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园林绿化;水利工程;绿水相依;生态平衡
传统水利工程重在强调防洪、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等功能性作用,为配合城乡高速发展建设,往往还需从节约建设用地角度出发,较少考虑水域空间的环境绿化及生态平衡,故而带来不少问题:河流裁弯取直硬底化,河堤护岸自然型态部分被替代,护坡堤防的刚性硬质材料泛滥应用,造成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流域生物群落环境受影响……将园林绿化恰当应用在水利工程中,对于消减人为建设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逐步恢复综合生态水环境的自然特征,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1 园林绿化的生态修复作用
1.1园林绿化的景观功能
园林绿化植物可供人赏色、拾香、观形,视觉上弱化工程建设等人为改变自然环境的人工痕迹。
1.2园林绿化的水土保持功能
绿化种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还可以可持续利用水、土壤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例如植被护坡有效缓解水流冲击、降雨对堤防的陶蚀、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减缓砂石泥浆大量流入水体等。
1.3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
在水利工程的陆域空间以乔、灌、草多层次植物搭配,水域空间以临水、浮水、沉水等多种类植物结合,营造生态小群落。
1.4园林绿化的涵养水源功能
植物积极参与水资源分配和运动过程,包括降雨、降雨截持、干流、蒸散、地表径流等,通过高大乔木截留、灌木草皮截流降水、林木凋落物截持水、种植土壤对水分的调节,有效对雨水的涵蓄后,除了部分供应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及蒸发外,通过土壤渗透,大部分所涵蓄的水以渗透地下水的潜流形式慢慢地汇入江河,完成整个水循环过程,起到涵养水源,平稳河川流量,减低洪水灾害的作用。
1.5园林绿化的净化功能
植物以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多种方式去除固体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富余的氮磷钾等,净化、保护水质,以光合作用提升空气含氧量,也可以吸附空气中污染物质,减烟减尘,削弱噪音,控温调湿等等,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因此,在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综合考虑与园林绿化有效结合,因地适宜、因势利导地将园林绿化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应用中去,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2 园林绿化在水利工程的应用措施
2.1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
2.1.1水生植物
水利工程建设当与水生植物结合时,需要考虑植物适宜的种植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正常水位之上的区域一般可以种植挺水植物,例如:菖蒲、芦苇、再力花、水风车、水葱等;低于水位之下的可以种植沉水植物,例如:狐尾藻、伊乐藻、苦草等;在水面上可以种植的浮叶植物,例如:浮萍、睡莲、王莲、菱、荇菜等;在高水位与常水位中间可以种植的湿生植物系列,例如:水蒲桃、水石榕、细叶芒、串钱柳等。合理科学的结合水利工程应用陆生、湿生、水生植物营造生境,以自然净化功能让水质起到更有效的改善。
2.1.2迎背水坡植物
针对水利工程的迎背水坡植物,一般情况下,迎水坡上所选的植物一定要有耐淹性与很强的抗风性,选择相对根系比较浅的,例如适合种可防风防浪的灌木和垂柳,而一定不能选择过于高大型,防止在汛期暴雨时,可能发生树倒堤毁造成灾害,也不能选择根系过深的,避免破坏堤身结构,危害更大;在选择背水坡植物种类稍丰富一些,造景主要是装饰与绿化作用,推荐种植柳、榆、槐和各种杨树等,也可结合低矮灌木或草本花卉类。
2.1.3耐盐碱植物
水利工程的土壤往往具有盐碱性质,在选择植物配置时,需对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土壤性质检测后再进行植物的选择,保障存活率。
2.2水利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应用
2.2.1结合水利工程特点开展园林绿化配置方案设计,滨水绿带、碧道建设应以陆生植物为主,多采用一般的园林配置或造林绿化方式进行绿化建设,但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或汛期洪漫区、沙洲,则应选择湿地疏林的群落结构;因地制宜,结合植物生长习性设计配置方案,以植物存活率及后期维护管养易操作性为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植物种类;河道(或堤防)管理范围、行汛抢险通道内避免种植影响高大植物,当选择落叶或开花植物时,还需综合考虑该植物四季景观交替等可变因素可能会对水体环境造成的影响。
2.2.2 查清现场建、构物的地面、地下范围,做好绿化施工期间水利设施的保护;与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落实不同种类植物的种植要点;同时应当避免施工产生的垃圾废料掉入河道或水域,影响正常防洪排涝功能。
2.2.3?加强植物后期维护力度,是保证植物措施配置效果的关键。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制定定期的管护计划,对成活率不高的植被及时进行补植或换植,提升植物成活率和水土保持涵养能力。
3 园林绿化应用在水利工程中的积极意义
建设水利工程,控制水流形态,排洪行涝,达到对水资源合理调节分配的目的,属于人为改变自然环境的范畴,所以需要尽量加以园林绿化来缓和水利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绿化软质景观平衡生态,协调周边环境关系,模拟和创造微型自然生态系统,让堤坝、水库、泵闸等水工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自然过渡,避免留下过重的人工加工的痕迹,切实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空气、土壤,以及山水等自然资源;其次,绿化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分解相关污染物,有效控制污染扩大,优化自然生态结构,尤其是水质、土壤等自然资源。植物净化相比其他净化方法,成本造价低,基本不产生其他副作用,是当前净化生态环境最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实现对水环境的修复和净化有重要意义;再者,园林绿化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可增强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减缓水分蒸腾与流失,涵水于地、涵水于林草之间,水陆相依,成为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
展位未来,园林植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既是生态所需,也是时代所需,更是未来所需。水陆相伴,绿水相依,实现“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人民构建一个景观环境优美、生态功能稳定持续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杜菲菲.植物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3(07):89-90.
[2]沈奇.园林绿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7(29):73.
[3]季书杰.园林绿化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探索[J].现代园艺,2017(06):168.
[4]杜进广.论园林绿化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S1):65-66.
论文作者:欧阳晓帆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植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土壤论文; 生态论文; 功能论文; 环境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