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公民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康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民劳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好过了。这是仅从体力能得到休息的低层次的小康追求。而在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中提出“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的“货力为己”、“礼义以为纪”、“示民有常”的小康社会形态。这里对小康的追求不再是“民劳亦止”的体力休闲,而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礼义诚信的社会状态。这种社会形态以诚信为基础,以礼义为核心,刑仁并举,追求社会关系的和睦有序。比之“民劳亦止”的要求进了一大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们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不同的思想内涵。

到了20世纪70年代,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赋予了“小康”这一概念新的时代内容。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他第一次用“中国式的现代化”来描述“小康”。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只是一个小康国家”。1987年,邓小平提出跨世纪的“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认为“第二步是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党的十三大确认了这一跨世纪战略构想,十三大报告提出:“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邓小平指出:“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一个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此时此刻,对小康的追求还仅仅停留在扭转贫困生活的经济发展目标上。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目标:就是建设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思想道德更加高尚、科技教育更加发达、文体生活更加丰富、社会生态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这一全新目标囊括了经济、政治、民主法制、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而政治、民主法制、思想道德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把对小康社会的追求提到了新的高度。

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公民道德建设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公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公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帮助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公民,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源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市场经济特有的弱点——趋利性,也会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消极影响;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由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不良网络文化日益严重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必然会对公民道德建设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越是社会变革时期,我们越要警惕各种错误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越要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充分肯定它对人们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还应警惕其消极影响对人们思想的侵蚀。为了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对人们思想影响的复杂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我们还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严重威胁着公民的道德信仰,国内还有各种思潮和歪理邪说不时兴风作浪。这就要求对公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坚定公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和提高公民自觉克服和抵制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要对公民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他们识别和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公民只有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无怨无悔、百折不挠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二是社会上少数人对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优越性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对小康社会的实现缺乏信心,也给公民的思想带来混乱。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性质和优越性的认识过于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现在实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社会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出现下岗和失业,这是改革过程中、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是一些人仍用老眼光来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错误地认为这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搞资本主义。还有一些人只看到改革进程中的某些挫折和失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感到困惑和迷茫。这些错误思想都会对公民道德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教育,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小康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也是一个曲折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要让公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遭到的挫折和失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许多发达国家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人才素质的内涵。他们侧重的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能力。一个有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才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为报效祖国、报效社会努力工作和学习,才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一个知识丰富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对社会来说可能是“危险品”。那种认为在经济发达的小康社会条件下,科学文化素质重要、思想道德素质次要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如果我们忽视公民道德建设,既有悖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有悖于全球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有悖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要求过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理论说教、形式主义和教条式的倾向仍然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行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1.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找准立足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就是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立足点,努力去适应市场经济,服务于市场经济,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意识也同样决定于社会存在。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是这一阶段的社会存在,我们只有建立与这一社会存在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精辟地道出了道德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即道德首先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任何时代的经济,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道德。同时,任何时代的道德,又必然影响产生它的经济。依据道德与经济的关系,我们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时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它是社会主义道德,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它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开展的道德建设,与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道德建设也有所不同;第三,公民道德体系的建立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第四,所建立的道德体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讲究实效性,实效性的关键是针对性,有针对性才有实效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既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了积极影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公民道德建设决不能回避市场经济建设中凸现的利益关系,要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联系社会现实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防止以下三种不良做法:(1)只讲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不能联系现实生活,讲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对个人权利、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更是避而不谈或予以否定。(2)只讲共同的规范、守则,缺少从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实际、个体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和引导。(3)只注重树立正面的典型、解释正确的规范,忽视对社会上反面事例、错误观点的剖析,只教公民“审美”,不让公民“识丑”,难以形成公民的道德判断能力。这三种做法从本质上说都是脱离社会实际,缺乏针对性的理想化、教条式的做法,很难收到实效。因此,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

一是要针对社会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物质利益矛盾凸现,一些人道德缺失,一切向“钱”看,崇尚金钱至上,有的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甚至丧失人格和国格,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尽管这些是社会存在的现实,但它毕竟只是支流。我们应引导公民正视这些问题,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避免重蹈他人覆辙。

二是针对不同角色公民的实际。公民在社会中各自担当着不同角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应针对不同角色公民的实际,建立分层递进的公民道德建设目标。当前,影响公民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德育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层次性不强。缺乏层次的道德目标不能很好地区分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使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过高的道德追求又做不到,导致虚假的德育效果。公民由于面对没有层次性的、过高的目标要求,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即公民在单位里能按要求去做,是“好”公民,出了单位则按自己的需求去做,形成虚伪的“双重人格”。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一定要遵循十六大提出的“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从公民实际出发,将总体目标具体化,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在目标要求上分不同层次,不同角色,把对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同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的道德追求区分开来,把广泛性与个别性区别开来,使公民道德建设目标层次分明,以便有步骤地引导公民从低级向高级、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

3.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中,要让公民清楚地认识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结合这一社会现实,在社会实践中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要发挥市场经济机制对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努力增强公民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转变过去在“大锅饭”、“铁饭碗”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思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校正“富人即坏人”的极左思想影响,“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要引导公民重新认识“剥削”概念,“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就意味着私营业主合法投资办厂、办企业所得利润的非劳动收入是投资风险收益,不能被认为是剥削,而应该得到保护。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正和更新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建立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道德行为在社会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影响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使公民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肥沃土壤,相互间的关心、尊重和爱护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和桥梁。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关心》宣言,明确提出了“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这对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人作为自然界中生物群体中的一员,只有学会关心一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物,人类才会和谐发展,因此,学会关心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人的道德是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出来的。只有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美的还是丑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因此,公民道德必须放到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去考察,脱离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无所谓言行一致,也表现不出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无所谓道德。所以,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应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出发,如怎样处理好与亲人、朋友、他人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好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等,使公民在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在经常不断的利益关系处理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

当前,影响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干群关系紧张。“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完全适应,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公民道德建设。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广大群众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政以德,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关心、尊重和爱护人民群众,时刻不忘施“仁政”,行“德治”,做到办事公正、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觉以德修身,以德齐家,以德行政,以德服众,在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起示范带头作用,以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影响并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标签:;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