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素质教育思想新论_孔子论文

孔子素质教育思想新论_孔子论文

孔子素质教育思想新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新解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他创立儒家学派,一生致力于整理文化典籍及聚徒讲学。《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师生言行辑录整理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内有孔子有关教育的言行数百条,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过去人们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多侧重从哲学、伦理学角度加以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实纵观《论语》,我们发现它更为全面地体现了孔子朴素而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素质教育”一词只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而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但素质教育思想的萌芽完全可以追溯到孔子及《论语》时代。本文拟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诸方面加以探讨。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就教育对象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以下只注篇名),他说:“自行束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即人不分贵贱、贫富、贤愚、长幼、亲疏、善恶、美丑,只要愿意学习并交纳一定的学费就可以接受教育。因此孔子的学生的自然状态显得异常庞杂:有处于社会上层的官员,如鲁国贵族孟懿子,鲁国大夫澹台灭明;也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如“敝衣而耕于鲁”(《孔子家语·在卮》)的曾子“父,贱人”(《史记》)的冉雍。有生活富裕的,“家累千金,结驷连骑”(《史记》),如子贡;也有生活贫困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如颜渊。有智力超群,能力过人的,“闻一知十”(《公冶长》),如颜渊,“可使南面”(《雍也》),如冉雍;也有智力平平能力一般的“闻一知二”(《公冶长》),如子贡,“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为宰”(《公冶长》),如冉求。有只比孔子小四岁的秦商,也有比孔子小五十四岁的叔仲会。有来自孔子家乡鲁国的,包括他自己的儿子孔鲤;也有来自卫、齐、秦、宋等国的。有品行素养较好的,如曾皙;有本来品行素养较差的,如“予之不仁”(《阳货》)的宰予,“性鄙,好勇力”曾“陵暴孔子”(《史记》)的子路。有相貌端正的,也有相貌丑陋的,如澹台灭明。

当时有人对此不能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栝之侧多枉木。’这正好从侧面说明了孔子用实际行动贯彻了他“有教无类”的主张。

可以说,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和行动,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获得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我们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素质教育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对求学人员按照种族、民族、性别、经济地位等标准进行筛选,这种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孔子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全民教育的重要并付诸实践且卓有成效,最后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当然孔子的教育还不是完全的全民教育,“无类”之中却有“类”,他的学生中既无奴隶也无女子,他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尔好,远之则怨。”(《阳货》)这是其阶段和历史局限所在。

二、教育目标:君子成人,完美人格

孔子为了实现其“仁”、“礼”统一的理想社会伦理模式,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提倡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论语》中多次出现“士”的形象:“士志于道。”(《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切切,怡怡如也,可谓士矣”(《子路》)“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在孔子看来,“士”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读书人,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有志于追求道,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其次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行止有廉耻之心,胸襟要宽阔远大;再次必须具有坚毅的品格,临危不屈,执著有恒,不贪恋安逸生活;同时“士”还要有协调关系的能力,朋友之间,互相善意批评,兄弟之间和谐顺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士”一定要有所作为,能为君分忧,为国献身。但孔子心目中的完美人格的化身,还是“君子”。《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论述共有82处,其内涵有二:一指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才,一指贵族以及社会上层人物。我们探讨的是前者,它比“士”所具备的素质更胜一筹。“君子”的基本特征就是仁(德)智的统一。“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和提倡。作为道德标准,“仁”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人”。孔子认为“君子”首先要有“仁”的品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要把仁德看得高于一切至尊至上,然后再以“仁”的精神要求自己修养自身:“君子周而不比”(《为政》),“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和而不同”(《子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颜渊》),“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培养自己“恭、宽、信、敏、惠”(《阳货》)的德行,完成自我心灵的建构。在此基础上,“君子”还要“博学于文”(《雍也》),掌握广博的知识,并“约之以礼”(《雍也》),做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文质兼美,全面发展:“文犹质也,质犹文也。”(《颜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修身而后治国,君子不是成就个人人格境界就可以了,他必须以天下为己任,有国家兴亡一肩挑的勇气,“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泰伯》)。君子“修己”的目的是“安人”“安百姓”(《宪问》)。而《论语·宪问》中提到的“成人”其实就是“君子”的另一名称,他智慧、廉洁、勇敢,多才多艺,懂得礼乐。故而杨柏峻先生解释为“全人,道德和才能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人”。

由此可知,孔子要培养的“士”“君子”和“成人”其本质就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为国为民、为理想为志向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故而美国著名学者威尔·杜伦在其论著《哲学概论》中将孔子的言论与西方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相比较,认为:“孔子与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言论极为相似……他们教育的目的都是使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这与我们现阶段素质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有着共通之处。

三、教育原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明确的教育原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具体而言: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好学乐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之善学博学

孔子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并且“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以身作则,以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还多次称赞颜回“好学”(《先进》),“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为大家树立“好学”的榜样。要求学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并“博学于文”(《雍也》)。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雍也》)。学生如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只有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达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在实践中学

孔子明确表白:“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意思是:喜好仁而不爱学习,它的隐患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而不爱学习,它的隐患是放荡浮夸;喜好诚信而不爱学习,它的隐患是容易被伤害;喜好直率而不爱学习,它的隐患是说话尖刻;喜欢勇敢而学不学习,它的隐患是好作乱;喜好刚强而不爱学习,它的隐患是狂妄。所有属于人的品质和德行,都可能具有不同的变异,人只有在实践之中才可以渐渐地认知和体会。对于一个人是否有学,不是视其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是否完善了做人的修养,孔子更看重学对于现实的意义。他对子贡、子夏的举一反三十分赞赏,希望弟子学有心得,不断创新。他的高足子夏也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极力赞同老师的观点,认为未学而先行,就是很好的“学”。孔子自己也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靠勤奋和聪明,学会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参与当时社会活动的基本技能。

3.提倡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习与思考并重

孔子认为学与思一样也不能偏废,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人类社会的知识有继承性,但学习应持扬弃的态度。学习过程中是否善于思索成为他衡量学生是否善学好学的标准,在孔子看来,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没有思索的学习是僵化。因此他要求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倡“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对关乎现实世界和理想人格的各个方面无不用心思索。子夏深得老师教诲,深知应“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孔子还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学生“终日不食,终夜无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没有学习的思索是虚浮,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孔子认为多问是学思结合的表现,他自己“入太庙,每事问”(《为政》),他不仅向德高望重的老子请教“礼”,也向当时不满十岁的师旷请教音乐,对于“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重视独立思考,反对人云亦云盲从老师,孔子曾对最欣赏的弟子颜回提出批评:“回也,非助我也,于我言无所不说。”(《先进》)。认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据此进一步提出“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学习、思考都不能凭空臆测,不能绝对肯定,不能固执拘泥,不能唯我独尊。

4.主张学习与笃行统一,要求学以致用

孔子清楚知易行难,他认为自己“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正因如此,故孔子不赞成死读书读死书,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要求“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学习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济世,“学而优则仕”(《子张》),“不仕无义”(《微子》),告诫子夏要“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读书而达变达观达于自身达于外物才能教化改造现实社会。孔子经常同学生讨论志向,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把经世致用的思想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心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专门的人才,如德行方面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方面的冉求、季路,言语方面的宰我、子贡,文学方面的子游。

现阶段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人才素质最后的立足点是创新意识和能力。孔子在《论语》中确立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对此有比较完整的体现。

四、教育内容:文行忠信,六艺六经

《论语·述而》直接宣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清代学者刘宝楠解释:“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中以尽心曰忠,恒而有诸己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文化知识,实践活动,忠诚仁爱,恪守信用。其实,文行忠信只是孔子的教学大纲,其细目应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则是其基本教材。

当时“六艺”被周王朝和各诸侯同定为贵族学校的必修科目,也是孔子教授的主要内容。礼为别上下、分尊卑,维系世袭等级的典章制度和伦理标准;乐则配合礼,用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颂扬帝王贵族,鼓舞军心教化人民,包括唱歌、演奏及舞蹈;射是射箭,在学宫中为行礼,在园囿中是习武;御乃驾车;书指文字读写;数即运算。六艺皆为可操作之技艺,孔子本人即样样精通,其中有政治语言历史类的社会科学知识,有天文地理数学类的自然科学知识,有陶冶人们情操的音乐艺术,有强健人们体魄的体育技能,可谓融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为一体。

为了更好地讲授这些内容,孔子以亲手编订的《六经》为系统教材。《诗》被列为六经之首,孔子明确对儿子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他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可见学《诗》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修养,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观察力、合群性,并能借以抒发情感、修身养性、齐家治国。故而孔子总括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给予最高评价。有人把《诗》看作是今天基础教育中的语文课程。《书》即《尚书》,乃上古政治历史事件的汇编,孔子把它作为政治历史教材使用,认为学《书》可以通晓先王施政之理,了解理想社会的政治状况。《论语》中记载了一则孔子与子路的辩论:子路推荐子羔担任费地的长官,孔子认为子羔没有学好《书》这门课程,子路的推荐是“贼夫人之子”(《先进》)。而子路却偏解孔子学问出之实践之说,认为出仕就是实践就是学习,不必读《书》,孔子批评他是徒逞口才,是为狡辩。可见学好《尚书》是从政的首要条件,否则就会误人子弟。《礼》包括《周礼》、《仪礼》和《礼记》,分别讲官制、祭祀仪式和对礼的性质、意义、作用进行讨论。《论语》中多次提到“礼”,指孔子理想社会的法则、规范、道德,孔子对不合“礼”的现象大声疾呼“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但能够确认经过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使用的仅用《仪礼》。[41(P335)(是孔子思想品德课程教材。)《易》是《周易》的简称,是古代的卜筮之书,但具有切近的现实经验。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到“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的地步,并吸收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教育学生,学《易》可使人了解正邪吉凶、事物之理,从而指导人生。《易》可视为一部哲学教材。《乐》,作为经典现已失传,作为音乐教材内容亦难知其详。但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音乐造诣极高,还不仅表现在对乐的操作上,还表现在对乐的理解上:“《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八佾》)。孔子淡论音乐,不仅就其唯美形式给人的声色感受加以描述,更加重视的是其亲善底蕴。一种国家的音乐精神,应有勃然的生机、丰厚的内涵和袅袅的情韵,要发乎情止乎礼,如此才可归化民心,天下大治。可见孔子深知音乐教育的巨大作用。《春秋》是记载鲁国历史的编年史,寄托了孔子的社会政治主张,被用作“本国当代史”——即时事政治教材,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褒贬来教育学生。总之,《六经》里有诗文、历史、礼教、天象、音乐、政治等等知识,其内容丰富实用,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没有那些“怪、力、乱、神”(《述而》)的虚妄和恐怖。

显而易见,在教学内容上,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锻炼,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孔子的教育内容可谓覆盖了我们现阶段倡导的素质教育中“素质”的方方面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精神。综上所述,孔子在《论语》中反映出来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标签:;  ;  ;  ;  ;  ;  ;  ;  

孔子素质教育思想新论_孔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