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1]2002年在《社交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观》文中指出语言表达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出现发音、用词或结构错误都是表层错误,最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但没有按照社交准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存心欺骗或居心不良的人”(Thomas,1983)。当交际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时,语用失误更容易发生。 语用失误可以分为两类: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前者基本上是一个语言问题,这种语言的习惯性用法可以作为语法的一部分教给语言学习者。后者兼具社会文化因素,它主要是由谈话双方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社交准则差异造成的,因而更为微妙和复杂,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语言离不开文化,要认识社交语用失误,我们首先从文化差异着手。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美文化。 首先,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中美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集体主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是等级文化,中国人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而在美国,每一个个体都被当作一个完全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主流。它强调个人意志、个性自由,自我实现及自由进取。 其次,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但不同的文化中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又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和在不同文化中礼貌的不同起源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分不开的。西方文化中把面子看作一种个人的愿望和目的,强调的是自我形象,面子的个体。而中国文化中的面子侧重于社会的赋予,不强调个人行动不受干涉。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准则也不同于普遍适用于西方文化的策略、宽宏、赞扬、谦虚、赞同及同情准则。礼貌在中国文化中有四个基本要素:尊重他人、谦虚、态度热情和温文尔雅。其中谦虚可以释为贬己尊人,它是中国文化中礼貌的核心部分。 另外,语言的功能到底是为了传递信息还是加强人际关系,是协商还是认可,是为达到集体和谐还是实现个人利益,中美文化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使得中国人和美国人在交流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略。 最后,非言语交际总是伴随着言语交际,因此对非言语交际的正确理解有时直接关系到整个交际的成功与否。中美文化非言语交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体势语和时空的利用。 文化差异从客观方面解释了社交语用失误,同时,主观态度上的某些表现也会导致语用失误。民族中心主义假定所有其他人都像“我”一样,而且“我的”文化是最好的。定势是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化的,过于忽略细节差别的,过于夸大了与某种类别或某一群体的人相关的信念或态度,是一种简单化的认知方式。偏见是对事实调查之前就己经形成了的判断,或不成熟的判断或评价。一般来说,它是一种作为对某一群体的否定态度。它是僵化的、不可逆转的、不可改正的态度。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文化差异,社交语用失误几乎不可避免。大量与目的语文化接触可以增强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培养其文化差异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社交语用失误的发生。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为了避免文化定势的负面影响,交际者还需要注意准确信息的获得。与此同时,移情等技巧的运用对于社交语用失误的减少以及交际的成功也必不可少。
侯阗[2]2001年在《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观》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国内的英语教学一直以语法为导向—语音、单词、词组、句子等。英语教学交际法虽然已开始推广,但教材的陈旧,考试的局限致使学生的交际能力仍处于基础的语法能力阶段。语言真正的作用在于使用,在于交际。操语言进行交际的习语者必须学会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以及正确地理解话语。也就是说,如何真正地培养一种语用能力。这对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习语者来说尤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培养跨文化语用能力必须掌握各门知识: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对语用规律或原则的学习以及处理“敏感问题”的技巧和把握不断变化的语境的技能。理解文化差异,首先得透过众多的零散的表面现象,如语用失误深入到其内部根源。也就是说,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规范以及对面子的认识是导致表面差异的根本性原因;从交际者的个人态度上来分析,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势心理以及偏见最终造成交际磨擦或误解。要克服这两点必须提高知识共享,必须按照一定模式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语言现象永远是一堆散沙,但散沙背面有其必然遵循的规律。研究语用原则的目的也就在于我们常说的“理论指导实践英语语言学家已不断总结了一系列的语用原则,但语言背面的文化本质使这些原则的普遍性和在不同文化实际的遵守方式上出现一段距离。对语境的把握是达到语用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语境看似不可预测,因其生成是在动态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但语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毕竟给语境的变化划出一定的范围,使交际者相对来说能够“有法可依”。
虞秋玲[3]2001年在《论“交际性应酬语”的口译原则——跨文化交际观》文中研究说明英语phaticcommunion有“应酬语”、“寒暄语”、“客套话”等译名 ,即所言所语并非为了提供某种重要信息 ,而意在建立或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酬语”的文化共性是指任何民族文化缺之不可 ;“应酬语”的文化差异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感。我们认为 :汉语“应酬语”的口译原则 ,在现阶段仍应以照顾“老外”的情感为好 ,即要跨越其字面“语言意义”而译出其“情感意义”。
虞秋玲[4]2001年在《论“交际性应酬语”的口译原则——跨文化交际观》文中研究表明英语phatic communion有“应酬语”、“寒暄语”、“客套话”等译名,即所言所语并非为了提供某种重要信息,而意在建立或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酬语”的文化共性是指任何民族文化缺之不可;“应酬语”的文化差异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感。我们认为:汉语“应酬语”的口译原则,在现阶段仍应以照顾“老外”的情感为好,即要跨越其字面“语言意义”而译出其“情感意义”。
参考文献:
[1]. 社交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观[D]. 王海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02
[2]. 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观[D]. 侯阗.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3]. 论“交际性应酬语”的口译原则——跨文化交际观[J]. 虞秋玲.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4]. 论“交际性应酬语”的口译原则——跨文化交际观[C]. 虞秋玲.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