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好莱坞电视制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莱坞论文,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会对各国本土电影造成巨大冲击已基本成为一种共识,电影人时常以“狼来了”比喻其强劲的势头,而“如何打狼”也成为我国电影人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我在中国拍过电影(1994年《兰陵王》、2006年《喜马拉雅王子》),在美国也拍过电影(1998年《夏威夷传奇》,由美国银龙公司出品),作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好莱坞华人导演,我更想从实践的角度来谈谈我对于好莱坞电影制作的看法。
选材
制作电影的第一步是选材。好莱坞电影制作在这一点上是多渠道、多方位的。正如我们中国人所说:剧本是一剧之本。美国人也这么看,而且在抓题材、创作剧本上不惜工本,一个故事、一篇报告、一本书、一部戏剧,甚至一个电影构思,都可以发展成一个电影剧本。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以及无数电影制作公司,每年花费不同金额购买和发展、创作有可能成为剧本的原始素材。这些投入从几百元到上百万美元不等,而其中真正能最终成为拍摄剧本的作品,据统计约为1/500,也就是说,大量的资金投入浪费掉了。然而真相是,正是由于这种“浪费”提供给好莱坞制片商们一个丰厚的题材空间,让他们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而所有的制片商都愿意花这笔钱——如果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有“可能”成为剧本的素材。因为剧本的先期投入是花费最少,也是风险最小的,而一旦剧本被大公司购买,或者拍摄,这一剧之本将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好莱坞有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参加一个PARTY,你很快会发现,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两个剧本。这其实也是我的亲身经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在好莱坞,无论你是导演、编剧、制片,甚至演员,只要你手里有一个好剧本,就像是有了一块敲门砖,有了一把金钥匙,有了一个可以发财的机会,像史泰隆、本·阿弗莱克、昆汀·塔伦蒂诺都是通过这样的途径脱颖而出的。
大公司的机构中,有一个部门称作“Development”,我们这里叫做“剧本创作部”。这个部门过去都是由资格老道的电影人担任要职,而近些年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负责,这是因为电影的第一观众群是18-35岁的年轻人。众所周知,好莱坞以生产类型片著称,最卖座的影片包括恐怖片、动作片、灾难片、性爱片,这些都是商业价值得到充分证实的类型。喜剧、正剧和动作片是最受欢迎的类型。2000和 2001年都是这样的排序。喜剧在票房上独占鳌头,为19亿美元,正剧14亿美元,动作片9亿6千7百万美元。
好莱坞有句俗语:纸面上没有的,银幕上也不会有。好莱坞是信奉这点的,因而,他们在剧本的开掘上不遗余力。首先是找到好的故事、好的题材,先下手为强,买下版权。而后进行开发,也就是创作。如果暂时不投入创作,就让它束之高阁,不让其他人占有,或等待时机以高价转手卖出。
通常情况下,大公司会有一个团队来开发创作剧本。制片人、导演的剧本如果被看中,一般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剧本终于被看中能够有机会投拍,忧的是你的剧本可能被“强奸”。因为,任何剧本都将纳入一个操作程序方可“出炉”。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几个作者参与写作。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剧本最终将符合于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模式,但这很可能大大地背离创作者的艺术初衷。
我自己有个剧本叫“毒城”,讲述一个关于19世纪末华人在美国修铁路的故事,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因为第二稿作者对我的原稿进行了不适当的改动,使我不得不暂时放弃拍摄。
相比之下,小公司的创作方式与大公司有些不一样,他们往往希望导演先期进入,与作者提早沟通。一般情况下,公司看中了一个剧本,觉得某某导演合适拍摄,请其与作者合作;或者导演将剧本(常常是导演自己的剧本)推荐给制片公司,而后者让他们选择作者合作。
总之,在剧本的操作方面,好莱坞不惜工本,绞尽脑汁。大家都知道拥有一个好的剧本,可以吸引投资,吸引明星,吸引导演,得以拍摄一部成功的电影,也可得到极大的商业回报,相比之下,社会效益并不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制作
好莱坞的制作向来以精良著称。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在各方面都是优质的,而好莱坞强调制作是以它的商业性为前提的。往往一部电影苍白的内容被包装在一个美丽的外表下。所以,好莱坞的大部分电影是看起来津津有味,想起来却一片空白。电影中的人文力量越来越弱,而视觉的冲击力是越来越强。
这里有一个美学转移的问题,过去的电影是“真实”和“美”,而现在是“虚拟”和“刺激”,是“sensation”——感官效应。电影的本质“记录—叙述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提高,电影可以在计算机里诞生。
从《玩具总动员》、《阿甘正传》开始,“虚拟形象”(CGI)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中占了极大的比例,特别是在灾难片、动作片、科幻片的制作中,“虚拟性”产生了极大的感官刺激,观众知道是假定的,但却无法摆脱它的诱惑,要到电影院去“身临其境”——20世纪的《黑客帝国》(Matrix)、《哈利·波特》(Harry Potter)、《蜘蛛侠》(Spider Man)、《指环王》(Lorder of the Ring)、《X战警》、《木乃伊》(Mummy)都是此类型的电影,而且在票房上都名列前茅。
好莱坞电影的制作经验上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它在制作要求上的严格性,把技术性和艺术性视为一体,把技术转化为艺术是好莱坞的一大发明。
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预算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操作体系和方法,计划的细致和周密是我们无法比拟的。这里有一个例子:我在拍摄《夏威夷传奇》时,中方的工作人员总是嘲笑美方的制片打印计划,一会儿一套,一会儿一套,是在浪费纸张和时间,怀疑到了实际拍摄,这些东西是否有用。但是最后事实证明,拍摄的90%都是切实有效地按计划执行的。
美国人的计划基本上按部就班,变动系数不大,而我们有时随意性太大。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制片管理非体制化(专业化),现在我们开始有制片系,过去都是非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二是我们过去是“导演中心制”,又是在大锅饭的体制中,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预算控制,什么时候拍完什么时候算。近年来国内也开始以制片人制运作。
国外的电影在拍摄前,一定是有一个保险公司担保,保险公司的权力很大,它可以换导演、制片、摄影、制片主任(line producer),每日都要向保险公司传递拍摄进度,保险公司也会派人来监督,没有保险公司的担保,制片人是不敢开拍的。因为一旦出事,其责任非同一般,保险公司对摄制组的一切进行保险,人、器材、天气和不可预测的种种因素。没有保险公司的担保书,投资人也绝不会将钱投到制片人和制片公司的账上。而我们国内的拍摄方式通常是游击战式的。
一个导演的第一个星期的进度是决定着这个导演整个拍摄的命运,而掌握命运的手却是保险公司。所以第一个星期的拍摄进度比拍摄质量更为重要。因为,质量的好坏没有一定的标准,而能否按计划完成拍摄则是一目了然的。我曾经同吴宇森和陈凯歌导演交流过这个问题,吴宇森对我说:不要拍得太多。陈凯歌对我说:完成第一个星期是关键。
在拍摄期间,导演的权力是比较大的,制片人一般来说不干涉导演的创作,制片主任和副导演(现场执行导演)沟通制片进程和导演艺术之间的问题。制片人知道影片开拍后,他必须依赖导演。如果进程或者质量在拍摄中出问题,首先被追究的是摄影师,然后才是制片主任和导演。当然,明星演员的决定权也是很大的,他(她)也往往可以决定导演的命运,大演员和大导演“顶牛”的事时有发生,但合作得很好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同明星马龙·白兰度就有过一次有趣的交锋:库布里克让白兰度提高音量,白兰度屡说不改,库布里克终于发作,白兰度说:“I need one more point”(我需要更高级的意见)。
凯文·科斯特纳(Keven.Cosfner)在拍摄(《水世界》)时同导演不和,片子一拍完,就让导演走人,自己接手后期工作。
像大导演罗伯特·奥特曼与制片厂不和,一剪后,片子被制片拿走,剪了八遍后,又把他请回,因为制片厂并不知道这部片子该如何剪。这就是顾长卫参加拍摄的片子《Gingerbread Man》 (迷色布局)。
一般来说,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两头松,中间紧,筹备时间长,拍摄周期短,后期长。因为前期花钱少,后期为次,拍摄周期花费最多,操作最复杂。但对导演来讲,却是最为单纯的事情,因为要关注的就是具体的拍摄。
好莱坞对演员和工作人员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除了要遵守工会(演员工会、导演工会、制片工会、司机工会、摄影工会等等)的条款外,还要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氛围是拍摄期间,制片部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演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车厢(Trailer——也叫做 Honey Wagen),包括临时客串的配角演员,车内有冰箱、电视、洗手间、床等。每天开拍前的热咖啡、牛奶、早点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决定一天的拍摄进程。所以,“Setfood”(现场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剧组还有随行的饮食车,包括为演员提供舒适的更衣室,清洁的洗手间,安排好车接送,善待剧组的工作人员是好莱坞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一个剧组的伙食不好,制片人的威信就会受到挑战,他的声誉就会在圈里坏掉。
大导演科波拉特别重视伙食,也许他是意大利人的原因,这是他向摄制组人员表达诚意的一种方式,可他在拍《对话》时,却走向一个极端,他每天晚上为大家提供丰盛的晚餐,不同的好酒,以至于第二天早上工作时,大家仍在醉意中。
好莱坞后期制作严格细腻,让人肃然起敬。它的分工相当细致,我们这里录音师跟前期也跟后期,甚至混录。而好莱坞录音得奖是一大帮人上台,原因就是它的录音是由多人组成:有前期录音师、语言录音师、音响设计师、音响效果剪接师、音乐录音师、混录师。
音响结构在一部电影里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有人说:现代电影是画面和音响的世界。公司在混录前,会派专职人员前来调试录音棚的录音指数,并且最终检查声音的质量,决定是否把“Dolby”的牌子给你的影片挂用。有些发行公司在花钱买到了一部独立制片的电影后,往往会花几倍于买片的钱去做声音。国内有些电影的声音是不合格的,单从技术的角度看,都存在较大差距。
好莱坞电影的工业化,高精尖技术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软件的开发更是首屈一指。我不久前参观好莱坞的一个特技工厂,厂长对我说:只要你们导演能够想象到的,我们都能做到,只要给我们时间和钱。
发行
好莱坞除了八大电影公司——华纳、环球、联美、派拉蒙、迪斯尼、索尼(哥伦比亚)、二十世纪福特公司、米高梅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外,其它的发行公司,如新线、梦工厂、狮门、美国电影、索尼古典等 83家大小发行公司。2001年华纳发行26部电影,总收入12亿4千3百多万,发行费用是5亿1千4百80万;2001年环球公司发行19部电影,总收入为10亿7千3百多万,发行费用3亿9千7百20万。
大小发行商的主要区别在于发行影片的质量,发行的资金,发行的渠道。大发行商控制了所有主要影片的发行,他们在一年中拥有最好的黄金档期。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可以给制片人巨额的预算(但大发行商最后要从制片人的利润中扣回的)。还可以用一笔可观的宣传费用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在北美地区,制片人和发行商的收入比例是70%和30%。从表面上看,制片人可以拿到1块钱中的70分,发行商拿到30分,但实际上发行商先要从每1美元的收入拿走30美分,然后再从余下的 70美分中扣除发行费,如果还有剩余,制片人才能拿到回报,所以,在谈判时,制片人总是在争取尽可能拿到更多的预付款,因为这将是他们所能见到的全部收入。
当年《卧虎藏龙》在北美创下了票房1亿多美元的纪录,可能是非英文电影的最高纪录。我问过谭盾,他们是否拿到了回扣?他说他问了发行公司——索尼的一个主管,他们回答说:索尼在北美拿到了1亿的票房收入,但是却用了2亿发行费。我想这不是实际情况,但从账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
几年前好莱坞一个著名的官司:《阿甘正传》的作者同环球公司上法庭,就是因为作者拿不到钱。所以,制片人认为,即使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是否能够拿到应该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润,是持怀疑态度的。Tom Pollock是好莱坞最著名的娱乐业律师,他认为:即使是成功的影片也很难逃脱电影厂财务报表设下的陷阱。他建议自己的顾客,对可能获得利润的影片进行审计,对每部在北美发行的影片进行财务审计,这样大约要花费1.5万美元。在Pollock对大公司的审计中,找出数百万美元的错账,大多数错账都对电影公司有利。
有些制片人愿意放弃全部预付款,以换取更多的利润分成,以便使发行商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影片的宣传发行。特别是对小发行公司而言,是有利的选择。大公司一旦发行你的影片,就基本意味着你将放弃影片的控制权,一切宣传营销全由他们来做。大发行商对发行总收入不超过 1000万美元的影片不感兴趣。
与大发行商相比,小发行商对独立制片的影片更有兴趣。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发行不同种类的非主流的电影。当然他们同样不愿意接受那些在商业上没有把握的影片。
由于全美范围的宣传活动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包括宣传上的媒体策划、金钱的投入、时间地点等等,都将决定一部电影的发行命运。有两部电影的发行,可算得上发行史上的杰作:一部是Blairwifch Proiecf《女巫布莱尔》,另一部是《卧虎藏龙》。
《女巫布莱尔》是一部低成本的独立制作电影,成本是25万美元,在北美的收入近8000万美元。这个发行公司——Artisan也一举成名,这部电影的制作人,在影片未拍之前,就在网上发出一个消息:由学生电影人组成的摄制组,在一个叫Blairwitch森林里失踪,留下了他们拍摄的录像带。于是这个网站越做越大,上网的人次达到 300万人,网友还帮着编故事。Artison在买下电影版权时,也买下了它的网站,然后通过网站炒红了这部影片。但是这却是一部我所看到的最烂的电影。我本着支持独立影片的念头,买票看了这部电影,亲眼看到观众要求退票的场景。
第二个案例是《卧虎藏龙》。众所周知,此片亚洲的发行可以说是失败的,但索尼公司在北美和欧洲的操作可谓是独具匠心。他们首先是在5月份戛纳作为不参赛影片展映,引起了第一轮的轰动(因为,他们知道此片在戛纳获奖的机会极小)。第二站9月在多伦多电影节参赛获了奖,但索尼仍然没有立刻发行此片,因为,要避免与暑期大制作,大动作片的相遇。可舆论的准备却始终没有放松。我是在10月初邀请到索尼(哥伦比亚公司)看此片的,被邀请的还有金球奖的评委等媒体人员。影片一直到11月底才正式上映,而且在洛杉矶的三家电影院;12月金球奖提名后,在全美150家电影院同时放映;获得金球奖以后,在500多家电影院放映;奥斯卡提名后在1500家电影院上映;获奖后上映的电影院达到3000家。
好莱坞电影制作的过程,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环境有关联,但细致看来,其选材、制作和发行三个主要步骤中,也有不少值得我国电影人借鉴之处。审时度势,寻找应变是我们目前应当采取的策略,但我以为我们更应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人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有知道了“狼”是如何长大的,才能更好地应对它。