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经贸交流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区位优势变迁的分析_农业区位因素论文

闽台经贸交流回顾与展望——基于区位优势变迁视角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视角论文,经贸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闽台经贸在大陆对台经贸中曾一度占据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闽台经贸开始出现下滑,突出表现在台商赴闽投资势头逐步减弱,尤其是在台商掀起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大陆的区域布局中,出现福建被“边缘化”的现象。①近年来,闽台经贸合作虽然有所起色,但较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对台经贸合作,闽台经贸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台商投资产业集聚特征不够显著,②相对于福建对台禀赋优势以及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所提供的发展空间而言,存在较大发展落差。2008年3月22日台湾“大选”结果为两岸关系增加了积极因素,更为两岸经贸关系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两岸经贸交流将加速向正常化、机制化方向迈进。在此利好形势下,福建作为祖国大陆与台湾地缘关系最为紧密的地区,是否有条件把握机会在对台经贸领域大有作为,值得探讨。

对于闽台经贸滞后发展的原因,以往学者们多从基础设施落后、腹地狭窄、产业基础薄弱、经济规模小等因素制约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拟从区位优势及其变迁理论视角,检讨福建的对台经贸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闽台经贸合作发展前景。

一、区位优势及其变迁理论探讨

区位和区位优势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传统的区域经济学中,包括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渊源的西方经典区位理论在内,通常把区位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场所,如企业活动的场所就是企业区位,城市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就是城市区位等。这些是把区位等同于位置(location),认为区位不过是经济事物所占据的位置。实际上,区位既是空间位置,也是各种经济性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区位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涵。③实际上,区位是一定经济空间场中的区位,作为构成经济空间的细胞,体现了所在位置的要素禀赋的性质和特征,并能够承载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不仅属于特定的区域经济空间,而且也代表一定的区域经济空间。因此,区位概念强调三方面内容:区位自身禀赋特征(包括要素禀赋、要素等级以及要素的聚集状态)、区位的外部联系(区位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及其自身对其他区位的影响)、区位接受外部影响和实施其对外影响的通道。④

区位优势是对区位诸要素经济价值的综合描述,单一要素难以成就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其一,区位优势是相对于经济活动主体而言的。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有不同的区位偏好,决定了其所关注的区位优势的内涵不同。其二,区位优势是相对于其他区位而言的,是在与其他区位比较和竞争中而检验、显现的。其三,区位优势被用以描述特定经济空间中由于与“特惠地点”的独特地理关系而能够为经济主体带来额外利益的经济属性,通常具体化为由此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

区位优势是变迁的。区位优势的相对性,决定了区位优势不是一以贯之、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活动主体诉求以及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区位优势变迁的一个方面,可以称之为相对区位优势变迁。区位优势变迁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区位优势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区域经济空间运动而不断演变的。这种演变的动因在于区位自身要素禀赋的变迁及其对外联系通道的变化,可以称之为绝对区位优势的变迁或区位的变迁。从传导机制上看,绝对区位优势变迁存在自主性与诱发性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区位要素的重组和调整(包括自身素质提升和空间聚集形态的变化),后者则主要是外力作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外部资源的流入,通道的改良或衰败等。然而,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外部影响如何强大,都要通过区位自身的调整和变化才能最终实现区位的变迁——区位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区位自身。这为我们培育区位优势提供了着力点。

二、区位优势变迁视角下的闽台经贸合作——历史总结

(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区位优势凸显下闽台经贸的初期繁荣

地缘与人文优势是福建得天独厚的对台优势,在闽台经贸发展中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地缘与人文优势,福建成为祖国大陆最先开展对台贸易的地区,也是台商最早登陆的地区;由于地缘与人文优势,福建作为对台工作的前沿,得以在祖国大陆对台经贸合作的多个领域享有“先试先行”的政策,诸如台商投资区、免税区、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以及允许厦门经济特区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福州与厦门两港区为对台定点直航口岸,“小三通”等等,这些优惠政策对于推进闽台经贸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缘与人文优势,闽台经贸得以在对台农业、林业、渔业合作,对台旅游合作等领域有所作为,成为两岸经贸交流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两岸经贸交流初期,地缘与人文等禀赋优势赋予福建以独特的亲和力,配合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开放政策,使福建的对台区位优势凸显出来,闽台经贸因此获得蓬勃发展的契机。这一时期,闽台贸易和台商对闽投资在两岸贸易、投资总额中所占权重曾分别高达23.8%(1985年)⑤、32.1%(1992年)。⑥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台商对福建投资呈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同时,向农业、林业、渔业、餐饮服务、劳务、旅游合作等多领域扩展,形成多元化、宽领域合作的繁荣局面。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区位优势变迁下闽台经贸的日渐“边缘化”

1.台商投资取向变迁下闽台经贸的相对衰落

区位优势是相对于经济活动主体而言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偏好差异,决定了其所关注的区位优势的内涵差异;区位优势是相对于其他区位而言的,是在与其他区位比较和竞争中而检验、显现的。可以说,两岸经济合作是由贸易往来破题,以台商投资为主线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台商投资经营活动是两岸经贸合作的微观基础,台商投资的区位偏好主导着台商投资热点的地域转移;与此同时,那些能够满足台商投资区位偏好的地区,则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区域,而不能迎合台商投资取向的地区则遭受冷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涌现的两次台商大陆投资热潮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强势竞争下,福建相对区位优势下降,致使闽台经贸合作呈现衰退走势而日渐“边缘化”。

迄今,台商大陆投资先后形成三次热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以岛内劳动密集型厂商为西进主体。这一时期台商投资大陆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进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简单加工,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在区位选择上偏好与港澳地缘紧密的地区。当时福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以及邻近港台的地缘关系与人缘关系,区位优势突出而率先承接了第一波台商投资,从而成就了闽台经贸的初期繁荣。

20世纪90年代相继出现了以石化产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业等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第二波、第三波台商投资热潮。这两次热潮中,台商投资的目标取向、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区位选择偏好那些产业配套能力强、市场腹地广阔、高级人力资本雄厚的地区。于是,以上海浦东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投资热点区位。长三角凭借其综合竞争优势吸引台商投资重心由闽、粤两省迅速北上西移。高科技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大规模集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以半导体等高新科技产业为主体的台商投资基地,逐步确立了其在大陆台商投资地域分布格局中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势头也不逊色,对台资依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所吸纳台资的技术层次不断提升,至新世纪前后已经成长为大陆电子零件业的重要加工出口基地。

而这段时期,福建的投资环境虽也有所改善,台商投资规模也出现大型化趋向,投资产业层次也有所提高,⑦但终因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能力差、市场规模小等问题导致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台资吸引力下降,造成福建空有地缘人文优势而无力大有作为的尴尬局面。此阶段,不但台商对闽投资占全部大陆投资的份额锐减,由1991年的32.1%下降到2001年的4.3%,10年间下降27.8个百分点(详见图1),而且由于后续成长有限,福建的台商投资在质量和结构上也较热点地区逊色。⑧

2.“三通”瓶颈制约下福建对台禀赋优势的削弱

区位优势也常被用以描述特定经济空间中由于与“特惠地点”的独特地理关系而能够为经济主体带来额外利益的经济属性,通常具体化为由此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福建由于对台地缘优势,闽台经贸合作本应享有地利之便,然而由于两岸政治僵局特别是台湾当局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的制约,两岸之间迟迟不能实现“三通”直航,致使闽台之间“最近”的距离反而成为最远的路。

一直以来,两岸贸易绝大部分需经香港、澳门中转(福建、广东等沿海口岸有对台直接小额贸易,但所占比重甚微)。就两岸转运或过境货物来看,大多是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所需要的小型成套机械设备、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台商在大陆所购的农工原料、半成品以及日用消费品,其余为大陆转运至台湾的煤炭、砂石等货品。上述贸易结构显现两岸贸易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而两岸贸易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到台商投资的成本及收益,成为影响台商投资布局的重要因素。两岸不能直航不仅使台商多付出数倍的运费成本,而且耗费更多的时间,而其中受损失最大的莫过于闽台之间的贸易往来。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估算(见表1),两岸直航情况下,高雄、台中至厦门、基隆至福州的海运距离均不超过200海里,一艘轮船行驶一趟约十多个小时,1个标准集装箱的运费只要300美元左右。但如绕经香港或其他第三地(过境贸易),航程则增至600~1000海里,时间增至三四天,费用每集装箱增至700~900美元;若经第三地港口中转,花费时间更多,所需费用更高。通过这一估算结果可知,两岸不能直航“三通”,赴闽投资台商所需付出的运输成本较之赴大陆其他地区投资所付运输成本相对更高,从而大大削弱了福建对台经贸的地缘优势,对台商赴闽投资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使福建在两岸经贸合作大板块中居于不利地位。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投审会数据整理绘制。

图1 1991~2001年间台商赴闽合同投资及其占台商赴大陆投资权重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逐步摸索出“试点直航”和“准直航”等模式,21世纪初期又出现福建沿海地区局部直接通航(“小三通”)的局面,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两岸双向直航。这些创新模式与相关政策优势对福建虽有一定的助益,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形近实远”的尴尬局面。“三通”不通,使得福建固有的对台地缘优势大打折扣。

3.绝对区位优势不显著下闽台经贸的欲振乏力

承前所述,区位概念强调三方面内容:区位自身禀赋特征(包括要素禀赋、要素等级以及要素的聚集状态)、区位的外部联系(区位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及其自身对其他区位的影响)、区位接受外部影响和实施其对外影响的通道。这三方面内容从区位自身的禀赋素质面向上概括了区位优势的内涵,可称之为“绝对区位优势”(与“相对区位优势”对应)。

一般而言,构成区位的禀赋要素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制度等。其中,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属于初级要素,人力资源和资本是高一级的要素,而技术、制度则是更高一级的要素。显然,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不同要素对于区位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现代经济凸显出要素等级和要素聚集的重要性,高等级要素的聚集程度以及聚集结构的合理性对于区位优势的贡献日显重要。因此我们在比较不同区位优势(竞争力)时,往往更关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质量,以及产业集群、城市集群等结构状态。

区位的外部联系和区位与外部联系的通道密切相关,只是前者着眼于历史发展的积累,后者关注外联通道本身的经济属性,包括其可能为区位带来的经济利益。一个优势区位,往往是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陆路或水路转运点,这样才能保证区位有广阔的腹地依托和频繁高效的外部联系。

区位优势理论认为,区位优势是对区位诸要素经济价值的综合描述,单一要素难以成就区位优势,正如管理学的“木桶原理”所阐释的道理一样。福建虽然对台地缘、人文优势突出,然而由于其他经济要素质量不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腹地狭窄、产业基础薄弱、经济规模小等问题,造成综合区位优势不显著。综合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交通不便,外联通道不畅,限制了腹地纵深

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福建进一步吸引包括台资在内的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近年来,福建交通建设虽取得巨大成绩,但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交通滞后困境。以铁路为例,福建铁路处于全国铁路网的“末梢”,数量少,等级低,内不成网,外不畅通。全国铁路5次提速,但在福建还难以真正提起来。由于交通的滞后,福建经济的发展,往西未能把江西、湖南纳入纵深腹地;南北两翼与两个三角洲尚未做到全方位的对接。前者致使江西外运货物,虽然运距与厦门最近,却不得不舍近求远,取道上海和广东;后者使福建还无法和“两三角洲”实现区域经济在同一平台的对接、协作。

福建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良港,海上交通便利,因为两岸至今尚未“三通”,福建海上交通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此外,海上交通优势的充分发挥需要仰赖于陆地交通系统的完善,如果没有便利的陆地交通作为支撑,福建的各深水良港便没有充足的货源,福建便不能发挥海上交通便利的优势,而只能“望洋兴叹”。

(2)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投资、科技教育水平滞后发展

福建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较为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飞速发展,然而较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部分省市,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投资、科技教育等诸要素方面均明显具有滞后发展特征。表2对2002年福建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在上述各项指标方面的表现加以比较。2002年是福建自1998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有明显回升的年份,这一年福建经济扭转了自1998年以来增速逐年趋缓的状况,呈现平稳快速上升的趋势。然而,即使是经济景气较好的年份,福建与其他地区的落差也是相当明显的,无论总量还是人均值都大为逊色。

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投资、科技教育等是反映区位禀赋特征的重要元素,表2虽只是静态对比,但已足以说明福建的绝对区位优势不显著。

(3)中心城市规模小,城市间协作不够

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深圳及广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上海、环渤海经济区的北京、天津、大连等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城市所起的作用相比,福建现有的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明显偏小,辐射能力不足。而且,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之间缺少有效的产业互动和协同合作。首先,中心城市重点发展产业或与台对接产业雷同、重复、同构现象严重。例如,电子信息、化工等产业均为福州、厦门、泉州重点发展的产业。由此产生的中心城市间激烈的无序竞争在所难免。其次,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配套能力,中心城市的重点产业链难以延伸到周边的城市。

(4)产业集群不够发育,对台商吸引力不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投资地集聚经济是否发育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进行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⑨福建工业基础落后,产业配套能力差,从而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虽然多年以来,政府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配方面的集聚经济,但是较之电子和IT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集聚,存在很大落差,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扩散和辐射功能较弱,影响范围较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省内各大城市定位尚不十分明显,拟大力支持发展的城市特色产业还不很确定,各大产业在省内城市“遍地开花”的同构现象比较突出。

绝对区位优势取决于区位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要素禀赋及其结构特征、区位的外联通道等诸方面综合影响,而这些是假以时日才能有所改善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闽台经贸合作受制于福建的绝对区位优势不显著而欲振乏力。

三、两岸加入WTO以来绝对区位优势提升下闽台经贸的渐入佳境

——现状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福建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闽台经贸开始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首先从数量规模上看,闽台贸易和台商赴闽投资都有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自2004年以来,闽台转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接近20%,2007年已高达69亿美元;台商赴闽投资年均增长率接近12%。其次从质量结构上来看,闽台进出口贸易以机电产品为大宗,服装、鞋类、塑料制品、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表明闽台贸易结构加速优化;此期间,台商赴闽投资在个案规模和产业结构层次上也出现了显著提升,并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和地域集群。2007年,福建积极开展对台招商活动,落实闽台产业对接规划,促成台塑、台玻、友达光电、东元电机等一批台湾知名大企业来闽投资,特别是吸引台湾石化、钢铁、机械等重化工业项目和信息、生物制药、环保等新兴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来闽投资,着力推动一批闽台产业合作重大项目落地。目前,福建四大台商投资区已成为大陆台资企业最为密集区域。厦门海沧的化工产业集群、翔安的光电产业集群,福州福清的电子产业集群,漳州的台资农业产业集群等以台资为骨干的产业集群都在迅速发展壮大,并凸显闽台地缘、文缘特色。在表3中,通过对2001年至2007年台商对大陆投资较为集中的前五省市的投资额及比重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02年以来台商赴闽投资较2001年的低谷时期有了明显的好转提升。

近年来闽台经贸的渐入佳境,首先是得益于海西建设,福建的铁路、公路、空港、海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腹地、东出台湾海峡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其次是福建近年来通过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园区建设以及主动推进闽台在信息产业、石化产业、机械产业领域的产业对接等途径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如厦门电子信息与石化产业集群,泉州纺织鞋服业、食品工业及石化工业集群,福州机电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农业方面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从而大大改善了福建的产业配套能力。第三,福建充分利用对台政策优势,通过举办海交会、台交会、投洽会等重大涉台经贸盛会,举办不同主题的经贸论坛和专题研讨等,以及入台举办福建商品展为突破口,带动闽台贸易、投资、旅游、通汇等经贸合作项目的拓展。通过这些交流平台的建立大大拓宽了闽台交流渠道,改善了台商投资环境,使闽台经贸交流出现了诸如对台小额贸易、厦金旅游、“小三通”局部“直航”等亮点。

从区位优势理论视角出发,福建在上述诸方面的进步可以归结为内外因两个方面,即区位自身禀赋要素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和对外联系通道的改善,从而通过“自主性变迁”机制达成其绝对区位优势的有效提升。

四、新时期综合区位优势凸显下闽台经贸的大有可为

承前所述,“海西”建设初见成效,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使福建的腹地纵深得以扩展,另外在产业聚落方面也渐成气候,产业配套能力大为改善,使福建对台绝对区位优势显著提升,为闽台经济合作的深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一段时期内,两岸经贸关系朝向正常化方向发展,“三通”直航等政策瓶颈将逐步得以突破,对于福建而言,无疑是在“地利”和“人和”基础上恰逢“天时”——自身禀赋要素优化、对外联系通道的建设以及外部环境(两岸经贸交流环境)的改善——“自主性区位变迁”与“诱发性区位变迁”机制的互动,将进一步促使福建的绝对区位优势提升,加之地缘优势、政策优势潜力的发掘,相对区位优势和绝对区位优势相辅相成,福建的综合区位优势将因而大为凸显,⑩使福建有能力抓住两岸经贸开放的新契机,迎来飞跃发展的大好形势,成为新时期两岸经贸成长最受惠地区。

1.台商赴闽投资增长空间广阔

今后四年,随着两岸交流大环境的改善和台湾当局限制性政策的解除,台商赴大陆投资将掀起新一波热潮。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和“海西”效应等综合作用,以及福建作为台湾与大陆沿海及内陆地区的“中介地”而获得“过境发展”机会,包括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外移台资,与“两三角洲”形成分工发展、协同发展的局面,福建将会在这波台商投资的新浪潮中表现亮丽,台商赴闽投资会有显著增长。台商赴闽投资在台商大陆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将显著提升,预估可由目前7.39%上升到10%~12%。

2.闽台贸易增长空间巨大

闽台贸易主要由转口贸易、对台小额贸易及“福建对金、马、澎直接贸易”三部分组成。其中,间接贸易占绝对权重(98%以上);对台小额贸易近年来增长迅速,但所占权重不足2%;“福建对金、马、澎直接贸易”品类及数量规模都非常有限,目前尚仅涉及砂石和民生日用品、农副产品。

源于产业、经济互补性的闽台贸易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福建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对台政策优势。近年来,福建坚持先行先试,率先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率先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种类和范围,率先设立台湾农产品、水产品集散中心,率先恢复对台渔工劳务合作,率先实施台湾居民在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率先入岛举办商品展等。同时积极促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领域合作,落实更加开放的对台小额贸易政策等,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闽台各种形式的贸易往来。毋庸置疑,今后四年中,随着两岸经贸正常化、机制化的推进,特别是“小三通”全面开放、“三通”直航逐步达成,闽台经济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闽台贸易将获得快速增长。

除台商赴闽投资拉动的闽台贸易成长外,小额贸易将更加活跃,福建对金、马、澎直接贸易增长空间也很大。目前这一部分贸易量还很微小,“小三通”全面开放后这一形式会大大改观。如所预期的那样,金马作为两岸货物的中转口岸、双向旅游口岸而获得发展契机,其本身消费市场需求大增,同时作为闽台便捷直接的贸易通道,经由这一直航路线的闽台贸易量将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全面“三通”实现以前,其发展空间更大,或将部分替代闽台转口贸易。

3.闽台特色产业合作得以长足发展

得益于相似的自然条件、紧密的地缘关系和诸如“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闽台林业合作试验区”等政策优势,闽台农业、林业、水产业合作蓬勃开展,其产品差异化必将推动闽台农林渔产品贸易的快速增长,成为闽台贸易的特色板块。

4.受益于闽台人员往来增长,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空间广阔

未来随着“小三通”政策全面开放,“小三通”航线成为独具特色的台海双向往来通道,经由“小三通”往来两岸的台湾居民与经由“小三通”赴台旅游和从事其他领域对台交流的大陆居民都将大幅增长。虽然全面直航后,由于其他两岸航线的分流作用,这种增长势头会有所回落。但是这种回落是有限回落,“小三通”有其独特的便捷性,不只是成本低,还因为金门机场有通往台湾岛内各县、市的“地方航线”,这是“小三通”受台商欢迎的原因之一。

上述闽台之间人员往来的可预期增长不但为闽台旅游业合作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而且将会进一步彰显福建作为连结台湾与大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台商聚集区的“中介地”角色,因此福建能够真正成为沟通两岸的桥梁和纽带,享有地缘优势和“中介”发展的双重机会。

注释:

①蔡宏波:《福建引进台资与闽台经贸关系发展》,《港澳台视窗》,2006年,第8期。

②郭丽:《闽台经贸合作现状分析》,《发展研究》,2005年,第5期。

③杨吾扬:《区位论原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④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

⑤高伯文:《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⑥蔡宏波:《福建引进台资与闽台经贸关系发展》,《港澳台视窗》,2006年,第8期。

⑦单玉丽:《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分布及未来走势》,《台湾研究》,2003年,第4期。

⑧余文鑫:《闽台投资格局的变迁、趋势与对策》,《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⑨陈恩等:《台商投资大陆的区位选择分析与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⑩唐永红:《两岸全面直接“三通”对福建对台优势的影响》,《两岸关系》,2008年,第6期。

标签:;  ;  ;  ;  ;  ;  ;  ;  ;  ;  

闽台经贸交流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区位优势变迁的分析_农业区位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