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欧反导计划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欧论文,美国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08)01-0117-05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围绕着美国东欧反导计划的争执陷入了僵局。这不仅使俄美关系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会对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很有必要对美国东欧反导计划予以探讨。
1.美国东欧反导计划的提出
美国布什政府执政后,谋求建立一体化的反导系统,将战区反导系统和国家反导系统合而为一,统称导弹防御系统。“9·11”事件后,美国加快了部署反导系统的步伐。2001年5月1日,布什总统正式宣布美国将放弃《反导条约》,部署国家反导系统。他声称,“1972年《反导条约》签署以来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Smith,2006:55-57),从而为部署国家反导系统铺平了道路。2004年,美国正式启动反导系统。2007年1月,美国又提议在波兰、捷克部署反导系统并与他们恢复谈判。名义上,美国为其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提出的理由是:“防止伊朗和朝鲜的导弹袭击”。实际上,美国选择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其主要缘由为:
第一,“冷战思维”的沿袭。随着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防止出现全球性竞争对手就成为其全球战略目标。在美国看来,俄罗斯就是这样的对手。早在2000年,美国国务卿赖斯就在《外交》上撰文指出:“俄罗斯是另外一种挑战,它仍具有大国的许多特征: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和强大的军事潜力。”(Rice,2000)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实力的增长,增加了美国对俄罗斯再次崛起的担心。美国认为,应该趁俄罗斯复兴之前构筑对其进行遏制的战略包围圈。2007年4月中旬,美国国务院公布了2007至2012年美国外交战略计划,公开扬言遏制俄罗斯是美国今后5年的外交重点之一。(USAID,2007)可以说,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是美国构建针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圈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希望借此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把东欧反导系统作为其全球反导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俄罗斯予以战略遏制。二是把波兰和捷克作为其未来向东扩展的桥头堡。如果成功地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下一步美国很可能把反导系统部署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土上。2007年3月1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A·奥柏林表示,美国打算在更靠近俄罗斯的外高加索地区部署反导雷达。(Associated Press,2007-03-01)三是在战略力量方面扩大美国相对于俄罗斯的领先优势。超强军事能力是美国维持全球主导地位的支柱。与俄罗斯战略力量相比,美国目前的优势只是相对的,而追求绝对优势是美国的终极目标。美国认为,在俄罗斯复兴之前,借口对付伊朗等导弹威胁对自己战略核力量升级换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绝佳机会。
第二,巩固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冷战后,美国主导了北约的战略性调整。1990年7月,北约正式提出进行战略改造。1994年,北约首次在防区外的波黑采取了军事行动。1998年,北约又着手进一步更新战略,考虑实现北约的“全球化”,同时美国提出北约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1998年,北约理事会授权北约盟军司令部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这一举动表明,北约16个成员国已经同意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最后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实施军事干预。(张茂明、罗天虹,2002:180)这就是1999年提出的“北约新概念”,即打造横跨大西洋和整个欧洲之间的政治、军事组织。从冷战开始至今,北约就一直是美国推行霸权政治的工具。经过这一系列的战略性调整,增加了北约的政治职能。
美国此次计划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无疑是其又一次加强北约军事和政治作用的行为。2007年4月,美国官员向欧洲盟国表示,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可以保护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之外的所有北约欧洲盟国。如果北约的战区反导系统建成并与美国的反导系统对接,则可以覆盖所有的欧洲盟国,这意味着北约无需发展自己的战略反导系统。(Christian,2007-04-26)美国实际上是企图限制北约发展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战略能力,从而把它牢牢地绑在自己战车上,充当自己地区和全球战略的有用工具。
第三,分化欧盟。北约东扩之初,美国曾经宣布要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一整片安全防御区域,而现在却演变为借助其东欧反导计划筑起了七道篱笆来分化欧洲。第一道在捷克的德罗卡维科村;第二道在捷克和波兰;第三道在乌克兰;第四道在东欧;第五道在北约;第六道在欧盟内;第七道在俄罗斯同欧盟之间。(新华网,2007-03-24)美国从当初出台“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到现在企图利用东欧反导计划分化欧盟,有着深刻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局势的变化使得当时的美国政府重新调整了其对欧洲大陆的政策,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承认欧共体作为冷战后欧洲经济与政治支柱的重要地位”。1990年,美欧签署了《跨大西洋宣言》 (TAD),确认了欧共体的重要地位。1995年,美欧又签署了《跨大西洋新议事日程》(NTA),制定了“欧盟/美国共同行动计划”。TAD和NTA的签署标志着美国欧洲盟友开始正式以集体的方式、以欧盟这个独立行为体的身份与美国发展政治伙伴关系。美欧当初的设想是好的,但事实证明,即便TAD和NTA签署后,欧盟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也是有增无减的。例如,在小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后,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老欧洲”曾经公开反对伊战,第一次真正敢于坚定地向美国表达其“欧洲立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便成了美国分化欧盟,以减缓欧盟一体化速度、制约欧盟影响力的扩大和维持其对欧盟控制和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
2.俄罗斯的回应
对于美国东欧反导计划,俄罗斯做出了强烈反应,采取了“软”“硬”两手策略。其“硬”的一手表现在:一方面,俄罗斯口头上对美国不断提出警告。2007年2月20日,俄罗斯战略导弹与航天部队司令索洛夫佐夫警告说,如果波兰和捷克同意美国在其境内部署反导基地,俄罗斯将会重新把它们列为其中程和短程导弹瞄准的目标。( Los Angeles Times,2007-02-20)4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拉科夫说,莫斯科现在别无选择只有把美国设立反导基地“纳入我们战略计划中”。(Luke,2007)4月26日,普京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时警告说:“如果美国执意在捷克等国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将有可能退出《欧洲常规力量条约》”。(Christian,2007)10月12日,普京总统又向访问俄罗斯的一个美国代表团发出警告:俄罗斯可能退出俄美两国在1987年签署的《美苏关于销毁欧洲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
另一方面,随着俄美东欧反导之争陷入僵局,俄罗斯的反应也从口头不满发展到开始采取反制措施。俄政府开始着手制定完整的防空反导力量建设计划,准备从作战理论、编制体制和装备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俄罗斯防空反导部队的战斗力,以应对美国在欧洲扩张NMD系统的新局面。随之,俄罗斯防空反导力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07年3月13日,俄罗斯空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夫说,俄罗斯正在开发性能远优于如今水平的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5月29日,俄罗斯联邦航天部队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首次试发射了一枚PC-24新式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之所以对美国东欧反导计划做出强烈反应,主要缘由为:
首先,这是它对自己面临的安全困境做出的具体反应。冷战结束后,北约、欧盟的双东扩已经使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其所面临的地缘战略环境不断恶化。
现在,美国已经将部分反导系统转移到靠近俄罗斯边境的阿留申群岛,加上美军已在阿拉斯加的爱尔松空军基地、格里利堡空军基地以及加利福尼亚的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反导系统中的拦截导弹,这意味着俄罗斯的东大门已被美国锁定。如果美国再在东欧成功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的西大门也将被其锁定。处于这样的生存空间下,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俄罗斯国家安全和战略研究所专家卡赞诺夫认为,美国东欧反导系统能否发现和拦截俄导弹并不是特别重要,最重要的是它在俄罗斯周边建设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不断包围俄罗斯,显然威胁到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新华网,2007-04-21)因此,尽管美国方面一再解释其东欧反导系统目标不是俄罗斯,俄仍认为自己才是美国东欧反导系统的真正目标。2007年4月27日,普京总统在会见来访的捷克总统克劳斯时就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这些(导弹防御)系统对俄罗斯领土的覆盖范围可到乌拉尔山。”(Shchedrov,2007)
其次,美国东欧反导系统会大大削弱俄罗斯战略力量的威慑能力。俄罗斯的观点是:美国东欧反导系统将严重影响自己的核威慑能力,从而打破美俄战略均势,破坏欧洲和世界的战略平衡和稳定。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美国的计划将破坏欧洲战略稳定,使全球政治平衡处于危险之中。”(Charbonneau,2007)
再次,出于俄罗斯人的“大国意识”和其大国地位。随着世界能源价格上涨和实力增长,俄罗斯恢复其大国地位的心态与愿望越来越强烈。故而在与核扩散及反恐有关联的东欧反导系统问题上,俄罗斯再也不能接受美国撇开俄方单独与前华约成员国谈判的现实。在俄罗斯看来,美国这么做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蔑视俄罗斯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意在建立一个排除俄罗斯的北约安全体系;二是恢复对俄罗斯的军事遏制,以巩固美国对俄罗斯的绝对军事优势。在俄罗斯看来,美国在东欧反导问题上将其晾在一边,是将“俄罗斯排除在制定游戏规则之外”,极大地忽视了俄罗斯的存在,损害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这是俄罗斯绝对不能容忍的。
最后,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无疑会扩大美国在俄罗斯传统后院东欧的影响。美国前驻乌克兰大使史蒂芬·法伊弗(Steven Pfeiffe)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就俄美关系发表评论时说:“在俄罗斯看来,西方与前苏联势力范围的任何接触都会对它的利益带来危害”。(Grier,2007)
在对美国采取“硬”的一手的同时,俄罗斯还针对其东欧反导计划采取“软”的一手,即提出了一系列美俄共建反导系统的建议。2007年6月7日,在参加八国集团峰会时,普京向布什提议俄美合用俄军在阿塞拜疆的雷达站,以取代美国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系统的计划。(Kruzel,2007)2007年7月2日,普京在同布什会晤中又提出新的建议:把俄南部的一座雷达系统纳入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反导系统,并使更多欧洲国家在俄罗斯一北约理事会框架内参与有关导弹防御问题的决策。(Spetalnick,2007)俄罗斯希望借这些新建议达到以下目的:一是使美国的战略企图大自于天下,借欧洲和世界舆论对美国施加压力;二是力争参与到美国计划内部以稀释美国计划对俄战略威慑能力的可能威胁;三是鉴于美国不会允许北约参与其东欧反导系统的决策,俄罗斯企图把更多的欧洲国家拉入俄美关于东欧反导计划的磋商中。俄罗斯的目的在于使问题复杂化和离间美国和其北约盟国的关系,这样就可增加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难度,从而大大延缓其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步伐,为俄罗斯的军事复兴和采取反制措施赢取时间。
3.美国东欧反导计划的前景
目前,尽管俄美东欧反导之争陷于僵局,但面对俄方的压力,美国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2007年10月11日,赖斯声称,美国将按原计划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为了弥合双方的分歧,2007年10月12日,俄美两国外交和国防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了“2+2”会谈。但双方在东欧反导等问题上的分歧并没有缩小。2007年10月23日,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演讲时,布什总统对美国东欧反导计划进行了辩护。他说,据情报部门预测,在外国的帮助下,伊朗可以在2015年之前开发出射程达到美国和欧洲的洲际导弹。我们必须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以保护欧洲应对不断增长的伊朗威胁。(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2007)
但美国东欧反导计划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首先,俄罗斯态度强硬。鉴于美国东欧反导计划触及俄罗斯的战略底线和核心国家利益,俄罗斯已没有多少让步的余地。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大大增强了俄罗斯在此问题上对美国持强硬立场的底气。另外,美国的反恐和反扩散战略已陷入困境,它也急需俄罗斯的支持。特别是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可能在反导系统上对俄罗斯做出让步以换取俄罗斯对它可能军事打击伊朗的默认。2007年7月16日,英国《卫报》报道布什在离任前可能接受副总统切尼的建议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认为,如果自己坚持强硬立场,美国在东欧反导问题上对它做出让步是可能的。其次,波兰和捷克的国内因素。鉴于美国东欧反导系统对欧洲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波兰及其他有意加入该系统的国家(主要是前东欧国家和美俄正在争夺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必然会受到来自欧洲和俄罗斯两方面的强大压力,使得美国在俄罗斯西部建立反导和早期系统的企图不易实现。为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布什政府原计划要求国会批准拨款约35亿美元,最快从2008年初开始在波兰建设导弹拦截基地,到2013年前投入使用。但是波兰政局的剧烈变化使这一计划蒙上了阴影。卡钦斯基领导的法律与公正党在议会提前选举中失败,获胜的公民纲领党领袖图斯克成为波兰新总理,他在竞选时就明确承诺要优先恢复波兰与欧洲、俄罗斯的关系。再次,美国东欧反导计划还面临着国会的掣肘。2007年7月5日,《华盛顿邮报》报道,国会民主党人士正在对布什政府计划把部分反导系统设在波兰和捷克的做法设置法律障碍。(Pincus,2007)众议院2008年国防预算把布什政府为建立东欧反导基地要求的3.1亿美元预算裁减了大约一半,参议院将裁减约8500万。(Grier,2007)
美国国会之所以对布什政府东欧反导计划予以牵制,是因为:其一,俄罗斯立场强硬。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有关2008年《国防拨款法案》的报告中提到了莫斯科的反对态度,并表示,如要拨款,那也应该等到两国政府间的会谈结束之后。(Pincus,2007)其二,技术不成熟。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认为:“东欧反导系统的建设和部署还不成熟。准备在欧洲部署的两级导弹拦截系统还没有开发出来,根据目前计划,直到2010年才将对它们进行飞行测试。”(Grier,2007)其三,伊朗是否有洲际导弹开发能力尚不确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认为,“尚不能确定伊朗是否能在2015年前开发出能够袭击欧洲大部分领土的导弹或核弹头。”(Grier,2007)其四,经济因素。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指出,在没有北约正式参与的情况下就急于建立一个声称“旨在保护欧洲免受伊朗导弹袭击”的反导系统,不仅在情理上说不通,而且美国一家承担费用,在经济上也不划算。它指出,到2013财年,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旨在保护欧洲免遭伊朗导弹袭击、而北约却不参加的反导系统将耗资大约40亿美元。(Grier,2007)其五,部署准备周期过长和波兰、捷克内部牵制,东欧反导计划前景不明朗。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认为,“与波兰和捷克谈判在2007年年底之前可能不会结束,然后还要经过每个国家的议会批准”。与此同时,美国军事设施将来所处地区的居民们在地方全民公决中已经表示强烈反对。(Pincus,2007)
尽管有上述不利因素,美国仍将坚持部署东欧反导系统。围绕着东欧反导系统的俄美博弈可能出现三种模式:一种模式是美国单方面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系统,这是美国设计的;另一种模式是在北约框架内建立全欧反导系统,这是欧盟主张的;再一种模式是北约与俄罗斯合作共建反导系统,这是俄罗斯构想的。目前看来,第一种模式实现的可能性最大,这是因为:1)美俄实力差距太大。尽管俄罗斯近年来借助石油价格高涨,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其GDP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而俄罗斯的战略力量由于多年缺乏经费投入,也大多老旧不堪。在目前美俄实力对比仍然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俄罗斯很难阻止美国单方面在东欧部署其反导系统。2)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是出于美国全球战略需要。美国的最终目标将是构建以美国本土为核心、以亚洲和欧洲为两翼、覆盖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全球反导网络,以确保美国战略攻防力量的绝对优势。在此背景下,即使将来美国民主党上台,美国构建其全球反导网络的努力仍将进行下去。因此,美国不大可能因为其东欧反导计划目前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就会终止。美国国防部就对国会裁减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预算进行了反驳。它指出:“这些裁减将严重影响国防部延伸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保护美国本土、美国盟友和美国在欧洲驻军和应对伊朗不断增长的导弹威胁的能力。”(Hanson,2007)
总之,美国和俄罗斯围绕着东欧反导系统进行的博弈关系着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的大局,将会持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标签:军事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俄罗斯军事论文; 反导系统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捷克总统论文; 欧盟总统论文; 波兰总统论文; 伊朗石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