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可见教师的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在各部分之间设置巧妙、恰当的过渡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此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过渡语 兴趣
过渡语,即是课堂中教师为了串起课文,连贯课堂所准备的引导语。一篇优美的课文,一节生动的课堂,必然离不开灵动的过渡语。对过渡语的巧妙使用,不仅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也能体现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的专业素养。同时,精湛的过渡语也会给课堂增添一份特有的魅力。
一、吸引注意,激趣过渡
过渡语的语言一般都是简练活泼而富有趣味的,小学生容易被这样的语言所吸引,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进行相应的思考。如复习课时,老师这样过渡:“一个学期快过去了,小朋友已经认了不少字了。今天大家就来显显身手怎么样?请你翻到生字表,先向你的小伙伴露一手。”通过认读学过的生字,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很多时候,教师的语言比投影仪、电脑等更重要。教师要以事先精心思考过的、饱含深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无穷的兴趣。
二、以提问的方式合理过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串联起来。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雨中登泰山》时就是这样导引过渡的:作者启程登泰山了,教师问:“你们看到雨中的泰山是怎样一幅景色?过岱宗坊后首次映入眼帘的又是怎样的一幅奇景?”学生通过阅读把虎山水库奇景尽情欣赏一番后,教师又往前推进说“‘雨大起来了,不得不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为什么叫七真祠呢?词中最传神之作是什么呢?怎样传神?”……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绝顶又是怎样的风光呢?让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来欣赏这仙境般的美景。当于漪老师用这一系列富有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一节课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设置合理的情境顺利过渡
通过富有吸引力情境的创设,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切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在《庐山云雾》一课时,有老师这样引导过渡的:“庐山除了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峦,更吸引人的是它那神奇美丽的云雾。今天请大家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细细领略一番。在乘车登山的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学生通过阅读,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第一个波峰(山间云变成浓雾的奇景)尽情地欣赏一番之后,又往前推进说:“浓雾瞬息万变,美景引人入胜,而牯岭的庐山雾更是神秘莫测,趣味无穷。它的神秘在哪里呢?”学生简要介绍第二个波峰之后,又过渡:“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牯岭可真算得上是人间仙境。现在,我们站在‘大天池’处,来观看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一景——云海……”“一路行来,沿途见到了哪些奇景?”……
四、引人入胜,悬念过渡
悬念的设置,就是老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设计一个个富有诱惑力的问题。如此能牢牢抓住学生期待的心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在教学《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时,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彼得向妈妈索取报酬60芬尼,妈妈给了他,他如愿以偿地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可当他读了妈妈给自己的账单时,又感到羞愧万分,最后把钱还给了妈妈。学到这儿,教师过渡:“是啊!让小彼得如愿以偿的是一份账单,让小彼得羞愧万分的也是一份账单,这究竟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让我们先来读读小彼得给妈妈的这份账单。”这样的过渡,不仅给孩子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这两份账单的内容,而且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学习两份账单的教学环节上来。
五、总结评价,结语过渡
在讲读课文中,教师在讲完一部分内容后,往往会先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再设置一句提问式的过渡语,这样既总结了前文,又为下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下文。这类过渡语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承上启下,带出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语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客观现象,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认识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掌握常用的过渡方法,不仅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而且会大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校外教育,2016,(04)。
[2]刘秀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20)。
论文作者:赵吉元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账单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彼得论文; 语言论文; 庐山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