 |
6.2.2 具有可信度的辅助出版系统建设 |
6.3 出版后应用——增强学术着作学术的推广和传播能力 |
6.4 以可信度为指导建立学术着作的写作规范和案例 |
6.5 建立学术着作的出版、传播、评价“三位一体”的平台 |
6.5.1 学术着作存在出版难、发行难、评价难“三难”状况 |
6.5.2 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术着作出版平台 7 研究展望和结论 |
7.1 未来研究展望 |
7.1.1 数字出版环境下学术着作的可信度评价研究展望 |
7.1.2 以可信度研究为基础的学术着作综合评价研究 |
7.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和成果 致谢 |
(8)网络条件下图书馆延伸服务对策研究——以青岛市党校系统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与问题 |
二、延伸服务模式创新 |
(一)为用户传授技能的用户教育服务 |
(二)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传递服务 |
(三)为用户提供教研参考的专业导航服务 |
(四)为用户提供体现人文关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
(五)为用户提供实现自我服务的自助服务 |
(六)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参考服务 |
(七)为政府经济发展和社区服务 |
四、网络条件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 ——以易班建设为例[D]. 易宇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6)
-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D]. 陈一. 武汉大学, 2017(06)
- [3]网络条件下高职图书馆信息服务角色转变研究[J]. 刘泽秀. 成才之路, 2016(23)
- [4]移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问题探析[J]. 杨杨. 现代交际, 2016(14)
- [5]基于4G网络环境的移动图书馆研究[J]. 陆康. 新世纪图书馆, 2013(11)
- [6]网络条件下信息用户和服务需求分析[J]. 赵鑫. 商, 2013(08)
- [7]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D]. 胡红亮. 武汉大学, 2013(10)
- [8]网络条件下图书馆延伸服务对策研究——以青岛市党校系统图书馆为例[J]. 王红玲.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 [9]论网络条件下参考咨询工作[J]. 郑翘楚.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5)
- [10]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 张雪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