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伟
甘肃省陇南公路局高等级公路养护中心 甘肃陇南 746005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本文简要分析公路桥梁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养护管理措施,以改善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养护管理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运输量增加尤为明显,行车比重也得到了扩张。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很多重性车辆的投入应用,让之前的桥梁设计工作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使桥梁公路使用负担大大提升。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公路桥梁质量检测操作进行更新,实现对病害的有效评估操作,并使用正确的加固方式,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质量。
1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类型
1.1桥头跳车
车辆行驶在引道与桥面交接处时,会出现高低不平的跳车现象,对高速行驶车辆的舒适度和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桥头跳车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桥台与台后回填土沉降不均匀。桥台竖向刚度大位移小,台后回填土铺筑空间小,在自重和车辆压力下易产生沉降,路堤回填土自身体积的变化,导致桥头跳车的发生。这种现象会加剧桥面的损坏,减少桥梁的使用寿命。
1.2桥梁伸缩缝病害
因大部分桥梁伸缩缝的施工都完成于桥梁工程建设后期,在此过程中,路面及其它后续工程相继施工,施工管理重点逐步转向桥梁工程外的其它施工项目,对伸缩缝施工放松了管理,对伸缩缝质量易引起隐患。伸缩缝部位病害比较常见的有四种:一是预埋钢筋在桥梁墩、梁板及台帽部位的伸缩端没有达到准确位置,与伸缩装置之间无法正常连接或不能完全连接、焊接达不到较高质量,力不能均匀传递,对伸缩装置与桥梁连接之间稳定性及整体性造成一定影响,易使伸缩装置发生变形,在连接后浇筑混凝土部位产生裂缝。二是安装伸缩装置缺乏平整性或后浇混凝土衔接桥台、梁端有待进一步平整,产生起伏或错台,受反复冲击的行车作用,破坏后浇混凝土和伸缩装置。三是沿路线方向两侧的伸缩装置未采用较高质量的混凝土、也没有达到较密实的振捣或需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界面,这都容易导致混凝土部位产生现裂缝、破损。四是伸缩装置安装时,未设置准确的预留伸缩量,在外界气温发生变化时,易导过于拉伸的致伸缩缝失效,或推移挤压对伸缩装置和混凝土造成损坏。
1.3支座、主体构件变形
桥梁支座容易出现的问题,通常包括变形、保护层老化开裂等,如果橡胶材料制作的支座,因为材料质量较差或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前老化,将在较大程度上缩短支座的使用年限,支座的弹性会逐渐降低,无法发挥正常工作功能,不但加大了桥梁维修和保养成本,还有可能会干扰桥梁的正常使用。
2公路桥梁养护管理
2.1加强钢筋銹蚀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和公路桥梁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钢筋的锈蚀,钢筋锈蚀会对桥梁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桥梁运营期间需要定期对桥梁进行巡检,对钢筋锈蚀情况进行记录,对于钢筋表面保护层较薄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涂层保护。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天积雪过后应该进行机械清理,尽量减少化学清理,导致钢筋发生锈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管控桥面铺装施工质量
对梁板预制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梁板几何尺寸与要求相符,顶面平整不存在起伏。对吊装后梁顶高程严格控制,保证梁板间错台明显,进而确保桥面铺装保持均匀厚度。对钢筋网片准确定位,使网片上下保护层厚度与要求相符。对桥面铺装混凝土配比严格控制,达到振捣要求。施工应将高温时段避开,覆盖养护认真实施,确保铺装层质量。对墩顶负弯矩施工加强控制,负弯矩钢筋准确施张。对桥面铺装与防撞墙、连接防撞护栏边角及与防水层接缝等重点部位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使防水层达到预期效果,避免桥面受到水的侵蚀。
2.3裂缝检测
对于实际公路桥梁使用,裂缝危害性极大,当出现此类问题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公路桥梁进行全方位检测,并与周围地质环节相结合,制定出有效的修复策略。由于裂缝检测内容较多,工作人员应将重点内容集中在裂缝出现部位和未来趋势预测上。接下来便是对裂缝宽度和分布情况等进行了解,还原其基本信息。站在实际裂缝检测角度来说,工作人员还需要考虑温度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对于裂缝检测,常用工具有显微镜、塞尺等。当最终检测结果呈现出来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将结果与具体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倘若裂缝宽度和数量等均超过了限定值,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操作。
2.4端头破损处理技术
端头破损处理技术也是现阶段路桥工程病害施工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施工工艺,该项工艺的应用中呈现出凝结速度快、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借助相关设备的喷射力,将硅胶材料按照指定要求喷射到相关位置,之后开展浇筑、捣固等作业,使得硅胶材料与桥体能够有效结合到一起,进而提高桥体的柔韧性以及刚度,最终实现处理病害的目的。该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施工人员全面了解病害处理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做好設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2.5控制好支座安装质量
选择与要求质量相符的支座,在源头上确保安装质量。安装前对垫石位置、平整度及高程全面检查,准确定位,确保安放水平、密贴。吊装梁板时在支座上垂直落稳,避免发生偏压。若发生脱空现象时采用钢板调整,确保支座受力均匀。支座安装防尘罩以延缓老化,对不合格支座及时进行检查更换。
2.6加强钢筋銹蚀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和公路桥梁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钢筋的锈蚀,钢筋锈蚀会对桥梁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桥梁运营期间需要定期对桥梁进行巡检,对钢筋锈蚀情况进行记录,对于钢筋表面保护层较薄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涂层保护。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天积雪过后应该进行机械清理,尽量减少化学清理,导致钢筋发生锈蚀。
2.7车辙的处理和泛油
车辙可以通过加热来软化道路的方式或使用沥青填充车辙来完成。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方法,但滚动连杆不能用于单次轧制,因为它们不符合现行法规。为了控制石油泄漏,可以通过沉积石块或黄沙来治疗出现疾病的道路路面。如果油性条件比较严峻,则必须将石材铺在路面上进行二次破碎,这可以有效地缓解油性状态。此外,溢油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对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材料比例的研究和调整。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漏油的频率。在原始道路车辙情况非常严重的道路上,原始道路车辙轨道带的侧面波纹可以部分铣削成形,然后使用技术进行车辙的微观修复。使用填料或微表面覆盖技术来处理道路病害比较细微的状况。这些皱折通常是由上层、下层和中间层的各个部分的温度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对于处理方法而言,首先进行切割卢比的结构层,然后仔细检查研磨后暴露的底层的实际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施工方案,采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正确处理路面疾病。如果下层没有疾病,则可以使用细微车辙修复技术进行填充。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交通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在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成绩,但仍面临着较多挑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不断研究与创新,从而提升公路路基路面质量,促进交通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伦军.探究公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02).
[2]袁涛.公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01):32-34.
[3]杨凯兵.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12(1):186.
论文作者:王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桥梁论文; 病害论文; 钢筋论文; 支座论文; 公路论文; 裂缝论文; 锈蚀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