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项目建设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相关管理人员必需提高并完善对于项目建设风险的整体认识和策略。本文结合当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电力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的过程,并提出了造价风险的几种控制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 风险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的改革也逐渐市场化,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成为电力工程面临的市场挑战和风险,需要电力施工单位合理的应用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规避造价风险。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周期中,不确定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或不可抗拒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导致工程实际投入超过预算。因此,要较好的完成项目建设,就必须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控制。
1、物价上涨的风险。由于施工周期长,不可避免的会在项目所需资源的单价上不可预测,这是市场行情的规律,即使有些招标文件规定部分主要建筑工程的钢材、水泥可调,但调整的单价与投标时参考的的投标期信息价在正负5%或10%以上时方可调整5%或10%以外的部分,之间的差价投标方自负。
2、设计文件不详的风险。电力工程的投标报价一般都始于初设方案确定后开始,因此,工程设计的不完整、不详细,给施工和投标报价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
3、施工企业投标报价风险。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如没能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编制合适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在投标报价时未能定出准确的报价,如果到具体施工阶段时才发现原先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合理要重新制定,则很有可能引起造价的提高风险。
4、工程量不符、缺项的风险。
1)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不符的风险。工程量清单规定,招标单位给出工程量清单,对其偏差负责,在竣工结算时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招标单位为了规避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风险,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多少范围内不得调整;或者规定有投标单位复核工程量,负责校正,如果在投标阶段不提出,则视为没有偏差,竣工结算时也不调整。这样招标人就把工程量编制的责任和风险全部推给了投标人。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摆脱清单责任,业主就可以随时以投标人报价里包含的所有工程风险为由来打压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将不得不额外承担不应由自己来担的工程量风险。
2)工程量清单缺项的风险。在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企业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承包方提出的漏项子目往往在投标时就应全部反映在投标书中,如此才易为业主接受,且有利于与业主在价格上协商。如果承包方在审核工程量清单时,没有及时发现漏项或发现漏项却没有向业主提出异议,施工过程中想通过索赔来获得相应的工程款是很困难的。
5、工期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受制于业主,按照业主的不合理要求,而随意将工程的工期延长或提前。工期决定工程造价,在建筑业中建造各类建筑工程的定额工期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确定的,因此定额工期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如果超过合理建设工期的时间越长,则工程造价越高。因为正常建设工期的拖延即使不考虑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的变化因素,也会造成间接费的增加,提高了工程造价的风险。为了缩短工期而赶工所增加的成本,需要从项目提前投产或交付使用所产生的效益中得到补偿。当提前建成所产生的效益小于为提前工期而增加的成本时,即失去了提前工期的意义。
6、人员素质风险因素。 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各个阶段参与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也将给建设工程的最终造价带来一定的风险。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边施工,边修改设计,边追加预算的“三边”工程,使施工图预算难以对工程造价起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作用,导致承包方不能在定额工期内完成预定的施工项目。而施工工期的长短,又直接关系到承包方和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这便给工程的造价带来了风险。
7、合同风险。业主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咨询顾问起草合同,使合同质量很高,而其中却隐含了大量的不利于承包方的风险责任条款和业主的反索赔条款。再加上承包方往往都存在急于签定合同的心理,这就容易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对业主的资信和合同的公正性缺乏严格的分析,对合同缺乏识别力,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方保护条款的认识,轻率的签定了既有漏洞又有缺陷的合同。在合同履行的后期很难对等参与合同谈判,往往受制于业主,不自觉地接受了合同中大量隐含风险,最终使工程竣工结算时产生合同纠纷,也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结束语
任何项目在实施时,都必须对承担的风险(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的)应有准备和对策,应有计划,应充分利用管理者自己的技术、管理、组织的优势和过去的经验。对分析出来的风险想办法消除、减少或转移。由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来源于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因此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处理也应转化为对工程造价的风险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而不是直接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主要处理对策:①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这在项目决策时要注意,放弃明显导致亏损的项目。对于风险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成功把握不大的项目,不参与投标,不参与合资。甚至有些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预测后期风险很大,必然有更大的亏损,不得不采取终端项目的措施。②技术措施。如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而不用新的不成熟的施工方案。③组织措施。对风险很大的项目加强计划工作,选派最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组织单元,使大家有风险意识;在资金、材料、设备、人力上对风险大的项目予以保证,在同期项目中提高它的优先级别,在实施过程中严密的监控。④保险。对于一些无法排除的风险,例如常见的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的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办法解决。⑤要求对方提供担保。这主要针对合作伙伴的资信风险。⑥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在计划中(或合同)增加一笔不可预见费。⑦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上述风险对策措施应包括在项目计划中,对特别重大的风险应提出专门的分析报告。对作出的风险对策措施,应考虑是否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为任何措施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作者简介:李莉莉(1983.11-),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工程师,现从事发电厂施工投标报价。
论文作者:李莉莉,张卫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风险论文; 工期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承包方论文; 项目论文; 业主论文; 工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