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1](2016)在《基于企业需求的区域创新驱动力研究 ——以资源型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以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及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的引擎。我国目前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自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以来,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位置日益上升。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一再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国各省份也相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要实现创新驱动,必须首先驱动创新。那么,区域创新的驱动力要素有哪些?核心动力是什么?其作用机制如何?为此,需要搭建一个区域创新驱动力的理论框架,以丰富区域创新理论,并对不同层面上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践指导。我国资源型地区创新基础薄弱,甚至可能存在资源依赖挤出科技创新的现象。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及国家和全球科技创新浪潮的推动下,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和实现创新驱动的目标已融为一体,政府的创新意识正逐步增强,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展了一些创新项目,但这种创新行为只是被动的间断性创新,很容易被再次挤出。只有厘清资源依赖挤出科技创新的机制及症结所在,才能找准推动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形成路径。这不仅是对资源型地区创新挤出机制的补充,更是对其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完善,对这些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型经济转型以及二者的融合发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全国乃至国内区域层面上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背景下,以区域创新驱动力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资源型地区为例,基于区域创新体系中核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创新需求的视角探讨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力的形成。首先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揭示以企业创新需求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力要素对区域创新的驱动机制;其次,构建企业创新需求模型,基于大部分资源型地区的现实条件,提出关于两部门(资源和非资源部门)技术属性、区域创新制度以及企业家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假设,分析这些地区企业创新需求的特殊性;再次,从初始假设出发,通过逐步放松假设,演绎资源型地区从创新挤出到创新驱动的整个过程,揭示企业创新需求在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挤出和驱动中的不同作用,试图找到挤出的症结和驱动力的核心。然后,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借助统计分析软件eviews6.0,验证区域创新驱动力要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直接驱动力及其交互作用形成的间接驱动力;对资源型地区企业创新需求不足的“前因”(各种因素对企业创新需求的实际影响)和“后果”(企业创新需求在资源依赖挤出区域科技创新中的传导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以激发企业创新需求为切入点,对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力的形成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基于企业创新需求的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企业创新需求是区域创新的核心动力源。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动力机制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散协调,其创新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系统内部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适应性)。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代表企业创新主动性的企业创新需求、代表企业与区内环境相互作用的创新主体间耦合性关联及代表企业与区外环境相互作用的区域开放性特征三个层面的要素是区域创新驱动力的主要来源,它们直接推动着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其中,企业创新需求不仅对区域创新具有直接的推动力,还分别与其他两方面驱动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成为区域创新的间接驱动力。(2)资源型地区企业创新需求的特殊性:资源型企业和非资源型企业的创新需求都严重不足。企业创新需求由其对技术创新的有用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共同决定;企业对技术创新有用性的感知主要取决于其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的预期,而区域创新氛围则会直接改变技术创新有用性的标准,或通过对企业创新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参照,间接改变企业对技术创新有用性的感知;企业对技术创新可行性的感知主要取决于其创新难度预期,同时还受区域创新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有用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因企业所属行业的性质及企业家精神而异。在企业创新的机会成本、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氛围创新、企业家精神等共性因素及不同行业的个性因素影响下,资源型企业因其对创新有用性的消极感知而缺乏创新动力,非资源型企业则因其对创新可行性的消极判断而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缺乏。总之,资源型地区的企业都缺乏创新需求。(3)企业创新需求在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模式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不同条件下,资源型经济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发展表现为两种趋势:挤出和融合。在从挤出到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创新需求具有不同的作用:企业创新需求在资源依赖挤出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传导作用;企业创新需求从无到有、从外生到半内生再到内生化逐渐成为资源型经济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在两部门技术属性、企业家创新精神、资源收益分配、政府的创新意识及对区域创新的支持方式(包含区域创新制度)等初始假设条件下,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被挤出;随着假设条件的逐步放松,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依次经历企业创新需求外生化条件下的政府主导、企业创新需求半内生化条件下的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以及内生的企业创新需求驱动区域创新的三个阶段。而这些假设条件正是激发企业创新需求,进而形成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力的关键因素。(4)区域创新驱动力要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及资源型地区企业创新需求不足的“前因”与“后果”的实证检验。基于全国省域层面数据的区域创新驱动力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创新需求特别是企业创新的人才需求强度、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度、以及创新主体的引入程度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直接驱动作用;企业创新人才需求强度与创新主体的引入程度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交互作用,企业创新人才需求强度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对区域技术开发绩效具有不显着的正向交互作用,而对于区域技术转化绩效则表现为不显着的负向交互作用。基于我国16个资源型省区2007-2013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型企业利润增长率对资源型地区企业的创新需求具有不显着的负向影响;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是当前资源型地区企业创新需求的主要推动力;区域创新氛围改善对资源型地区企业的创新需求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区域创新人才丰裕度的提高反而降低了资源型地区企业的创新需求。选取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2007-2013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对企业创新需求具有抑制作用,企业对创新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对区域技术开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企业对创新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对区域技术转化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借鉴中介效应分析流程,验证了企业创新需求在资源依赖挤出科技创新中的传导作用。(5)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切入点的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力形成路径:通过降低创新成本、保障创新收益以及创新奖励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绩效的预期;通过健全创新要素市场体系和创新保险制度,降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和难度预期;通过改善创新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培育区域创新级及完善创新规制和激励制度,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通过增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有用性和可行性感知,激发本地区企业的创新需求。在此基础上,加强区域内部创新主体间的耦合性关联,并通过区域开放引入创新人才、资金和技术,或直接引入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其创新溢出效应。最后,这些力量凝聚在一起,汇成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青雪梅[2](2016)在《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契约型战略联盟具有突出的边界灵活、关系松散、运作高效等特点及初始投入和转置成本较低、政府的政策限制不严格等优点,常见于联合研发、联合市场行动、中小企业间,正逐渐成为战略联盟的主导。然而,现有研究发现:对于在不同国籍和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战略联盟而言,联盟不稳定性及高失败率问题广泛存在。契约的不完备性及契约这一控制模式对联盟成员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这使得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问题。本文基于企业的类生物性,将契约型战略联盟视为一个整体,从生态学及系统论视角研究其稳定性:在对企业生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及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模型;在对战略联盟路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界定战略联盟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应用生态学理论诠释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与不稳定、从生态系统论及系统论视角分析契约型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机理及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应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进行仿真;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并据此为我国企业实施契约型战略论联盟提出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基于生态学视角构建了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模型在与自然生物类比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生态特性,构建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在企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可以与其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企业组建契约型战略联盟,契约型战略联盟是企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从系统构成视角阐述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的元素、结构、环境与特征,建立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模型。(2)从生态系统论视角诠释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与不稳定。企业通过组建契约型战略联盟以拓展自身生态位、扩展其最适生存空间。如果通过联盟企业的最适生存空间未得到扩展,则企业对联盟的表现不满意,此时联盟不稳定。若通过联盟企业的最适生存空间得到扩展,联盟伙伴一方面对这部分扩展的虚拟生态位进行争夺,另一方面又对自身非合作维度上生态位进行保护,这种攻防之间的权衡导致了联盟不稳定。(3)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契约型战略联盟绩效、绩效与联盟目标之间的差距与联盟主体对联盟的控制合力一起构成了一个负反馈因果回路,联盟绩效决定了联盟稳定性。以联盟主体固有增长率、增长阻滞率代表联盟主体特征,以竞合代表联盟结构。固有增长率、阻滞率、竞合与联盟绩效、绩效与目标差距及控制合力构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反馈回路。主体与结构通过这个反馈回路相互作用,影响联盟绩效,并最终影响联盟稳定性。借鉴生物种间Lotka-Volterra模型,建立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具体分析联盟主体与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
王文军[3](2014)在《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3年,在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尽管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距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一些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主要还依赖进口,大批科研成果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创新驱动型企业太少,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面对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曾以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没有足够人才、缺少现代设备和先进计算能力为由进行解释。但是,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2012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已达到5600.1亿元,是1988年的46.24倍;自1999年以来,中国理工科的本科和研究生人数大幅增加,2012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24.68万人年,是1992年的4.8倍。设备也充裕,如今中国拥有一些最现代化的实验室,配备了最先进设备。资金、人才、科研设备等条件我们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面对巨额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究竟是什么?本文提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一些现存的微观制度缺陷。这些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1.科研契约缺少产业化导向和技术入股的制度安排;2.技术资产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界定产权,对发明者缺少激励;3.缺少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产生和成长的政策环境,创新源的产生和成长比较艰难;4.缺少有效的退出通道,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的作用难以发挥。以上制度缺陷的共同点就是缺少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制度安排。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源已超过资本成为最重要、最稀缺的经济资源,在促进创新源产生和成长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这些经验主要包括:1.科研契约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导向,进行了技术入股的制度安排;2.确定了“谁发明,谁拥有”的技术资产产权界定原则;3.建立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产生和成长的政策环境;4.建立了成熟、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体系。这些经验的共同点是对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制度安排。由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不同制度安排,技术创新团队可能充满技术创新的激情和动力,也可能偷懒和搭便车。本文从契约、产权、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对技术创新制度中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技术资产价值变化模型,研究了研发契约关键条款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得出了技术创新团队期望收益的期权模型;利用淘金模型,分析了技术资产的租值消散问题,研究了技术资产的产权界定、保护、流转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运用治理模式权衡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组织问题,提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观点提供了新依据。还分析了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的构成,研究了风险投资中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及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风险投资是与知识经济发展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本文对国内科研院所的科研契约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美国硅谷、128公路两个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些研究验证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具有激励效用的观点。基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技术创新制度方面的缺陷,研究了发达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经验。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以实现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为导向,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调整我国的微观经济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在科研契约、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指出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对剩余索取权、企业技术创新制度、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等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本章从契约、产权、企业组织视角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的关键因素——剩余索取权问题,并从风险投资、技术资产方面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问题。在这些基础上,本章提出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通过分析创造技术资产的各种要素的特点和作用,研究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归属问题,同时对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中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为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理论探索。本章首先分析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对创新源产生和成长的影响。本文利用技术资产价值变化模型,研究了研发契约关键条款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得出了技术创新团队期望收益的期权模型;本文利用淘金模型,分析了技术资产的租值消散问题,研究了技术资产的产权界定、保护、流转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本文还运用治理模式权衡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组织问题,提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观点提供了新依据。本文还分析了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的构成,研究了风险投资中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及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风险投资是与知识经济发展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第四章为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实证研究。本章通过对我国六家科研院所科研契约关键条款对实施效果的影响、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发展成效对比等两个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有效性。第五章为基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缺陷分析。本章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我国企业使命的高度,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差距,提出“微观制度缺陷是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的观点,并从风险投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研契约、创新源成长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方面分析了主要的制度缺陷。第六章为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在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方面的启示。本章简单回顾了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历程,提出了创新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稀缺资源的观点,分析了创新源替代资本成为最重要资源后,发达国家企业组织由大型股份公司到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适应性变化。同时还研究了发达国家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在风险投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研契约等方面的经验。第七章为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对制约技术创新的主要微观制度缺陷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以实现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为导向,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调整我国的微观经济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最后,本章在科研契约、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在技术资产创造和应用过程中,各要素提供者都存在有限理性问题,无法掌握技术资产相关的全部信息,也无法准确预计技术资产的未来价值。同时,各要素提供者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信息非对称问题,技术创新团队既具有信息优势同时也拥有多重选择机会,如果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提出并研究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有效地激励技术创新要素的提供者——技术创新团队。(二)通过期权模型分析,在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团队与研发出资人拥有同向变化的期望收益期权模型,具有共同的利益导向,所创造的技术资产会更有商业价值。(三)在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方面,“谁发明,谁拥有”的技术资产产权界定原则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资助科研项目所创造技术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大学、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建立完善、高效的技术资产产权保护体系,能够避免技术资产的租值消散,保障技术创新团队的利益,保护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由政府、中介组织、市场共同组成促进技术资产产权流转的制度体系,为最终实现技术资产的价值创造条件,能够持续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动力。(四)本文提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即在技术创新型企业中,多个技术创新团队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会造成负激励。科技型小微企业能够有效避免剩余索取权悖论的发生,是最有利于创新源产生和成长的企业组织形式。(五)在工业化时期,股份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了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问题,能够汇聚起大量社会资本进行工业生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批科技型小微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力,风险投资制度成为了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六)风险投资制度是迄今为止最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系统制度安排。具备了有效的退出机制、激励机制、组织形式、风险分担机制、技术资产保护制度、政府扶持政策等制度,就能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七)我们发现了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科研契约关键条款:1.“实现产业化”作为科研契约验收方式更有利于明确产业化导向,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性;2.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报酬模式较固定收益报酬模式更有利于调动技术创新团队的积极性,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团队向提高技术资产商业应用价值的方向努力;3.当技术创新团队以技术资产入股时,技术创新团队在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同时,还分享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活动,提高所创造技术资产的商业应用价值。(八)本文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超过资本成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创新团队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变得非常必要。中小企业、网络结构、扁平化管理等能够让更多技术创新团队拥有剩余索取权的组织形式,明显有利于创新源的产生、培育和成长,最终能够形成更多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九)本文认为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技术创新制度存在微观缺陷,特别是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等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缺陷:风险投资制度未能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不能阻止租值消散;科研契约缺少产业化导向和激励机制;企业组织结构不利于创新源的产生和成长。(十)本文认为创新源就是指能够发明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并将其形成技术资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的个人、研发团队或企业,创新源的核心能力是发明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超过资本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源也就成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十一)本文提出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为:以实现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为导向,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调整我国的微观经济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罗小芳[4](2013)在《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原始创新是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环节,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保障。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参与国家化竞争,是我国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国家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还很难满足原始创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通过产学研合作来获取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开展原始创新的有效形式。创新机制研究的是创新系统各个主体、要素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是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原始创新机制的研究,并发表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有研究仅仅涉及原始创新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性的机制,对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系统、完整研究还比较少。本论文从创新过程的视角展开对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将其分为输入机制、处理机制、输出和反馈机制及系统升级机制四大子机制,并深入分析各个子机制的关键要素,提出了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实现的相关措施。首先,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在对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理论,构建了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过程模型,根据过程安排机制,构架了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机制模型,提出了全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选择。输入机制即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选择,具体体现为合作伙伴选择及合作模式选择两个关键要素及其相互联系。一方面,运用结构方程全模型以及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原始创新中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运用单总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对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和技术并购模式两种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问题。其次,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运行。处理机制即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运行,包含知识生产、风险管理、收益分配三个关键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第一,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中的知识生产机制;第二,基于可靠指标矢量及概率网格估算法改进FMEA方法,提出了一种风险评估方法;第三,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hapley值法收益分配方案。再次,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绩效评价。输出和反馈机制是通过原始创新绩效的评价来实现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是关键。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层析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再次,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演化。系统升级即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演化,具有自组织演化规律特征,序参量主宰着系统的演化。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的演化机制。进一步,运用哈肯模型序参量的识别方法,对系统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实现。在对系统机制中的各个子机制及其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输入机制、处理机制、输出和反馈机制以及系统升级机制四大子机制入手,分别提出了企业原始创新中学研合作伙伴选择、合作模式选择、知识生产、风险管理、收益分配、绩效评价和系统演化实现的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及其机制的基本概念,构建了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过程模型,根据过程安排机制,构建了创新机制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各个子机制中的关键要素,提出了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实现的措施,为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保障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的顺利开展,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杨楠[5](2013)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国参与国际化分工的程度不断提升及国内中小企业的迅速成长,我国市场已经不能够满足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拓展和前进,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不能局限在国内市场,走出国门进行全球化发展、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成为了近几年国内的研究焦点,发展策略的选择也是现今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它直接影响到企业优势的发挥,和整个国际生产布局和发展。本文正是透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7年的国际化发展程案例揭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道路。本文把影响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的因素作为切入点,以对华在为国际化进程作出巨大贡献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策略的研究分析为重点。文章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列为典型,通过研究其自1996年开始国际化发展至今17年的发展策略,分析其国际化策略中的亮点和不足,以及每个策略所带来的影响。华为典型的路径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分销协议及战略联盟等形式,以技术为导向,从模仿起家到国际三大电信系统供应商,利用类似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最后夺取国际市场的策略逐步推进的。华为的国际化过程是从易到难的,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是由近到远,从香港开始到第三世界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最后进入发达国家的主流市场;在市场进入模式上也是由浅入深,走了一条从出口模式到契约模式最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渐进式发展之路。本文旨在系统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及其绩效结果。目的在于揭示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策略的实质,总结其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深远的借鉴意义,并以此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黄炎秋[6](2012)在《湖南省建工集团合作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建筑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着,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日趋加剧。我国加入WTO使得国外建筑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市场,民营建筑施工企业的兴起和建筑市场制度日臻完善,给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巨大冲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建筑企业需认清发展环境变化,根据自身能力与需要,整合内外部资源以适应竞争和未来环境变化。湖南建工集团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大背景下,亟需选择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合作,以在国内国际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结合合作战略的相关理论以及建筑企业合作战略的研究现状,围绕湖南建工集团与中国通用技术总公司的合作战略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湖南建工集团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必要性;其次结合战略合作伙伴选择标准、原则及湖南建工集团选择合作伙伴的要求,通过可行性分析明确了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战略合作关系,并阐述了双方合作战略目标与合作模式;最后分析了湖南建工集团合作战略的风险与规避策略,并提出合作战略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湖南建工集团与中国通用技术总公司合作战略与实践的研究,为湖南建工集团在与中国通用技术总公司采取合适的合作模式与实施合作战略过程中的风险规避以及保障措施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也为国内一些建筑企业在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曾晓丽[7](2011)在《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正文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预期创新点。第二章加拿大概述纵观加拿大的整个历史进程,可看作是欧洲经济和政治在北美洲的延伸。尽管加拿大作为主权国家存在多年,但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等体制仍显示出古老的殖民关系的残余。加拿大文化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同化、熔炉和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指在同一地域内多种文化现象和睦共处,形成相互依存、互相包容的局面。加拿大和美国是紧邻,两国在军事上实行共同防务,是世界上唯一的边界不设防的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加美两国属不对称依存关系。但是在文化主权问题上,加美两国一直有争执,“文化例外”就是加拿大对美国文化渗透的抵制方式之一。加拿大的科学研究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联邦政府、大学和企业。建立和完善加拿大的创新体系是联邦科技发展战略最显着的特点。强化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科研合作和商业合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是政府创新体系建设的措施之一。第三章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演化及特点ICT创新网络是由各创新主体组成,以网络组织形式运行,共同从事研究、开发、产业化等活动,这种结合兼有集群与网络组织的优点。加拿大的ICT产业在不同地区其发展并不同步,组建集群的起因不同,各个节点在ICT创新网络中的各个成熟阶段扮演者不尽相同的角色,网络具有不同程度的融合性和凝聚力。但总体来说趋势大致相同,均经历了类似的结网过程。网络的演化可归纳为萌芽、发展、组建与成熟更新等四个阶段。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共性表现在各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较为频密,创新的功能性较强: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强柔韧性,表现出较灵活的合作关系。但区域性合作的网络关系其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企业的创新形态各异,各个节点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加拿大ICT创新网络表现出开放性、动态性、根植性、互动性以及资源互补性等特点。第四章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分布加拿大ICT创新网络集中分布于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空间分布的集聚现象十分明显。从区域经济发展趋向来看,多伦多大区文化圈、渥太华科技圈、蒙特利尔经济圈、滑铁卢技术三角等地是加拿大经济较发达、实力较雄厚、相关法规政策较完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核心区,也是各ICT集群盘踞的要点地区。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属于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高密度区。新不伦瑞克省,美国、欧洲等地处于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中密度区。新斯科舍的布雷顿角、西部草原省、西北各区和广大的北极地区,由于人烟稀少,ICT创新网络相对比较稀疏,属于低密度区。第五章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价值链ICT企业价值链可分为六个主要阶段:研究、开发、采购、制造、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每个阶段包含着一系列专业化的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其中每个价值链的参与者可能占据着整条价值链,也可能仅专注于价值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阶段的功能活动。加拿大ICT行业价值链上的各企业活动显示出与其区位优势的最佳结合。通过这种最佳组合,并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布局,进一步构建独特优势,最终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加拿大ICT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并行的案例。第六章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知识流将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知识分为5种类型:显性知识、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隐性知识、移民携带的知识、蕴含在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以及蕴含在商品中的知识。缠绕在政府、大学和产业研究三角的活动构成加拿大ICT创新网络中重要的知识流。政府实验室在挖掘早期ICT人才基地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大学通过在区域内扮演多种角色而对ICT创新网络产生影响:R&D转移、技工供应、国际威望和非正式的“知识网络”。龙头ICT企业大量投资在他们自己的内部研发上。知识分享通过合作伙伴和经常发生的与其他区域内企业的非正式互动来进行。通过巴兹-管道模型阐述了加拿大ICT创新网络内外知识通道区域巴兹和全球管道对知识流动的影响作用。第七章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实例分析二战以来,加拿大高等教育实现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旨在通过向大多数人提供中等后教育的机会,尤其希望扩大下层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促进社会公平。此外,冷战、太空竞赛、医学和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对人才和技术知识的新需求。滑铁卢大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滑铁卢大学扮演了滑铁卢创新网络的集群单元、R&D和技术转移工具、高技术人才的供应者等多重角色,其CO-OP项目的实施,更加强了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不断的反馈信息使教学永远跟得上技术的要求,通过产业支持项目获得技术来增强课堂知识,同时亦改变了产业的科技疆域。北电网络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ICT公司,作为全球ICT行业的领头羊,北电曾经是业内最大的创新者之一。恶劣的外界环境使得北电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受到重创。除了官方救市不力外,本土风险资本也存在短缺。ICT创新不仅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还有具体的应用问题。当一些研发装备强的公司完成了从实验室创新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而北电仍然将注意力放在技术而不是市场需求上。北电的倒塌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全球经济大滑坡将北电推向困境,管理阶层的决策失误使之坐失市场先机,过于强势的企业文化则成为北电发展的障碍,财务监管不力、对白领犯罪打击力度不够等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北电倒塌成为必然趋势。第八章加拿大ICT创新网络对中国发展的政策启示从加拿大的ICT产业发展轨迹以及正在发挥的作用,通过提炼我们可以作为借鉴。区域性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平台,而发展区域性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性资源,则是加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创新网络的均衡发展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认为我国西藏的纠纷、骚乱很大程度是因为区域性发展的不均衡性、信息流通不畅所造成。我国现阶段人文因素越来越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市场机制的引入产生了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引入CO-OP教育项目,适当的工作报酬能解决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问题。其次,开展CO-OP教育项目,学生随时将工作学期的问题反馈给学校,对教育计划可作适当调整,可解决学非所用的供需矛盾。此外,面对跨越式的发展速度和招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不少高校教室、图书馆面临人满为患的境地。引进滑铁卢式的CO-OP教学模式,在学生外出工作期间,教室、图书馆、宿舍空出来,可以供参与CO-OP项目的学术学期的在校学生使用,这样轮换起来,资源可得到合理的利用。理想的创新环境离不开政府支持下的创新网络的存在。只有将所有活动纳入创新网络之内,才能使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中介机构的缺失是影响我国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构建良好的社会资本为创新环境夯实基础是建立创新网络的重要途径之一。
吕寒[8](2011)在《浅议跨国公司R&D投资国际化与陕西省产业承接力》文中研究说明影响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R&D分支机构的因素多种多样。东道国拥有充足的产业承接力,即拥有有利于提高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竞争力的稀缺资源,将越来越成为吸引跨国公司R&D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为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海外R&D直接投资,陕西省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本省产业承接力,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创造条件。具体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技术比较强的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国际化的科研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等。
吴兰[9](2007)在《跨国公司研发产学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变得日益复杂。面对激烈变动的外部环境,面对研发活动需要不断缩短开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和分散研发分险的要求,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呈现国际化趋势,建立研发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组建研发战略联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联盟过程充满了变数,联盟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联盟伙伴选择不当成为联盟失败的重要原因。我国加入WTO后在这股研发国际化浪潮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众多世界着名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研发机构的数量呈逐年增加之势。在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三种形式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在我国高校内成立的联合研发机构。我国拥有上千所高校,跨国公司据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研发联盟伙伴成为研究这一现象的首要问题,也是论文关注的焦点。论文首先介绍战略联盟、战略协同等理论,以此为基础,接着介绍战略联盟伙伴选择“3C”原则,并构建跨国公司与高校的“3C”,并结合具体实例找出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对提炼的因素进行取样调查和数据分析,试图说明各因素对选择高校的影响程度,通过因子分析,归纳跨国公司从哪几个方面选择高校;最后分别对我国政府和高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跨国公司研发产学战略联盟的理论体系,为跨国公司实施研发产学战略联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刘益[10](2007)在《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不断的日新月异,任何一个跨国公司都希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研发能力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因而公司研发能力的提高成为了跨国公司战略的重点。然而由于研发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性,跨国公司选择战略联盟这种形式。战略联盟由于组织的松散性和合作的广泛性,成为了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的最主要的形式。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竞争实力有所增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竞争力和技术上有很大的差距,这使得我国企业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因此,我国的企业要转换思路,正确的利用R&D战略联盟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界定、特点和分类,并分析了R&D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进而分析建立R&D战略联盟的内因和外因。然后借由对东芝公司和通用汽车的战略联盟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得出一些经验和启示。在最后一章里论述了我国企业建立R&D战略联盟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指出R&D战略联盟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又对我国企业R&D战略联盟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一方面我国政府应从宏观上推动企业建立R&D战略联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我国的企业也要调整自身的策略,积极建立R&D战略联盟,通过联盟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二、小议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企业需求的区域创新驱动力研究 ——以资源型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 |
1.2.2 区域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 |
1.2.3 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挤出与融合 |
1.2.4 企业创新及其在区域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5 文献的评价与启示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基于企业需求的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及作用机制 |
2.1 企业创新需求与创新驱动力的内涵 |
2.1.1 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 |
2.1.2 创新驱动与创新驱动力 |
2.1.3 企业创新需求 |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及其演化的动力机制 |
2.2.1 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
2.2.3 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来源及机制 |
2.3 区域创新驱动力要素及模型 |
2.3.1 区域创新驱动力要素 |
2.3.2 区域创新基础性要素 |
2.3.3 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 |
2.4 基于企业创新需求的区域创新驱动机制 |
2.4.1 企业创新需求的直接驱动力 |
2.4.2 创新主体间耦合性关联的直接驱动力 |
2.4.3 区域创新系统开放的直接驱动力 |
2.4.4 企业创新需求与创新主体间耦合性关联的合力 |
2.4.5 企业创新需求与区域创新系统开放的合力 |
2.5 小结 |
第3章 资源型地区的企业创新需求 |
3.1 资源、资源型地区和资源型企业 |
3.1.1 资源 |
3.1.2 资源型地区 |
3.1.3 资源型企业 |
3.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企业创新需求模型 |
3.2.1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 |
3.2.2 企业创新需求模型 |
3.2.3 企业技术创新经济绩效的判定方法 |
3.3 资源型企业的创新需求 |
3.3.1 基本假设 |
3.3.2 资源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有用性感知 |
3.3.3 资源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可行性感知 |
3.4 非资源型企业的创新需求 |
3.4.1 非资源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有用性感知 |
3.4.2 非资源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可行性感知 |
3.5 小结 |
第4章 企业创新需求与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 |
4.1 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
4.1.1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
4.1.2 资源型经济与区域创新互动发展的趋势 |
4.2 企业创新需求与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挤出 |
4.2.1 资源型地区创新挤出阶段的特点 |
4.2.2 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挤出机制 |
4.2.3 企业创新需求在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挤出中的作用 |
4.3 企业创新需求与科技创新和资源型经济的融合 |
4.3.1 企业创新需求外生化:政府主导区域创新 |
4.3.2 企业创新需求半内生化: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区域创新 |
4.3.3 企业创新需求内生化: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
4.4 小结 |
第5章 区域创新驱动力要素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5.1.3 变量的数据特征及平稳性检验 |
5.2 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检验与设定 |
5.3 估计结果及解释 |
5.3.1 模型估计结果 |
5.3.2 检验结果解释 |
5.4 小结 |
第6章 我国资源型地区企业创新需求的实证分析 |
6.1 资源型地区的选取范围 |
6.1.1 资源型地区的界定方法 |
6.1.2 资源型地区的判定与分类 |
6.2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变量选择 |
6.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平稳性检验 |
6.3 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模型的检验与设定 |
6.4 估计结果及解释 |
6.4.1 模型估计结果 |
6.4.2 检验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企业创新需求与资源型地区创新挤出的实证分析 |
7.1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7.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平稳性检验 |
7.2 模型的设定及检验 |
7.2.1 模型建立 |
7.2.2 模型的检验与设定 |
7.3 模型估计结果及解释 |
7.3.1 两两关系的检验 |
7.3.2 企业创新需求传导效应的检验 |
7.4 小结 |
第8章 促进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力形成的政策建议 |
8.1 资源型地区创新阶段的总体判定 |
8.1.1 政府的创新意识逐渐增强 |
8.1.2 政府对区域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
8.1.3 资源型产业的技术密集度正在提高 |
8.2 激发资源型地区企业创新的内生需求 |
8.2.1 增强企业对技术创新有用性的感知 |
8.2.2 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
8.2.3 强化企业对技术创新可行性的感知 |
8.2.4 改善区域创新环境 |
8.3 加强区域创新主体间的耦合性关联 |
8.3.1 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体系 |
8.3.2 完善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
8.4 发挥区域开放的创新溢出效应 |
8.4.1 增强对区外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
8.4.2 鼓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
8.4.3 促进区内创新主体与引入主体间的关联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理论贡献 |
9.3 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2013年全国各省区采掘业及资源型产业产值区位商 |
附录2 2013年全国各省区采掘业及资源型产业就业区位商 |
附录3 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2013)年 |
附录4 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契约型战略联盟的蓬勃兴起 |
1.1.2 契约型战略联盟不稳定问题严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 |
2.1 契约型战略联盟 |
2.1.1 契约型战略联盟定义及形式 |
2.1.2 契约型战略联盟特征 |
2.1.3 契约型战略联盟与股权联盟差别 |
2.2 稳定性内涵 |
2.2.1 物理学中的稳定性定义 |
2.2.2 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 |
2.2.3 系统学中的稳定性定义 |
2.2.4 物理稳定性、生态稳定性与系统稳定性 |
2.3 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现状 |
2.3.1 战略联盟稳定性定义 |
2.3.2 联盟稳定性研究历程 |
2.3.3 联盟不稳定的理论解释 |
2.3.4 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 |
2.3.5 联盟稳定性的跨学科研究综述 |
2.4 契约型战略联盟研究现状 |
2.4.1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现状 |
2.4.2 契约型战略联盟其他研究现状 |
2.5 简评 |
3 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构建 |
3.1 企业生态特性分析 |
3.1.1 企业的生命特征分析 |
3.1.2 企业成长的生态特性分析 |
3.1.3 企业与环境的生态特性分析:企业生态位 |
3.1.4 企业间关系的生态特性分析 |
3.1.5 企业进化的生态特性分析 |
3.2 企业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
3.2.1 自然生态系统 |
3.2.2 企业生态系统模型 |
3.3 契约型战略联盟系统的构成分析 |
3.3.1 契约型战略联盟系统元素分析:联盟主体 |
3.3.2 契约型战略联盟系统结构分析 |
3.3.3 契约型战略联盟系统环境分析 |
3.4 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模型 |
3.5 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与不稳定的诠释:生态系统视角 |
4.1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 |
4.1.1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表现 |
4.1.2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特性 |
4.1.3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相关概念界定 |
4.2 契约型战略联盟动因的生态学解释 |
4.2.1 企业生态位 |
4.2.2 契约型战略联盟的生态学解释:扩展生态位 |
4.3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与不稳定的生态学解释 |
4.3.1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的生态系统解释 |
4.3.2 契约型战略联盟不稳定的生态学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5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 |
5.1 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因果分析 |
5.1.1 契约型战略联盟运行反馈回路 |
5.1.2 契约型战略联盟绩效与联盟稳定 |
5.2 联盟稳定是联盟主体与联盟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
5.2.1 联盟主体特征影响联盟绩效的因果分析 |
5.2.2 联盟系统结构与联盟稳定 |
5.2.3 联盟主体、联盟结构与联盟稳定 |
5.3 联盟环境与联盟稳定 |
5.4 联盟稳定机理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CSA生态系统主体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 |
6.1 Lotka- volterra模型构建 |
6.1.1 变量选择与界定 |
6.1.2 模型假设 |
6.1.3 Lotka -volterra模型 |
6.2 模型分析 |
6.2.1 模型不动点型定态及定态稳定性 |
6.2.2 模型极限环型定态存在性证明 |
6.2.3 平衡点稳定性与契约型战略联盟稳定性 |
6.3 联盟系统主体与联盟稳定性 |
6.3.1 联盟主体特征与联盟伙伴生命周期 |
6.3.2 联盟伙伴生命周期与契约型联盟稳定 |
6.3.3 结果分析 |
6.4 CSA主体生命周期与联盟稳定性仿真 |
6.4.1 单一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仿真 |
6.4.2 联盟伙伴生命周期与联盟稳定性仿真 |
6.5 本章小结 |
7 CSA生态系统结构对其稳定性影响: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 |
7.1 模型建立 |
7.2 模型分析 |
7.2.1 模型平衡点 |
7.2.2 平衡点稳定与联盟稳定 |
7.3 联盟系统结构与联盟演化 |
-1、ε_2 > -1且1ε_2 e <1)'>7.3.4 有效竞合(ε_1 > -1、ε_2 > -1且1ε_2 e <1) |
-1、ε_2 > -1且1ε_2 e >1)'>7.3.5 过度合作(ε_1 > -1、ε_2 > -1且1ε_2 e >1) |
7.4 基于联盟系统结构的契约型联盟稳定边界 |
7.5 原始生态关系与联盟稳定 |
7.5.1 原始协作关系——供应链联盟 |
7.5.2 原始竞争关系——竞争性战略联盟 |
7.5.3 原始捕食关系 |
7.5.4 原始中性关系——非竞争战略联盟 |
7.6 模型进一步讨论 |
7.6.1 联盟系统均衡与联盟稳定性 |
7.6.2 联盟环境影响 |
7.6.3 联盟竞合 |
7.7 联盟结构与联盟稳定性仿真 |
7.7.1 仿真模型 |
7.7.2 联盟结构与联盟稳定性仿真结果及分析 |
7.7.3 联盟结构与联盟稳定性仿真小结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我国企业实施契约型战略联盟的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命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命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剩余索取权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探讨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契约、产权、企业理论 |
一、契约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企业理论 |
第二节 风险投资理论 |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类型、特征 |
二、风险投资运行体系的构成 |
第三节 技术资产理论 |
一、技术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
二、技术资产的内容 |
三、技术资产的相关概念 |
第四节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 |
一、研究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的意义 |
二、创造技术资产的五要素模型 |
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在要素提供者之间的分配 |
四、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 |
五、技术资产的剩余控制权 |
第五节 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
一、企业剩余索取权在各要素提供者之间的分配 |
二、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
三、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
第三章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与创新源开发 |
一、创新源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活力来源 |
二、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对创新源的影响 |
第二节 契约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探索 |
一、科研契约的条款设计 |
二、科研契约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 |
三、科研契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产权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探索 |
一、技术资产租值消散的特点 |
二、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 |
三、技术资产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四节 企业组织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探索 |
一、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
二、技术创新组织的治理模式和边界 |
三、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 |
第五节 风险投资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 |
一、风险投资是与知识经济发展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
二、基于剩余索取权的风险投资制度分析 |
三、风险投资公司、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析 |
第四章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科研契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调查的开展情况 |
二、调查中基本情况分析 |
三、科研契约中验收方式与实施效果之间的相关度分析 |
四、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安排对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 |
五、科研契约实证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的实证对比分析 |
一、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对比分析的意义 |
二、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发展历史 |
三、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的差异对比 |
四、硅谷与128公路现象的制度成因和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基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缺陷分析 |
第一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企业的使命 |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使命 |
第二节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差距 |
一、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
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 |
第三节 基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缺陷分析 |
一、微观制度缺陷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
二、风险投资制度未能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源 |
三、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不能阻止租值消散 |
四、科研契约缺少产业化导向和激励机制 |
五、政策环境不利于创新源的产生和成长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的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制度特征 |
一、知识经济发展回顾 |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制度特征 |
第二节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
一、创新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
二、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适应性变化 |
第三节 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
一、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
二、日本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
三、欧洲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
四、美国、日本、欧洲风险投资制度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发达国家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 |
一、美国、日本、欧盟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 |
二、发达国家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的启示 |
第五节 发达国家科研契约制度的启示 |
一、美国的科研契约制度 |
二、美国科研契约制度的启示 |
第七章 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 |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中的主要缺陷 |
二、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改善科研契约制度 |
一、改善科研契约制度的措施 |
二、提高政府出资科研项目产业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完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 |
一、完善技术资产产权界定制度的建议 |
二、完善技术资产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
三、完善技术资产产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
第四节 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生和成长 |
一、改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必要性 |
二、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五节 支持和鼓励风险投资发展 |
一、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
二、扶持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后记 |
(4)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 |
2.1 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内涵分析 |
2.1.1 企业原始创新的内涵 |
2.1.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内涵 |
2.1.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内涵 |
2.2 基于系统理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构建 |
2.2.1 系统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2.2.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的构建 |
2.2.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的特征分析 |
2.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机制模型 |
2.3.1 机制构建 |
2.3.2 机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选择 |
3.1 企业原始创新中学研合作伙伴的选择分析 |
3.1.1 合作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 |
3.1.2 合作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3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
3.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模式的选择分析 |
3.2.1 企业创新模式及其选择研究概述 |
3.2.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模式分析 |
3.2.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
3.2.4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运行 |
4.1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知识生产 |
4.1.1 知识生产的研究概述 |
4.1.2 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
4.1.3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4.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风险评估 |
4.2.1 FMEA 方法研究概述 |
4.2.2 传统风险管理的 FMEA 法 |
4.3.3 改进的 FMEA 法 |
4.2.4 风险评估实例分析 |
4.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收益分配方案 |
4.3.1 合作创新收益分配研究概述 |
4.3.2 Shapley 值法收益分配方案 |
4.3.3 应用举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绩效评价 |
5.1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
5.1.2 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及方法分析 |
5.1.3 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模型 |
5.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基于 AHP 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演化 |
6.1 企业创新演化的研究概述 |
6.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演化的自组织分析 |
6.2.1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结构 |
6.2.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条件 |
6.2.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路径 |
6.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演化的实证分析 |
6.3.1 应用哈肯模型建立系统演化方程 |
6.3.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3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的实现 |
7.1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实现的分析框架 |
7.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选择的实现 |
7.2.1 企业原始创新中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的实现 |
7.2.2 企业原始创新中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实现 |
7.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运行的实现 |
7.3.1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中知识生产的实现 |
7.3.2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中风险管理的实现 |
7.3.3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中收益分配的实现 |
7.4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的实现 |
7.4.1 完善企业产学研合作绩效反馈的实施过程 |
7.4.2 完善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中绩效反馈的实现机制 |
7.5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演化的实现 |
7.5.1 强化企业原始创新的动力 |
7.5.2 加强企业原始创新人力资源激励 |
7.5.3 加快培育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合作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主要内容与框架 |
0.3 论文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
第1章 影响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的因素 |
1.1 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的影响因素 |
1.1.1 国家层次 |
1.1.2 企业自身层次 |
1.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1.2.1 国家层次 |
1.2.2 行业层次 |
1.2.3 公司层次 |
第2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及历程 |
2.1 中国国内通信制造业发展概况 |
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
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概况 |
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历程 |
第3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的实施 |
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动因 |
3.1.1 国际化需要 |
3.1.2 国际化机遇 |
3.1.3 国际化能力 |
3.1.4 企业家精神及企业文化 |
3.2 进入国家的选择 |
3.2.1 进入香港 |
3.2.2 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
3.2.3 全面拓展其他地区 |
3.2.4 开拓发达国家市场 |
3.3 进入模式的选择 |
3.3.1 对外出口 |
3.3.2 建立战略联盟 |
3.3.3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
第4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成效及问题分析 |
4.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发展策略取得的成效 |
4.1.1 成功占领国际市场 |
4.1.2 成功树立品牌形象 |
4.1.3 成功的研发机制及专利之路 |
4.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不足 |
4.2.1 品牌牺牲问题 |
4.2.2 营销模式 |
4.2.3 目标市场政策与国家坏境的不稳定,国际化业务存在风险 |
第5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对中小企业的启示 |
5.1 着力培养企业全球化意识 |
5.2 注重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 |
5.3 灵活运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
5.4 大力支持创新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湖南省建工集团合作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合作战略相关理论综述 |
1.2.1 竞争战略与合作战略的研究现状 |
1.2.2 合作战略的影响因素 |
1.2.3 合作战略的主要类型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省建工集团合作战略的环境分析 |
2.1 公司简介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法律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文化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2.3.1 建筑业总体经济形势 |
2.3.2 湖南省建筑业现状与发展 |
2.4 湖南省建工集团的现状 |
2.4.1 湖南建工集团的经营分析 |
2.4.2 湖南建工集团资源状况 |
2.5 湖南建工集团 SWOT 分析 |
2.5.1 集团的机遇与威胁 |
2.5.2 集团的优势和劣势 |
2.5.3 集团 SWOT 战略组合分析 |
第3章 湖南建工集团的合作伙伴选择与战略模式 |
3.1 湖南建工集团的愿景与战略目标 |
3.1.1 公司愿景 |
3.1.2 战略定位 |
3.2 湖南建工集团战略合作战略实施的框架与思路 |
3.2.1 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 |
3.2.2 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
3.2.3 湖南省建工集团对战略合作伙伴的要求 |
3.3 湖南省建工集团的战略伙伴选择 |
3.3.1 中国通用技术总公司简介 |
3.3.2 湖南建工与中国通用技术总公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3.3.3 湖南省建工集团与中国通用技术总公司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 |
3.4 湖南建工与中国通用技术战略合作模式 |
第4章 湖南省建工集团合作战略实施与保障 |
4.1 湖南省建工集团与中国通用合作战略实施目标 |
4.2 湖南省建工集团与中国通用合作战略实施策略 |
4.2.1 确立一致的战略合作目标 |
4.2.2 构建学习型组织 |
4.2.3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信任机制 |
4.2.4 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 |
4.2.5 推进品牌建设 |
4.3 湖南省建工集团战略合作的风险管理 |
4.3.1 湖南建工集团与中国通用战略合作的潜在风险分析 |
4.3.2 湖南省建工集团的风险规避策略 |
4.4 湖南省建工集团实施合作战略的保障措施 |
4.4.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4.4.2 完善合作组织管理 |
4.4.3 优化组织结构 |
4.4.4 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 |
4.4.5 推动文化建设 |
4.4.6 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预期创新点 |
2 加拿大概述 |
2.1 加拿大的欧洲背景 |
2.2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
2.3 加拿大与美国的微妙关系 |
2.4 加拿大的科技政策 |
3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演化及特点 |
3.1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及节点分析 |
3.2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结网过程 |
3.3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演化特点 |
4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空间分布 |
4.1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空间分布特点 |
4.2 高密度区—上、下加拿大 |
4.3 中密度区 |
4.4 低密度区 |
5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价值链 |
5.1 价值链及核心竞争力 |
5.2 ICT企业及产业价值链 |
5.3 加拿大ICT产业价值链的发展特点 |
5.4 全球价值链 |
6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知识流 |
6.1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5种知识流 |
6.2 知识流向:政府-大学-产业研究金三角 |
6.3 知识通道:巴兹-管道模型 |
7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的实例分析 |
7.1 滑铁卢大学 |
7.2 北电网络 |
8 加拿大ICT创新网络对中国发展的政策启示 |
9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浅议跨国公司R&D投资国际化与陕西省产业承接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国公司R&D投资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研究 |
二、R&D投资国际化背景下的陕西省产业承接力研究 |
1. 外资在华R&D投资的区位分布 |
2. 陕西省吸引外资R&D投资的潜在产业承接力 |
三、吸引跨国公司在陕西R&D投资的措施探索 |
1. 跨国直接投资的制度保障 |
2. 产业集群的建设 |
3. 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
(9)跨国公司研发产学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跨国公司研发产学战略联盟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联盟理论 |
2.2.2 战略协同理论 |
2.2.3 技术创新理论 |
3 跨国公司选择高校影响因素的提炼及归类 |
3.1 跨国公司研发产学战略联盟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3.2 跨国公司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来源 |
3.2.1 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3C”原则 |
3.2.2 “3C”原则改进的指导思路 |
3.2.3 跨国公司与高校“3C”原则的构建 |
3.2.4 从“3C”原则中提取适用的影响因素 |
3.2.5 从案例中提取的影响因素 |
3.2.6 影响因素的确定 |
4 关于各因素影响程度的研究设计及调查 |
4.1 研究设计 |
4.1.1 调查目标的确定 |
4.1.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4.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 调查的可靠性分析 |
4.2.1 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
4.2.2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
4.3 调查结果的分析 |
4.3.1 对调查数据的有效性检验 |
4.3.2 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
4.3.3 调查结果的因子分析 |
5 调研结果的讨论与启示 |
5.1 调研结果的讨论 |
5.2 启示 |
5.3 对策建议 |
5.3.1 对我国政府的建议 |
5.3.2 对我国高校的建议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跨国公司与高校成立联合研发机构清单 |
附录B 跨国公司调查问卷 |
(10)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相关定义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涵义 |
一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定义及特点 |
二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类型 |
三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实现模式 |
第二节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 |
一 交易成本论 |
二 资源观理论 |
三 价值链理论 |
四 "战略缺口"理论 |
五 组织学习理论 |
第二章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外部环境分析 |
一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
二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三 区域经济集团化带来的影响 |
四 技术进步的要求 |
五 宏观政策的导向 |
第二节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内部动因分析 |
一 共担研发成本和风险 |
二 战略缺口的弥补 |
三 技术共享与创新 |
四 进入市场 |
五 建立新标准和获取标准优势 |
第三章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一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发展的现状 |
二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趋势 |
第二节 日本东芝公司的战略联盟 |
一 多媒体、软件市场 |
二 半导体 |
三 LCD |
第三节 通用汽车的战略联盟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企业R&D战略联盟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实施R&D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
一 我国企业实施R&D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
二 我国企业实施R&D战略联盟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实施R&D战略联盟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企业R&D战略联盟的特点 |
二 我国企业R&D战略联盟的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企业R&D战略联盟的组建 |
第四节 促进我国企业R&D战略联盟的对策 |
一 政府层面的对策 |
二 企业层面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小议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企业需求的区域创新驱动力研究 ——以资源型地区为例[D]. 李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8)
- [2]契约型战略联盟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D]. 青雪梅. 重庆大学, 2016(03)
- [3]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 王文军. 武汉大学, 2014(12)
- [4]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机制研究[D]. 罗小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
- [5]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策略分析[D]. 杨楠. 辽宁大学, 2013(S2)
- [6]湖南省建工集团合作战略研究[D]. 黄炎秋. 湖南大学, 2012(02)
- [7]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研究[D]. 曾晓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
- [8]浅议跨国公司R&D投资国际化与陕西省产业承接力[J]. 吕寒. 特区经济, 2011(02)
- [9]跨国公司研发产学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 吴兰. 河海大学, 2007(05)
- [10]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研究[D]. 刘益. 四川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