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亮[1]2003年在《ERP软件功能的可扩展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深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管理理念的发展等因素,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的功能需要不断的扩展。在功能扩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使各个系统之间互相通信、互相协作,这些系统会形成企业中的一个个“信息孤岛”,极大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而系统集成工作不仅困难,而且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现在的ERP软件就应该考虑将来可能的功能扩展行为,使ERP具有某些机制,在将来的扩展过程中能够实现良好的集成。这就说应该使ERP具有可扩展性。 本文将ERP软件扩展行为分为叁类:代码层级的扩展、组件层级的扩展和模块层级的扩展。再将ERP软件的可扩展机制和提高可扩展性的方法分为四类分别讨论,这四类是:与所有层级都相关的可扩展性、代码层级的可扩展性、构件层级的可扩展性和模块层级的可扩展性。然后本文分析了一个实际程序的可扩展性以及SAP R/3的可扩展性机制,希望从这些实际的案例分析中学到提高ERP功能可扩展性的方法。
张静[2]2006年在《一个基于模型驱动的ERP软件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基于Web的ERP软件对现代企业的正常运作越来越重要,但ERP软件自身的复杂性及其居高不下的失败率却使得ERP软件开发商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课题针对ERP软件开发中的核心问题——开发效率和适应性,借助组件技术和模型驱动的思想,将组件装配模式和模型驱动模式融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模型驱动的ERP软件的开发框架。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ERP软件的现有开发模式等相关背景;然后在对ERP领域业务逻辑及其代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设计目标;接着,对基于Web的ERP软件常用的MVC叁层目标系统架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ERP业务逻辑模型的定义、创建、映射和管理为主线,对基于模型驱动的ERP软件开发框架进行了总体设计,并逐步展开,分别介绍了开发框架中各部分的设计与实现;最后,本文就该开发框架中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展望。 本文介绍的开发框架,实现了组件装配模式和模型驱动模式的融合。开发框架自身以及开发框架所服务的目标系统均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可望提升ERP软件的开发效率和适应性。本文在ERP软件中与业务逻辑相关的设计开发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分析了ERP领域业务逻辑及其代码特征,定义了ERP业务逻辑模型等),这些工作可以为ERP软件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胜[3]2011年在《基于服务划分的ERP系统快速重构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ERP先进的信息技术、运营模式和管理思想以实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然而,在整个实施和重构ERP系统过程中,用户需求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对ERP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目前ERP软件的重用程度不高,软件开发效率低,许多ERP软件的开发普遍存在开发周期长、可靠性差和难以维护等缺点。本文主要通过结合MDA和SOA思想,提出SMDA服务模型驱动架构,并在SMDA架构基础上提出基于服务划分的ERP系统架构体系结构,通过抽象建模建立了ERP系统服务模型资源库。为实现ERP系统的快速重构提供有力的支持。本论文首先对ERP的发展、开发技术和快速重构途径进行了综述研究,针对如何建立基于服务划分的ERP基础架构平台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经过总结指出现有ERP重构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本文对基于服务划分的ERP系统快速重构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的意义。其次,针对传统建模工具所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企业ERP建模模式——SMDA及服务建模工具STML,通过分析分解ERP系统,抽象导出ERP共性及个性服务模型,建立服务模板资产库,利用STML服务模板描述语言构造生成一系列服务模板,并对STML构建方法、标记规则以及STML程序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和服务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介绍了几个典型的服务模板的应用实例,给出了相应的服务模板实例图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对基于服务划分的快速重构ERP系统的思想、体系结构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效果做了很好的描述和展示。
陆洪潮[4]2009年在《SaaS模式的ERP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主要通过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来实现。ERP系统具有数据量大、用户多、业务逻辑复杂、业务流程复杂多变等特点,这对ERP系统架构的稳定性、开放性、易扩展性等提出了要求。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资金有限、管理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等缺点,传统的软件产品销售模式超出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针对这一现实局限,本文将SaaS模式应用于ERP系统的研发,旨在通过设计支持多用户、高性能、易扩展的ERP软件的研发方案,为中小企业以低成本、低门槛方式实现“拿来即用,按需使用”的企业信息化。本文首先通过介绍ERP系统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服务化)模式的基本概念、相关特性及当前发展状况,阐述了基于SaaS模式的ERP系统研发的必要性和意义。然后,基于J2EE的分层架构和MVC模式的设计理念,构建了以Spring为主,Hibernate为辅的应用框架。该框架继承了J2EE和MVC模式的结构规范、层次结构清晰、支持跨平台实现、兼容性好等优点,同时通过引入IoC(Inversion of Control,反转控制)技术,实现系统模块间的弱耦合,并且通过集成Hibernate,极大地简化了对象/关系映射处理操作。其后,在此应用框架基础上,结合SaaS应用的叁大特性,可配置性、多用户高效性、可扩展特性,从技术实现上分别给出数据层、逻辑业务层、Web层相应的设计方案。最后对ERP系统功能作整体分析,并以具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子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SaaS模式的ERP系统各层的实现。基于SaaS模式的ERP系统的研究,对改善ERP软件的功能可适用性,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ERP实施方案,增强其核心业务竞争力,并推进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李溪[5]200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ERP选型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降低成本,快速提高收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求生存,中小企业对ERP建设的热情高涨,并逐渐成为ERP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ERP应用的状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90%以上的ERP系统应用都没有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究其原因,选型不力是其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规范中小企业ERP选型过程和建立实用的ERP选型标准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论文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ERP选型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综述了国内外中小企业ERP选型研究现状,并进行了总体评述;第叁部分界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分析了其实施ERP的驱动和制约因素,并对比分析了中小企业的ERP需求特点;第四部分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它们分别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ERP选型中的计划过程,信息搜集过程,产品选择过程及合同签订过程,合起来即为我国中小企业ERP选型的全过程。在第四章中,本文改进了台湾清华大学Chun—Chin Wei等人提出的ERP选型AHP决策模型,细化、修改和增加了部分评价要素,使之更适合我国中小企业ERP成功选型的需要。在第五章中,分析了国内主流的中小型ERP供应商和软件产品,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ERP软件。在第六章中,本文将改进后AHP决策模型应用于案例分析中,阐述了应用此模型的全过程。在第七章中,本文阐述了ERP合同的组成,包含的内容和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的第五部分为结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林令丽[6]2009年在《基于组合赋权—灰色关联度的中小企业ERP选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成为一种趋势,随着ERP软件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小企业引入ERP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中小型企业ERP失败率比较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没有选择好适合自身ERP软件及其供应商。由于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缺乏,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ERP选型理论和科学的决策方法。本文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对中小企业ERP选型进行研究。中小企业在选型中定性的分析对定量分析起到指导作用,中小企业在定性分析的指导下,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ERP选型。定性方面,首先通过对现有选型流程进行改进,设计出较合理的选型步骤,其次并从功能和管理两个方面明确企业ERP选型的需求定位,以便企业在对ERP软件及其供应商选择时做到有的放矢,再次对中小企业选型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提高选型成功的概率,最后给出了中小企业ERP选型的实用、适用、耐用和易用四个原则。定量方面,对入选ERP供应商及其软件进行第一轮和第二轮的筛选,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利用Delphi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的严密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排序,最终帮助中小企业选择出适合自己的ERP软件及其供应商。最后通过对A公司的实例分析,运用本文的方法帮助企业选择出适合的ERP软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价值,对中小企业进行ERP选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参考。
杨小兵[7]2007年在《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ERP软件比较及其组合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企业都重视了信息技术的采用,其中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更是得到了企业的青睐和重视,ERP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开展。ERP在我国应用的前期,主要是在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成本和风险的不断降低,中小企业也加快了应用的步伐。在以往ERP的应用研究中,由于过多的是侧重在实施过程理论和方法等的研究,而对ERP软件本身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软件之间的比较及其组合研究较少,造成很多企业在选择ERP之前,对其软件是否适合企业的实际并不了解,更多的只是了解企业提供有何种软件以及应用推广情况。本论文进行了ERP软件的组合结构与应用研究,开创了ERP应用研究的新思路。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有关ERP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面临的问题,阐明了对ERP软件的组合深入研究的必要性,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外ERP软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SAP Business One与金蝶K/3 ERP软件为例,结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和关键需求,ERP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趋势,深入比较研究了软件所具有的技术、功能、业务流程、扩展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ERP软件的叁维组合结构,完成了SAP Business One和金蝶K/3软件的组合应用设计与实现,提出了组合系统对企业流程、组织结构、协同商务和工作模式改变等管理的要求,并应采取集成应用、基于成本驱动的ERP管理模式和分布实施策略,以满足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和外部协同的需求,为企业利用不同软件的优势来适应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提供了一点有益的参考。
马少妍[8]2009年在《ERP管理系统在机床生产企业实施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任务,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机床制造企业具有技术高集成性、制造过程高离散化、市场需求高个性化的特性,更加需要采用信息化技术特别是ERP系统,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提高生产制造效率,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科学决策。本文以我国机床生产企业ERP系统的实施阶段和步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结合企业案例、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企业ERP系统的实施阶段、步骤和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沈阳机床集团成功实施ER系统的案例,来说明本实施方法论在机床生产企业中的成功应用,说明机床生产企业实施ERP系统应遵循的阶段、步骤和方法,为我国机床生产企业实施ERP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廖俊军[9]2008年在《企业信息化中信息系统选择决策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加强了信息化改造力度,力求提高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的信息化工程中,单纯的强调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并不能解决我国企业信息化项目中成功率低的问题。决定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到与其实际情况相互匹配的信息系统。本文主要面向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围绕企业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匹配这一核心思想,集成软件供应商评价,软件质量评价和基于企业自身的软件选择决策模型的相关方法和理论,力图帮助解决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观性强,科学手段不足等状况。本文首先围绕企业信息化工程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一核心,从模型、方法、理论和决策实施等多个维度研究信息系统选择决策的方法体系。确定了先评价信息系统供应商,再诊断信息系统,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战略和经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的逻辑程序。通过具体分析企业通常面临的信息系统供应商风险,建立信息系统供应商能力的评价模型,从而帮助企业在众多的供应商中成功的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结合软件工程学的思想,建立一般信息化工程的常用软件如:ERP,CRM等信息系统的的质量诊断模型,从而帮助企业客观和科学的评价被选信息系统的基于用户角度的质量;从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收益,企业的长期风险和短期成本四个方面帮助企业量化信息化过程对企业的影响,借助ANP决策方法,考虑本身的战略和运营情况的基础上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最后以Y集团实施ERP项目,详细论证了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系统选择决策方法和过程。
吕英[10]2003年在《ERP商品软件用户化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引进ERP这种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而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用户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论述了ERP软件用户化的必要性和作用并且结合当前中国ERP软件和实施的具体国情,探讨了ERP软件用户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ERP软件的用户化从广义上说属于程序开发的范畴,所以文章先从软件工程的一些基本理论入手介绍了软件和软件工程的重要概念、软件开发的几种典型方法以及软件重用和ICASE等实用新技术。并对用户化开发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以及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行了探讨。然后,本文对ERP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发展历史、功能模块、实施方法、技术实现、软件和商品市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并进一步具体到对ERP软件进行用户化,探讨了进行用户化的利弊以及如何判断用户化要求是否合理,如何选择进行用户化的时机,分析了用户化需求的叁个不同类别:接口、报表和逻辑修改,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并结合作者过去几年中所做的九个具体ERP用户化开发项目,分析项目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并且对于每个项目中所用到的主要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合实例,对ERP软件用户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详尽探讨和阐述。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一些ERP用户化软件开发项目的具体成果和取得的效益,以从实践的角度再次论证ERP用户化软件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对自己在ERP用户化软件开发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行ERP软件用户化开发所应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尝试给予分析和回答。
参考文献:
[1]. ERP软件功能的可扩展性的研究[D]. 刘永亮. 浙江大学. 2003
[2]. 一个基于模型驱动的ERP软件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张静. 苏州大学. 2006
[3]. 基于服务划分的ERP系统快速重构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D]. 田胜. 浙江理工大学. 2011
[4]. SaaS模式的ERP系统的研究[D]. 陆洪潮.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 我国中小企业ERP选型过程的研究[D]. 李溪. 暨南大学. 2007
[6]. 基于组合赋权—灰色关联度的中小企业ERP选型研究[D]. 林令丽. 中南大学. 2009
[7]. 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ERP软件比较及其组合研究[D]. 杨小兵. 湖南大学. 2007
[8]. ERP管理系统在机床生产企业实施应用研究[D]. 马少妍. 吉林大学. 2009
[9]. 企业信息化中信息系统选择决策模型研究[D]. 廖俊军. 天津大学. 2008
[10]. ERP商品软件用户化的研究与实现[D]. 吕英. 天津大学. 2003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erp论文; 可扩展性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erp企业管理系统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供应商管理系统论文; 软件服务论文; 企业软件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软件过程论文; 企业er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