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7)06—0028—04
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时,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一、坚持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经济事实对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实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1](P776)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非常坚定地认为,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P80) 深刻地阐明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形态及其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仍然是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离不开经济发展;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离不开经济发展;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离不开经济发展。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会有较多的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及时做出调整与变革,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热、比较定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推动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真理原则之二是运用辩证的方法。唯物史观是一种辩证的社会发展观。唯物史观之所以是辩证的,就在于它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社会与他的生存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观既承认社会客观规律的存在,又强调社会规律的实现与人类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相互依存性。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的整体性与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以辩证的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得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的科学结论。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由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在一起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中,各种因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固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组成社会有机体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和关系是社会的结构。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从对生产关系的全面理解出发,人类社会结构应该是这样一种图景:“由生产力的社会性质——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的技术工艺性质——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非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科学)这两根相互联系着的链条组成的结构。在前一链条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形式和交换形式,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社会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利益结构,人们因在所有制结构及其他结构中的不同地位而形成不同的利益,被区分为不同的阶级。在后一链条中,分工形成不同的产业、工种、职业,形成社会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人们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人们因分工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职业群体。总之,前一链条形成社会的利益性结构,后一链条形成社会的功能性结构,而利益性结构和功能性结构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社会的整体结构。”[3]
科学发展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整体优势,达成整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目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4] 科学发展观要求克服片面的经济发展观,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不能把GDP当成惟一追求的目标,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中心工作。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个方面,促进全面发展。我们谋求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就要调整不合理的结构,努力实现结构的优化,从而产生优化的整体效益,从深层次上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条件问题。因为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与转型是发展的最本质的内容,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的最关键的因素。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是整体的、全面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是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等等。针对我国目前社会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现象,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推动结构调整。
(二)社会的有机性与协调发展。
唯物史观坚持历史认识的辩证法,克服了形而上学那种固执一端的思维方式,从对社会解释的单一、抽象因素的寻找转向从社会多种变量关系方面说明和理解社会。唯物史观从辩证的角度来思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既重视经济的社会决定作用,同时也承认政治、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唯物史观还论证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证了效率和公正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工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社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人们的利益结构、需求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证了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整体的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要求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是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理论,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在科学发展观中,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是社会达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全面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定性。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布局的要求,论述了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坚持“五个统筹”,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好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五大矛盾,纠正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片面性。“五个统筹”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片面性的基本形式就是协调。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强调协调发展来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
(三)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与可持续发展。
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自然环境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因而人的活动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创造人化的自然。通过劳动所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会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不是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的产物,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唯物史观认为,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但是人类往往从自己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力图征服自然,结果破坏了生态平衡,与自然界产生了冲突。对此,恩格斯深刻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P383) 唯物史观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恩格斯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更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改变那些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治理,重眼前的增长、轻长远的发展,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努力建设低投入、少排污、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性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把握唯物史观的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
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价值原则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并不是社会历史研究本身,而是为了使社会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的发展要求。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始终是社会历史认识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人的发展和解放的关怀,促使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人所处于其中的现实的关系,研究社会结构体系的现实存在和发展,并进而对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最终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确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念,即要把对社会历史的客观分析与历史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理论,其研究我国的社会发展问题的出发点与唯物史观是一致的,即通过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以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统一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科学性和价值性内在地统一起来,既解决了如何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问题,又解决了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以其宽阔的理论视野,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升到新的境界。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这里,“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6](P18—19)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唯物史观还阐明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状况制约着人的发展状况。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之中的,离开社会的孤立的和抽象的人是没有的。所以,要实现人的发展,必须推动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人的生活状况的改善,还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依赖于社会结构体系的生长和进步,只有社会发展了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客观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社会发展而侈谈人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人的发展的状况也会反过来制约社会发展的状况,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社会结构体系的承担者,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们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同时还可以借助于自己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社会。所以,人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所建构的社会结构体系的状况,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只有提高人的发展水平,才能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离开人的发展而侈谈社会的发展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表明,两者之间具有目的和手段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是目的,作为社会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是手段。
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要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
[收稿日期]2007—0—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