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研究_生活方式论文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研究_生活方式论文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活方式论文,化与论文,贫困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227(2002)01-0006-04

今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三年,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西部民族发展的目标一是消除贫困,解决温饱问题;二是在消除贫困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西部地区经济要素的投入,加强物质环境改造,消除物质贫困和绝对贫困;另一方面又要积极改造西部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减缓精神贫困和相对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民族生活方式是人文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环。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对于优化人文生态环境,促进民族地区实现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生活方式的失调是民族贫困的根源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少数民族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民主改革和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民族生活方式的这种变迁对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在反贫困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当代一些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中仍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生活不协调的因素,严重影响、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民族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一些非经济和反积累的消费生活方式,无端耗费本来就非常少的经济收入,必然限制了对商品生产的投资,影响扩大再生产,减缓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步伐。

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就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发展市场经济的资金从何而来?除了国家的有限投入外,更多的要靠自身积累。然而,部分少数民族现存的一些落后的消费生活方式严重制约了这一自身积累,即便是有一定的积累,首先考虑的也不是为了扩大商品交换,发展市场经济,而往往是为了提高祭品或适应外在的民族伦理(人际)准则,以满足社会宗教活动或维持传统礼仪的要求。

其次,原始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和形式严重阻碍了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它助长了人们长期形成的依赖思想,使得一些处于贫困状态的村民不愿寻找和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而是靠亲戚朋友和其他村民提供的施舍过日子,贫穷落后的面貌始终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对那些刚刚走上发展商品生产道路的农村新人的成长也起了某些抑制的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后,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在当地政府和干部的倡导下,开始尝试着经商,发展个体饮食等第三产业。可是一旦亲戚朋友和同村的乡亲前来,为了奉行传统社会美德,他们不得不无偿让其吃喝,而前来吃喝的同乡亲友们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至经常光顾饮食店白吃白喝,致使不少从事饮食业的个体户往往因此而亏本,严重的甚至减收倒闭,重新陷入贫困的状态。

再次,少数民族的“多子多福”、“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和早婚早育习俗使得民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将会导致民族地区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人口负担增加,影响自我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人口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增长1%,就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或4%,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1]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贫困县人口增长率多数在1.5%以上,有的在2%以上,甚至高达2.7%。即使按人口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3计算,为使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就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5%,或6%甚至9%,而且没有资金可用于提高消费水平和扩大再生产。假如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能达到9%的高水平,那么即使在人口增长1.5%的情况下,也要新增额的一半用于维持新增人口的消费,剩下一半既要用于提高全体人口的消费水平又要用于增加经济投资,肯定是捉襟见肘,难以摆布。

此外,人们的消费水平低,社会交往少,生活方式单一,不仅造成贫困人口生活的单调,而且由于缺少多样性和变化,也使人们形成了因循守旧,头脑简单,思想保守,追求安定,惧怕变迁,迷信传统的愚昧心态,造成主体性的缺失和创造性的匮乏。这也构成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巨大人文障碍。

二、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反贫困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从而使人类社会走向高度发达。现代化发展理论和实践在许多国家及地区表明,现代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不单是经济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及其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由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变迁,也就是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具体地说,它是反映人们自觉地以革新精神,在扬弃、改造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要求的,科学、健康、文明的民族生活方式。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是反贫困的根本目标

反贫困的目的和中心任务是改变贫困人口艰难的生活处境,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能像其他人一样得以生存和发展。

回顾历史,世界反贫困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为摆脱贫困,增强经济实力,实施了以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战略。其结果是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微乎其微。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调整了发展战略,将缩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消灭绝对贫困、增加就业机会等作为发展目标,其中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是中心目标。这种发展战略已取得了成效。反贫困必须着眼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这是国际社会经过几十年反复实践取得的共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开始就着眼于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把解决温饱问题当作最紧迫的、第一位的任务。党和国家历来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地方经济与解决群众温饱、富县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为贫困户建立档案,实行“县建簿、乡造册、户立卡”制度,对贫困户限期解决温饱,按期检查验收。为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1996年的扶贫工作会议上,中央又决定“把扶贫攻坚的任务和措施落实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2]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方针由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工作调整为直接面对最贫困人口。

2、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反贫困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生活方式是一把“双刃剑”,若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出现失调,那么它就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效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羁绊;若注意到生活方式失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主动地推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能逐步减轻生活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增强其正效应,甚至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因此,我们在构建和实施反贫困战略中,应充分重视民族生活方式变迁在反贫困中的作用,将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作为反贫困的一项根本措施,常抓不懈。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反贫困中的根本性作用,不单是它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直接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对贫困主体的素质改造,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从两方面有助于消除贫困:在宏观层次上,较高的生产率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经济的产出能力,增强反贫困的物质基础;在微观层次上,在分配制度一定的前提下,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将为劳动者带来较高的生活要素、报酬,直接缓解个体的贫困。人既是贫困的主体,也是反贫困的主体,在反贫困中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西奥多·舒尔茨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说的,“在改善穷人福利中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的质量的改进。”[3]而对“人的质量的改进”正是民族生活现代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反贫困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使得我们必须对我国的反贫困战略加以反思和重新构建,加大人文扶贫的力度,重视和推进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1、加大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经营力度,是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关键

生活方式的主体是人,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因此,在推进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经营,既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又通过人力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民族经济。

(1)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存量带动人力资本增量。通常的资本经营,是通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而人力资本由于具有特殊的时效性和继承性,所以在存量与增量关系的处理上与其他资本经营正好相反,是要通过合理配置存量来盘活或带动增量,在人力资本稀缺的民族地区尤为如此。为此,一要优化人力资本增值环境,减少不利的环境因素干扰;二要深入挖掘,把可用的人力资本全部用起来,使其不致被闲置、浪费;三是用好用活、科学配置人力资本的投向、投量,尽可能使所有人力资本增值能力发挥到极致,放大人力资本存量的结构功能;四是放大增值潜力最大部分的规模,主要是将现实的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停地进行再培训;五是采取借入资本的手段,即在自身人力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引进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人力资本、先进的科技和经验,以节约人力资本经营成本。

(2)尊重并运用资本经营规律进行人力资本经营。首先,遵循价值规律,既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力资本的社会环境,又要采取特别的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其次,政府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把人力资本在民族地区的聚集作为政府的公共投资,以弥补市场机制下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能力上的差异。同时,在建立人力资本市场时,可通过建立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基金等经济手段介入市场,引导人力资本的流向,使其适当向民族地区聚集。再次,利用竞争规律,建立竞争机制,克服长期存在的“等、靠、怨”情结和不敢、不愿参与竞争的心理,让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充分显示其价值和意义。

(3)在用市场机制解决资本积累主体缺位问题时,要继续对民族地区这一类人力资本经营的低效区域辅之以必要的政府行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是社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也应当是多元化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行政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本的无偿占有者。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社会作为人力资本积累主体缺位的格局必须打破。政府、企业、社会都应当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当务之急是要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把企业和社会作为人力资本无偿占有者的角色转变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使其自主地进行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但在民族地区,至少现阶段或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人力资本积累主体多元化的问题还不易得到解决,需要政府继续作为积累主体,加大投入,以降低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成本,缩小人力资本差异,为其他资本经营创造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政府作为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主体还有一层含义,即政府要尽可能以边际成本为零的方式向民族地区提供经过处理的效应大的人力资本信息。

(4)加强实用科技的推广运用,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一要大力宣传科技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作用,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二是加强科技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解决一家一户干不好、干不了的事情;三是大力推广国内外已经成熟、在民族地区又切实有效的实用技术;四是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五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调动千家万户运用实用技术的积极性;六是根据需要辅之必要的硬性措施加以引导。

2、加大民族地区集镇建设步伐,增强集镇的集聚效应

集镇作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结合部”,具有混居型的人口结构、兼业性的劳动力结构、复合性的基础结构和紧凑性的空间结构等城乡“双重性”的社会结构特征。按照一般系统论“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集镇这种“双重性”的社会结构必然会产生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包括:(1)传导功能,即集镇能广泛地沟通城乡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城乡的结合和协调发展。这一功能对于形成城、镇、乡社会经济网络的良性循环和增强社会聚落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调节功能,即集镇能在过度集中的城市与孤立分散的农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又形成必要的集聚规模效益,从而实现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3)吸引功能。对于广大农村来说,集镇能打破人们建立在“农民种田、工人做工”等城乡自然有别观念上的心理平衡,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社会身份的自由,从而激发广大农民重新燃起劳动的热情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对于过于膨胀的城市来说,集镇又以其宽敞的用地、富裕的劳力、便利的交通、适度集中的规模效益等有利条件,吸引城市大工业的各种扩散。

我国少数民族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特点决定了民族地区集镇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薄弱的民族经济基础、稚嫩的社会发育程度等决定了民族地区不能走城市化,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道路,而只能选择集镇;其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封闭性及社区结构,主要是人口分布的分散性,是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生活方式失调的重要因素,而集镇是少数民族走出封闭,形成集聚效应的最佳选择。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集镇较少,如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仅有3个集镇,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不利于少数民族消除贫困,走上富裕道路。因此,民族地区应通过多元化投入、实施重点区位建设等措施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集镇的功能,不断增强和提高集镇的吸纳力和凝聚力。

3、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输入现代文化的内容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都是他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延续下来的。一些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那些边远险恶的环境中长期生存下来,这与他们某些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具有不少与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不相适应的消极落后因素,但同时也包含着许多与现代化的发展不相矛盾的成份和优良传统,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资源,不仅可促进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沟通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加快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可以大大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使得许多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使之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在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传统生活方式中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改造和革新,提高务民族的现代文明生活素质。但这种改造和革新并非取代,必须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将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模式有机地协调起来,否则,脱离了少数民族的客观实际,难免事倍功半。如推广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不充分考虑边疆少数民族在复杂自然生活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某些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所具有的特殊适应性以及劳动者的实际接受能力,照搬内地民族地区的模式,在缺乏调查研究和未开展先行试验的基础上,盲目地引进某些新型的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并推广某些内地农村采用过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经验和成果,结果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必须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输入现代文化的内容,以减少两种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冲突,避免造成大的失误和挫折,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同时进行广泛的合作,聘请一些宗教职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利用宗教的组织形式开展现代教育的活动,沟通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使得宗教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收稿日期:2001-03-02

标签:;  ;  ;  ;  ;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研究_生活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