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共68例,每组34例)。A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治疗,B组——奥美拉唑单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食管pH值(6.31±1.58)、反流次数(12.63±8.34次)、反流时间(1.02±0.53分钟)以及胃黏膜恢复时间(9.54±2.13天)、住院天数(6.14±1.35天)均优于B组数据(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应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安全有效。
【关键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胃食管反流病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52-02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是十二指肠和胃中的内容物(胃蛋白酶和胃酸)向食管反流,将食管腐蚀,损害胃功能[1]。为了分析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相符且临床资料完整,将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疾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排除。属于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A组和B组。
A组(n=34)——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9:15;年龄范围(28~74)岁,平均年龄(51.26±10.34)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病程(1.02±0.34)年。
B组(n=34)——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1:13;年龄范围(27~75)岁,平均年龄(51.42±10.21)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病程(1.19±0.21)年。
A组和B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 方法
A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的治疗方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早晚顿服,一次一粒,一天两次;多潘立酮片餐前十五分钟口服,一次一片,一天三次。
B组单纯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用法同A组。
两组均持续用药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食管pH值,记录反流次数和时间,对比胃黏膜恢复时间和患者的住院天数。
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食管pH值、反流次数、反流时间、胃黏膜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用(x-±s)表示,t检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对比发现,A组和B组患者治疗前食管pH值、反流次数以及时间对比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治疗后,A组上述三项指标及胃黏膜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B组,P值小于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x-±s,n=34)
注:数据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胃内容物、胆汁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损,会降低食管清除能力,造成胃排空发生障碍,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和疼痛、烧心以及反酸等不适症状[2],对日常饮食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将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作为首要治疗目标,同时也会给予患者抑酸药物,降低内容物的侵蚀能力[3]。促胃动力药和抑酸药是临床常用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为消旋体,能够抑制胃酸分泌,进入机体后可在胃黏膜壁细胞上发挥作用,会结合于二硫键[4],对H+-K+-ATP酶的活性进行抑制,降低胃液中的酸含量,减轻胃酸腐蚀胃食管黏膜的程度,缓解疼痛症状和胃烧灼症状。多潘立酮(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够松弛多巴胺介导的平滑肌[5],使胃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提高,提高胃食管蠕动能力,促进胃排空,避免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中。
结果部分显示,A组患者治疗后食管pH值、反流次数和时间均优于B组,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药物联合可显著降低食管酸碱度,改善反流症状。此外,A组患者胃黏膜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较B组更短,P值小于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分析可知,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黄勇,刘丽珍,金忠芹等.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0):1859-1862.
[2]范桂英.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17,30(8):153-154.
[3]刘宏治.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101-102.
[4]杨德胜.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5):1033-1034.
[5]寿华达.达立通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3):308-310.
论文作者:杨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食管论文; 奥美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疗效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