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住院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史瑞芬,苏春媚,李建红

骨科住院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史瑞芬,苏春媚,李建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 5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 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压疮39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34例压疮患者治愈出院,有1例患者因家属原因自动出院未进行治疗,4例患者因疾病原因转ICU治疗。结论 对于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护理干预,可以及早预防压疮出现,延缓 压疮的进展,从而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压疮;危险因素分析;护理干预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而容易发生压疮。本文就骨科住院患者出现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减少压疮发生率、改善压疮预防的依据提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骨科2016年1月 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18365人,根据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对于大于或等于20分的划分为压疮极度危险组,属于压疮高危病人有254人,男111例,女143例,平均年龄66.3岁。发生压疮39例,其中院内发生7例,院内其他科室转入7例,院外带入有25例;压疮分期标准: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压疮分为可疑深部组织损伤、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分期[1]。Ⅰ期压疮13例,Ⅱ期压疮25例,不可分期压疮1例;经过精心的处理,34例压疮患者治愈出院,有1例患者因家属原因自动出院未进行治疗,4例患者因疾病原因转ICU治疗。

2 危险因素分析

2.1神经感觉异常和大手术术后或创伤后:骨科病人特别是腰以下或脊椎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因手术或疾病原因自主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以致发生压疮。

2.2石膏固定病人:常见于足跟压疮,多由石膏托固定支架所致,体质瘦弱,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患者是好发人群。足跟部处于肢体的远端,血运不良,肌肉脂肪附着少,是压疮发生的内在因素,牵引固定则是压疮发生的外在因素。下肢石膏固定患者则由于石膏直接卡压足跟,石膏托包裹患肢,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足跟部压疮发生。

2.3疼痛和使用镇静剂的病人:因为疼痛身体处于强迫体位,另外用了镇静剂也会影响自身活动,容易导致压疮发生。

2.4性别和年龄 骨科患者老年人比较多见,有研究发现女性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这是由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解剖学差异所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罹患压力性损伤的风险也增加,因此此类病人更要做好防压疮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对其皮肤状况给予关注,在病情发生变化时,未及时做出评估和反应[2]。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压疮的相关知识,告知病人减少受压和摩擦,配合治疗及护理。对病人要同情、理解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减压护理。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是预防压疮最重要措施:?使用气垫床、水垫、海绵垫、软枕头、翻身垫等减压工具。?定时翻身,间歇解除身体各部位的压力,是预防及治疗压疮最有效的措施。?掌握翻身技巧,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3.3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

3.4加强专科巡查 既有利于有效地提高 临床护士的压疮风险评估能力,有效地预防压疮的 发生: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3.5提高护士对压疮的管理能力 对护士加强压疮知识的培训同时,建立压疮及高危压疮监控体系,加强护士责任意识,提高防压疮的护理技能。

3.6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正确措施 加强卫生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出汗多时让患者背部加放一条吸汗的棉质毛巾,及时擦干,及时擦洗更衣,更换床单被套等,避免患者处于潮湿环境中。使用便盆时,避免生拉硬拽,可指导病人正确抬臀,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以免擦伤皮肤;对长期卧床病人可指导抬臀运动,每天练习16-20次,每次持续2-3分钟;对行牵引固定患者,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调整牵引,保持体位正确有效,可协助与指导患者穿衣裤,避免皮肤牵引带或固定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在易卡压处放置海绵垫或软毛巾,减轻局部组织受压。小便失禁患者予留置尿管,以保持局部皮肤干洁。

3.7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交接班 尤其对高龄、瘦弱、营养不良、肥胖、强迫和术后使用镇痛泵者及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应重点观察与监督,严格交接班,使用气垫床,或在病人骶尾部置放水垫,用软枕凌空足跟;建立翻身卡,根据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表评分大于或等于15分的属于中、高危险患者,1-2小时巡视,重点查看骶尾部,足跟部,大转子皮肤受压情况,协助病员更换体位,或根据病情必要时松解牵引,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总结

了解骨科住院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可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压疮的认识。同时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对压疮危害性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压疮发生。另外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加强专科巡查,做好基础护理,对高危病人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护理方法能改善患者受压处的皮肤情况,从而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春梅,赵旭,李红月.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80-181.

[2] 安立芝.16例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28-129.

[3] 陈淼,谭惠仪,叶雪梅,李海燕.专科巡查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42-445.

论文作者:史瑞芬,苏春媚,李建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骨科住院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史瑞芬,苏春媚,李建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