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传统与教育的优先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艰苦奋斗论文,优先发展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方针,下大力气优先发展教育。
一、艰苦奋斗是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整个历史进程的一根红线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刻苦著称于世,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将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整个历史进程的一根红线。
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中国革命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的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上起步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日子中,中国共产党都一直提倡艰苦奋斗,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可以说是艰苦奋斗的典范。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因此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艰难,深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所以,他在许多场合,多次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他特别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提倡艰苦奋斗,在于他们深深懂得“党的政治路线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联系在一起”〔3〕这一深刻的道理,把艰苦奋斗作为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和胜利的重要法宝。
二、艰苦奋斗是教育优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核心是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是党中央作出的英明决策,而实现这一伟大转折的关键在于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这是一个历史课题。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艰苦奋斗。
优先发展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面临许多困难,而最大或者说最根本的困难是教育经费紧缺。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有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教育问题说到底是个经济问题,此论不无道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办教育难。办大教育更难,优先发展教育可谓难上加难。难就难在经费紧缺上。实在地讲,近年来,按照“五个增长”的原则,我国的教育经费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变化是明显的,可与实现“两全”、“两基”、“两重”的实际要求相比,教育经费仍有很大缺口。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八五”期间不能低于1.5%,与此要求相比也还有一定的距离。其实,我们就是达到了这两个数字,也还远不能说大功告成。一方面,达到这一步并不足以完全解决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世界竞争的角度看,与世界各国相比,我们的教育投入仍然是较低的。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资料看,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投资(政府支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已达5.7%,发达国家则高达6.1%以上。早在80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已达到或超过4%〔4〕。由此可见,教育经费紧缺将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长期的问题,非朝夕所能解决,优先发展教育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怎样克服这个困难?答案只能是艰苦奋斗。
三、艰苦奋斗,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艰苦奋斗。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5〕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经费紧缺是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不独发展教育面临这个问题,工交财贸、科教文卫都需要大发展,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是我们却拿不出那么多的钱,问题就出在这里。一方面要发展,而另一方面却又满足不了大发展所需求的资金。在各行各业间,党和国家只能有所侧重。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表明党和国家把侧重点放在了教育上。这是个明智的选择,也是个艰难的选择。教育是个很特殊的问题,人们常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来表述其意义。教育投资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投资教育不可能像其他行业的投资那样立竿见影,投资基础教育更是如此,从投入到产生效益,没有十几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优先发展教育就要尽最大努力投资教育,急功近利,没有耐心也是不行的,因而,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的确需要“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的。本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人们都将这一奇迹的产生归因于日本大力发展教育,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可是,我们也应知道,当时日本为谋求教育的发展是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昂贵的代价的。日本人把那个时期称为“六三血泪史”,这不算是夸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
教育要优先发展,就必须艰苦奋斗。从目前来看,教育要优先发展,首先要解决落实的问题。“实”在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字眼,是“实”而不能是“虚”。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是不能称之为“实”的。“实”就要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基础,这个基础能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支持力量。口惠而实不至说到底就是因为不能艰苦奋斗,有的地方口口声声办教育没有钱,却有钱盖楼堂馆所,有钱建度假村,有钱买小汽车,有钱大吃大喝……这些钱完全可以省下来办教育,他们却舍不得。在这里,他们缺的并不是钱,而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一些人只讲享受,吃不得苦,受不得累,这就不可能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总之,教育要优先发展,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干部必须艰苦奋斗,“咬紧牙关办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创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收稿日期:1997—03—10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9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3〕《毛泽东思想原理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第492页。
〔4〕《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版,第39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