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耐心”政策_奥巴马论文

浅析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耐心”政策_奥巴马论文

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马论文,探析论文,战略论文,政策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569/j.cnki.far.2015.04.137

       前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参议院作证时曾说,朝核问题是美国“最持久的外交挑战之一”。①朝核问题久拖未决,对美国、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安全都带来了巨大挑战。迄今奥巴马第二任期已经过半,美国仍在奉行对朝“战略忍耐”政策。2015年以来,美国对朝态度虽有软化,但仍未见其采取与朝鲜就朝核问题恢复谈判等积极外交举措。六年来,“战略忍耐”政策并未使朝核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朝鲜的核能力反而日益增强,该政策在美国国内饱受批评。那么,奥巴马政府为什么制定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政策制定出于怎样的历史背景?作为解决朝核问题的重要手段,“战略忍耐”政策包含哪些内容和举措?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目前面临哪些困境?对“战略忍耐”政策的评估与前瞻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的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朝核危机至今,美国经历了三任总统,分别是比尔·克林顿、乔治·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他们的对朝政策选择与手段不尽相同,但对朝政策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即朝鲜无核化。本文首先概述及评析克林顿与小布什两任政府的对朝政策,探明奥巴马政府制定对朝政策的历史背景以及奥巴马上任时所面临的朝鲜问题状况。

       (一)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政策

       1999年10月12日,美国政府发布了题为《美国对朝政策评估:成果与建议》的报告,②概括了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政策,即“采用全面、综合的方式应对朝鲜核武及弹道导弹项目,以双边谈判为核心手段,辅以与日本和韩国的三边协调”。③克林顿两个任期内的对朝政策协调一致,即试图与朝鲜接触,主要通过与朝鲜进行双边谈判来解决朝核问题。

       克林顿在第一任期内成功化解了第一次朝核危机。1994年6月,美朝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在克林顿总统的八年任期内,虽然该协议内容未能全部实施,但朝鲜一直信守冻结钚再处理项目。基于该协议,美朝双边对话也日益频繁。在克林顿第二任期内,美朝商讨内容转向朝鲜导弹项目。1999年,朝鲜同意暂停试射远程和中程弹道导弹。直到2006年,朝鲜一直信守该承诺。④美朝关系因此得到进一步改善。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接触政策不仅使美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也使美国看到了朝核问题最终解决的希望。美国也因此进一步巩固了与韩日两个亚洲传统盟国的关系。

       (二)小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小布什总统在八年任期内,前后采取了两种自相矛盾、截然相反的朝核政策,显示出从硬到软的轨迹。2006年年底,小布什政府内持新保守主义立场的高级官员相继离职,成为本届政府朝核政策的分水岭。此前,以副总统迪克·切尼和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强硬派主导了朝核政策,排斥与朝鲜接触和双边会谈,主张强硬对话。2002年1月,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还将朝鲜同伊拉克、伊朗一起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轴心国”,并威胁要对朝鲜实施“先发制人的核打击”。⑤然而,2006年年底,小布什总统的朝核政策出现调整,以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为首的务实派成为朝核政策的主导力量。

       小布什政府开启了有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机制,迄今为止,六方会谈共举行了六轮。由于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两面性,美朝虽然回到了和平谈判的轨道,但美国对朝鲜的态度依然强硬。因此,虽然各方在第四轮会谈中首次提出以“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的原则来解决朝核问题,但前五轮六方会谈事实上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五轮谈判甚至陷入了僵局。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2006年年底,小布什政府内部新保守派失势,以国务卿赖斯为首的接触派开始主导美国的朝核政策,美方主谈代表、国务院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希尔在六方会谈中放低了美国谈判的要价。美朝之间的僵持局面一直持续到2007年3月举行的第六轮六方会谈才有所缓解。2007年10月,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以及美朝双边会谈重启,双方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共同文件。然而,美朝双方在“核查”机制以及朝核申报报告的完整性方面仍存在分歧。小布什政府决定推迟与朝鲜就铀浓缩项目以及平壤在叙利亚建设核反应堆进行谈判,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质疑,认为小布什的政策无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

       (三)奥巴马上任时的朝鲜问题状况及国内外环境

       奥巴马总统上任时,朝鲜问题及其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朝鲜核问题发生了质变,即朝鲜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拥核国家,拥核决心也更加坚定。2003年,朝鲜向美国表示其已经拥有核武器。2006年,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美国国内普遍认为,小布什总统离任时,朝鲜逐渐偏离了在2005年“9·19共同声明”和2007年《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中所做的承诺。奥巴马上任时,朝鲜与美国谈判的立场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朝鲜不会以弃核来换取与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以及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美朝关系正常化是朝鲜弃核的前提条件。⑥第二,2007年之后,朝鲜一直要求美国承认其拥核地位,即要求美国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在美国为其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朝鲜可以继续拥有核武器。国际政策中心亚洲项目负责人塞利格·哈里森于2009年2月访问朝鲜后撰文称,“朝鲜官员,包括军方官员指出其核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能够装在导弹上的核弹头,并以此迫使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承认其拥核国地位。”⑦第三,2008年6月,朝鲜宣布已经完成了对其拥有的所有钚储备的武器化。这意味着奥巴马上任后,美朝若恢复谈判,钚原子武器将成为谈判的重要内容。⑧第四,朝鲜要求无核化必须包括整个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借此消除美国对朝鲜的核威胁。根据朝鲜官方的表态,美国对朝鲜的核威胁包括在《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中提到的美国在韩国以及朝鲜半岛周围的军队部署以及美国对韩国提供核保护伞的承诺。⑨这表明朝鲜意在与美国签署的无核化协议中包含上述内容,即消除美国在韩国以及朝鲜半岛周围的军事存在并废除《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第五,朝鲜坚持对其进行的任何核查机制都要将韩国包括在内,甚至包括美国在韩国的驻军基地。⑩如果朝鲜坚持这一要求,那么美朝在核查问题上的谈判将面临更大阻碍。可见,奥巴马总统上任时在朝核问题上面临诸多难题。

       此前,美国对朝鲜几乎用尽了所有手段——接触谈判、以援助作为诱饵、遏制、经济制裁、以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相威胁,但最终仍未能彻底解决朝核问题。这也对奥巴马政府制定对朝政策提出了巨大挑战。美国学者认为,对朝鲜政权认知的不同导致了克林顿政府与小布什政府初期截然不同的对朝政策。(11)克林顿政府认为朝鲜是奉行防御型现实主义的国家,朝鲜的无赖行为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故相信与朝接触和谈判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政策选择。(12)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政策以美朝双边谈判为主,以粮食与经济援助换取朝鲜暂停核武开发以及导弹试射。相反,小布什政府中的对朝强硬派将朝鲜视为危险的、具有侵略性的国家,认为其显示出进攻型现实主义的特点,故美国无法通过外交谈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而只能对朝采取强硬政策,惩罚朝鲜的无赖行为。小布什在上任之初排斥与朝接触,主张同朝鲜进行以“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为前提的强硬谈判,并公开宣布支持朝鲜政权更迭。然而,布什任职不到两年,就改变了此前对朝的强硬态度,采取与克林顿政府同样的对朝接触政策来应对第二次朝核危机,试图以粮食和经济援助来换取朝鲜承诺暂停核试验。克林顿与小布什两届政府至少13次将粮食援助作为换取朝鲜暂停核武开发的条件。(13)与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不同的是,小布什政府将六方会谈作为解决朝核问题的框架机制,并认识到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在朝核危机发生时,克林顿和小布什手中的政策选项并不多,都采取了与朝鲜谈判的方式来应对,只是谈判的方式有所不同。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调整。小布什政府留给下一届政府更多的是负面的外交遗产。小布什主义使美国的国际形象受损、盟友关系出现裂痕,对亚太地区的忽视在美国国内也广受诟病。在美国陷于两场中东战争之际,亚太地区的局势发生了巨变。这些都促使奥巴马在上任之初就开始重新评估美国的全球战略,并最终作出“转向亚洲”(pivot to Asia)——后来被称为亚太再平衡(rebalance toward Asia)的战略调整。对朝政策虽然不是“再平衡”战略的组成部分,但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朝核问题久拖未决,一直是困扰美国的最大外交难题,也是关乎美国在亚太利益的最大隐患。然而,以军事再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再平衡”战略给奥巴马政府应对朝核问题带来了更大挑战,因此,如何使管控朝核危机服务于亚太再平衡战略必然成为奥巴马政府的重要战略考量。

       二、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的内容及成效

       自2009年1月上台至今,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经历了从友善到强硬的转变,即由初期的对朝“伸手外交”转变为2009年底出台的“战略忍耐”政策。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首次使用“战略忍耐”一词来描述美国的对朝政策。2009年12月,她在评价美国朝鲜问题特使斯蒂芬·博斯沃思对朝鲜的访问时称,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是“战略忍耐,同时与六方会谈中其他相关方保持密切协商”。(14)“战略忍耐”随即成为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的代名词。事实上,此后美国官员的讲话中甚少提及“战略忍耐”一词,而是将美国对朝政策称为“接触”与“施压”并行的双轨政策。例如,2010年9月,博斯沃思在访问日本时,将美国对朝政策诠释为在对朝实施制裁的同时,愿意与朝鲜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和谈判。(15)2013年3月,美国朝鲜问题特使格林·戴维斯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作证时,又将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诠释为“接触”与“施压”相结合的双轨政策。(16)

       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调整试探阶段(2009年1月—12月)

       奥巴马上任之初,在朝核问题上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朝鲜已经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二是由于在核查问题上出现分歧,六方会谈已于2008年年底陷入停顿;三是朝鲜已宣布重启宁边核设施;四是朝鲜提出了新的谈判条件。在当选前后,奥巴马曾多次批评小布什政府的对朝强硬政策,认为“从小布什政府学到的教训就是不对话是行不通的”。(17)这表明尽管在朝核问题上面临诸多新的难题,他仍然愿意采取对话方式加以解决。在朝鲜2009年1月1日的新年社论中也并未出现对美国的批评言论,这被外界解读为朝鲜对即将履新的奥巴马总统的友善回应。2009年1月21日,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表示,愿意与朝鲜进行接触。

       然而,美国本以为可以“友善对友善”的美朝关系,很快就发生了逆转,朝鲜的态度突然出现了180度大转弯。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称,所有现存六方会谈协议无效,因为朝鲜要提出新的要求,把与美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作为取消核计划的前提条件,要求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包括终止美韩联合军演、美国从韩国撤军、废除美韩同盟以及停止为韩国提供核保护)。(18)奥巴马就职两天后,朝鲜已经开始准备发射“大浦洞2号”导弹。此后数月,美国一直尝试与朝鲜接触,但均遭拒绝。4月5日,朝鲜发射了“大浦洞2号”导弹。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布主席声明谴责朝鲜的发射行为,并称此举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朝鲜对此作出回应,宣布退出六方会谈,驱逐美国和国际社会的驻朝核观察员,并宣布将全面重新处理宁边反应堆的8000根乏燃料棒,以从中提取制造核武器所需的钚。

       5月25日,朝鲜成功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随后便宣称其为“拥核国”。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强烈谴责朝鲜的第二次核试验,要求朝鲜停止进行核试验和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并就限制朝鲜武器进出口、检查朝鲜船只以及防止外部资金流入朝鲜等作出明确规定。6月,奥巴马签署就任后的第一项针对朝鲜的行政令,对朝鲜公司实施由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共同参与的单边制裁。6月16日,韩国总统李明博访美,在双方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奥巴马重申美韩同盟的重要性,并表示将履行向韩国提供保护的承诺。(19)8月,朝鲜作出妥协姿态,金正日会见了访问朝鲜的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并在随后将关押了五个月之久的两名美国女记者驱逐出境。9月4日,朝鲜宣布铀浓缩项目已经进入最后测试阶段,这意味着,除钚处理项目之外,朝鲜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第二种方式。9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愿意在恢复六方会谈之前与朝鲜进行双边对话。12月8-10日,博斯沃思率团访朝,旨在试探朝鲜是否愿意回到谈判桌前。美方官员在博斯沃思访朝前表示,美国不会以任何援助承诺劝说朝鲜回到谈判桌前。相反,朝鲜如果拒绝,将受到更加严厉的制裁。博斯沃思访朝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朝鲜没有对返回六方会谈做出承诺。

       至此,奥巴马上任之初的“伸手外交”并未得到朝鲜的回应,反而面临着更加困难的局面:六方会谈停滞、朝鲜事实上拥核、朝方提出弃核新条件,并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尽管奥巴马在上任的第一年内一再尝试与朝接触,并派博斯沃思访朝进行试探性对话,但都未能取得成效。究其原因,奥巴马政府并没有打破小布什政府初期对朝政策的内在逻辑,即将朝鲜郑重承诺弃核作为与朝恢复谈判的前提条件。这样,在奥巴马的第一年任期内,美国对朝政策就经历了从“伸手外交”向“战略忍耐”的转变。

       (二)以“施压”为主(2010年1月—2011年2月)

       2010年初,朝鲜宣称结束与美国和韩国的敌对状态,1月11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建议与相关方就以和平条约取代朝美停战协定展开对话。然而,1月底,半岛局势开始出现紧张状态,朝韩关系恶化。3月26日,载有104名韩国海军官兵的“天安号”护卫舰,在朝韩边界海域突然发生爆炸后沉没。当晚,韩国总统李明博召开紧急安保会议,并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要求韩国全体公务员进入非常待命状态。这是自卢武铉总统遭弹劾以来,韩国首次启用全体公务员非常待命机制。4月14日,美方表示支持韩国作出的在“天安舰事件”原因未查明之前停止与朝鲜一切接触的决定。5月20日,由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和英国专家组成的“天安舰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布调查结果,称事件原因是鱼雷爆炸,并出示重要证据证明是朝鲜击沉了天安舰。韩国随即对朝发出正式谴责。5月24日,韩国宣布断绝与朝鲜的几乎所有贸易往来。5月25日,朝鲜作出回应,宣布停止与韩国的一切往来。7月21日,美国开始就“天安舰事件”对朝鲜进行新一轮制裁,并从7月25日起与韩国进行了持续四天的联合军演。8月30日,奥巴马签署行政令,增加对朝鲜的金融限制。美国财政部也于当日宣布已经对朝鲜参与核开发以及导弹发射项目的八个企业实施制裁。11月12日,朝鲜向在朝访问的包括前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主任、核物理专家齐格弗里德·海克尔在内的朝鲜问题专家团透露,朝鲜已经建成一个安装了2000台离心机的铀浓缩设施,并正在加紧建设低浓缩铀和轻水反应堆。朝鲜还首次承认能够生产被用于制取浓缩铀的六氟化铀。

       11月下旬,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再次升级。11月23日,韩国在年度例行军演中向朝韩有争议海域发射了数十枚炮弹,朝鲜随即炮击韩国的延坪岛炮兵阵地,造成数十人伤亡,韩国也还击了80多枚炮弹。为了防止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于11月29日呼吁召开六方会谈紧急会议,但遭到了韩国、美国和日本的拒绝。三国都坚持只有朝韩关系得到改善,多边会谈才能重启。2011年2月28日,美韩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演,朝鲜对此反应强烈,威胁要将韩国变成“火海”,但美方则称此次军演是在“延坪岛炮击事件”之前就已经计划进行的。

       简言之,在这段时间,朝鲜半岛危机重重,朝鲜核能力继续得到增强。尽管如此,美国还是与朝鲜保持了最低限度的接触。然而,美朝接触大多与朝核问题无关,如2010年8月25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访朝,为解救美国公民艾贾龙·马里·戈梅斯展开斡旋并获成功。在应对朝核问题和半岛危机方面,美国则拒绝重启六方会谈,对朝以“施压”为主,态度强硬,其应对举措主要包括加强美韩同盟、举行美韩联合军演、重申履行对韩国提供保护的承诺以及对朝鲜实施单边制裁。

       (三)以“对话”为主(2011年3月—2012年2月)

       2011年3月15日,朝鲜向俄罗斯官员表示愿意回到六方会谈,就铀浓缩问题与其他五方展开对话。4月18日,中国提出重启多方对话的“三步走”建议,即朝韩首先进行双边对话、随后美朝进行双边对话、最终重启六方会谈。同日,奥巴马再次签署制裁朝鲜的行政令。4月26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再次访朝,为恢复与朝谈判作出努力。5月9日,韩国总统也提出,在朝鲜承诺弃核的前提下邀请朝鲜参加2012年在首尔举行的核安全峰会。7月22日,韩国六方会谈代表李桑南与朝鲜六方会谈代表李勇浩在巴厘岛举行的东盟会议间隙会面,讨论朝核问题谈判的重启事宜。7月24日,美国国务卿、韩国外相以及日本外务大臣联合发表声明,对此次朝韩六方会谈代表的会面表示欢迎。

       7月28-29日,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与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金桂冠在纽约会面。这是奥巴马上任后首次美朝高级别官员会谈。在此次会见中,美方重申,如果朝鲜承诺在谈判过程中成为有建设性的一方,美国愿意重启与朝谈判。10月21日,朝美军方在泰国曼谷经过三天磋商达成协议,决定恢复美军遗骸的搜寻行动,调查发掘工作将于2012年3月重新启动。这是2005年以来美朝首次合作搜寻美军士兵遗骸。10月24-25日,美朝代表就重启六方会谈等议题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谈。这是继纽约首轮试探性会谈后,美朝第二次高级别对话。双方都表示会谈取得了“进展”。2012年2月23-24日,美朝在北京进行了第三轮高级别会谈。此时,金正恩已继任朝鲜最高领导人。2月29日,美朝同时发布此前在北京举行会谈的成果,并签订了《闰日协议》(Leap Day Agreement)。根据该协议,朝鲜同意在美朝双方进行有效对话期间,暂停核试验、暂停宁边核设施铀浓缩活动及暂停发射远程导弹、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暂停铀浓缩活动进行核查。美方承诺向朝鲜提供24万吨营养品援助,并表示将对援助发放进行严格的现场监督。

       这一阶段同样凸显了“施压”与“接触”并行的双轨原则,但准确地讲,该阶段的对朝政策以“接触”为主。美朝的双边互动以及《闰日协议》的达成,既是美朝之间第二轨道接触、朝核问题各相关方为重启六方会谈所作的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有满足美朝双方各自国内政治的需要。美朝双边对话正值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奥巴马希望通过与朝鲜对话来避免冲突,维持半岛局势的稳定。朝鲜也正值最高领导人更换,刚上任的金正恩希望与美缓和关系,加大对当时与朝鲜处于敌对状态的韩国的压力,维护政权稳定。协议的签署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以往的谈判中,美国都将朝韩关系的改善作为谈判的前提条件。然而,在此轮美朝互动过程中,双方只字未提朝韩关系。奥巴马政府也延续了过去美国用援助来换取朝鲜暂停核开发的政策。在停战协定问题上,朝鲜改变了过去的否定态度,承认其是“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基石”。美国则通过推进文化、教育领域等非政治性人员交流来表示对朝不再持敌视态度。在重启六方会谈方面,朝鲜提出了“首先讨论解除制裁和提供轻水反应堆”的新条件。美方对此也未提出异议。此轮双边互动可以说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成果。然而,美朝双方对此都出言谨慎。美方明确表示,解决朝核问题取得了“有限但重要”的进展。(20)朝鲜则可能由于该协议并未真正满足其要求,也对美朝协议的成果表现得较为低调。事实上,《闰日协议》只是美朝双方达成的一个初步协议。在其后续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难题,比如国际原子能机构进入朝鲜核查的标准能否与朝鲜的期待相符等等。

       (四)以“施压”为主的综合应对阶段(2012年3月—2015年5月)

       2012年3月16日,即《闰日协议》签署两周后,朝鲜表示计划在4月中旬发射卫星,美国称朝鲜此举违背了其在协议中所作的承诺。3月29日,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安全事务的代理助理国防部长彼得·拉沃伊宣布暂停对朝食品援助,并开始筹划亚洲反导系统。至此,《闰日协议》变成一纸空文。4月13日,朝鲜在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但发射失败。12月12日,朝鲜再次发射“光明星3号”并获得成功。2013年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087号决议,谴责朝鲜发射卫星,并称朝鲜此次卫星发射使用的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弹道导弹研制,违背了安理会第1718号和第1874号决议。该决议还扩大了对朝制裁范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094号决议,谴责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并再次扩大对朝制裁范围。4月,朝鲜宣布计划重启宁边重水反应堆建设。8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通报称,朝鲜取消了美国朝鲜人权问题特使罗伯特·金原计划于当日对朝鲜进行的访问,这次访问原计划就人质问题与朝鲜进行磋商。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要求朝鲜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与其合作。

       2014年,朝鲜进行了多次短程、中程导弹试射。其中,3月26日,朝鲜向日本海试射两枚中程导弹,这是朝鲜五年来首次试射中程导弹。根据8月22日的卫星图像显示,朝鲜很可能已经拥有发射远程火箭的能力,并可能在2014年年底具备更大的负载能力。朝鲜在3月和11月两次威胁将进行第四次核试验。3月31日,朝鲜用海岸炮和舰炮向韩国白翎岛东北方向海域发射了约130余枚炮弹,韩国进行了还击。这是继“延坪岛炮击事件”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朝韩冲突。10月15日,朝韩在板门店进行了三年多来首次将军级军事会谈,但无果而终。10月25日,驻韩美军司令柯蒂斯·斯卡帕罗蒂表示,朝鲜能够在弹道导弹上安装核武器,这被称为核武的小型化过程。2015年1月2日,美国就索尼遭黑客袭击事件对朝鲜发起新一轮制裁。1月10日,朝鲜表示愿意停止核试验,同时要求美韩取消2015年春将要举行的年度例行军演,但遭到了美国拒绝。1月19日,美国前政府官员以及智库学者与朝鲜六方会谈代表在新加坡进行了非正式会谈。这是美国继1月初拒绝朝鲜提议后首次与朝直接接触,然而,此次会谈充其量是美朝双方为了解彼此意图进行的一次试探性接触,美方参会人员表示自己并不代表美国政府。在会谈中,美朝双方仍然坚持各自以往的主张和立场。2月7日,朝鲜声称要测试一种新的反舰导弹,金正恩将亲自监督测试。2月8日,朝鲜试射五枚短程导弹。2月27日,朝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也举行了“半官半民”会谈,但双方在会上各说各话,会谈无果而终。

       此阶段始于《闰日协议》的失败。正如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维克托·查在《遏制朝鲜》一文中所说,《闰日协议》“在墨迹未干之时就已经成为废纸。目前尚不清楚遏制是否会奏效。但这是我们仅剩的选择”。(21)很显然,《闰日协议》失败之后,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接触政策也随之失去了国内政治和舆论的支持,又回到对朝以“施压”为主的政策。奥巴马政府对朝鲜核试验、导弹试射除了作出更具针对性的单边制裁以外,还特别强调要与其他相关方,特别是与中国、韩国、日本共同向朝鲜施压。此外,美国还积极动员国际社会力量进一步孤立朝鲜。美国称有超过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发表声明谴责2012年4月朝鲜进行的“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22)对于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美国又称有超过8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此进行了谴责。(23)2013年,针对朝鲜的人权状况,美国在动员国际力量要求朝鲜改善其人权纪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美国的推动下,2013年3月2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一致通过成立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的决议案。这是联合国首次成立针对朝鲜人权问题的机构,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同时,奥巴马政府特别注重加强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向朝鲜集体施压。2012年,美国也曾对朝鲜启动秘密外交,试图维护《闰日协议》谈判成果,然而未见明显成效。2015年以来,朝鲜一直在寻求对话渠道,奥巴马政府的表现却不够积极。韩国也提议与朝鲜进行无条件的试探性对话,并且得到了美国支持。美国与韩国已经分别与朝鲜进行了非官方会谈,但由于各方仍然坚持各自的原则立场,两次会谈都无果而终。2015年1月,美国朝鲜问题特使金成在国会作证时表示,“美国不再坚持将朝鲜弃核作为六方会谈重启的前提条件。”(24)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态度稍有“软化”。总之,《闰日协议》失败至今,奥巴马政府对朝仍以“施压”为主,未见其有就朝核问题与朝接触的积极举动。

       综上所述,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是“接触”与“施压”并行的双轨政策,但总体上以“施压”为主。奥巴马政府多次表示不会为了会谈而会谈,坚持真实、可信的谈判立场。除了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美朝举行了三轮高级别会谈之外,美国对朝保持了最低限度的接触,大多是就与朝核问题无关的一些专门议题举行会谈,包括解救在朝被关押美国公民、搜寻美军士兵遗骸等。美国对朝鲜的所谓挑衅滋事行为大多采取单边制裁、多边制裁,对朝施压促变;敦促中国对朝鲜采取强硬政策;强化美韩日同盟,重申为盟国提供安全保护,通过与韩日的联合军演向朝鲜发出军事震慑;联合国际社会力量抨击朝鲜人权纪录。(25)六年来,朝核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相反,朝鲜的核能力却有增无减。可以说,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已经陷入困境。

       三、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的动因及困境

       目前来看,克林顿、小布什与奥巴马三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并无本质区别,都采取了一种综合应对政策,并随着朝鲜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加以调整,要么接触多于施压,要么施压多于接触。克林顿时期的《佩里报告》以及对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阿米蒂奇报告》(26)都提出,对朝鲜采取一种综合、全面的应对方式。虽然《佩里报告》强调与朝接触政策,但同时指出,“如果外交手段失败,美国将对朝鲜实施遏制政策。”(27)以对朝实施遏制政策为核心内容的《阿米蒂奇报告》同样强调了对朝接触政策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也如出一辙,宣称对朝实施“接触”与“遏制”并行的双轨政策。然而,从六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政策实以“施压”为主,这与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该政策的制定和走向主要出于以下四点原因。

       (一)朝鲜的对内对外政策

       朝鲜的对内对外政策是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由软变硬、实行“战略忍耐”政策的直接外因。

       奥巴马上台之初提出的对朝“伸手外交”并未得到朝鲜的积极回应,相反,在奥巴马上任后不久,朝鲜继续试射导弹,并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朝鲜奉行“先军政治”,特别是金正恩继任后继续强调“先军政治”和“核威慑力”是保卫朝鲜国家主权的强大宝剑,能够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半岛乃至东北亚及世界和平,(28)这直接导致奥巴马政府放弃“伸手外交”,开始对朝实行“战略忍耐”。虽然美朝双方在军事和经济力量上相差悬殊,但朝鲜在与美国的互动中长期占据战略主动,美国则一直被动地对朝鲜时而挑衅、时而妥协的行为作出反应。朝鲜之所以可以长时间对美“以小搏大”,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朝鲜深知美国与韩国都无法承担对其实施军事打击的后果;二是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分歧也使朝鲜有机可乘。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朝鲜“进二退一”的策略在奥巴马上任前屡获成功。奥巴马上台后特别希望打破朝鲜“以小搏大”的怪圈。在朝鲜以导弹试射、核试验回报奥巴马政府的“伸手外交”之后,奥巴马政府选择了对朝战略忍耐,采取对朝忽略政策,等待朝鲜郑重承诺弃核,才愿意与其恢复谈判。特别是《闰日协议》的失败,使奥巴马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内继续奉行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更加坚守之前设定的恢复谈判的门槛,不愿轻易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来。奥巴马政府也更加坚信,只有加大对朝经济封锁,联合韩日加强对朝军事震慑,通过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抨击朝鲜人权纪录,积极向朝鲜(特别是朝鲜的精英群体)输出美国的民主价值观,以及敦促中国对朝鲜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才能逼迫朝鲜就范。六年来,奥巴马每年都将对朝鲜的“全国紧急状态”延长一年,继续对朝实施单边制裁。奥巴马执政以来多次表示不容许朝鲜拥核,并且大多以加大对朝经济制裁、联合韩日进行军演来应对朝鲜半岛危机。“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事件”之后,美日韩三国更是前所未有地加强了三方就朝核问题的协调和磋商。

       (二)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生态的重大变化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生态的重大变化是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政策形成的外部因素。

       在亚太地区,中国的迅速崛起、小布什时期对亚太地区的忽视以及差强人意的美韩同盟关系都亟待奥巴马上任后应对、修补和纠正。为了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按照美国的意志塑造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新秩序,奥巴马在上台之初就开始重新评估美国的全球战略,并最终作出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决定。应对中国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扩大、管控朝鲜半岛突发事件以及巩固美韩、美日同盟关系,也成为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朝“战略忍耐”政策虽然不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部分,但它反映了奥巴马政府对亚太的整体认知,并为其亚太战略服务。首先,“战略忍耐”政策强调同盟间的协作,使其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29)其次,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意在敦促中国在朝核问题方面投入更多、更加有所作为。奥巴马第一任期内在亚洲政策上的核心决策人物,如希拉里·克林顿、杰弗瑞·贝德都认为,美国在对朝政策上,特别是在恢复六方会谈方面要表现得更加有所保留,以增强中国的紧迫感,敦促中国劝说朝鲜采取认真的行动,放弃拥核。(30)再次,对朝“战略忍耐”表明,朝核问题在奥巴马政府外交议程中的优先级别并不高。奥巴马上任之后,亟须应对的是中国崛起、修补美韩同盟关系以及增加对东盟的参与。这些也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点。因而,短期内不会触及美国核心利益的朝核问题,自然不会成为奥巴马政府的优先考虑。

       (三)对朝政策评估

       对前两任总统对朝政策的评估,是“战略忍耐”政策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

       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前,美国一直尝试使用恩威并施的手段解决朝核问题。虽然偶尔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每每美国政府看到朝鲜弃核的希望时,朝鲜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信于美国。美朝互动的历史经验使奥巴马相信,必须打破美朝之间“挑衅—勒索—补偿”的恶性循环,同时也使奥巴马对朝鲜作出两个重要判断:一是朝鲜没有弃核意图。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朝鲜的拥核决心更加坚定,不仅频繁使用“拥核国”的自我称谓,而且于2012年3月首次将“核拥有国”写入宪法。二是朝鲜在过去的谈判中提出的诸如与美国建交、签订《美朝和平协定》等要求,都是换取美国粮食和能源援助的勒索伎俩。美国对朝鲜援助未能使其放弃核计划,客观上反而助其发展核武器,使其核能力日益增强。奥巴马上任后面对的是事实上已经拥核的朝鲜,如果美国在朝鲜坚持拥核的情况下恢复与其会谈,就等于承认朝鲜拥核的事实。基于以上对朝鲜的看法,奥巴马政府对朝鲜提出的要求是,朝鲜必须郑重承诺弃核,美朝才有返回谈判桌的可能,并对朝鲜的挑衅采取忽略、忍耐的应对办法,避免陷入之前美朝互动的恶性循环。

       (四)世界无核化战略

       奥巴马政府上任之初提出的世界无核化战略,是其采取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的另一内部因素。

       2009年4月5日,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发表演讲称,美国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无核化的世界,并宣称会继续实施导弹防御系统部署计划。(31)2009年7月,奥巴马首先在其所谓“重启”美俄关系之旅中,与俄罗斯签署文件,双方同意将核弹头削减为1500-1675枚,并承诺将远程导弹数量削减为500-1100枚。2010年4月12日,首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此次峰会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乌克兰、加拿大、墨西哥等国承诺消除境内剩余的所有高浓缩铀,美俄签署将武器级钚转化为民用核反应堆所需燃料的新协议。2012年3月26日,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在这次峰会上,美俄两个核大国共同要求朝鲜放弃发射卫星。2014年3月24日,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在会议开幕的首日,美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日本将归还库存的浓缩铀和钚。这也是此次峰会取得的最大成果。美日韩也借海牙核峰会之机,就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以及举行六方会谈首席代表会议进行了磋商。然而就在三国首脑会谈的同时,朝鲜发射了导弹。在美国看来,朝鲜拥核是奥巴马提出的世界无核化战略中的不和谐音符。因此,奥巴马政府坚持在朝鲜放弃核计划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回到谈判桌前。

       总之,“战略忍耐”政策不仅受到了朝鲜政策以及美国所处外部环境变化等外因的影响,也体现了奥巴马的核心外交原则,是奥巴马主义的典型案例。奥巴马政府没有将朝核问题视为优先考虑的外交议题,而是依靠制裁和多边外交,在问题出现时慎用武力、管理危机,为优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资源配置服务。(32)从实施效果来看,“战略忍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战略忍耐”政策使美国与其亚洲传统盟友特别是与韩国的关系得到巩固与加强。美国官员一再强调,“与韩国密切协调,扩大并加深对它的安全承诺是美国解决朝鲜问题的重要指导原则”。(33)在应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方面,奥巴马政府一直与韩国保持密切协调,承诺为韩国提供保护,通过联合军演增强韩国自身的防御能力,并以此向朝鲜发出统一的明确信号,增强对朝的集体影响力。在朝韩关系并未改善的情况下,虽然美国于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与朝鲜进行了三轮高级别会谈,但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此轮美朝互动也是美韩协商后的结果。”(34)2015年以来,韩国政府提议与朝鲜进行无条件的试探性对话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其次,“战略忍耐”政策强化了在朝核问题上的中国责任论。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言而喻,制衡中国被国内学者普遍视为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目标。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意在使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敦促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投入更多、更加有所作为。奥巴马政府也一再强调,与中国的协调合作是“战略忍耐”政策成功的关键。根据美韩官员与学者的观察,近几年中国对朝鲜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35)一些国外官员和学者认为,“战略忍耐”政策达到了奥巴马政府在朝核问题上强化中国责任论的预期。最后,“战略忍耐”政策优化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资源配置。在亚太地区,加强与美国传统盟国的关系、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在多边机制的框架下增加对东盟的参与,管理好中美关系这一对于美国来说“最具挑战性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点。对朝“战略忍耐”政策,能够帮助奥巴马政府腾出手来处理在亚太地区的优先事项。

       然而,“战略忍耐”政策却无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曾任美国制裁伊朗和朝鲜事务协调员、现为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的罗伯特·艾因霍恩称,“与以前的政策相比,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并未取得更好的效果。相反,在奥巴马政府奉行‘战略忍耐’政策的五年间,朝核问题不断恶化。”(36)美国国内对“战略忍耐”政策提出了诸多批评。目前,奥巴马政府奉行的以“施压”为主的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已经陷入困境。

       第一,“战略忍耐”政策仍以朝鲜郑重承诺弃核作为与朝接触的前提条件,这是该政策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朝鲜目前已经事实上拥核,并一再要求美国承认其拥核国地位。然而,奥巴马政府不愿意在朝鲜未承诺弃核的前提下恢复与其接触,原因就在于不愿意承认朝鲜的拥核地位。美朝关系也因此陷入僵持局面。对于朝鲜来说,拥核是其主要的外交手段,也是其政权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美国以军事再平衡为主要特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使朝鲜愈发担忧自己的安全处境。奥巴马政府在东北亚部署的强大军事力量,也使朝鲜感到自身安全遭到极大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朝鲜拥核的决心愈发坚定。此外,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在同意弃核之后的悲惨下场,也使朝鲜坚信弃核无异于放弃政权。然而,奥巴马政府仍然固守“就核论核”思想,并“恶意忽略”朝鲜的核开发行为。可以说,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已经将时间和主动权让给了朝鲜,任由其肆意开发核武和试射导弹,“战略忍耐”政策的实施事实上是对朝鲜拥核的默认。奥巴马政府唯有改变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否则,朝鲜核能力的不断增强将成为美国及其东亚盟友的最大安全隐患。

       第二,奥巴马政府对朝制裁失灵,朝鲜核能力不减反增。奥巴马执政至今,不断扩大对朝鲜的单边制裁。根据2015年美国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政府仍然在为其对朝鲜实施制裁的有效性背书。(37)然而,朝鲜的核开发进程并未因此而有所减缓。目前,朝鲜已经进行了三次核试验,并多次试射短程、中程和远程导弹。朝鲜已经建成一个安装了2000台离心机的铀浓缩设施,并正在建设低浓缩铀、轻水反应堆以及宁边重水反应堆。朝鲜已经能够生产可用于制取浓缩铀的六氟化铀。第三次核试验后,朝鲜已经重建生产钚的反应堆、将浓缩铀设备的规模增加了一倍,并扩建了核武器试验基地。朝鲜的弹道导弹打击范围能够覆盖韩国与日本的主要人口集中地区,朝鲜已经明确表示将制造能够打击美国本土的导弹。(38)朝鲜宣称实现了原子弹的小型化、轻量化,并正致力于发展洲际弹道导弹,这预示着朝鲜将向“两弹合一”的方向迈进。(39)2011年,美国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预言,“朝鲜将在五年内具备使用洲际弹道导弹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40)2015年5月20日,朝鲜国防委员会政策发言人发表声明,宣布朝鲜核打击手段进入小型化和多样化阶段。如果朝鲜这一能力得到证实,表明朝鲜在投掷核武器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第三,对朝秘密外交的成效有限。秘密外交是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的一部分。日本媒体称,美国军方官员于2011年11月秘密访问了朝鲜。此次访问主要就与朝鲜在一个月之前协商决定收回美军士兵遗骸进行细节性磋商,并未提及朝核问题。(41)奥巴马政府与朝鲜签署《闰日协议》之后,分别于2012年4月和8月派官员对朝鲜进行了两次秘密访问。美国朝鲜问题特使约瑟夫·狄长礼率团于2012年4月秘密访问了朝鲜,旨在劝说朝鲜不要发射远程导弹,然而未获成功。2012年4月和12月,朝鲜两次发射远程导弹,并在12月获得成功。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有关美国官员于2012年8月秘密访朝的细节目前仍不为外界所知。然而,从后来朝核问题以及美朝关系的进展来看,美国8月的对朝秘密外交并未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美朝关系也未见改善。根据美国媒体2015年3月的报道,奥巴马政府正在努力与朝鲜开展旨在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秘密会谈,会谈细节据称与推动美古关系实现突破的秘密外交类似。然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贝尔纳黛特·米汉对此却予以否认。(42)美国与朝鲜是否进行秘密会谈,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如果奥巴马政府能够承认朝鲜国家身份、与其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无疑有助于美朝双方建立基本的互信以及朝核问题的解决。

       第四,奥巴马政府在朝核问题上推卸责任、强化他方责任,是“战略忍耐”政策陷入困境的又一原因。奥巴马政府始终弃用六方会谈,意在敦促中国对朝采取强硬措施,使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更加有所作为。2010年底,“延坪岛事件”使半岛局势进一步升级,中国随即呼吁召开六方会谈紧急会议,但遭到了美方拒绝。奥巴马政府官员多次表示,中国对朝强硬是美国对朝制裁成功的关键。奥巴马政府甚至将朝核问题描述为国际问题。当然,朝核问题的恶化无疑会威胁到国际安全,然而,奥巴马政府将其称为国际问题,意在动员国际力量向朝鲜集体施压,特别是针对朝鲜的人权状况,进一步孤立朝鲜,这种做法同样无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反而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刺激朝鲜以超强硬回应强硬。朝核问题归根结底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朝鲜认为,“美国是朝鲜半岛产生核问题的根源,也是造成当前半岛核危机事态的肇事者。在此问题上,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3)解铃还需系铃人,奥巴马政府对朝忽略、推卸责任,强化他方责任,并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美朝恢复接触与对话才是朝核问题有望解决的关键。

       奥巴马在总统任期的最后阶段外交亮点频现。2014年6月,美国与伊朗进行了首次正式核谈判,同年12月17日,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将与古巴恢复外交关系。随着美国与伊朗和古巴两国关系的缓和,美国国内就朝鲜能否成为奥巴马政府下一个缓和关系的目标进行了大量的讨论。然而,大部分学者、观察家认为,鉴于国内政治、美朝与美伊以及美古关系的特点以及地缘政治等原因,朝鲜难以步伊朗与古巴后尘,在不满足任何前提条件下与美国改善关系。(44)奥巴马将如何在执政的最后阶段应对朝核问题值得密切关注。

       从第一次朝核危机至今,朝鲜一直在美朝互动中占据战略主动。奥巴马政府对朝奉行的“战略忍耐”政策继续将主动权让给朝鲜。目前,该政策已经面临困境,特别是面对朝鲜日益增强的核能力,奥巴马政府仍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近年来,美国前政府官员与学者纷纷建言政府,与其对朝忽略,等待朝鲜核能力日益坐大,不如与朝鲜重新恢复接触,至少可以摸清朝核现状,甚至可以延缓朝鲜核武开发的进程。(45)在这种国内外环境下,奥巴马总统在执政的最后阶段应该有望恢复与朝谈判。美国朝鲜问题专家托尼·南宫也认为,近来美国态度已经有所“软化”,比过去几年有了更大的“灵活性”。(46)朝核问题关乎美国两大利益:一是防范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二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切身利益。因此,奥巴马政府不大可能对日益增强的朝鲜核能力坐视不管。

       为了走出对朝政策困境,奥巴马政府应该将消极的“战略忍耐”转变为积极的对朝“战略塑造”,进而在美朝互动中占据主动。对朝改行“战略塑造”政策,美国政府仍可将“朝鲜弃核”作为最终目标,但暂时搁置将其作为与朝恢复接触的前提条件。采取过渡性举措,积极与朝接触,对朝鲜的安全忧虑作出积极回应,与朝鲜在核武开发、导弹试射以及核不扩散等议题方面进行对话,暂缓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进程。此外,美国如果希望朝鲜最终弃核,还应该将朝鲜作为一个正常国家来对待并与其发展关系,积极促使朝鲜融入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当中,推动朝鲜经济改革,经济繁荣的不可逆性才会使朝鲜意识到拥核不再是其维护政权的唯一工具。

       注释:

       ①Kurt M.Campbell,“U.S.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March 1,2011,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1/03/157472.htm.

       ②又称《佩里报告》(The Perry Report),由美国前国防部长、时任朝鲜政策协调员威廉·佩里执笔完成,故此得名。

       ③William J.Perry,“Review of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Unclassified Report,Washington,DC,October 12,1999,http://belfercenter.ksg.harvard.edu/files/1997%20NKPR.pdf.

       ④Evans J.R.Revere,“Facing the Facts:towards A New U.S.North Korea Policy”,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October 2013,p.5,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papers/2013/10/16-north-korea-denuclearization-revere.

       ⑤“President Deliver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The White House,January 29,2002,http://georgewbush-whitehouse.archives.gov/news/releases/2002/01/20020129-11.html.

       ⑥“DPRK Foreign Ministry's Spokesman Dismisses U.S.Wrong Assertion”,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KCNA),January 17,2009,http://www.kcna.co.jp/item/2009/200901/news17/20090117-11ee.html.

       ⑦Selig S.Harrison,“Living with A Nuclear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Post,February 17,2009,http://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learn-to-live-with-a-nuclear-north-korea/2013/02/14/0c6dad22-6fa9-11e2-aa58-243de81040ba_story.html.

       ⑧Choe Sang-hun,“Tensions Rise on Korean Peninsula”,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 19,2009,www.nytimes.com/2009/01/19/world/asia/19korea.html.

       ⑨“DPRK's Principled Stand on Denuclearization of Korean Peninsula”,KCNA,February 2,2009,http://www.kcna.co.jp/item/2009/200902/news02/20090202-07ee.html;“DPRK Foreign Ministry's Spokesman Dismisses U.S.Wrong Assertion”.

       ⑩“DPRK's Principled Stand on Denuclearization of Korean Peninsula”.

       (11)Jihwanh Wang,“Realism and U.S.Foreign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The Clinton and Bush Administration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World Affairs,Vol.167,No.1,2004,p.15.

       (12)Jihwanh Wang,“Realism and U.S.Foreign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The Clinton and Bush Administration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15.

       (13)Blaine Harden,“U.S.Envoy Stephen Bosworth Arrives in North Korea for Talks”,The Washington Post,December 9,2009,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9/12/08/AR2009120800737.html.

       (14)“Clinton Calls‘Exploratory’Meeting with North Korea‘Quite Positive’”,Voice of America,December 10,2009,http://www.voanews.com/content/clinton-calls-exploratory-meeting-withnorth-korea-quite-positive-78980687/416329.html.

       (15)Stephen W.Bosworth,“Remarks on North Korea”,September 15,2010,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0/09/147145.htm.

       (16)Glyn Davies,“U.S.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March 7,2013,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3/03/205691.htm.

       (17)Barack Obama,“The War We Need to Win”,August 1,2007,http://obama.3cdn.net/417b7e6036dd852384_luzxmvl09.pdf,p.3.

       (18)“DPRK Foreign Ministry's Spokesman Dismisses U.S.Wrong Assertion”.

       (19)“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and President Lee Myung-Bak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in Joint Press Availability”,June 16,2009,https://www.whitehouse.gov/the_press_office/Remarks-by-President-Obamaand-President-Lee-of-the-Republic-of-Korea-in-Joint-Press-Availability/.

       (20)“Background Briefing on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March 29,2012,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12/02/184924.htm.

       (21)维克托·查(Victor Cha):《遏制朝鲜》,《金融时报》,2012年4月18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4150/ce。

       (22)Glyn Davies,“U.S.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

       (23)Ibid.

       (24)Sung Kim,“The North Korean Threat:Nuclear,Missiles and Cyber”,January 13,2015,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5/01/235888.htm.

       (25)Emma Chanlett-Avery and MiAe Taylor,“North Korea:U.S.Relations,Nuclear Diplomacy,and Internal Situation”,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R41259,May 26,2010,p.5,http://fas.org/sgp/crs/nuke/R41259.pdf.

       (26)《阿米蒂奇报告》是指在小布什总统上任前,由其竞选班子内的共和党保守派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执笔的一份题为“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North Korea”的有关对朝政策主张的共和党政策文件。虽然该文件不是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官方文件,但起草者均在小布什政府内担任要职,因此,美国国内普遍认为该报告是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蓝本。报告全文参见http://www.globalsecurity.org/wmd/library/news/dprk/1999/forum159.html。

       (27)William J.Perry,“Review of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28)《朝美新加坡会晤释放啥信号》,新华国际,2015年1月26日,http://www.apdnews.com/asia/dongyajushi/155075.html。

       (29)许宁、黄凤志:《“战略忍耐”的困境——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剖析》,《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3期,第112页。

       (30)Jeffrey A.Bader,Obama and China's Rise:An Insider's Account of America's Asia Strategy,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2,p.33.

       (31)参见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发表的关于核武的演讲,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09/04/05/obama-prague-speech-on-nu_n_183219.html。

       (32)参见樊吉社:《朝核问题与中美战略共识》,《美国研究》,2014年第2期,第69页。

       (33)Kurt M.Campbell,“U.S.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

       (34)“Background Briefing on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35)Jonathan D.Pollack,“China Shifts from North to South Korea”,July 24,2014,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interviews/2014/07/24-china-korea-pollack;《韩外长:中国与美韩空前团结对朝态度改变很大》,参考消息网,2014年10月23日,http://mil.cankaoxiaoxi.com/2014/1023/538502.shtm。

       (36)Robert Einhorn,“Should America Reengage with North Korea?”The National Interest,July 3,2014,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should-america-reengage-north-korea-10797.

       (37)“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The White House,February 2015,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docs/2015_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

       (38)John Bradshaw,“North Korea Needs‘Strategic Shaping’”,Asia Times,April 8,2014,http://nsnetwork.org/north-korea-needs-strategic-shaping-john-bradshaw/.

       (39)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大视野:国际热点问题透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章,“波谲云诡的朝核问题”。

       (40)Elisabeth Bumiller and David E.Sanger,“Gates Warns of North Korea Missile Threat to U.S.”,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 11,2011,http://www.nytimes.com/2011/01/12/world/asia/12military.html.

       (41)Ken Dilanian and Barbara Demick,“Secret U.S.-North Korea Diplomatic Trips Reported”,Los Angeles Times,February 23,2013,http://articles.latimes.com/2013/feb/23/world/la-fg-us-north-korea-20130224.

       (42)Bill Gertz,“Secret Diplomacy with N.Korea? S.Korean Leader Calls for Transparency”,The Washington Times,March 18,2015,http://worldtribune.com/life/secret-diplomacy-with-n-korea-s-korean-leader-callsfor-transparency/.

       (43)《朝媒说美国是朝鲜半岛产生核问题的根源》,新华网,2009年12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07/content_12603999.htm。

       (44)参见Evans J.R.Revere,“U.S.Normalization with Cuba:Is North Korea Next?”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December 18,2014,http://www.brookings.edu/blogs/up-front/posts/2014/12/18-north-korea-cubarevere; Katharine H.S.Moon,“The Cuba Effect on U.S.-DPRK Relations”,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December 18,2014,http://www.brookings.edu/blogs/up-front/posts/2014/12/18-cuba-effect-north-korea-moon。

       (45)Robert Einhorn,“Should America Reengage with North Korea?”

       (46)《朝美新加坡会晤释放啥信号》。

标签:;  ;  ;  ;  ;  ;  ;  ;  ;  ;  ;  ;  ;  ;  ;  ;  

浅析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耐心”政策_奥巴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