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百斯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在实际情况中,某个技术领域可能包含多个专利类别,或者某个交叉技术领域并不能被一个专利类别所概括,这就需要对专利类别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具体产业对那些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专利类型加以合并;另外,以往对技术融合过程的讨论大多从整体考虑,忽略了时间因素对融合发展趋势的影响,缺乏对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描述。分析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研究不同技术产业间如何进行知识流动。
关键词:专利;技术融合;应用
前言
技术融合正成为联合创新过程中的主流现象。不同技术领域的壁垒效应随着开放式创新思想的兴起正被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创新发明来源于不同技术领域的融合和交叉。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技术领域的动态发展趋势和技术扩散轨迹,寻找新兴的交叉技术领域,能够为跨学科和技术类别的联合创新提供方向及机会,提高创新质量,降低研发风险。跨学科技术融合分析属于主动预测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TRIZ理论。技术系统进化理论是TRZI理论的基础,通过对大量专利的分析,提炼出技术进化基本法则,用于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技术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现了“今天设计明天的产品”的思想。将TRIZ创新分析思想与跨学科技术融合相结合,有助于通过技术创新演化规律,确定主流技术领域,找出影响技术发展的壁垒和难点,发掘新兴技术。另外,专利通过引用关系带来的“主动”知识流动行为,为研究跨技术类别的融合情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不同技术领域通过“被引”或“施引”行为产生的引用数量多少能够反映其知识流动情况,技术间流动频繁程度越高,技术融合效应也就越明显。目前在相关研究中,专利的引用关系被广泛地用来测度这种知识流动,因为专利数据是实时更新的,并且能够可靠地反映某个或几个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因此,对专利数据的分析能够产生关于技术融合的有效信息,同时,这种分析过程也能作为发掘新兴技术领域的一个系统性方法。
1专利概述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我国专利法将专利分为三种,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授权需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要素。专利权则具有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等特征,其专有特性明显。
2技术融合主要研究框架与方法
自技术融合概念提出以来,很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技术融合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提出与扩展、理论研究、领域实证研究、宏观整体实证研究、时序研究和全维度实证研究等几个方面。相关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事前定义融合概念来分析和解释当前现象,或意图基于融合的影响制定战略和政策。
2.1技术融合研究框架
因为融合固有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很难有一个融合指标能够得到一致认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学者们设计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计量融合。由于技术融合与科学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因此不同层面的融合计量方法对于技术融合的识别与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整体来看,技术融合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恰当的数据源构建数据集,明确技术领域界定标准,遴选研究方法并构建分析指标几个阶段。其中,研究目的、数据源和技术领域界定标准是研究基础,研究方法与分析指标为研究的方法体系,五者相互关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技术融合研究数据集构建
不同阶段的融合需要用不同的数据来进行计量,论文、专利、媒体信息、研究主体(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和专利的专利权人)信息和产业信息都可用于不同层面的融合研究。整体来看,以公开数据源,尤其是专利为主,其适用于融合早期信号监测、具体技术领域融合的实证研究、全领域技术融合状态和技术融合时序研究等方面。现有研究中对融合研究所用数据源主要是从三个维度构建:?从具体领域出发,通过主题或技术分类限定检索获取数据集;从具体主体出发,通过某一领域主要研发实体获取相应实体的全部数据;?具体国家出发,获取某一国家的全领域数据。较少研究从全球范围全领域进行数据集构建。
2.3技术领域界定
2.3.1基于专家的方法
以专家为核心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技术路线图、德尔菲法和案例研究方法。其中技术路线图中通常也可以使用德尔菲法。(1)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最早是企业技术管理的方法。其在融合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专家知识预测融合技术的发展路径。(2)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最初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密集问卷调查和可控意见反馈,从一组专家中获取最可靠的一致性意见,其在融合方面的应用主要是获得专家对融合技术路径的一致性意见。(3)案例分析。又称个案研究法,是指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的方法。其在融合方面适用于对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细节丰富。基于专家的定量分析在遴选恰当专家并获取一致性的专家知识方面难度较高。
2.3.2基于数据的方法
当前关于融合的研究所用方法主要以基于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主。其中共现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具体的统计分析指标。(1)统计分析。由于融合的复杂性,M.Mayer提出了研究主体性质与文献类型的关联分析指标,这些指标可用于统计分析呈现,也可进一步丰富为不同角度的关联分析。(2)共现分析。一般认为,如果某个共同的内容或形式特征频繁在同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往往表明这两个特征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在技术融合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分类、专利权人和主题词等角度进行共现分析,尤其是共分类分析在技术融合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较多应用。(3)聚类分析。主要是利用独特的聚类技术将数据按照技术领域聚成不同的子类,通常要与共现分析、引用分析和文本挖掘分析等方法结合使用。在融合研究中主要是按主题或者按技术分类共现矩阵聚类,以发现主要融合领域。(4)引用分析。是指对目标专利的引用专利情况和目标专利被引用的情况进行分析。M.Karvonen等利用专利引证分析对技术融合早期阶段的发现进行了实证等。(5)投入-产出分析。亦称产业部门间分析。是分析特定经济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其在融合研究中可用于发现不同影响因素的定量作用。(6)大数据分析。适用于海量数据分析,能从全领域数据集中发现关键节点及融合趋势。其中,受到数据集构建和分析指标数据计算难度的影响,引用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在大规模数据集中的适用性较差,主要适用于某特定问题/领域,或较小数据集。
结束语
通过专利引用而产生的技术融合其知识扩散成本最低,频繁的知识流动对产业技术创新带来显著的积极影响,高强度的技术融合能够提升知识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鲁成,王宁.专利视角下的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2(10):2734
[2]周磊,杨威.基于专利的技术知识流特征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5):108112.[
论文作者:梁发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技术论文; 专利论文; 领域论文; 方法论文; 数据论文; 专家论文; 知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