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
王渊淞
【摘 要】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基于“伙伴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不仅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关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延伸,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将“伙伴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中不断渗透。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活动、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自主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新型课程。近年来,我校(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积极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不仅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想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为此,我校开展“‘和’文化理念下的伙伴学习的实践样态研究”课题研究,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让教师深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同时积极派课题组教师参加市、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学校还邀请专家到学校为全体教师做专题讲座,对课题研究进行细致指导。专家们高屋建瓴的讲座和“点对点”的指导,使教师豁然开朗。我校课题研究不断推进,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也有了更加清晰的主线。这些不仅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更激发了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无限潜力。
我们要求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一课程目标。比如,在校本主题案例《走进奇妙的雨花石》的研究中,学生围绕雨花石这一主题,运用不同的学科理解,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新发现、新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分享,介绍自己的创新过程。同时注意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让孩子对研究雨花石产生兴趣,更懂得雨花石所象征的意义、所承载的情趣与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其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的综合性学科。学校要求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关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延伸,提倡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将“伙伴学习”的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中不断渗透。
学校还将跨学科主题研究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例如体现跨学科实践样态的课例《走进奇妙的雨花石》,可以从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角度进行思考:结合语文学科,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赏析成语、诗句、《红楼梦》片段等,了解雨花石的来源;结合科学学科,教师带着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各种石头的成分、性质等,了解雨花石的分布以及如何辨别雨花石;结合美术学科,学生认识了雨花石的形态、大小,利用雨花石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创作体验。这样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学科活动方式进行了有效融合,培养了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这其实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一个有效路径,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提升。
春分说的滚煎饼,和人们惯常用木匙子烙不一样。苏北没出嫁的姑娘,除烙得一手好煎饼,还得学会滚煎饼。就是将鲜地瓜打成碎米子,然后磨推成浆糊。烙的时候,鏊子底下柴火熊熊燃烧着。这时需要烙煎饼的人眼明手快,徒手将浆糊坨子团好,约三五斤重,两手托起,朝热鏊子上一垛,随着吱吱溜溜,袅袅升起的白雾,坨子遂在鏊子上疾速转起来。三两圈,便是一张薄脆的煎饼了。[1]116
根据水功能区划,该水源地属于饮用水源和景观用水,水质目标为Ⅲ类,应严格执行水功能区划的目标要求,尽快编制统一的流域治理规划,优化水环境功能分区,明确流域各段的纳污总量及水质考核目标。针对降雨径流产生的水源水质污染,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水源保护方案,系统削减流域污染源的产生。该水源地既涉及供水,又具有航运功能,需与水利、环保、交通、国土等多个部门协调,且要上升到省一级主管部门来进行区域统筹。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通报和协同处置机制,特别是上游发生航运、企业事故性排放时,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下游水厂管理部门,以便运营部门采取应急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86-0056-01
【作者简介】 王渊松,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
标签:小学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教师论文; 专业发展论文;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